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金文】夏末铁栏外,菜色与轮尘(散文) ——丽江黄山镇记事:铁栏内外的车辙与菜畦
周六的早晨,睁开眼时阳光已经透过粘贴的窗户纸漫过来,从没有粘贴窗纸的空当处能看见楼下菜园的青青绿色,打开手机的留言空间,爱人早已经发过来三次消息了,于是赶紧起床。
闰六月初九,17度的室内温度,空气质量19优,多云的户外天气,让一切感觉都很舒适、惬意。主卧室朝着西南,从这里的窗户往外探视,能看见菜园的全景,水洼小池子周围种满了青菜,左侧的铁围栏外是双向行驶的沥青公路,右侧铁栅栏外长满了高大的杨树,视野中的草木在大暑的节令里吸足了养分,像嚼碎了整个夏天的阳光,吐成漫溢的碧绿,将晶莹的晨露酿作颜料,一笔笔晕染在风里。
菜园原本是小区住民的自种地,2024年的时候县公安局将靠近丽水路的一大半改为露天停车场,这个地块曾经被开发商看中选做地产开发项目,后来一路之隔的向明园开发建设完工交房了,于是这个地段就被取消了地产项目,与大环境的产业政策非常吻合。
从我家洗手间的窗户往下看,位于9栋楼东南向的停车场全景非常清晰,而铁皮围栏外的菜园仅能看到一部分。整个停车场摆满车子时,大概有四排。靠近小区的铁栅栏这一侧停放一排,紧邻公路铁皮围栏的一侧摆放一排,场的中央背靠背的停靠两排,总数预计达到400辆。原本用作房地产开发的菜地成了“一半停车场、一半菜园”的样子,像一块被时光掰成两半的鲜花饼,一半裹着砂石的坚硬,一半沾着泥土的芳香,却在同一个果盘里拼凑得恰到好处。
缓了缓心神后,我想记录下早起第一幕的风景和感受,于是来到次卧室打开电脑,开机时顺便打开了英语听力终端,熟悉的英文对话响遍整个屋内。眼睛的余光瞥向窗台,我发觉乳白色塑料花架上保山兰花已经快一个星期没有浇水了,有些叶片已经发蔫大卷,叶尖焦黄泛竭,花盆的营养土板结开裂了,一株株透着蔫巴巴的饥渴之意。浇完次卧的兰花,发觉还没有煮米饭,于是我赶紧清洗电饭煲、淘米煮饭。煮完米饭后发觉英语听力APP已经播放20多分钟了,于是将电脑外放喇叭的音量调为56,不算太响、但足够听清声音。事毕我站在客厅内的橡胶垫子上,按照记忆做着八段锦的动作。双手自然垂于体侧,掌心相对。吸气时,双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缓缓托举,至头顶上方时翻掌,掌心朝天,手臂尽力伸直,同时脚跟微微抬起,拉伸脊柱。呼气时,双手缓缓回落,掌心相对收至胸前,再放回体侧。重复十几次后,动作不断地舒展,感觉三焦经络的体气气息顺畅通达。
吃过早餐、收拾完碗筷,清扫室内的卫生后,我缓步来到小区隔壁的停车场、静静地看着,晚上存放的车辆多数已经开出,只有不到30辆的车子稀松的排列着。隔壁的菜园里,菜畦不是很规则的随性,中间的小水塘像个闪电形状的折线,又像信手涂画的休止符被平放着,边缘有些坑洼,水面没有垃圾,但看上去像浸染了草绿色的颜料,看不见水池的底。大大小小的菜地围着小水塘自然地铺开,种植青色的辣椒,玉米,花生,豇豆,韭菜,小瓢菜。辣椒枝上挂着青青的小灯笼,花生的绿叶铺在地上,藏着土里饱满的果实,玉米秆子差不多达到成年人的胸前,顶端的穗子带着花须,玉米棒包裹在绿色的苞叶中开始逐渐生长,风吹过的时候,轻轻摇晃着。豇豆藤蔓顺着竹竿往上爬,紫白色的花谢了,垂下来一串串嫩绿的豆荚。非常惹眼的几株向日葵花盘已经沉甸甸地低着头,花瓣边缘开始枯萎,像个长熟的害羞的姑娘。
在一方辟出的窄窄的菜畦里,小瓢菜挤挤挨挨地长着。叶片像被人用圆规划过似的,圆圆的、润润的,边缘带着浅浅的波浪纹,嫩得能掐出水来。新叶裹在中间,像个攥的小拳头,老些的叶子透着翡翠般的青色,叶脉在阳光下看得清清楚楚,像谁用丝线细细地绣过。泥土松松软软的,带着雨后的潮气,小瓢菜的根须大概就在底下悄悄舒展。几只麻雀落在畦边,啄食着土地的小虫,好像是被震慑住的最外层的菜叶片轻轻摇晃,露出略显娇嫩的菜心。齐崭崭如翠绿色绸带铺展的韭菜地,像一汪绿泉,叶片修长的像翡翠裁成的细刃,裹着晨露泛着玉色的光泽,根茎处凝聚着浅紫色,像被暑气焐透的玛瑙。风过处,辛香混着泥土的温热漫开,新割的茬口蕴蓄着乳白汁液,透着蓬勃的夏末生机。
三个穿着纳西民族服装的阿姨正隔着小区的钢筋水泥铁栅栏聊着天,她们三个人中一个蹲在菜园子里,两个靠着铁栅栏站在小区内,亲密地说着话。年过半百的她们专注地看着彼此,以至于靛蓝色披星戴月的围裙上沾了泥土也浑然不觉。有位阿姨手里捏着片刚摘的辣椒叶,边说边用指节敲了敲蹲麻的膝盖,裤脚随着动作扫过脚边的青草,带起几粒细泥。站在小区内的两位阿姨隔着两米的距离,一位手指夹着卷旱烟,烟丝在指缝间轻轻晃荡,说话时微微点着头,身上银质的首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光亮。另一位阿姨系着绣花腰带,时不时的伸手扶一下栅栏上歪掉的竹片,笑声清脆清脆的,像百灵鸟的叫声一样,惊走了菜畦边停着的白蝴蝶。仔细地听她们的纳西语好像有些是汉语词汇,像溪水撞着石头一样断断续续。刚刚听到“菜”“太阳”这样的词,转瞬间又被一串卷舌的调子带偏,像拐弯的水流,不留神就淌远了。偶尔又蹦出个熟悉的字眼,像水面浮起的小石子,让人心头一亮,但下一秒又沉回听不懂的涟漪里。
蹲在菜园里的老人忽然直起身,往围栏这边递过一把刚掐的豇豆,站着的两人伸手去接,围裙的流苏、淡紫色的坎肩边角在微风里轻轻地碰了碰,菜香和旱烟味缠在一起,漫过栅栏,飘向近在咫尺的停车场。
停车场主要用来收拢停靠在路边的轿车,以及由于小区车位不足未能办理小区停车位的车辆,每辆车收费270元,按季度收取。我原以为可以继续停靠在路边,早晨早点开走就行,没想到交警非常认真,连续两次拍到我的车子停靠在路边的照片,那时还是晚上9点以后和早晨八点以前的时间,于是赶紧办理了场内停车的手续,按季度缴费,并添加了停车场管理人员的微信,方便日常交流与线上缴费。
场内的车子多数为电动轿车,属于常见的畅销品牌。还有一辆交通管制的拖车,以及越野、吉普车,面包车从5座到7座不等大约有十几辆,都是用来跑客运的。住在和谐家园保障房内的群体所购买的车辆金额不能超过十万,否则视为超标,超标了就得搬出小区去购房或者另觅住处。日常呆在小区内的多数是老人和小孩,经常有自由职业者进出小区,和谐家园住户的可支配收入整体上不足3000元每月。
自从把车子停放在露天停车场以后,我的心里感觉踏实了很多,尤其是在双休的日子里,不会接听到交警打来的违规停车的电话,以及12123平台发来温馨提示短信。停车场的地面经过压路机反复的碾压,从入口处起铺放了砂砾,每一辆车子开进停车场基本上是平稳的,偶尔也会开进场内的小水洼,那会是两辆车会车礼让时候。当我从圣安新能源公司的中心加气站回来把车子开入场内的时候,门口监视横杆的显示屏清晰的显示云PZF893字样,并语音播报尚能停靠的天数。开到靠近菜园的空地上,我便倒库停车,通常场内的拖车也会停放在我的隔壁,因为多数时间我回家接近凌晨,整个停车场的几百辆车基本上已经倦鸟归林了。早上的八点左右,当我来到车场驱车去上班的时候,夜色中满满当当的车辆早已不见了踪影,晚上挤得满满的钢铁丛林只剩下十几辆的车子让整个停车场感觉空落落的,稀稀拉拉的散在四排空白的车位空地上,像被抽走了棋子的棋盘。车身上集结着薄薄的露珠,在晨光里泛着冷风,风穿过空旷处,带起碎石滚过地面,更显清净。开着车左右转动着方向盘来到门口的横杆前,立柱上显示昨晚停靠时间为7小时整,然后缓慢地抬起杆放行,开到出口即将踏上丽水路时,经常有直行的车子快速的开往火车站方向,或者遇到红绿灯显示红灯,此时路上首尾相衔地车排成长龙,车灯有时候在晨光里连成串,像拖曳的灯带。引擎低鸣渐歇,车窗后有人抬手看表,风卷着尾气掠过,静静地等着绿灯亮起。我索性挂了空挡,避免几分钟的等待让发动机突突地颤,发动机一旦颤动会让整个车子抖动。终于,绿灯放行了,路上的车子像被解开了缰绳,“哗”地涌了出去,首尾相衔的苍龙眨眼间散成流动的线。我把车子挂成前进挡,车子平稳地滑上路面,打方向盘的时候、后视镜里的停车场门口逐渐远离,前方的车流正浩浩荡荡的往前赶,引擎声、鸣笛声混在一起,像支奔涌的队伍,载着满车的期待往各自的目的地去,连空气里都飘着匆忙又鲜活的劲道。到了红绿灯前的斑马线处,我直接右转车头擦着斑马线边缘驶过,踩着晨露未干的柏油路面奔向工作的远方。
我时常想,露天停车场总带着未完成的意味,原本这个停车场就是临建设施,在会计核算中属于其他长期资产,类似于建设工地上的临建工房,使用时限在一年以上,作为其他长期资产管理和处置,按使用年限摊销。县公安局主管的露天停车场,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属于固定资产,可参照“构筑物”确定折旧年限,按照不低于8年时间折旧。日常5-6点钟下班回家到达停车场时候,夕阳把西边的天空染成橘红,光线斜斜地打在砂石地面,铁栅栏与水泥柱子组成的围墙影子拉的长长的,从车子里走出来的人影也是很长的有些夸张。走到停车场的门口,没有小商贩叫卖,因为小区靠路边的楼层底商有卖场,而且丽江市持续整治环境,为创建文明城市做了很多努力。
在露天停车场找停车位的经验是:靠东边的一排车位最抢手,因为挨着和谐家园的围墙,墙头爬满了牵牛花,晚上能挡点风。其次是靠西边的一排停车位,因为靠着路边,把车子停好后车头朝外摆放,早起一脚油门就能轻松开走,不用考虑避开其他车辆防止剐蹭。我现在已经能熟门熟路往中间的一排拐,打一把方向盘,轮胎碾过碎石子发出咯吱声,像在跟地上的砂砾打招呼。停稳后拉上手刹,偶尔听见热闹的声音和场面:西边传来“砰”的关车门声,住在火车站附近的上班族回来了;北边有位妈妈正在把孩子从车里抱出来,小孩的鞋蹭到了车门框,留下浅灰的印子;更远一些的地方,有人打开后备厢取菜,塑料袋摩擦的窸窣声混着“今天的菜都带保鲜膜”的念叨,慢慢地漫过来。
天彻底黑的时候,停车场时常闪烁着灯,下班或者外出的人们集中地回家了,车灯先后熄灭,亮起一盏盏车内灯,像撒在黄土地上的星子。有时候我索完车回头一看,自己夹在中间,左边是落了些灰尘的SUV,右边是辆白色的轿车,晚归的时候远光灯扫过整片场地,光柱里的飞尘看得一清二楚,像在给这方天地掸灰。
后半夜看停车场,非常安静。凌晨两三点起夜,从和谐家园9栋四楼的阳台往下看,只有路上的莲花路灯亮着,照着车身上的露水泛出微微的光芒。风穿过车与车间的缝隙,带着火车站方向传来的鸣笛声,还有菜园子里的虫鸣,一起在空荡的地上打旋。有时候会看见保安人员打着手电巡逻,光柱在车顶上滑过,像在清点这些沉睡的钢铁“住户”,他们的运动鞋踩在砂石上,发出轻轻的“沙沙”声响,惊得停在砂砾上的夜蛾赶紧起飞。
清晨的6-7点,停车场开始动起来。跑运输的车辆最先启动离场,住在上吉村以及和谐家园的大叔们,在发车前经常做一套广播体操,扩胸运动的动作幅度展开时,会发出拉伸身体的咯吱声,有时候会让胳膊差点撞到旁边的车辆后视镜。
一些车主发车前,先把前挡风玻璃上的露水擦干净,抹布划过玻璃,留下一道水痕,很快被晨风吹干。有些车主喜欢把车子停靠的偏向公共路段,让出行的车辆在场内左弯右绕的来回穿梭,像考试时通过“S”路段,轮胎碾过被露水打湿的地面,偶尔溅起细碎的泥点,落在轮毂上,像给银色的钢圈镶起了圈暗纹。为了节约时间,我在晚上停车时都会给车子盖上挡风罩,早起发车时基本不用擦拭前挡风玻璃与后视镜。
一辆接一辆的车开出停车场时,朝阳刚刚爬上玉龙雪山的峰顶,金光穿过火车站的铁轨,直直地照在入口的提示牌上。早起上学的孩子们,拉着家长的手朝着一辆辆车子走去。20米开外,县幼儿园的门口,一位位小朋友正在家长的护送下走出家庭轿车,走到园子的门口,被当值的老师们领进校园。在幼儿园门口荷枪实弹站岗的警察、藏蓝色的身影立在晨光里,目光扫过人群,护送孩子们进门时,手势轻缓,像撑开一片安稳的绿荫。
与菜园子比邻的停车场,像一张没写完的草稿,黄土是纸,车辙是笔,我们这些早出晚归的人,就在上面日复一日地添着新的痕迹。有时候看它有点坑洼的模样,会想起它原本可以成为高楼。更多的时候,听着车来车往的声响,看着车灯在夜色里明明灭灭,又觉得这样也挺好——它没长成规划里的样子,却长成了几百个普通人的生活里,最踏实的那部分。如同隔壁菜园子里带着土腥气的菜香,朴素且扎实。车来车往是日常的节奏,正如菜畦里的生长,平凡里藏着稳稳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