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东篱】电子火花闪过的记忆(散文)
一、电视机
关于电视机的记忆,有二十余年了。
没想到,我现在回忆起曾经的种种,居然能用上“二十年”的时间概念。那时候我刚上小学,大约是零三、零四年,父亲买来了一台电视机,方方正正的,浑身黑色,凸起后背,看着很丑陋,但挺大的电视。相比隔壁邻居大伯家那小小的电视机,连遥控器都没有,每次换台都得走近按一下,显然是高端货。
电视机被父亲放在楼梯下的桌子上,似乎楼梯下是电视机的归宿,因为有电视的人家大都会将电视机放在楼梯下,也许是为了节省空间吧!
自从家里有了电视机后,父亲常看的电视剧大都是古代的,如《康熙微服私访记》《神探狄仁杰》等,有时候也会跟着父亲看了起来。可每当父亲外出劳作时,电视机便是我和姐姐的专属了,每次吃饭时,我和姐姐盛了饭,夹了菜后,搬起小凳子坐在电视机前,边吃饭边看了起来。每天晚上在星空卫视准时播放的动漫《魔法咪路咪路》《犬夜叉》,还有最不敢看,但又很想看的《名侦探柯南》,因为《名侦探柯南》是断案的,那时候小,看过后总会心有余悸。日子,因为电视有趣起来,真的无法形容。
之前的电视机最初是室外天线来接收信号,但室外天线不稳定,总会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家里则是用直径有两米的卫星锅天线,这比室外天线更稳定些,接收信号更强,但由于中间信号接收器长时间暴露在风吹日晒中,也需要经常维修。不过没几年,这种大型卫星锅天线被禁用了,需要用小型的卫星锅天线,再到如今的有线电视、互联网等。时代变化真的太快了!
曾经的电视剧情怀,是如今互联网不能相比的,那时候的电视剧只有固定的时间点才会播放,总是让人多了一份期待。现在,不管怎么好的,随时可看,倒是少了兴趣,无论什么都成了快餐式。电视和现在的网络比,是满满的仪式感,等着看,猴急;看着,很过瘾,生怕戛然而止的剧情,更怕突然断电。
二、手机
我记得很清楚,第一次接触手机是上初一的时候,母亲和华叔外出工作,留下我和姐姐在家读书。因此,华叔留下一部手机给我们,能随时打电话。这是最初的远程遥控。
小小一部翻盖手机,是华叔用了好久的,那外表粗糙,屏幕模糊不清,除了打电话也只能打电话。没用多久,手机就坏了,华叔又给了我们一部旧手机,其实我很嫌弃这部手机,因为有同学用上了更好的手机,像诺基亚、摩托摩拉、索尼爱立信不同品牌的手机。特别是索尼爱立信手机设计更好,比如不是翻盖的,是直推的,颜色好看,给人青春洋溢之感用着就显帅气。
我最早的一部手机就是索尼爱立信手机,刚好也申请了QQ号,每次登陆后就是找同学聊天。
后来除了按键手机,还出现屏幕旋转、底部旋转等更加智能的手机。没过多久,半按键半触屏手机出现了,再到全触屏手机。
从按键手机到如今,我更换了差不多有十部手机了。让我使用最久的是vivo手机,记得我的第一部vivo智能手机是在十年前买的,那会儿在印刷部工作,不小心把手机磕坏了,又刚工作没多久没什么钱买,后来攒钱才买了新手机,手机是白色的,很小巧,带着也方便。
这部手机也用了两年多后,我又换了同品牌的另一种型号的手机,无奈手机内存不够,用起来太卡了。不过这部手机目前还能用用,同时我又接二连三地换了两部,可最让我失望的就是这最后这部手机,只用了两年多,主板就烧坏了。当时买这部手机可是花了五千多块钱呢!去年年底我决定更换华为手机,用了近十年的vivo品牌手机让我感到了失望,其实也是因为时代变化所导致的,目前的手机每一段时间就出新产品,为了销售为了利润,可手机的主板、屏幕这些能否有更好的材料呢?
如今的手机品牌就是那三五种,曾经的手机品牌早已消失在时光里,抑或是被收购了。唯有的就剩下那关于手机的点点依稀记忆了!
有时候可描述未来,但手机的未来,我觉得没有人可清晰地描述出来。现代科技,给了我们太多的期待和神秘。
三、MP3
上了初中后,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在同学之间流行MP3。MP3就像是一个大内存,能存下歌曲或是语音故事,还能录音,我也买过两个MP3。
MP3不大,小小一个,第一个是白色的,按键是黑色的,黑白相间透露着简约。但是MP3里面的歌曲或语音故事是需要经过电脑下载的,没办法通过网络直接下载。
每当周六日的时候,三五个伙伴会相约一起去镇上,每次我总会带上我的MP3,因为镇上有家文具店可以给我们下载歌曲。去镇上之前,我会写好下载什么歌曲,这些歌曲都是从同学那听来的,到了镇上让老板根据歌曲下载就行,全部下载后,老板会收几块钱。
下载好歌曲的MP3总是爱不释手,插上耳机聆听了起来。要是想听下一首就直接按按钮就行,或是找到最喜欢听的那一首也行,因为MP3正面有一个小小电子显示屏,每播放一首歌曲就会显示歌曲名。
用了没过多久,白色的MP3就坏了,我开始攒钱重新买了一个黑色的。后来出现了MP4了,这比MP3更智能了,体积更大,显示屏更宽些,还能下载动漫电影之类的,但是价格要比MP3贵些。相比之下,MP4肯定更好,可那会儿没钱买,也就继续用这个MP3了!
后来手机的出现,比MP4的功能更全面。
可我依旧觉得还是MP3好,它虽然没有MP4档次高,没有手机功能多,但为它每周奔赴镇上下载歌曲,是时代的记忆,是无法遗忘的,更是少年时最童真的过往。我算是听着MP3长大的孩子,想想,比起前辈,我不知有多少优越感呢。
四、随身听
在没有MP3、手机的时光里,随身听是儿时的伙伴。
初见随身听,是上小学时,英语老师每次放听力总会拿出她小小的,方方正正的灰色随身听。按一下按钮,正面就会弹开,再把磁带放进后合上,按播放键就行。声音从随身听的喇叭传出,教室很安静,都能听得很清楚。后来,英语老师带来了一个像手提包的大号随身听,说它是大号随身听并不准确。因为它侧面还有一根长长的天线,所以是收音机和随身听一体的电器。想想,也颇有怀旧感的,《英雄儿女》的英雄战士王成身上背的那个报话机跟这差不多。
每次听英语听力,英语老师总会提着它,放在窗户边上,插上插座就开始上课,等需要放听力后直接一按就行,这声音可要比随身听更大声。可我还是喜欢随身听的小巧!
记得是母亲给钱,也给我买了一个随身听,新学期伊始,下发英语新书后,也会配上两块英语磁带,还没等老师在课堂上听听力,我早已用自己的随身听听过了。后来还有音乐磁带,我没钱买磁带,偶然得到音乐磁带是小叔送给我的,可小叔听的音乐差不多是老歌曲,我大都不喜欢听,只有一两块磁带的歌曲还算喜欢,便留了下来。如果登上央视“开门大吉”这个节目上台说歌名,我小叔应该是会一路过关斩将的。
上学的时候,我就把随身听放进抽屉里,每次等放学后才小心翼翼地拿出来看了看,有时会戴上耳机,边听边写作业……
后来音乐磁带被MP3、CD等代替,也慢慢退出历史舞台,虽说音乐磁带不再是主流,但也因限量磁带也都被收藏起来了。我明白,收藏的是磁带,也是收藏了那段逝去的复古情怀!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