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家园】一种沉静的生命力(散文)
一种沉静的生命力
张凤英
周末,难得无聊,我和爱人一起想看看动画片,动画片是说《小狮子洛奇的故事》。小狮子的名字叫洛奇,从小在妈妈的肚子里,它吸收营养不够多,成了一匹残疾的狮子,出生以后,狮子家族的天性是“弱肉强食和优胜劣汰”,它想从母狮子那里正常吃奶都不行:一是母狮子已经决定放弃它,不愿意哺育它;二是其他四个兄弟姐妹与它争抢奶头。于是残疾的小狮子洛奇被妈妈无情的抛弃。可是小狮子自己没有放弃自己,它努力地跟上狮子妈妈的脚步,忍饥挨饿也要跟上家族迁西的步伐。它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它一次次从死亡线上顽强地存活下来,它的勇敢终于感动了狮子妈妈,再一次被其他狮子欺负的时候,妈妈出来护它周全,使它感觉到了一丝丝母爱。
从此以后,小狮子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它勇敢地学会了捕猎,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身体也在捕猎中成长强大起来。后来,它在食物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独自捕猎成功,救了整个狮子家族,被狮子家族拥待为新一代狮王。我和爱人静静地看完这个故事,都为小狮子洛奇的励志故事感到欣慰。令我不解的是爱人哭得双肩颤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我百思不得其解,在宝宝都过了看动画片的年龄,我的爱人怎么会被动画片感动的如此失态?
于是我买了一瓶茅台王子酒,做了一桌好菜,开始与自己的爱人深入聊聊。结果我听到了一个发生在爱人身上的、与小狮子洛奇一样的励志故事。爱人的小名叫明理,明理从出生的时候起就有点眼疾——先天性近视。他的妈妈爸爸不是更疼惜他,而是像狮子的爸爸妈妈一样更嫌弃他,在父母亲的认知里,男孩子长大了,都要到机械加工厂当工人的,必须要有一双好眼睛,以便看图纸。所以它们以为明理是当不得工人的,于是就是累赘和负担。所以从骨子里嫌弃明理。
在生活困难的时候,爸爸和哥哥吃白面馒头,明理吃窝窝头,还不让吃饱。一次,明理得了麻疹,高烧不退,昏迷不醒。妈妈爸爸不是带他去医院看病,也不是请郎中来家诊治。而是商量好在爸爸在下班的时候带回一把铁锹,准备随便挖一个坑,把他活埋了。他们这一对无知的夫妻,准备放弃这个残疾的明理。
天公有眼命不该绝,正好这时候,大妈家与明理同岁的戴军也染上麻疹,正在发烧。大妈为戴军请来郎中看病。看完戴军以后,大妈多说了一句话,说:“隔壁屋里的明理也麻疹了,给他顺便看看吧。”于是可怜的明理得到了那珍贵的救命的“青霉素”,于是乎,等爸爸拿回铁锹的时候,小小的眼睛不好使的明理已经下地跑着玩了。至此,明理逃过一死,坚强的活下来。我们不得不感叹,有时候生命比我们的想象更坚强。
这一次事情发生以后,明理的父母并不为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感觉羞愧。因为他们养育的孩子太多了,坚持的是“优胜劣汰”原则。小小的明理还是不受爸爸妈妈的待见。一次爸爸休大礼拜,就叫明理一起去捡白菜叶,明理惦记着上学的事情,因为那一天不是星期天,学校上课。于是明理对爸爸说:“我不去,我要上课”。于是爸爸的巴掌就乎过来了。明理仍然强调说:“为什么不叫哥哥去,非叫我去;他学习重要,难道我学习不重要?”爸爸听了更加气愤,拿起火钩子,对着明理的屁股一顿暴打。无奈之下,明理只好与爸爸一起去东郊的孙家滩捡白菜叶子。
回来的路上,明理看见刚收过花生的地里,有人在拦花生,于是就跟着去弄了两个衣袋,回来后自己都没舍得吃,却给爸爸妈妈和哥哥弟弟吃。对于早上那一顿暴打,早已经被花生的喜悦冲淡了。至此,我想到,小小的明理是多么善良啊,他那么小就已经“以德报怨”了!所以说,善良是天生的,不是后天学习的。明理从小是个善良的孩子,长大了仍然善良,这一点我通过与他相濡以沫的生活体会到了。
自从我认识明理以后,他月月开工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母亲钱,这个习惯一直坚持了一辈子。而母亲偏爱的大儿子却做不到这一点。即使这样,母亲自始至终一直偏爱她的大儿子。在明理十九岁的时候,被命运安排随着浩浩荡荡的知识青年大军去了内蒙古建设兵团。在兵团那些艰苦的岁月中,他脱坯盖房子,挖煤,运送煤炭,一路从班长、排长到司务长,任何一项工作都做得很经典。最后再一次草原大火中身负重伤,荣获三等功。被选送到厦门大学读书。啊!朔风凛冽的北疆草原,以其辽阔的胸膛第一次拥抱了这个伤痕累累的少年。这里没有嫌弃的目光,只有同样年轻炽热的心和艰苦但公平的劳动。明理近视的眼睛看不清远处,却努力将眼前的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扛麻袋,别人扛两趟他咬牙扛三趟;掏羊粪,刺鼻的气味里他埋头干得最久。笨拙反而成了他沉默的盔甲,那不被爱的童年,意外锻造出惊人的韧劲。渐渐地,“眼镜”成了战友们口中带着亲近的称呼,他竟第一次在集体中找到了立足之地。第一次找回来自己的尊严,第一次感觉到人世间的温暖。
至此为止,作为明理的爸爸妈妈才开始提高了认知,明白了近视眼的儿子明理不能当工人,却可以当一名知识分子。此后,明理的命运一路开挂,他从中央大型企业的会计,干到一所大专的副教授。在家族六个孩子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一个在全日制普通高等学府读完本科学历的学生。
特别是在母亲80高龄以后,将自己唯一的住房给了长子,而长子早逝不能为母亲养老,明理二话没说将母亲接回家养老。作为明理的妻子,我最明白他的一片善心。以自己最大的能力支持明理的决定和行为。在这个其中,我深刻体会到明理是一个报恩的孩子,他这辈子的善良,耿直都是从上天那儿带来的。他一一辈子孜孜不倦地努力学习,在被至亲的人看不起的情况下,不放弃努力,最后取得了一个草根家族最为荣耀的成绩。这是多么值得令我敬爱的好品质啊。
相比我而言,我是娘家家族的长女,从小父母对我期望值很高,是被父母高看一眼的孩子。虽然说一辈子也能够和明理一样比翼双飞。但我飞的没有他那么艰难,那么多委屈和不甘。我应该感谢上天给了我如此优渥的先天条件和使命。从那一刻开始,我决定包容爱人的一切,包括他的优秀品质和错误举动。给他一个缺失太久的爱!
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动画片,叫我和爱人得到如此多的收获,得到如此多的福报。多年以后,我谈及此事他曾经微微一笑,那笑容里有历经沧桑后的澄澈:“记得啊。只是现在再想,洛奇拼了命地活下来,拼了命地变强,最后成为狮王……”他顿了顿,目光投遥远的星空,声音轻得像叹息,“也许它想证明的,从来不是给谁看。它只是要对自己说,我值得活下来,我值得好好活着。”
洛奇也好,明理也罢,他们跋涉过最深的黑夜,并非为了在黎明时分向谁展示伤痕或勋章。那些挣扎与不屈,最终都内化成一种沉静的生命力——那是一种无须向世界证明的尊严,是在认清所有寒冷后,依然能对自己怀抱的、温暖的确认。
一部《小狮子洛奇的故事》,在某个周末平静的时光里,意外地成为了张凤英与爱人明理生命深处隐秘伤痕的触碰点。动画片里那只被母亲抛弃、在残酷生存法则中挣扎求生的小狮子,竟在观者心中激起了汹涌的惊涛骇浪——原来洛奇的故事并非虚拟的童话,而是爱人明理真实人生的镜像与回响。当明理泪水决堤的瞬间,一段尘封的、关于生命韧性与人性尊严的史诗,就此在平凡的饭桌上缓缓展开。
明理的童年,宛如洛奇命运的残酷人间版。那因先天眼疾而被父母视为累赘的孩子,在“优胜劣汰”的冰冷逻辑下,遭遇着近乎窒息的生存困境。铁锹与活埋的威胁,窝头与白面馒头间的等级鸿沟,火钩子下因求学而承受的痛楚……字字句句,皆是生命在卑微与寒冷中无声的呼号。然而,明理灵魂深处那束不屈的光从未熄灭——如同洛奇在荒漠中踉跄前行,他亦在命运的夹缝中倔强生长。花生的甜蜜悄悄覆盖了暴打的伤痕,对知识的执着在火钩的阴影下依旧不灭。这种与生俱来的善良与坚韧,已然超越了“以德报怨”的被动道德,它化身为一种生命在绝境中自发生长的尊严。苦难可以摧残身体,却无法吞噬灵魂深处那份对“值得”的原始确认。
草原的朔风最终拥抱了这个伤痕累累的少年。内蒙古建设兵团的广阔天地,竟成了明理生命的重要转折点。远离了原生家庭那令人窒息的冷漠目光,在“眼镜”这一充满温情的称呼中,他第一次感受到集体平等的暖意。近视的眼睛看不清远方,却将脚下每一件小事都做到极致——扛麻袋、掏羊粪……“笨拙”在此时奇妙地转化为沉默的盔甲,童年不被爱的伤痕,反而淬炼出惊人的韧劲。三等功的勋章与厦门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不仅仅是他个人命运的华丽逆袭,更是对“弱肉强食”逻辑一次掷地有声的证伪。他最终以知识分子的身份超越了父母狭隘的“工人”预期,在草根家族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令人动容的是,明理穿越漫长黑夜后所抵达的,并非简单的“功成名就”或“衣锦还乡”。他终其一生,始终以月月奉养母亲的实际行动默默践行着孝道,甚至在母亲晚年毫不犹豫地将其接回家中赡养。这绝非世俗意义上的“回报”,它超越了恩怨的清算,升华为一种深沉的生命体悟:是对生命本身的敬畏与悲悯,是对自身存在价值的终极确认。正如他多年后回望洛奇故事时那声轻叹:“它只是要对自己说,我值得活下来。”这份澄澈的领悟,是历经沧桑后对生命尊严最深刻、最平和的礼赞。
张凤英的叙述本身,亦是一种温暖的救赎。她从丈夫的泪水中窥见深渊,更在理解中成为他生命尊严的见证者与守护者。那句“决定包容爱人的一切”,是灵魂层面深深的懂得与接纳,让明理缺失已久的爱在婚姻中得以补全。这种建立在深刻理解之上的爱与包容,本身就是对创伤最温柔的抚慰。
洛奇的动画与明理的血泪人生在时空中交汇,最终凝聚为一道穿透灵魂的光芒。它昭示着,真正的生命尊严并非需要喧嚣的勋章与世俗的认可来装点。它源于生命在至暗时刻对自身价值的无声坚守——是洛奇在荒漠中每一次跌倒又爬起的倔强;是明理在父母冷眼与命运重压下,依然怀揣善良、向学之心不灭的内在光芒。这份尊严内敛而沉静,如同深埋地底的种子,在穿越最厚重的黑暗后破土而出,向着天空伸展它沉默而坚韧的姿态。它无需向世界证明,因为它本身就是生命在宇宙间最庄严的回响:生而为人,我值得存在;历经磨难,我依然选择向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