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最美】广电记(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最美】广电记(散文) ——无问西东之那年那月


作者:柴门石道 白丁,11.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4发表时间:2025-07-28 16:43:23
摘要:本文是作者职业终章——广电9年的工作经历、感悟!

人生中的每一段经历,仿佛都是缘分巧妙的安排,职业道路的选择亦是如此。
   中学时,就向往新闻这一神圣的职业。工作后第一年,怀揣着对新闻职业的无限憧憬,偷偷报名参加了仙居广电的招聘考试。尽管那次考试成功过关,但最终失之交臂,未能踏入那扇通往广电新闻殿堂的大门。
   人生有幸,心想事成,我终与新闻有缘。只是20多年来一直在报纸媒体耕耘。曾以为,报业将是我职业生涯的终点。然而,岁月流转,出人意料,在年过半百时,我却意外地被调任至台州广电总台,担任首任总编辑。
   这一变动,让我深感此生与广电媒体,似乎有着某种不解之缘。
   那是2013年的8月末,正值我即将迎来51岁生日之际。
   在台州,虽说也算得上是新闻界的老兵,但面对广电,我就是新兵一个,面临的全是挑战与未知。当时,心中确无升职的喜悦,反而如同离开报社时所作诗篇中描绘的那般,充满了忐忑与不安。广电这个全新的舞台,需要从头开始学习、适应、融入。
   果然,仅过了短短四个多月,全省广电新闻奖的评选结果,便如一记重锤,让我深感压力。在宁波举行的评选中,台州广电一等奖被剃了“光头”,二等奖与三等奖的数量也屈指可数。作为评委之一,我亲历了这一过程,内心五味杂陈。省广电学会的一位领导说,台州广电在全省新闻奖评选中的表现,已多年不如人意,亟待改变。
   面对挑战与压力,深知责任重大。我暗自发誓,定要竭尽所能为台州广电争光添彩,不负组织,不负自己。于是,萌生了节目调改、台网融合、创新创优、队伍建设等一系列新闻立台的想法,并决定以组建新闻中心为突破口,策划推出舆论监督节目《台州深观察》以及服务全市中心工作的《全媒体问政》节目。
   正此时,意外得知省台也在筹划组建新闻中心并推出舆论监督节目《今日聚集》。这消息让我沉思,这究竟是巧合还是本应如此?庆幸的是,这些想法得到了时任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寿剑刚的大力支持。这年春节后,寿局长来台州调研,听取我与章兄巧明台长的汇报后,明确表示我们新闻立台的想法,与他最近的思考不谋而合。台州台因此成为全省新闻立台工作的试点单位。
   回顾自己工作后的经历,在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上,仿佛总有贵人相助,感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在此之前,我与寿剑刚并无任何交集,甚至未曾谋面,但在我初入广电面对重重压力的关键时刻,却获得他如此坚定的支持,实乃人生之大幸。
   我立即牵头制定了新闻立台工作方案,专心致志,脚踏实地,不断推进新闻中心筹建、新节目创新研发以及新闻作品的创优。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新闻中心成立后,迅速崛起成为新闻立台工作的中坚力量;《台州深观察》与《全媒体问政》两档节目的推出,不仅赢得了公众的广泛赞誉与领导的充分肯定,更成为推动全市中心工作的重要抓手。
   次年,在全省新闻奖评选中,台州广电捷报频传,荣获四个一等奖,总获奖数更是超过二十项,彰显了新闻立台一年多来的成就。同时,广播、电视各频率、频道的收听、收视率均实现了稳步提升,特别是电视文化频道与广播交通频率,在全国城市台同行中脱颖而出,名列前茅。这让台州广电及我本人,得到外人的刮目相看,也收获了省内专家、同行的感情与尊重。
   这让我每日充满激情。在新闻中心成立一周年时,写下“战军草创一任重,二载披靡虎旅风。前路苍茫号角远,还学雁字傲云空。”的诗句,作为对新闻中心,以及我自己的激励与鼓舞。
   第三年春天,省局在台州隆重召开了新闻立台工作推进会,对台州台给予了高度肯定、评价。寿剑刚局长对我竖起大拇指说:“干得不错!”这无疑是对我们辛勤付出的最大肯定。
   新闻立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任重而道远,我不敢松懈,快马加鞭。自当年起,连续五年不断调整工作重点,精心制定工作方案,致力于新闻立台工作的持续深化与拓展。此后几年,重点聚焦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因台制宜,积极探索与实践,力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开创新闻立台、媒体融合工作的新局面。
   对于媒体融合,这些年我多有观察与思考,认为其核心精髓在于“融”字。然而在实践层面,这一理念常被简化为仅仅建立网站、微信公众号、移动APP等新媒体平台,与传统媒体进行浅尝辄止的相加。因此,在这项工作一开始,我便提出以台州广电《无限台州》APP为轴心,实施既涵盖全市各县市区广电媒体融合的外循环战略,又深入台内各频道、频率、中心媒体融合的内循环战略。通过内外循环两大战略,实现全方位、深层次、一体化的媒体人力、财力、物力融合,实现新闻宣传、广告经营、产业发展的深度相融,激发内在的化学反应,引领传统媒体的蜕变与转型。
   绘制蓝图或许轻而易举,但付诸实践却是挑战、困难、问题多多。这既有技术、人力、财力等客观上方面的,也有观念、理念、认识等主观方面。只有以破釜沉舟的决心,破冰前行的勇气,坚毅前行,方有好的成效。作为总编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义无反顾。
   事实胜于雄辩,《无限台州》一经面世,因其时效性、丰富性、互动性、服务性,独领风骚,在台州地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与青睐,9个县市区均成功开设了各自子频道;台内各广播、电视、中心的节目、微信公众号、广告经营,得到有机融合;依托《无限台州》应运而生的新传媒公司业务蒸蒸日上,年度营收突破2000万元;以《无限台州》为引领,台州广电迈出了与各县市区、政府各部门战略合作新步伐。
   台州台的探索,引起了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相关领导、专家的关注。期间,多位领导、专家来台里总结、调研。2017年,中国广电学会在台州举办了媒体融合工作交流会。会上,我们郑重提出了打造“广电媒体融合台州样板”的宏伟目标。
   尽管如此,内心深处始终卑微着,认为自己依然是广电的门外汉,至多是广电领域改革的初探者。然而,世间万物皆具辩证之美,门外汉、初探者的身份,或许赋予人更为敏锐的视角,使人能够更清晰地洞察广电领域的内在问题。
   2018年初夏,我有幸受邀参加在绍兴举办的中国广电学会“创新、发展”论坛,并在会上作了主题演讲。主旨是阐述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中,广电媒体如何正视自身问题,着力补好自身短板。《中国广播电视》杂志的总编辑陈富清先生,对我的观点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我将其整理成文。令人惊喜的是,此文发表后荣获了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殊荣。
   同年,我参与创作的电视作品《老何告官记》亦不负众望,同样斩获了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而在此之前,我直接指导的广播直播作品《寻找河豚鱼》已获得同等级别的奖项,实现了广电乃至台州在中国新闻奖评选中的零突破。
   在接下来的数年里,台里更是捷报频传,不仅在省级新闻奖评选中,稳居省内兄弟台前列,还连续五年将国家级新闻奖项收入囊中。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当我站在荣誉的殿堂,心中总是满怀感激之情,向那些与我并肩作战、艰难向前的同事们,致以深深的敬意。从我个人来说,这些年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就,离不开内心深处的职业情怀驱动,它让人有着不断努力、追求卓越的激情、才情、勇气、决心。
   我始终坚信,一个人的岗位,不仅仅是简单的职位安排,更是展示自我,实现理想、抱负的舞台。职务与岗位的价值,远远超越了其作为权力或地位的象征,它们是我们每个人实现梦想、展现才华、贡献社会的基石。但前提必须是你行,你的德能素质与岗位相匹配。这是我在广电,甚至是数十年来职业生涯的一个感悟与总结。只是局限于主客观条件,做不到让自己的每一步,都走得尽善尽美。
   广电工作九年,收获很多,遗憾也不少,最大的遗憾,便是融媒化改革尚未深入。随着新闻立台与媒体融合战略的推进,台州广电步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而融媒化改革,正是这一转型的核心驱动力。这项改革,旨在真正实现媒体运行与管理的全面、深度、一体融合,让队伍、宣传、广告、产业、管理实现创新、转型、融合发展。
   这一改革,台州广电首倡,独具特色。有幸得到复旦大学教授、中国新闻学界泰斗李良荣先生的认可与支持,他在台州广电设立了工作室,专注探索融媒化改革的理论与路径。
   遗憾的是,改革路子刚刚迈出,我已临近职业终章。离开岗位后,我仍然坚信,融媒化改革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我甚至傻想,若时光允许,希冀以广电传媒业的风云变幻为蓝本,创作一部小说,让笔下的人物,替我绘就那未曾实现的理想蓝图。
   (原创首发)

共 33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写出了在台州台工作的点点滴滴,写出了进入第一年工作不顺,同过调整、整顿、改革,一步一个脚印走来,干出了成绩,获四个一等奖,总奖二十多个,又大张旗鼓的进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益,受到领导的认可。作者写出了实情,写出了辛苦的努力。“次年,在全省新闻奖评选中,台州广电捷报频传,荣获四个一等奖,总获奖数更是超过二十项,彰显了新闻立台一年多来的成就。同时,广播、电视各频率、频道的收听、收视率均实现了稳步提升,特别是电视文化频道与广播交通频率,在全国城市台同行中脱颖而出,名列前茅。这让台州广电及我本人,得到外人的刮目相看,也收获了省内专家、同行的感情与尊重。这让我每日充满激情。在新闻中心成立一周年时,写下“战军草创一任重,二载披靡虎旅风。前路苍茫号角远,还学雁字傲云空。”的诗句,作为对新闻中心,以及我自己的激励与鼓舞。”写的真好,实话实说,讲了成绩,找出了缺点,制定了新的方案,以利再战。全文结构严谨,叙述清晰,写的头头是道,读后受益匪浅。好文欣赏,推荐阅读。【丁香编辑 闰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闰土        2025-07-28 16:49:11
  作者写意深刻,写出了真情,实话实说,文章感到亲切、耐读,引人入胜。好文拜读。
回复1 楼        文友:柴门石道        2025-07-28 21:45:10
  谢谢老师赏评鼓励!
2 楼        文友:闰土        2025-07-28 16:53:12
  文章实话实说,文笔朴实、细腻,画面感强,写出了奋斗在新闻行业的感人故事,读后很打动人。
3 楼        文友:闰土        2025-07-28 16:57:08
  “电同年,我参与创作的电视作品《老何告官记》亦不负众望,同样斩获了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而在此之前,我直接指导的广播直播作品《寻找河豚鱼》已获得同等级别的奖项,实现了广乃至台州在中国新闻奖评选中的零突破。”写的真好,字字句句打动人心。
4 楼        文友:蓝色光影        2025-07-29 17:58:59
  作者在台州广电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的工作经历,体现出作者勇于担当,对工作尽心尽责!令人敬佩!
回复4 楼        文友:柴门石道        2025-07-29 22:24:49
  谢谢老师评论鼓励!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