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星月】再访江城(散文)

编辑推荐 【江山·见证】【星月】再访江城(散文)


作者:明月如霜 秀才,1392.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4发表时间:2025-08-02 12:16:21


   武汉,这座被长江水浸润的城市,每一条街巷都像一饼泡开的陈年普洱,在时光的河流舒展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去长沙游玩途中,我们决定在武汉小住一晚。再访江城,不为热干面,不为黄鹤楼,不为晴川阁,只为触摸那些藏在红墙褶皱里的城市记忆。
   为了便于在街巷中探秘,我们决定在毗邻汉口江滩的兰陵花园酒店入住。酒店门前的兰陵路是一条古朴的石板路,路边有木质的花坛与铁栅栏相映成趣,花坛里种满叫不出名字的粉色、紫色小花,偶有几朵酷似珍珠的白色花儿夹杂其中。
   沿江大道上,民国风格的古典建筑群,一个接一个地掠过车窗,那些罗马柱、拱券窗在阳光下苏醒,恍惚间让人跌入某个泛黄的民国盛夏。
   “这是江汉区最有历史的一条路咧。”酒店门前7:30奶咖店的老板手腕一倾,大理石油画般的拉花便在杯中绽放。他操着经过普通话改良过的汉腔,如数家珍地为我们介绍着周边的建筑:“八七会议会址往前拐,巴公房子要拍逆光,红墙前穿旗袍拍照很有韵味……”
   手中氤氲的咖啡香,让城市的历史忽然有了温度。在小店老板的余音绕梁中,我们开始在武汉的街巷探寻旧时光。
   转过街角,一座红墙黛瓦的欧式古建筑赫然矗立眼前。这座1909年落成的俄商公寓,廊檐下的雕花露台仍保持着贵族式的优雅。房子的四周,三三两两的本地摄影师和外地游客,正在热气蒸腾的红墙下拍照打卡。
   立柱、拱门、木窗、圆顶、露台、雕花墙面……这座镶嵌在鄱阳街、洞庭街、兰陵路、黎黄陂路交汇处的“红宝石”,周围氤氲着俄国茶商之间的雪茄香。
   走近112岁的巴公房子,我们开始探访它的前生今世。这座由俄国茶商“大巴公”和“小巴公”兄弟共同建造的高级公寓,从着手到建成竟然用了近十年的光阴。
   这座只有四层的俄罗斯风格古典建筑,外墙全部用红砖砌成。廊檐、露台、曲栏、拱券和立柱,明显不同于我们常见的现代楼宇,做工特别精致。
   漫步在青石板路,眼前的红墙、墙上的木窗、雕花的露台,就像翻开的一本陈旧的历史书,为我们讲述着它的故事。
   怀着敬畏的心情,在摄影师的热情指导下,身着旗袍的我,在保留历史记忆的巴公邸门前,把自己定格成一道“民国风景。”
   房子的正面,露台上的绿植和古朴的红墙相映成诗。“巴公小酒馆”几个金色的大字,在灰色的大理石底色映衬下特别醒目。小酒馆前,挤满了手持紫色气球和手举手机拍照的年轻人。这一刻,百年前贵族的矜持与当下年轻人的鲜活,竟然奇妙交融。
   巴公小酒馆和巴公府邸偶有客人进进出出。这座百年前的高级公寓,是武汉人心中珍藏的历史文物,亦是现代人自由出入的网红酒馆。
   时间不会停留,历史建筑却会说话。这个已经成为普通百姓自由出入的酒馆,和它昔日“贵族高档公寓”的身份,让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句,变得具象化。
   作为这里匆匆的仰望者,和巴公房子进行短暂的深情对视和精神交流后,我们开始前往南京路与胜利街交界处的历史建筑群、潮尚打卡地——咸安坊。
   如果说巴公房子是俄国茶商的历史见证,那么“咸宁坊”就是民国商贾的一碗烟火。这里的红砖黑瓦、花岗石门框与欧式雕花无一不展现着民国建筑的精髓。
   漫步青石板路,触摸百年砖石肌理,细看铸铁路灯、雕花门楣,我又一次穿越时空,看到棉花巨贾黄少山、轮船大王卢作孚、汉剧大师陈伯华等历史名流,晨钟暮鼓时,穿行于此的身影。
   这些历史名流永远也不会想到,如今,这个民国时期,属于各界名流的“富贵居”,已经被数不清的普通商铺所代替,成了年轻人热门的网红打卡地。
   隔着百年的时光,咸安坊却没有一点陈旧之感,只是每一栋房屋,每一块青砖,每一方黛瓦,每一条弄巷,比新型的水泥森林似乎更老熟深沉一些。
   当金色的余晖洒在红色的墙上,打包旧厂址、石库门建筑群、月亮门、古朴的里份(里份相当于北京的胡同)……这些历史元素,用沉默的姿态,为我们讲述着武汉里份文化的记忆。‌‌
   从这个每一处褶皱都弥漫着历史气息的建筑群出来时,已是华灯初上。不远处的江汉路步行街,如同武汉盛夏的天气一样热烈。
   熙熙攘攘的人群,热闹非凡的店铺,脚步悠然的行人,仿佛感觉不到这座“火炉城”的炎热。他们只是在市井巷陌间,享受着抚慰心灵的人间烟火。
   长江码头的热闹不同于汉口步行街的喧嚣。乘凉的人们,三三两两的坐在沙滩上,任鸣唱的渡轮,拂面的江风,带走裹狭了自己一天的热浪。
   江边林立的高楼,在灯光秀的加持下,多了一份属于九省通衢的独特魅力。这旧地重游的熟悉感,让我萌生出“心安之处是吾乡”的诗情来。饮一碗酒店门口的四喜糖水后,我在一夜安眠中沉睡。
   拂晓离开时,朝阳正在给远处的黄鹤楼镶嵌金边,车窗反射的光斑在城市的墙面上跳跃。酒店门前那碗沉着银耳、莲子、红枣、桂圆的四喜糖水,像极了这座城的味道——厚重里带着灵动,沧桑中透着鲜活。
   盛夏葱郁未见樱花,成了此行的遗憾,也促成了我与江城的再次约定。毕竟有些城市,像泡茶一般,值得细细体验,慢慢品味……
  
  

共 20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开篇流畅自然,以排除法,巧妙地彰显武汉江城的久负盛名,令人神往。酒店前的花圃鲜艳为江城的美好作了铺垫,接着带着咖啡的香味游览了汉口有史以来最富盛名的一条路。红墙黛瓦的欧式建筑异国风情引人注目,立柱、拱门、木窗、圆顶、露台、雕花墙面像红宝石一样镶嵌在各条街道中。在充满俄国风情的巴公邸门前,作者身穿旗袍留下了值得纪念的影像;而与巴公建筑俄国风情不同的是“咸宁坊”红砖黑瓦雕花门楣的民国商贾烟火,领略了棉花巨贾、轮船大王、戏剧大师历史名流的风采。这里曾是中外达官贵人世界名流的“富贵居”,而今却成了数不清的普通公民的商铺,和现代青年的美好乐园。作者文笔细腻,语言优美明快赞美了古今中外,自然人文,富有多元文化底蕴的江城之美。见证了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好文倾情荐赏。【冠景华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冠景华庭        2025-08-02 12:21:30
  一篇赞美充满中外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江城武汉的美文,倾情推荐赏读!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