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敏思家园 >> 短篇 >> 现代诗歌 >> 【敏思】养生

编辑推荐 【敏思】养生 ——精气神的完美结合,品格性情的锤炼修养(诗歌)


作者:朱炳初 白丁,5.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5发表时间:2025-07-27 09:11:32
摘要:养生长命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主要的是精气神的提升和品格的修养,在于科学养护,符合自然的生活规律。只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守规则, 重视自我保健,就能延年益寿!

养生
   ——精气神的完美结合,品格性情的锤炼修养(诗歌)
   朱炳初
  
   齐白石大师出生于1864年,1957年逝世,享年93岁。白石老人的养生有“七戒八不”,即:戒饮酒、空度、吸烟、懒惰、狂喜、空思、悲愤,不贪色、肉、精、咸、甜、饱、热、凉。他通过这些养生方法,年过九旬,依然精神饱满,还能书画。他养生的方法确有独到之处,“七戒八不”及饮食忌偏、习惯有道、规律作息、情志调养、动静结合和泰然自若的精神境界,可以用来印证我们的养生方法和思想理念。
   ——代题记
   养生,是指保养身体,延年益寿,快乐无疆
   养生,是一种超越于医学规律的智慧,是对自己品格性情的陶冶修养
   养生,是过着一种有规则、有节制的生活,能保持体格的强壮
   养生,是贯穿全生命周期的护养,关注身体、心理、社会效应和道德统一的健康
   养生,通过长命百岁之路的途径方法,千奇百怪,多种多样
   养生,要遵循科学,以不欺己、善加忍耐做文章
   养生,不过慎起居饮食,节声色而已。节慎在未病之前,有病亟须医疗保障
   养生,先要养心,大事不惊,心里平衡,不嫉妒、能宽容,积极向上
   养生,世人欲识养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诚志正思虑清,愉悦修身去烦恼
   养生,其核心是养性,精神锻炼比躯体更为重要
   养生,善待自己乃养生之本,唯一秘诀是乐观逍遥
   养生,务存节欲,自控为宜; 清心寡欲,不求过高
   养生,“慈、俭、平、静”切实恰当,胜过万倍良药良方
   养生,莫若养性,归心静然 ,可以长生,静动适当,利于健康
   养生,龟静而寿,蟾蜍也静而寿;猿猴则动而寿,动静与人,不可勉强
   养生,动中思静,静中思动,规律生活,血气方刚
   养生,视、息、眠、食最为紧要:视必垂帘,眼眶不全睁开;息必归海,气血入丹田;眠必虚恬,心安无杂念;食必适量,适当就好
   养生,务记少思寡欲,多能寿考,养精蓄锐,人到无求品自高
   养生,要起早,从来起早的人,精力充沛,一生奋勉勤劳
   养生,应有三戒:少年戒色,中年戒斗,老者戒得,戒之妥当,必利健康
   养生,做到四诀:不存非分之想,随遇而安;寡欲少言,内心坚强;知足快乐,心胸宽广;善待逆境,豁达坦荡
   养生,务要四群:常近绿群,吸纳新鲜空气;勤攻书群,丰富知识,启迪心智;喜爱乐群,唱歌跳舞,愉悦心情;多食素群,营养充分,气血旺盛
   养生,方法有五:眠食有律,克制愤怒,节制欲望,睡前洗脚,饭后散步
   养生,要调节“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自我慰藉心灵
   养生,笑口常开,健康就在。娱乐存在于生活,并创造生活的风貌
   养生,休闲运动,延缓衰老,不懂乐趣,必遭烦恼
   养生,旅游是使精神返老还童的秘方,对于恢复青春活力可谓妙招
   养生,挥狼毫泼丹青,习书画出寿星,勤写作思维敏,活过百年乐淘淘
   养生,善良是养生的营养素,乐善好施,必有好报
   养生,要自养、自爱、自得其乐,培养多种兴趣,具有高雅情操
   养生,从自己实际出发,学习他人经验,坚持对症施治,讲究科学,不信邪门歪道
   养生,对于老年人来说, 要与时俱进,珍惜光阴,重点突破,老有所学所乐所为,以颐养天年为目标!
   (2025年7月25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9岁休干)

共 130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朱炳初先生以89岁高龄创作的《养生》诗篇,不仅是一位长者生命经验的凝结,更是一部融汇东方养生智慧与现代健康理念的哲理长卷。全诗以齐白石"七戒八不"养生法为引,构建起一个贯通形神、融合古今的养生哲学体系。 诗人以"精气神的完美结合"为经,以"品格性情的锤炼修养"为纬,编织出一幅多维度的养生图景。诗中"养心先于养身"的核心理念,打破了传统养生专注形体的局限,将心理健康、道德修养与社会适应纳入整体健康范畴。"大事不惊,心里平衡"的从容,"不嫉妒、能宽容"的豁达,展现了养生之道与处世哲学的深度契合。这种"形神共养"的辩证思维,既承续了《黄帝内经》"精神内守"的传统智慧,又呼应了现代"全人健康"的医学理念。 在艺术表现上,诗人采用箴言体的形式,以排比递进的句式形成韵律磅礴的思想洪流。"养生,是……"的重复咏叹,既强化了主题表达,又构成节奏鲜明的诗意结构。从"四群"(绿群、书群、乐群、素群)的生活美学,到"五法"(眠食、制怒、节欲、洗脚、散步)的日常实践,诗人将抽象哲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生活细节。特别是"挥狼毫泼丹青,习书画出寿星"等句,将中国传统艺术修养与延年益寿的关联作了诗意诠释。 作为特殊的"老年养生宣言",诗末"与时俱进,珍惜光阴"的呼吁尤为动人。89岁的诗人以自身为证,打破了年龄对精神成长的限制,展现出"老有所学所乐所为"的积极老龄观。这种将养生置于全生命周期考量的视野,既避免了养生追求中的急功近利,也消解了"长生久视"的虚幻执念,最终指向"颐养天年"的澄明境界。 在健康焦虑蔓延的当下,这首融合诗性与理性的养生长诗,恰如一副调理现代人精神焦灼的良方。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养生不在奇技异术,而在日常生活的规律与节制;不在外在手段的堆砌,而在内心世界的平衡与升华。当诗人写下"善良是养生的营养素"时,已然道破了养生之道的终极奥秘——生命的长度与厚度,最终取决于心灵的纯度与高度。 好诗!推荐共享【敏思编辑:邓和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