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欢喜酒家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酒家】个人的苦难(小说)

精品 【江山·见证】【酒家】个人的苦难(小说)


作者:足行两行泪 举人,3846.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4发表时间:2025-08-01 15:59:10


   “我去告孃孃……”
   秀芬在面红耳赤、心跳加快时说出的这句口是心非的话,像平地一声惊雷,一下子就把激动得难以收拾的汪云给震住了。他条件反射地立马停下了正做着“坏事”的动作。
   屋里的气氛尴尬了,他俩立时呆住了。
   汪云的大脑一股脑儿地停留在刚才他俩所做的那一系列情不自禁的动作上。
   “我的背痒,帮我挠一下嘛!”
   秀芬在说出这句话之前,只有她的未婚夫汪云在场。吃完饭后的这段间隙,通常是江峰小学的午休时间。这天早上,秀芬像往常一样不请自来。汪云从寝室外的厨房走到里面,见未婚妻坐到床沿上,便一屁股坐到桌前的木椅子上。两人一时都没话说。秀芬显然是忍不住才主动打破屋子里的凝固气氛的。
   汪云愣了一下。既没表现出有多情愿,也没表现出有多不情愿,走到床边后伸手就隔着衣服去挠她背上的痒痒。手上的动作显得有些笨拙和僵硬。
   “手伸进去嘛,又不喊你隔鞋骚痒!”秀芬说话的语气软棉棉的,声音很小,带着一种诱惑的磁力。
   汪云又愣了一下,终于缓慢地将自己的右手伸到秀芬那光滑的温热的后背上。挠得有些机械而生疏。
   她的体香真实而迷人,一种情不自禁的冲动向他袭来。汪云迅速而有力的从后面抱住了她。她顺势靠到他的怀里,发出哼唧哼唧的低音。
   人在激动的情况下通常是不会开口讲话,有的也只是用动作表达。有好长一会儿,他们什么话也没说,一种电流的感觉,从汪云身上传导到了秀芬身上。
   他没谈过恋爱——连女人的手都没牵过,更不知该怎么样去讨未婚妻的欢心了。见她被动得像具僵尸没有什么反应,他便接连做了二个动作——先是抱着她向身后的床上倒去,然后再用喘着粗气的嘴向她的嘴上吻去。乖乖,她没受到惊吓,只是静静地、被动地、顺从地配合着他。她的嘴唇,甚至整个脸颊,都热浪滚滚……
   忽然,她像被惊醒了似的,迅即从他身下逃也似的站了起来,用右手的手背擦了擦方才那被侵犯过的嘴唇,仿佛那里有什么不洁之物。她红着脸说:“我去告孃孃……”边说边往外面那间屋子快步走去。
   外面那间屋子是厨房。他手足无措地追了出去,心里害怕极了,她在厨房的门口停住了。他静静地站到她的身边去,心中满是慌恐。于是,他在心里不停地说:不要告诉我妈嘛,求求你了……但他的嘴唇只嗫嚅了几下,又没说出口。她仍是把头低着,尽管没去看他一眼,心里想到了他那狼狈的样子,也不知该对他说什么好。这不是她乐意看到的样子啊!
   他俩在空气都很凝固的屋子里尴尬地站了很久。
   那天下午,秀芬在两点上课的钟声没敲响之前就离去了。告别时,他俩的脸上满是不自在、不情愿。好不容易才挤出来的那点笑意,最终被僵在了脸上。
  
   二
   初中毕业那个炎热的夏天,汪云的养母路萍为她这个继子张罗了一门亲事。
   女方是汪云不怎么正宗的表妹秀芬。
   秀芬是路萍二姐路荟的三女儿,年龄比汪云要大二岁。由于是同胞姐妹的缘故,两家人平时没少来往。加上隔的近,每年农忙季节,两家大人都要相互去到对方家里帮忙。在这种环境里,两家的娃娃就自然得以走近了,小时候他们在一起玩耍,长大了帮大人们干些地里的农活,以致不分性别的彼此很是亲近。
   当年,路萍嫁过来时,这个用三间破破烂烂的茅草房罩着的家,可是四壁透风的,就连吃饭的几只土碗都还带了缺。当然,这与刚刚过世的男主人是有直接联系的。“才把爹安葬了,家里就没啥剩的了……”当时汪云的父亲汪龙运是这样说给即将过门的路萍听的。
   时间过了十余年,三岁的小汪云已长到十七岁多了,这个原本贫穷的家,也没发生多大的变化。茅草房依然是三间,它的里面仍是那个贫寒的家庭。所不同的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原来的三代人、四口之家已经壮大到七口之家了,新增加的三个娃娃在以一天一个样地长大。
   一大家子人不堪的生活现状让当家的路萍忧心忡忡。只因汪云家的祖上成份不太好,在生产队里难有出头之日。借着队里的那群爷们儿对他处处排挤的机会,他主动去到公社社办企业的航运社推船了——用木船搞运输,那是个重体力活儿。像从事这个行当的人,除了洪水到来时有生命危险外,寒冬腊月还要下到刺骨的河水里去拉险滩处的上水船,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的。汪云他爸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落下了严重的风湿病。这个病不发作还好,一发作起来,就难受死了,就更别说下河去拉上水船了。他一年要发作好几次。到了年底,他就跟路萍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挣回的工分一样,看不到为那个人口大家有多大的贡献。
   却说家里的路萍,名义上每天干的都是用公分换口粮的活计,可一年到头得到的口粮让全家人维持不到年底。靠挖空心思弄来的钱,更买不来一家人遮体的衣服。路萍心里清楚,像他们这样一个娃娃又多却又年少的穷家,别家的女儿是不愿嫁过来吃苦的。
   倘若真这样下去,汪云这辈子可就要打光棍了,路萍在心里很是着急。有时把忧虑无端地带进梦里,半夜醒来时,也在想着解决的法子。
   思前想后她想多了后,心中便打定一个主意——恐怕也只有这样做的。她把二姐家的女儿秀芬确定为自家的儿媳,是有着两方面考虑的。第一种考虑是从纯自私角度去想的。汪云不是她亲生,将来自己的三个女儿出嫁了,养老的重任自然会落到这唯一的儿子身上去。有自己的亲侄女管束着这个继子,想必汪云也不敢怎么样;第二种考虑,便是从“肥水不流入外人田”去想的。二姐家的三女儿不必嫁到外面去,自家就有现成的人。她嫁给自己人也放心。
   路萍打定了这个主意后,便去请自己的大姐路馨出山。从小路馨便与她这个幺妹关系要好,她的提议几乎没废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大姐的鼎力支持。“这是好事呀,我看两个娃娃也般配。我去给二姐说,她肯定会同意的。”
   作为老大能这样尊称比自己小的妹妹为“姐”,足见她们三姐妹的关系有多贴了。
   “你怎么就这么肯定二姐会同意呢?”
   路萍虽然看出了大姐是在诚心帮助自己,但对她嘴上说的“肯定”二字,也还是有些担心。
   “你不知道,有次我们两姊妹在一起议论我们这几个侄儿侄女时,我就发现二姐对你家的汪云印象好,她说汪云这娃儿懂事、能干,将来一定有出息。
   几天之后,路馨就把好消息带给了她的这个幺妹,他们没意见,但这事还是要早点去办才好。
   “那秀芬的意见呢?”
   得到好消息的路萍,当然是打心里高兴了。但她也有自己的隐忧。平时就有不少周围人说她脾气暴躁,不好与人相处。更说,她因为常常虐待汪云,汪云打心里就畏惧她……类似这样的话,她听到了不少。有些话是别人传给她的,有些话是她自个儿听来的……很难说秀芬没听到过这样的风言风语。她不会因此生出一些担心来吧?
   “那你在定婚那天,自己当面去问她好了,一切不就清楚了吗?”
   路馨却什么也没告诉她这个小妹。路萍也只好耐着性子去等了——到了定婚那天,自己肯定会亲口问的。
   定婚那天,她的确听到了秀芬羞答答地表态说:“没意见!”
   这清晰明了的三个字,不正是秀芬的心意表达吗?不也是她路萍很想听到的话吗?这“心意”却令秀芬万分地难为情。她不知鼓了多大的勇气,才将那害羞的三个字、当着众人的面说出口了。别人又哪儿知道呢?代表她从此以后不再纯洁了——她成了一个有男人的女人了。但秀芬心里也清楚,她的心在为他路云咚咚地狂跳着,她的脸颊红得发烫了。
   路萍显然是乐在了心里,她的脸上浮现出胜利者的微笑。因为她已经吃下了一枚定心丸。
   只因汪云是个男人,他的表态被安排在了秀芬前面。他说的“没意见”,大概是在后的秀芬跟着说的吧。路萍的心里头一时闪过了这样的念头。
   不过,汪云说的话,是路萍早就预料准了的。
  
   三
   在初中毕业的前夕,汪云就已预感到了自己以后的人生将是坎坷的。一个要回到广阔的农村去、与土地打一辈子交道的人,能有多好的命运?
   靠没日没夜地劳作度日,他很早就有过了这样的体验。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不管你作何努力,到头来还不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吗?这是那个年代普通人的命运。
   令他没想到的是,一个天色渐晚的黄昏,从外面回家来的父亲,欣喜地告诉他:九月一号开学后,你就去外大队当代课老师了,已经说定了的。
   父亲汪龙运在告诉他这件事时,离开学已没几天光景了。
   汪云记得,在那个即将结束的暑期的某个正下着细雨的上午,照着头天的安排,他随父母去到七八公里外的镇上,养母说:“给你做身新衣服去。以前那些打了补丁的衣服,在人前已经不能再穿它了。”
   于是,他在一个散发着布香的裁缝店里,选了自己喜欢的布料颜色,父母最后帮他做了决定——用天蓝色布料做衣服、泥巴色布料做裤子,他打了一套新衣服。那个戴付老花镜的裁缝师傅,仔仔细细地量了他的尺寸。不到一个礼拜,用扯来的布料做成的新衣服就做好了。为此,他还专门跑了一趟,从镇上将它取回家。像这样的待遇,是他人生的首次。以前为过年准备的那身新衣服,是父母做主、等裁缝师傅做好了才直接拿回来的,由不得他们几个娃娃去挑挑拣拣说三道四的。
   自从父亲告诉他那条突然的好消息后,就把他的心撩拨得痒痒的了,他无时无刻不在担心万一失去了那次的机会怎么办?他心里想的是:只要一天不去报到上班,就有一天的风险。倘若学校领导一旦变卦,被别人顶替了去,自己很可能这一辈子都将不再有这样的好事了。
   没生枝节的事情很快就如期如愿地兑现了。他那颗悬着的心也因此放下来了。就此事而言,他暗暗总结道:任何时候都谨慎一点,准没错。只有多出来的一份小心,才能确保希望的事成功。也许就是自己持有的这份“多余”的谨慎,最终才让自己当了代课老师,而没被别人“黑”去。
   学校建在一处远离人烟的荒野。听人说,那里曾经是一片远古的坟场。靠推平了古坟,才建起来的这套由三间大教室、一间面积不大的伙房和寝室,构成了这套气派宏大的撮箕口瓦房。
   汪云在报到以后终于明白了当初建造者的用意。三间教室配备的三名教师中,有两个是本地人,早晚吃住在家里。只有那名从外地来的教师,才去享受那仅有的一厨一寝。
   仿佛这种安排,是针对他来的。
   由于那时他很年轻,又是第一次出远门,加之当地的种种传闻,还没成熟起来的汪云被提前放到了老者的位置上去熏烤了。一开始的他,每天一放学,趁天还没黑下来的那点时间,赶紧去煮自己的晚饭。须在天黑前就收拾停当,也包括去房后三四十米远的厕所解好手。多数时候不等天黑,他就像个乌龟似的,把自己藏到寝室里。好在他住的地方还算宽敞,厨房在外面、寝室在里面。不然,天黑以后他的活动空间将更窄。
   秀芬毕竟比汪云要大两岁,也算是个有点“心机”的成熟女人了。她每次从六七公里远的家里去见他时,都是找了各种理由去的。每次,涉事未深的汪云都没警觉到那是她故意找的借口。更没想过她的那些借口,其本意是想拿它来亲近他的,从而为他俩创造出相处的机会,好“早栽秧子早打米”呢!
   汪云有同父异母的三个妹妹,年龄的悬殊都不大。平时,养母总在故意高调地营造一种气氛,即:男娃与女娃是有区别的,不能有过从甚密的接触。他们之间应该有很多地方是犯忌的。路萍甚至多次在汪云面前含沙射影地提到过:有的人家的男娃与女娃在一起久了、最后做出了不伦之事,把大人的脸都丢尽了……
   所以,每次秀芬从她老远的家里赶来,他们这一对本来早就熟悉的情侣,即便中午放学后学生和老师都走光了、整个学校只剩下他俩时,他们彼此表现出的高冷,都不像是在热恋中的情侣。可有谁敢说,以前的农村就不需要恋爱,纯粹靠的是拉拢配就配成对了呢?
   事实上,憨厚的汪云每次都对秀芬的话深信不疑。那时候,秀芬他们家正在建房子,凭票买猪肉成了个大问题。而汪云班上有个学生的家长正好是生猪站卖肉的,她每次都是为这事儿来找他的。这次是来买猪头肉,下次是来买猪腿棒,再下次是来买猪的其它地方。多数时候,秀芬的脚跟还没站稳,汪云就主动问她,这次要买猪身上的哪里?好像她来找他的目的,压根儿就不存有什么猫腻,把秀芬弄得都难以启齿了。她想笑,又笑不出来。不想笑,又憋得慌。他的那套是有事才来找他的想法,本来就令人发笑。
   的确,在汪云的认知里,秀芬是养母最信得过的人,自己与她恋爱、以后结婚,她都是作为养母的特使而存在的。同时,她又是二孃家的娇娇小姐,自己就该将她当神来敬着的。只有去完成她交办的事,才是自己的使命始然。
   但“狡猾”的秀芬才不这样想呢!她总在自己的矜持与对汪云的挑逗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在他面前保持着看上去的那般矜持,又不露声色地要达成自己来此的目的,二者兼而有之是最好的处理办法。她心中最快乐的想法是:通过自己的暗暗使力,最好由汪云来向她的身体发起攻击,她只是表现出某种“不情愿”就行了。可别让他看出自己内心的那种焦虑——是一个男人对情窦初开的女人而无动于衷的着急。自己毕竟比他大两岁,已经等不起了。

共 10583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一个时代总会有特殊的烙印或者说是鲜明的时代背景。新中国的建设走过了艰苦探索的阶段,最底层的普通老百姓在柴米油盐亲戚邻里儿女情长中,深刻的感受到时代的变迁。家庭的荣辱个人的苦难,反映的是在时代的大环境下普通人家生活中的日常喜怒。这一篇小说背景就是定位于那个以生产队为基础以记工分分粮分钱的时代,着眼的是一户普通人家儿女婚事的日常,由此折射出上一辈人的苦难和对爱情对未来美好姻缘和生活的期盼,但凡经历过的人对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有一种自然的熟悉感和亲切感。特别涉及儿女婚事,彩礼不高当时的生活水平也不可能高,而讲究的就是出身,家庭成分不好的总会遭人欺负,儿女的出路和婚事更是难上加难。小说仿佛戛然而止,但其间透出的无助和无奈以及无限的向往,却令人感慨万千。推荐阅读!【编辑:山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80100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泉        2025-08-01 16:01:54
  老师的小说以点切入,反映出一个特殊时代的大环境,带给人无限的回想和思考,确实难能可贵。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2 楼        文友:山泉        2025-08-01 16:04:53
  苦难已经成为历史,而今,普通老百姓家庭和睦生活富足,儿女婚事也纯粹双方情愿。今昔对比,真的令人感慨。
   老师好久不见,问好!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3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5-08-01 16:45:50
  谢谢山泉老师再一次为我编文。由于多种原因,已经有段时间没有写文和发文了。小说完稿、修改好后,对发往哪里有过纠结。最终还是发给了酒家。之前就听朋友说过,酒家审稿严、质量高,通过我前两次发文,自己也体检到了。山泉老师对字词、标点的检查,也极认真,令人佩服。没想到此文这么快就发出来了,老师辛苦了。周末快乐!
4 楼        文友:千里寻梅        2025-08-02 09:44:43
  哈,又来一位大师级的老师投稿,小说写地生动感人,我也认真看看您的文章,向您学习,欢迎来酒家!
回复4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5-08-02 10:14:35
  谢谢老师,我不是什么大师级的,只是喜欢而已。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