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柳岸】灵魂的容器(散文)
买房不比买件衣服,更非买双皮鞋,此事如涉长河,须得深潜其中,权衡丈量。
人生置宅,总求顺心二字。开发商的筋骨,楼盘周遭的肌理……说实话,所谓“中心地段”本是最靠不住的,社会奔流,规划如棋,何地不能成为明日的中心?然而,若楼盘四周既无书声琅琅,也无药香隐隐,更无市声熙攘,那么扎根于此,意义何在?
一套房,对许多人来说,便是一生。于是量力而行尤为重要——夫妻二人合力攒金,便是这一方天地之基。倘若积蓄尚宽,不如便选那四室两厅两卫,百三十余平方的格局。何况国家已推门迎二胎,四室之选,恰是未雨绸缪,为日后免去另起炉灶的烦忧。
九江市柴桑区,我曾有过一所房子,以为就此生根落地,不再飘摇。从买房到老大出生,一直都未去过,工作不在那里更谈不上粉饰新巢,安顿烟火。那时我心中明白,父母为它已倾尽心力,重新买房之难,何止金钱堆积?更似心魂被反复冲刷,所历之艰,几如西行路上九九八十一难。
为在那方水泥中扎下根须,我决意搏个编制。几年挣扎,终未如愿,我竟像被房子捆缚住了,心浮气躁,诸事难安,渐渐沉入一片灰蒙。父母察觉我的改变,温言劝解,几番开释,我终于决定返乡。果然,次年便考中了。
回到家乡,初在乡镇卫生院栖身,一年后幸遇此生伴侣。翌年调至县城,无房之窘迫,便如影随形。租屋暂寄,又常奔波于单位与老家之间;偶逢夜间会议冗长,赶不上末班车,县城朋友家中便留下我辗转反侧的身影。最终,我们只得咬牙买车,只为妻女不再颠簸于风雨途中——尤其馨宝降生后,更不忍她小小身躯经受路途风霜。
可有了车,生活并未改善多少,尤其回老家的三周公路修了两年多仍坑洼如初。底盘擦挂地面的刺耳声响,每一声都磨蚀着我的心。夜深人静,目光落于天花板,一个念头悄然爬上心头:若县城有房该多好!但九江那套房子不卖,首付何来?父母心血浇灌之所,岂能轻易割舍?这迫在眉睫的渴望,我独自咽下,深埋心底。
那年,弟弟发了一笔小财,手头资金充沛,母亲电话里多次要他置份产业,好有份居家保障,于是他有种欲在九江购房的意愿,毕竟离老家近,教育资源富饶。那段时间,弟弟夫妇在杭州发展得很不错,尽管平时双方工作很忙,买房的意愿却一直未减。为了买一套心仪的房子,他们转而来到九江发展。在九江住了一段时间,弟弟夫妇一有空就四处看房,都未能找到合意的房源,眼看租房也快到期,事业发展的也不尽人意,于是干脆托付给父母代劳奔波。数月间,每个周末父母都如虔诚的香客般辗转于各楼盘之间,精挑细选。一有心仪的房源,就会拍给弟弟弟媳,好让他们做出选择。也许是两代人观念不同,还是其他因素,兜兜转转半年下来,最终无果,只得全家商议。父母思虑再三,念及我九江那套房子终将易手,而弟弟夫妇工作所限,实际居家必少,只要小区靠近车站、学校、市集便利,其实地段不拘。最终,经村里房下一叔叔撮合,我们以彼此均觉妥帖的价格将房子转予弟弟弟媳。记得,当初父亲执意要写份声明,怕以后双方反悔,里外不是人,我们四人都笑嘻嘻地果断拒绝了。
有人说,“亲兄弟明算账”。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弟弟亦是如此。在亲情面前,物质条件只能退居其次,说好的事,无需立什么字据。不管以后房子是涨是跌,最不期然就是一点钱,比起亲情真不算什么。房子转手出去后,便有了首付的底气,在老家县城置业只欠择定楼盘。为了买套舒心的好房子,我们夫妻二人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做了一份攻略。初时我们目光锁定在二手房,毕竟现房分明,质量、物业、配套,皆可一目了然。况且妻子不知何时便能考进城里,早定巢穴,早享安稳。寻觅数月,终于觅得一处合意的,只要顺利签合同,大红·颐文园小区便是未来的巢穴,正待满心欢喜落笔签约时,房东却因亲戚一通电话而游移不定,显露出退缩之意。见此光景,我们决然抽身,毫不拖泥带水:买房,不就为图个顺心遂意么?
一听说我们要在县城买房,亲友们纷纷劝说,再三衡量利弊后,我们的目光转回了新盘。那种心态也慢慢跟着转变,虽则期房如水中望月,县城“烂尾楼”三字更是茶余饭后的灼热谈资,但新盘选择终究丰富,房子布局上也符合年轻人的需求。否则,我们属意的四室两厅两卫、东边户、中间楼层的房子,恐怕再难遇到。
不知从何时起,两所新的楼盘已悄然进入视野。尽管后来经过很长时间去了解,但是比较权衡后抉择实难——二者在购房者心中皆留下深刻印象,论公司实力,在那时县城地产中亦属前列,这层背景,宛如给买家服下一粒定心丸,至少不会像网上传得那么吓人,开发商卷完购房者的钱,就会跑路;楼盘烂尾了,房贷还在。
从宣传海报上可以得知,宝梁东苑标榜地利,目前就学、购物、就医确实优于多数新盘;东投·太阳城则高擎“教育大盘”之帜,其诚恳姿态在当时令人信服,毕竟尚无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以教育为噱头行轻浮之事。在外找房源的那段时间里,东投·太阳城确在踏实前行,一栋栋楼宇拔地而起,那工程进度确实让人心安。正逢其园景开放日,我们有幸前往,只见园林规划精妙,步移景异,将来栖居于此的安恬舒适,似已在枝叶扶疏间提前许诺。我们走走停停,一路感叹,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一样。
回到家后,我和妻子就是吃饭时,还不忘反问对方。“东投的园林规划确实首屈一指,至少目前为止,还是偏向这里。”听完妻子的话,我思索再三,微微笑道:“这里临近五小,到时教师进城选调,你能考上,那就再好不过。”至于宝梁东苑,作为购房者,有件事我们如鲠在喉。起初我们确已倾心于此,毕竟何处置业非置?只要顺心,小隙可略。倘若当初知晓在此购房竟需内部认购,以我们那时现有的人脉与资金,一期开盘本应顺利购得合意之屋,根本就不会有钱也买不到合适的房子,现在回过头来想想就觉得可笑。如果不是期间发生了一件令人气愤的事,我们还会等待二期。但公司的这种行为,却令我与家人心中顿生忐忑。
记得,那时家人为小女馨馨参加宝梁地产“全城寻找双11福娃锦鲤”萌宝大赛,可谓尽心尽力。十二天拉锯式投票,馨馨的票数连续十多天高居榜首,承蒙亲友们热心相助,甚至抽暇在微信群中发红包拉票,使其票数日日稳居560票左右,高居榜首。当时,我就在想活动结束挺进前八,毫无悬念,即使得不到奖金,至少也说明亲友们很支持我们为女儿拉票。内心甚至有些沾沾自喜,觉得人缘就是那么好。
比赛结束那晚,馨馨竟落至第九,我们一时难于接受那结果,毕竟花费了那么多心力,内心失落至极。多位好友来安慰,交谈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前八名中数人有刷票之嫌!活动规则明令禁止,为何偏要如此?难道皆为那1111元穷极而狂?我默默听着电话那端的激愤,无言以对。况且母亲曾亲询宝梁员工,彼时“千万不能刷票”的告诫何其郑重,而今听来,这记耳光回响得真是清脆,这就是典型的话里话外两种人,毫无信誉可言。
后来得知真相,刷票者竟是内部员工家属,举办方心知肚明,却未作补救,这让我们有些猝不及防。偌大公司,竟因一小小活动上演“只许州官放火”?此种行径,足令购房者心寒齿冷,签约时手如何不微微迟疑?商者,信誉至上,购房者因此滋生负面情绪在所难免。再者,宝梁除标榜地段,亦宣称物业精良——然而物业优劣,终究需待交付时间去见证,这何尝不是开了一张空头支票。
现在回想起那件事,我们早已放下。只是买房路上桩桩件件,终让我品出几分滋味:置业之际,切莫被华彩宣传迷了眼。眼见为实,需多走多看,脚步丈量真实。对购房者而言,需静心思忖,方能落子无悔——毕竟对太多人而言,一套房便是一生之锚。也许置业之难,难处本不在那堆叠的钱款,而是千头万绪的综合权衡与反复比照;它仿佛是灵魂的容器,终究不是扫码即得的快消品,其重,关乎一生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