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宁静】父亲种地(散文)
咱农村人祖祖辈辈就靠种地过活,打我有记忆起,家里就有一大片玉米地。春天一到,爸爸就扛起锄头,带着我去地里种玉米。我那时候小,帮不上啥大忙,就负责把玉米粒递给爸爸,他一锄头下去,刨出个小坑,我赶紧放几粒玉米进去,再用脚把土盖上,满心盼着它们快快长大。
忙活一天,太阳快下山的时候,爸爸直起腰,擦了擦脸上的汗,看着整片地,笑着说:“种完喽,就等秋天收玉米啦!” 到了秋天,玉米成熟,整个玉米地金黄金黄的,像铺了一地的金子。爸爸带着我们一家人,拿着麻袋,开始掰玉米。爸爸掰玉米的动作可麻溜了,一拧一拽,一个玉米棒子就到手了,没一会儿,麻袋就装满了。虽然种玉米挣不了大钱,但是够一家人吃,爸爸说,心里踏实。
大概是2010年左右,村里有了大变化。大喇叭天天喊,说要发展经济林,让大伙少种玉米,多种些能赚钱的果树。村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还发了宣传册,上面印着又大又红的冰糖李,看着就让人眼馋。
爸爸一听,坐在门槛上直摇头,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说:“咱种了一辈子玉米,就靠这养活一家人,这新玩意儿,咱不懂,也不敢试。” 可村里催得紧,说不种就没有补贴,爸爸没办法,只好在一块地里种上了冰糖李树苗。
刚开始,爸爸对着这些树苗干瞪眼,完全摸不着头脑,每天都愁眉苦脸的。好在镇上派了技术员来指导,教他怎么施肥、浇水、剪枝。爸爸学得特别认真,每天天不亮就往地里跑,比照顾我还细心。他常说:“这可是咱家的新希望,可不能搞砸了。”
第二年春天,树苗抽出了嫩绿的新芽,爸爸高兴得像个孩子,逢人就说:“你看,我的小树活啦!” 到了第三年,冰糖李树开花了,漫山遍野的白花,像下了一场大雪,漂亮极了。爸爸站在果园里,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对我说:“闺女,以后咱就靠这些树赚钱啦!”
没多久,花谢了,小果子冒了出来,密密麻麻地挂满枝头。爸爸每天都要去果园看好几遍,看着果子一天天长大,他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六月,果子成熟了,红彤彤的挂满枝头。摘一枚果子,咬一口,甜滋滋的汁水直流。镇上的水果贩子开着车来收,一块五一斤,比玉米的价格高多了,这可乐坏了爸爸。爸爸背着筐,一趟趟地往车上装果子,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脸上始终挂着笑容。卖完果子,爸爸给我买了新衣服,给妈妈买了新首饰,自己也添了一双新胶鞋。那天晚上,爸爸喝着小酒,开心地说:“看来这经济林还真不错,比种玉米强多了。”
村里的人看到爸爸种冰糖李挣了钱,都眼热起来,纷纷砍掉玉米,种上了冰糖李。一时间,漫山遍野都是冰糖李树。爸爸看着这些树,心里却有点担忧,他跟妈妈说:“种的人这么多,以后怕是不好卖啊。”果然,第四年果子大丰收,可贩子却不来了。爸爸拉着两筐冰糖李去镇上卖,从早守到晚,才卖出去半筐。回到村里,看到好多人家的果子都烂在了地里,爸爸心疼得直叹气。那几天,村里到处都是骂声,有人骂贩子没良心,有人骂村干部瞎指挥。爸爸没吭声,只是每天依旧去果园,看着那些烂在地上的果子,心里不是滋味。
后来,村里又开始流行种茶叶。我们这儿本来就有不少人种茶,有一定的经验。爸爸琢磨了好几天,跟妈妈说:“要不咱也改种茶吧,听说茶叶能放得住,说不定比冰糖李好卖。”
说干就干,爸爸带着我们把冰糖李树全砍了,重新翻地,种上了茶苗。种茶可比种冰糖李麻烦多了,茶苗特别娇贵,得精心伺候。爸爸每天起早贪黑,浇水、施肥、除草,还跟着村里的种茶能手学习修剪茶树、采摘茶叶、炒制茶叶的技术。头两年,茶叶的行情还不错,爸爸背着茶篓去镇上卖,能卖个好价钱。他也渐渐喜欢上了喝茶,每天早上都要泡上一杯,品着茶香,脸上满是满足。
慢慢地,村里种茶的人越来越多,茶叶产量上去了,价格却下来了。到了采茶季,人手不够,工钱还高,采下来的茶叶又卖不出去,好多都堆在家里发霉。爸爸看着那些发霉的茶叶,唉声叹气,直摇头。偏偏这时候,疫情来了,情况更加糟糕,茶叶彻底卖不动了。
有一天晚上,爸爸坐在院子里,抽了一夜的烟。第二天,他跟我们说:“这茶园,咱不种了,把地翻了,还种玉米。”就这样,爸爸又把茶园变回了玉米地。撒下玉米种子的那一刻,爸爸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这两年,玉米的收成还不错,虽然卖不了多少钱,但够一家人吃,还能卖点零花钱。爸爸说:“种玉米心里踏实,不用担惊受怕,晚上能睡个好觉。”
除了种玉米,农闲的时候,爸爸还跟着村里的木工队去干活。他年轻的时候学过木工手艺,虽然多年没碰,但干起来还是得心应手。打家具、盖房子,爸爸都在行,雇主们都夸他活干得好。每次拿到工钱,爸爸都小心翼翼地收起来,交给妈妈,说:“这是咱辛苦挣的钱,得省着花。”
现在,爸爸的日子过得简单又充实。每天早上,他扛着锄头去地里,看看玉米的长势,除除草,松松土,累了就坐在地埂上抽袋烟。中午回家,吃着妈妈做的热乎饭菜,下午要么继续下地干活,要么去木工队上工。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爸爸喝着小酒,说说地里的庄稼。我和妈妈一边听,一边笑着搭话,这样的日子平淡却幸福。
有一回,我放假回家,正赶上爸爸在掰玉米。他看到我,老远就喊:“闺女,回来啦!快尝尝今年的新玉米,可甜了!” 说着,就剥了一个递给我。我咬了一口,熟悉的香味在嘴里散开,和小时候的味道一样。
看着爸爸黝黑的脸上满是汗珠,却笑得那么开心,我忽然明白了,爸爸这一辈子,折腾来折腾去,最后还是回到了最熟悉的玉米地。不是他没本事,而是他知道,日子过得踏实比什么都重要。就像这玉米,虽然普通,却能稳稳当当地撑起我们一家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