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绛溪】汤旺河畔的五十年之约(散文)
七月的小兴安岭,总像浸在朦胧的诗意里,连风都带着平仄的韵脚。林海的涛声更如大自然奏响的悠扬乐章,每一声都直抵心灵深处。只是入伏的热浪依旧在街巷间横冲直闯,不知疲倦的鸟儿也知趣地躲进楼下老槐树的浓荫,只剩商贩的叫卖声在暑气里此起彼伏。这本该是寻常的一天,可五营铁小70届毕业生的心中却似热浪奔涌——他们正盼着与阔别多年的老同学,赴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时光之约。
原该中雨、小雨交替的2025年7月28日,丰林县五营镇的天空却慷慨铺开万里晴蓝。巍峨群山绿意盎然,汤旺河水波在阳光下粼粼闪烁,天地仿佛都在为这场重逢细细妆点,铺就最温柔的底色。这一天,是刻在五营铁路小学毕业生心底的印记——毕业五十周年的重逢之日。我们相约鑫水湾漂流景区,要以一场浸着家乡草木清香的野餐为笔,续写少年时未竟的情谊长卷。
清晨八点,大众酒店门外已被融融暖意包裹。不多时,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容陆续映入眼帘——岁月在眼角刻下的细纹藏着各自的故事,却挡不住目光相触时瞬间迸发的惊喜火花。
“老同学,好久不见!”招呼声此起彼伏,紧握的双手沁出薄汗,拥抱时肩膀微颤,拍在背上的力道里,分明裹着半个世纪的牵念。这一刻,五十年光阴仿佛被轻轻对折,记忆深处蒙尘的名字与面容,霎时在泪光中鲜活如初。
远道而来的同学更让人惊喜:海南归来的凤芝,发间沾着南国的湿热;青岛赶来的秋梅,带着满身风尘;山东回来的韩四哥,省城赶回的景利、宝珠,汤原奔来的刘刚,眼底藏着奔波的倦意,可当目光撞进老同学眼眸,所有辛劳都化作滚烫的泪,在眼角悄悄晕开。
同学们分乘几辆轿车,向鑫水湾漂流景点驶去。车窗两侧,临街商铺慢慢倒退,车轮滚滚,倒像哼起少年时的歌谣。外地同学望着走过无数次的街道,看着住过多年的空房子,路边杂草丛生的小径,无不感慨万千。那些被时光封存的往事,此刻像春风拂过的书页,带着淡淡油墨香,一页页在眼前清晰翻动。
抵达鑫水湾景点时,汤旺河正静静淌过岁月。岸边垂柳依依,枝条轻拂水面,恍惚间像极了当年校园里为我们遮挡烈日的老杨树。同学们三三两两散开,各自打捞记忆里的时光碎片。
几位牌迷迅速围拢到地下室石桌旁,摆开扑克打起“升级震”。几位爱耍小钱的同学凑在一旁“砸坑”出牌的吆喝、赢牌的欢呼,和少年时在教室后墙根玩弹珠的热闹如出一辙,连眼角笑纹里的雀跃,都还是当年的模样;身体稍弱的同学沿河岸踱步,指尖划过柳枝念叨:“河水比从前清亮多了。当年学校旁的死水泡哪有这景致?可那时穿裤头洗澡的快乐,到现在都忘不了。”最忙碌的是女同学,从车上搬下备好的食材,在野餐垫上铺开,低头切肉串串,借着景点后厨忙起“切排骨、烀苞米、窜肉串”鼻尖沾着油星也顾不上擦……
十一点三十分,野餐在地下室热热闹闹开场。铺着红格子餐布的长桌上,饭菜香袅袅升起,与汤旺河的水汽、岸边的松香缠缠绕绕,酿成最动人的时光味道。同学们围坐举杯,酒杯碰撞的脆响里,盛着五十年沉甸甸的牵挂。“为了我们五十周年的同学情谊,干杯!”有人率先起身,声音带着激动,“敬我们铁小的青砖红瓦!敬老师的粉笔灰香!敬我们永远闪闪发亮的少年时光!”
酒过三巡,话匣子再也关不住。有人红着脸笑说当年贪玩不爱学习,有人拍着桌子讲运动会夺冠的骄傲,有人声音发颤地说起毕业后的坎坎坷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平凡过往被情谊镀上暖光,在每个人心里轻轻翻滚,泛起层层涟漪。
谈笑间,素来爱舞文弄墨的福祥忽然清嗓。众人望去,只见他望着汤旺河粼粼波光,感慨吟出《汤旺河畔》:“又见波光映朝霞,忆想铁小班为家......”念至“今朝同望汤旺水,犹似当年共品茶”时,满座共鸣。是啊,五十年风霜染白鬓发,可再同望这一河碧水,纯粹情谊竟真如当年教室后排偷偷分喝的粗茶,清苦里裹着的回甘,直甜到心底最软处。
欢乐总如指缝流沙。夕阳吻上树梢,大家才依依不舍作别鑫水湾,返回镇上的大众酒店。傍晚的宴会厅里,彩灯光影交织,“70届五营铁小毕业五十周年同学会”的横幅在暖光中漾着热意,烫得人心头发暖。五点三十分,群主国富走上台前,掌声里他声音洪亮:“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踏着盛夏暖阳,上午欢聚鑫水湾的汤旺河畔,此刻又相聚大众酒店,每个人心里都像揣着团火,烧得滚烫!”
“五十年前,我们还是铁小校园里追蝴蝶的少年,红领巾在阳光下飘成火焰;如今虽已步入花甲,眼角爬了细纹,两鬓染了风霜,可那些青涩又闪亮的时光,一想起来就像在昨天......”台下众人静静聆听,有人悄悄握紧邻座的手,掌心温度熨帖彼此;有人摩挲着1995年毕业三十周年的相册——那是于四哥当年保存的,照片里的同窗有的已两鬓霜白,有的却永远停在了青春模样。当国富动情提及“满堂欢笑里,总想起那些已经化作星辰的同窗”,全场霎时静默,继而有人轻拭眼角,有人举杯遥遥一敬,无声的思念如汤旺河水,在宴会厅里静静流淌。
“同学们,请记住今日的鑫水湾,记住汤旺河畔的约定!”国富的声音又洪亮起来,暖意中透着力量,“让我们举杯:祝每位老同学身如青松硬朗,笑似朝阳灿烂,家宅美满常安乐,平安喜乐度流年!更祝我们的同学情,如鑫水湾流水奔涌不息,似汤旺河浪花绵延不绝,地久天长!”
“干杯!”满场酒杯高高举起,碰撞声里裹着五十年的情长。宴席菜肴再丰盛,也抵不过席间畅谈的热络。有人翻出手机里孙辈的照片,眉眼间藏不住骄傲;有人说起退休后养花种菜的日常,笑声里满是岁月静好;有人拍着桌子规划下次相聚。做过“司仪”的火车司机金明在他的带动下,更是几次把聚会推向了高潮。在推杯换盏间,彼此祝福中,热烈讨论里,谁也没留意夜色渐深——仿佛要把五十年错过的光阴,都在这一夜细细数完。
离别的时刻终究还是来了。酒店门口,双手交握了又握,叮咛絮说了又说。“到家一定报声平安!可别再像从前那样,一转身就断了消息。”“明年再聚,老同学多多保重!”路灯在地上晕开暖黄的光,把影子拉得老长,挥手的动作悬在半空,总觉得多停片刻,就能把此刻的温度多留一会儿。
返程的路上,五营镇早已沉入梦乡,只有汤旺河的流水还在耳边轻轻絮语。那首《汤旺河畔》的诗句在心底反复漫漶:“今朝同望汤旺水,犹似当年共品茶。”五十年光阴,磨深了眼角纹路,改了生活模样,却改不了少年时扎下根的同窗情。它像汤旺河的水,经了半个世纪的冲刷,依旧清冽绵长;又像小兴安岭的青松,淋过风雨,沐过霜雪,反倒愈发苍劲挺拔。
这次鑫水湾的相聚,注定会成为每个人记忆里最暖的光。往后再翻相册时,看到汤旺河畔合影里笑纹藏着的泪光,宴会上碰杯时酒杯里晃悠的星光,一定会想起这个晴朗的七月——想起眼角悄悄泛起的湿润,想起酒杯轻碰的脆响,想起那句刻在心底的约定:同学情,是刻在岁月里的地久天长。
而这份情谊,终将化作汤旺河上的点点浪花。岁月再长,带不走它的温度;时光再远,磨不灭它的光亮。它会跟着流水一路向前,在每个回望的瞬间,都闪着暖人的光,在记忆里,在生命里,永远温热,永不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