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征文】【星月】双脚丈量高中路(散文)

精品 【江山·征文】【星月】双脚丈量高中路(散文)


作者:柏丫 举人,3068.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0发表时间:2025-07-30 15:17:00

高中三年的路程,我是凭双脚丈量完成的。
   我上学的四中,在远离县城的一个小镇上。学校的寄宿生,都是来自远乡,有的距家十几里地,有的二三十里,有的甚至更远。县城仅有一趟发往小镇的班车,公路沿线的学生坐车稍方便点,但发车时间与学生时间冲突,再加手头拮据,故而坐车的学生少之又少。我家离公路两三里,中间隔一条无桥的河,坐车多有不便。要说自行车,那是农村学生奢侈的美梦。我家里有一辆大加重自行车,但专属我爸,他常年外面跑,自行车于他不可或缺。因此,“11”就成了我最好的交通工具。
   新学期报道,我背上捆扎得方方正正的铺盖卷,手提装着日杂用品的网兜,约上同伴,满怀期待出发了。起初,我们如出征的战士,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乡间小路上,走着走着,背上的行李变了魔法似的渐渐沉重,体力跟着不支了。三十多里路程,第一次走竟是那样漫长。先走十几里平路,后十几里要翻越“四条岭”(四道山梁)。从一条岭到四条岭,山路起起伏伏,如果一个人走在沟里,总担心树林窜出一只狼来。我们走走歇歇,精神减了大半。肚子不适时地咕咕抗议了,大家忍不住抱怨:“这破学校,怎么建这么远!累死我了!”晌午时候,我们像败下阵的残兵败将,拖着脚步到达学校。
   坐下休息,方觉双腿像灌了铅一样,脚又疼又麻,动弹不得了。脱掉鞋子一看,脚后跟和十指磨破了皮,脚掌磨出了血泡。晚上躺在床上,浑身散了架似的。然而,这只是“万里长征”刚刚迈开的第一步。
   终于熬到星期六。下午放学,我和同伴空着肚子就往回赶。归心似箭,身上没有负重之物,走路就快捷如飞。暮色拉开大幕时,总算回到倍感亲切的村庄。迫不及待走进家门,灯下洗碗的母亲见我回来,说了声:“我娃回来了!”我二话没说,“哇”一声大哭起来。我本不爱哭的,也不太依赖父母,可在校短短几天,好似隔了数年,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此刻见到亲人,心中的憋屈便一发不可收拾。那是我记事起第一次在父母面前大哭,也是最后一次。
   往后往返学校的日子,我们住校生的背上又多了一样东西——背篓。背篓是乡下人的标志物,干活、赶集、走亲戚,都背背篓的。我们这些农村娃,小小书包装不下全部所需。没有行李箱,就用背篓代替。背篓土是土了点,却方便实用。每个周末,村庄通往学校的小路上,三五成群的学生背篓队,就成了山乡村野的一道风景线。
   周六回家时,背篓空空如也,周日返校,里面要装满一周的必需品,馍馍、炒面、下饭菜、果木,换洗衣服什么的。这些不算太重,要命的是每隔一段时间要背一袋面粉,上缴学校食堂,不然上灶得全用钱买。我和绝大多数同学一样,用钱吃饭是根本不现实的。一次背了十几斤面粉,只因夏天穿的衣单,腰椎都磨破了。更气愤姐姐送我的一件浅黄色小西装,脊背后面被背篓磨得皱皱巴巴,再也无法恢复原状了。那时,我发誓迟早要脱离农村,与该死的背篓绝缘。
   家乡秋天多雨,有时一连下好几天,好似故意和我们远乡学生作对。周末放学回家心切,就抄小路走,小路本来就崎岖难走,再经牛蹄踩踏,坑坑洼洼,泥泞不堪,有的路段被洪水冲垮,我们就钻进田地里绕着走,可是田地里土壤松软,走上去脚就陷了进去。两只脚像长在泥巴里的萝卜,使劲才能拔出来。第二天返校时,我们绕过四条岭走公路,谁知大路不但太绕,滑坡的地方更糟糕。天越来越黑,背上的背篓越来越沉,摸黑在烂泥中高一脚低一脚乱踩,大家就不由得诅咒,巴不得早日毕业逃离学校。到了学校晚自习已了上大半。狼狈地回到宿舍,低头一看:我的娘呀!脚上的鞋成了泥靴子,里面灌满泥水,裤子膝盖下面泥水模糊,成了十足的泥腿子。换了衣服回到教室,先前的怨气瞬间烟消云散了。
   也许有人要问,能不回家吗?回答当然是“不可以”。星期天学校食堂关门,我们备了一周的食物已全部吃光,兜里不剩一个子儿,难道下周喝西北风不成?如果食物备多点,发霉腐烂等于白搭。再说了,在校天天吃寡油少盐的饭菜,总觉着肚子里缺点什么,回家好歹可以大快朵颐一次。
   冬天的又一个周六,我们同村的一个伴儿去了亲戚家,和我同行的几个同学陆续半路到家了,还剩好几里平路需要我一个人走。天渐渐暗下来,我独自走在无人的旷野,总觉得四周潜伏着什么鬼魅怪物,路边黑魆魆的树影,像怪兽蹲着,感觉它们随时会向我伸出魔爪,忽然路旁渠沟里发出“吱吱”的声音,吓得我魂不附体,拔腿就跑。头发像竖立在头顶上。跑回家时,上气不接下气了。瘫坐在椅子上,心还在“咚咚咚”地跳。爸妈见状,心疼得不知所措,说要想办法给我买一辆自行车,让我少受点罪。想到再有半年就毕业了,家里兄弟姊妹多,一辆自行车就是我们一年的学费,我就以没空学骑车为由拒绝了。
   当时光把苦难的岁月送远,后辈们永远无法体会我们这代人走过的路,脚下有多少无奈和辛酸。在人们出门几步路都要打车的时代,周末公交车上那些背着双肩包、提着一大袋子零食的乡村学生,让人不禁暗叹他们真幸福。回望双脚丈量过的高中路,那些年吃过的苦中,也有说不清的快乐;也许因为那时年纪小,也许大环境所致,我们身在苦中却不觉得苦,就像而今太多的人、身在福中却不知福一样。
   当年凭两条腿走路,每一步都算得上数,每一步都是人生的锤炼与打磨。如今我硬朗的身板、走路生风的步伐、坚韧的性格、酸菜面能吃出肉味道的心态,都是昔日步行打造而成的。
  

共 21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以质朴真挚的笔触,记录了高中三年凭双脚往返家校的经历,字里行间满是岁月的沉淀与生活的温度,堪称一篇充满力量的回忆性佳作。文中对诸多场景的细节描写极具代入感。比如第一次到校后“脚后跟和十指磨破了皮,作者坦言“身在苦中却不觉得苦”,回忆里既有背面粉磨破腰椎的辛酸、被背篓磨坏衣服的气愤,也有与同伴结伴而行的默契、周末归家时的急切。这种对过往的辩证看待,让情感更显厚重:苦难不是用来抱怨的,而是人生的“锤炼与打磨”,最终沉淀为“硬朗的身板”“坚韧的性格”,这种洗练的语言,恰如其分地承载了那段厚重的岁月,让读者在平实的叙述中感受到深沉的情感。整体而言,这篇散文既是个人成长的记录,也是一代人青春记忆的缩影。它让我们看到,那些曾以为熬不过的苦难,终会化为生命的养分,滋养出坚韧的品格与从容的心态——这或许就是回忆最珍贵的意义。全文叙述清晰,语言生动,主题明确。倾情推荐,好文共赏!【编辑:乡鹤】【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731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乡鹤        2025-07-30 15:19:36
  这篇散文既是个人成长的记录,也是一代人青春记忆的缩影,好文共赏!
2 楼        文友:柏丫        2025-07-30 16:33:24
  感谢乡鹤老师精心编辑,编按详尽精彩,给小文增辉,字里行间更显老师文字功夫和修养,读来叩击人心,回味无穷。在此遥送祝福,愿老师夏安清凉。听见窗外蝉鸣了吗?那是我对老师真诚的问候。
3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25-07-31 21:15:29
  我们小时候上学有自行车骑,但是我的自行车总是坏,我也经常走路回家。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