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晓荷】地下的光(散文)
蝉这东西,真挺有意思的。大伙儿都觉得它吵,一到夏天就“知了知了”叫个不停,可谁也不知道,它在地下已经待了整整七年。七年都待在黑乎乎的地方,就为了到地面上享受一个夏天的光亮。这光亮还特别短,也就一个多月,之后它就死了。但它好像一点儿都不觉得苦,还是使劲儿地叫,声嘶力竭地叫着。
那年我住在东北老屋,见过一个挖蝉蛹的孩子。他大概十二三岁,脸黄黄瘦瘦的,嘴唇有点发青发白,每天傍晚都拿着一把铁锹,在村口的老槐树下转来转去。看到地上有小洞口,他就蹲下身,用手指头轻轻一抠,洞口就变大了。接着把草茎插进去,蝉蛹以为找到出路了,就会抱住草茎。他就把蝉蛹钓上来,装进布袋里。一晚上能捉二三十个,第二天卖给城里人,一个能卖五分钱。
“蝉蛹好吃吗?”有一回我问他。
“不知道,我没吃过。”他回答得很干脆,“卖了钱,给我妈买药。”
后来我才知道,他妈妈得了肺痨,已经三年了。他爸爸在城里当建筑工人,很少回家,也很少给家里寄钱。这孩子就辍学了,在家里照顾妈妈。村里人都说他懂事孝顺,他只是笑笑说:“我妈生了我、养了我,我必须管她!”他还是每天闷声不响地挖蝉蛹。
蝉蛹在地下,靠吸食树根的汁液活着。黑暗是它们注定的命运。它们不知道地面上有光,有风,有雨露,有高大的树可以攀爬。它们就只是活着,一天又一天地活着,等待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到来的破土而出的时刻。
这孩子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他的世界不过是三间土房,一张病榻,一口冷灶台。他的未来,大概也只是重复他父亲的路:去城里,卖力气,换钱,寄回家。他未必想过这些,只是每天醒来,就知道要做什么——挖蝉蛹,煎药,煮粥,伺候母亲。
七月的一个傍晚,暴雨快要来了。乌云压得很低,空气中弥漫着土腥味。那孩子还蹲在老槐树下,专注地挖着蝉蛹。我正好从那里经过,劝他回家。他摇摇头:“再挖几个,今天的药钱还差一点。”
忽然一声闷雷,雨点就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我躲进附近的瓜棚,看见他收拾好铁锹和布袋,却不往家跑,反而向村外的小溪奔去。好奇心驱使着我,我就冒雨跟了上去。
小溪边有棵倒下的柳树,树干已经半腐朽了。他跪在泥水里,用手扒开树根处的泥土。雨越下越大,他的头发贴在额头上,衣服全湿透了,可还是不停地扒着。大概一刻钟后,他突然欢呼一声,从泥里捧出一个东西,那是一只成年的蝉,刚刚蜕去外壳,翅膀还湿漉漉的,不能飞。
“这么大的蝉,能卖一毛钱呢!”他兴奋地对我说,完全不管自己满身的泥水。
我看着他手中的蝉。它安安静静的,也许是刚蜕壳的缘故。它的身体是嫩绿色的,翅膀透明,在雨中微微颤动。它还不知道自己会飞,会鸣叫,会交配,然后死去。它只是刚从七年的黑暗中出来,懵懂地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
这孩子不也一样吗?他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不知道母亲的病能不能好转,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有一天也能背上书包重新上学。他只是每天醒来,就知道要做什么,无非就是挖蝉蛹,煎药,煮粥,伺候母亲。
雨停了,他小心地把蝉放进布袋,向我道别,踏着泥泞的小路回家去了。我站在溪边,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暮色中,忽然想起一句话:“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蝉是这样,人也是这样。
后来我离开了东北,从此后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只听一直住在乡下的老婶说过,孩子母亲的病后来基本痊愈了,是村里人被他的孝心打动了,都自发地凑钱推着他母亲去了城里医院治疗。而且村干部还给他家申请了困难补助,他母亲在家也能做一些手工活了,他也重新上学了……
如今我离开东北也有十多年了,也不知道他如今咋样了?是否已经像那只蝉一样,学业有成,等到了自己的夏天呢?
人这一生,难免有被困在“地下”的时候。黑暗漫长,前途渺茫,每天只是重复着同样的苦役,看不到出路。但只要我们还能呼吸,还能行动,坚定信念,就总有一线希望。就像蝉蛹,七年的黑暗,只为那一夏的歌唱。那一夏虽然短暂,却已是它生命的全部意义。
这不得不让我想起大二那年母亲去世,那种痛苦让我看不到一点希望。我不知道我能坚持多久,每天躲在黑暗的小屋子里酗酒、昏睡、痛哭,我没有活下去的勇气,只有的是颓废等死。后来多亏邻居邹娘的每天陪伴,劝导我才从痛苦中走了出来。邹娘就如我母亲一样对我好,她就如黑暗中的一抹光亮,让我走出了困境勇敢地活了下来。那时候我明白了一些人生道理,人生一些意外失去并不可怕,只要勇敢面对它战胜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还有那年我摔伤,每天躺在床上无法行走,性格刚烈的我因此变得焦虑恐慌,感觉人整个都要废了。我同事和几个好友听说后,每天都来我家看望我,帮我泡脚劝导我。他们知道我是个急性子的人,就每天轮流陪我聊天逗我开心。我的主治医生也经常在微信上反复劝我说,凡事都需要过程,只要静下心来,慢慢等待,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在他们的陪伴反复劝导下,我慢慢地接受现实不再急躁。一个月后,我终于能行走自如,并且回到了工作岗位。那次摔伤后,我开始变得变得沉稳,做啥不再急躁,学会了耐心等待。因为我知道黎明前的黑暗其实并不可怕,只要等待,挺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有些时候我们不必问等待值不值得?因为我们生命本身,就是个答案。
地下的光,不是肉眼可见的光。它是心中的一点火,微弱却不肯熄灭。它告诉我们:只要心住阳光,坚持下去,总会有破土而出的一天。到那时,我们也会像蝉一样,在阳光下尽情歌唱,哪怕只有短短的一季。
这便是生命的韧性,也是生命的美。只要我们在困境中不放弃,在黑暗中不迷失,始终怀揣着对未来的期盼,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就能看到属于自己的那片的光亮。
蝉的七年蛰伏,孩子的默默坚守,以及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挺过去的那些苦难日子。其实都是都在告诉我们,生命中总有一段需要忍耐和等待的时光,这段时光可能很艰难,很枯燥,甚至让人看不到任何希望,但只要熬过去,定会迎来属于自己的绽放。就像蝉蛹破土而出那刻,在阳光下自由飞翔、放声歌唱。就如那个挖蝉蛹的孩子,他何尝不像一只在地下蛰伏的蝉蛹,虽然生活艰难,但他的心中有那份对母亲的爱和责任,在经历了生活的磨难后,最终迎来了母亲的康复和自己重返校园的机会。这大概就是生命最动人的地方吧。
所以,无论我们身处什么样的困境,都不要轻言放弃。因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我们无论经历多少黑暗,只要我们为之努力奋斗,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亮,直到绽放。
很喜欢一句话“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