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期待燕子飞回时(散文)

  【宁静】期待燕子飞回时(散文)


作者:蒋文斌 布衣,171.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发表时间:2025-08-02 13:20:29
摘要:“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直到现在,亲鸟的凄切呼唤和小鸟哀求的眼神一直在我的心空回响、眼前显现。

【宁静】期待燕子飞回时(散文) 时至今日,我一直在心底呼唤、期待那些早已飞走的燕子能飞回来,“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
   我老家的屋子是与别人共建的一栋“回”字形土砖房。这种独有的结构,最适合燕子从房子正中的采光口飞进飞出。有一对燕子似乎看中了这里的风水,选择了横梁偏上的小块墙作为“宅基地”。此后,雄燕负责从池塘、水田等地叼来湿泥、树根、残羽,在选定的地方打造“屋基”,雌燕配合,它们还不断融进自己的口水,用小巧的嘴反复“啄弄”,加固屋基。待新房主体完工,它们便进行“装修”,衔来柔软的草根、羽毛等铺在巢内,一间舒适、温馨的婚房就此收官。它们眼里满是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新婚燕尔后,它们孕育了一窝幼小的生命。从此,这对做了父母的燕子就显得更加忙碌,而这些小家伙一见到它们就一个个伸着脖子抬着头拼命地张着嘴争先恐后地嚷嚷着抢着要吃的。它们自然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宁愿自己饿着,也先给儿女喂饱。有时它们累了,就停留在雕龙画凤的横梁上,梳理着羽毛,或心满意足地看着窝里嗷嗷待哺、意欲学飞的儿女们。
   我们当地的大人都说,燕子是最有灵性的,是“家鸟”,只要选择在哪家做窝,哪家运气就最好。因此,大人不允许我们小孩捣它们的窝或追打、吓唬它们。可是,羽毛渐渐丰满的小燕子太可爱了,特别看到它们张开翅膀一扑一闪开始学飞的样子,实在是打心眼里喜欢。我们把农村其它游戏都做过了,好玩的都玩过了,唯独没玩过燕子,觉得小燕子应该是最好玩的。于是,就再也抑制不住好奇的心,趁大人不在,与两个同伴偷偷弄来梯子。我爬上去激动万分地抓出两只小燕子,正在往事先准备好的布袋里塞的时候,突然,一只小燕子尖叫着从窝里扑腾而出,可因羽毛还未丰满,晃悠悠掉了下去。
   小燕子此起彼伏的尖叫声唤回了那对大燕子。它们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劫难,围着掉在地上的小燕子,飞上飞下,忽左忽右,叫得那么无助,那么凄厉,感觉圆圆的眼里满是泪!它们无数次冲向我们,想从我手中夺回它们的心肝宝贝,但又不敢,有时好像是哀求:行行好,把孩子还给我们吧!这些声音惊动了隔壁刚回来的老伯。他厉声问道:你们在做什么?告诉你们爸爸看怎么揍你们!我来不及细想,从梯子上飞快下来,叫上他们两个,扔掉布袋就往大舅家跑……
   跑了一段时间,我们迷路了,便坐在一个坡坎上休息。看见一对对燕子,在田间自由地飞来飞去。我突然担心起那几只小燕子,不知它们怎么样了?它们现在被老伯送回到巢里了吗?如果我们是小燕子,要是别人也这么对我们,我们会怎样?我们肯定会非常害怕,会非常伤心,会急着找爸妈。我们开始后悔了,这也让我想起以前经常到院子周边的林子掏鸟窝的事。
   我们当地有一种外形类似燕子的鸟被称为“野燕子”。这样的野燕子数量众多,容易捕捉。“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每到这个时候,山花盛开,春意正浓,正是采蘑菇的旺季。我到山林,不单纯是为了采蘑菇,还要掏野燕子的窝。蘑菇采得多,有一种兴奋感和成就感,而掏野燕子窝则是与之完全不同的兴奋和刺激。因此,我采蘑菇时除了仔细察看杂草、枯枝、落叶、树下等有可能菌子隐藏的地方,还要不断抬头搜索树上野燕子的行踪,只要听到它们叫或见到它们从附近的树上飞出,也就是说哪怕有它们的任何动静,就会立马跑过去仔细“侦查”一番。如果发现树上有鸟窝,就爬上去,见鸟蛋就掏鸟蛋,见小鸟就捉小鸟,亲鸟如果发现自己的儿女不在了,就会哭喊得“撕心裂肺”“肝肠寸断”,手中小鸟也会叫得凄凄惨惨。而我只顾着好玩,管不了那么多,捉着它们,径直往家跑。然后把它们关进鸟笼,试图养着玩。可它们并不好养,离开了爸妈,离开了原来的家,它们特别害怕。我们喂它们虫子或米饭,它们根本不吃,看来它们只吃爸妈亲自喂的虫子。后来没办法,只能直接将虫子一个个塞进它们的嘴里,但这不是长久之计。由于拒绝吃食,几天后,死了一只,剩下的小鸟可怜巴巴地用祈求的眼光看着我,似乎在说,求求你,把我们送回家吧!我好像终于良心发现,感到它们思家深切,于是将它们送到了原来的鸟窝就跑,不知它们后来是死是活……
   “你看天快要黑了……”旁边的同伴提醒我。就这样回去嘛,担心挨父亲揍,不回去天很快黑下来。怎么办?暮色里,双燕斜飞欲归巢。它们行色匆匆,转眼消失在前面的村落里。我们只得战战兢兢回家。回到家,我免不了遭到父亲的痛骂。稍后得知那只掉下的燕子伤得不重,老伯已将它们都放进了燕子窝,它们似乎又回到了原来平静幸福的生活。
   但令人惊奇的是,像是出于报复,自那年秋天它们飞走后,就再没回旧巢。几十年来,也没其他燕子进来筑巢安家,真是只见“暗牖悬蛛网”,不见“空梁落燕泥”。它们的旧巢,也只剩下一些斑驳的痕迹,而老家还留下我清晰绵延又愧疚的记忆。
   这些记忆,不断加深我的负罪感:我不该惊扰它们,更不该毁了它们的家甚至生命,这种负罪感令我做更多的忏悔和反思。“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直到现在,亲鸟的凄切呼唤和小鸟哀求的眼神一直在我的心间回响,不时闪现眼前。
   不知昔日的那些燕子今归何处?也不知那只受伤的燕子秋去时是否落单?我透过它们飞翔的翅膀,看到老家的村民,为了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就像燕子一样,大部分从本村搬迁出来,选择在村子附近较理想的地方或外地安了家。我儿时的伙伴,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像一只只燕子或候鸟,一个个离开老家,跋山涉水,风里来雨里去,忍辱负重,在适合自己生存的地方,求得方寸之地,艰难而又幸福地筑巢,哪怕是临时的巢,或许经历着与燕子同样的经历。
   “燕子与百劳,一西复一东。”当我仰望一双双远去的燕影,看到有些空落、冷清的村院,不见了儿时伙伴,不见了昔日热闹的场面,不禁自问:像燕子一样飞出去的我们,何时再飞回旧巢,重建新农村,重温陈年往事、共叙岁月变迁?

共 23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回忆童年时捕捉燕子为主线,反思了人类行为对自然生灵的伤害,表达了对生命的愧疚与忏悔,借燕子的迁徙,隐喻乡村人口外流的现实,寄托了对故乡的眷恋、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期盼,以及对“归巢”与“重建”的深层思考。纵观整篇散文,叙事线索清晰,以燕子筑巢、捕捉幼鸟、燕子离去、多年愧疚、现实隐喻作为主要脉络,将个人回忆与乡村变迁自然融合,结构完整,谋篇布局得当。注重细节描写,描写细腻,展现动物的灵性与情感,触发读者共情。同时,做到了感情真挚细腻,成年后的反思与愧疚贯穿全文,情感层次丰富。语言生动形象,比如描写燕子筑巢“叼来湿泥、树根、残羽……反复啄弄”“铺柔软草根、羽毛”等,细节鲜活,增强了文章的代入感。佳作欣赏,推荐阅读。【编辑:小猪她爸】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8-02 13:21:49
  燕子象征“家”与“灵性”,其离去暗示自然与纯真的失落,燕子迁徙与村民外出打工形成隐喻,探讨“故乡”与“生存”的矛盾,赋予文章现实意义。 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8-02 13:22:26
  感谢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