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现代诗歌 >> 【家园】小康(诗歌 外一首)

编辑推荐 【家园】小康(诗歌 外一首)


作者:刘先一 布衣,228.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3发表时间:2025-07-31 15:08:13

小康(诗歌 外一首)
  
   共产党,
   领路人。
   改革前乡亲们吃烂糊汤,
   穿破衣裳,
   现在住小洋楼,
   用电视、电脑,
   开私家车。
   乡亲们认识到,
   改革就是好。
   时代变了,
   人也变了。
   乡亲们赶上改革的好时代,
   不愁吃了,
   不愁穿了。
   乡亲们感激党中央,
   感恩的话儿说不完。
   大家赶上了好时代,
   致富有门路,
   吃穿不再愁。
   乡亲们富了,
   感谢党的恩情。
   以前的穷困户,
   现在的致富能人。
   不怕人穷,
   就怕志穷。
   再难办的事,
   村干部都能办得到。
   跟着村干部,
   大家致富了。
  
  
   改革
  
  
   祖国气象新,
   改革正当时。
   以前穷苦,
   现在宽裕。
   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城乡面貌新。
   改革是及时雨,
   它推倒了陈腐的观念,
   建立了新的机制。
   改革,
   强大国家的举措;
   改革,
   富裕百姓的举措。
   改革,
   我们赶上了发达国家的速度。
   改革,
   只有改革,
   才能强大国家。
   改革,
   得民心。
   改革,
   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这是大家盼望的。

共 5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组诗歌以直白语言勾勒改革前后的民生变迁,字里行间满是质朴的获得感。从“烂糊汤”到“小洋楼”,从“愁吃穿”到“致富有门路”,这些带着生活温度的对比,是时代进步最鲜活的注脚。诗歌的赤诚值得肯定,但艺术表达稍显直白。“改革好”“谢党恩”的情感真挚却重复,若能融入更具体的生活场景——比如灶台的变化、村口路牌的更新,或许能让这份喜悦更有质感。不过,这份未经雕琢的热忱,恰是底层百姓最本真的心声,简单却有力量。【编辑:田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田冲        2025-07-31 15:09:56
  这组诗以直白语言喊出时代心声。"烂糊汤" 与 "小洋楼" 的对照,是改革最鲜活的注脚。虽无精巧修辞,重复的感恩里藏着滚烫的真诚。"及时雨" 的比喻通俗却有力,道破改革意义。美中不足是意象稍显单薄,若添些灶台上的温度、村口路牌的变迁,会更动人。但这份未经修饰的热忱,恰是百姓最本真的歌唱。
出版长篇小说《迷局》(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散文集《春暖花开》诗集《守望家园》。西安市新城区作协主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