
【家园】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散文)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今天下午在三军的工作室闲谈,三军把与小连襟交流的话像竹筒中倒米,一粒不拉地告诉我。他说着,前两天那个午后的阳光斜斜落在中医院10楼病房的窗沿上,15床的三军岳父岳母正絮絮叨叨说着家常。三军的岳母忽然问起三军,你的小孙子快要过周岁生日,你的儿子小春阳回不回来?
三军的回答,是“肯定回”。话音刚落,三军的小连襟怀斌便晃悠悠走了过来,带着几分酒意拍着胸脯:“小春阳要不回,就是你没用!我那在天长上班的儿子,我叫他啥时回就啥时回,每次回来不都扛着一箱酒陪我喝?”
三军没接话,只是望着窗外。怀斌的性子他懂,61岁的人了,刚从外面打工回来,正琢磨着重操旧业磨豆腐,说话向来直来直去,像块没打磨过的石头,硌得人疼,却也带着几分实在。
三军的小怀斌总说自己的话是"忠言逆耳",我点头应着,心里却想起桐城粮管所的陈金东。那位手握千万资产、儿子已是副处的工商联主席,怕是连让42岁的儿子周末回家吃顿饭都要掂量着说,又何尝能像怀斌说的那样"招之即来"?取妻生子,这样号令比登天还要难。
三军五日前陪岳母回观塘,偶遇小姨子,想起多年前她的小姨子曾帮家里渡过一段情感上的难关,便试着问她小春阳的事。她挑眉一笑:"你是他老子,他不听你的听谁的?换成别人,我早坐在旁边看笑话了。"
这话听着耳熟,像极了怀斌的论调。长辈总觉得,父母的话就该是圣旨,却忘了"儿大不由娘"自古便是常理。就像三军的表连襟陈金东的儿子,42岁的副处,有自己的仕途与家庭;就像怀斌口中"招之即来"的儿子,怕也是藏着不为人知的迁就。每个孩子长到18岁,便像羽翼渐丰的鸟,总要飞向自己的天空——有的往高远处去,有的在近处盘旋,却没有谁能永远被攥在掌心。
怀斌还在说着"老子的话就得听",小姨子的笑声还在耳边,忽然想起那句"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或许,为人父母最大的智慧,不是把孩子拴在身边,而是看着他飞向属于自己的山海时,能笑着说一句:"去吧,累了就回来。
"至于那些"逆耳忠言",权当是岁月留下的老规矩吧。听着,记着,然后笑着摇摇头——毕竟,这世上没有谁能真正替别人活一辈子,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
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