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晓荷】城市里的烟火(小说)

编辑推荐 【晓荷】城市里的烟火(小说)


作者:王家钰 童生,696.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7发表时间:2025-08-03 12:20:25

京广铁路呈南北方向穿过许昌市,火车的哐当声日夜不停。铁路东,在中立交和南立交之间地段,有一片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迄今为止都没有被重新规划开发的居民区。西外围是符合城建标准的六层商品楼房,地下有错综复杂的防空洞,地上有二层,甚至四层五层的居民建筑,占地面积不大,开发价值不被看好,这里成了被城市遗忘的角落。房产管理处建的筒子楼依旧保持着八十年代的风格,因为楼上楼下产权归属不同,无法拆除重建,没有卖出去。房产管理处给房顶罩上铁皮屋顶,任其衰败破落,就等开发那一天。防空洞某出口塌陷,居委会挂上个牌子,“此处危险,请勿逗留”。
   一排排的红砖瓦房,被居民在原址上拆除重建,加盖成多层楼房,街道却保持着原来的走向和相对位置。小巷曲里拐弯,陌生人一般不敢贸然闯入,怕转来转去绕迷糊出不去了。南边进口附近有厕所,编号B65,北边路口厕所编号B67,中间位置的厕所离铁路非常近,最多二十米,编号B66。铁路围墙外,靠墙是一排香花槐,一条干净平整的柏油路给这片老区来了个半包围。因为很少有车辆经过这里,有人搬出来旧沙发,旧桌椅,甚至扯上电灯,打麻将,健身,闲聊,冬天晒暖夏天乘凉。附近的人,闲暇了都会说,走,去铁路沿儿玩去。这里水电齐全,天然气也通到了家门口,用天然气的却不多。留住的大都是老年人,图个安逸,散淡。老房子阴暗潮湿,如果租不出去就白瞎了天然气开口费。吆喝了恁多年,等拆迁的小屁孩儿都抱上孙子了。
   老唐住在这里就非常合适,他在这里租住已经十多年了。他租那个小院上下两层四间,加上一个小厨房,既当仓库又住人,还免受爬楼梯之苦。他的儿子在东边九曲街开面馆,卖麻鸭面。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给儿子运送物资,卤好的鸭,新压的面条,清洗好的青菜等食材,回来时顺带一些新买的菜,废纸箱,啤酒瓶啥的,分类整理,得空了卖废品。日子过得不紧不慢,悠然自得。铁路沿儿那帮日夜打麻将的人,仗着两三千块钱的退休工资,每天就是个吃喝玩乐,得过且过,吃个羊排都能端到铁路沿儿去,好像别人吃不起的样子。不服老,把头发染黑,染就染呗,又不及时,顶着一头黑白分明,咋看都别扭,拧巴。老唐从农村来,没工资,儿子回来大家也看见了,高大肥胖,头上梳条极具个性的小辫儿,脖子上挂着大金链子,大腹便便,明明白白告诉你,不差钱。老何,老李退休前是国家干部,看事有真知灼见,看人能深入剖析,一看就是有文化、有远见、有格局的人物,亲民,接地气。两人见了老唐总是称赞他宝刀不老,干活儿慢条斯理,勤俭节约,六十九了还发光发热,这样儿子儿媳哪儿还有不待见的理由。老唐听了很受用,心里暖洋洋的。
   25年春节过后,巷子里有一家换了房客。新房客老罗是环卫工人,开着电动三轮拉垃圾,媳妇好像是在某酒店后厨洗碗,打杂。靠家里那几亩地收入有限,趁着还干得动,能多挣一个是一个。老家离城二三十里,不想来回跑了,这里租房又不贵。干的活儿又脏又累,两口子却收拾得干干净净,连停在巷子里的垃圾车上都闻不到怪味。人也勤快,两口子很快就在门前垒了个池子,填上土,种了木耳菜,荆芥,英英菜,石香菜等,还有几棵丝瓜秧正爬向从楼上拉下来的几根绳子。无论谁上B66厕所路过这里,老罗两口子都会热情搭讪,吃啥菜叶了随便掐,洗洗就扔锅里了,新鲜。某个时候,从老罗家飘出来的味道更是勾魂,叫人流连忘返。原来,老罗那院没有通天然气,煤气罐不安全已禁止市民居家使用,只能用电磁炉。老罗媳妇嫌电磁炉做出来的饭不好吃,老罗给她弄了个柴火灶,垒了烟囱。用柴火灶蒸馒头烙饼炖肉就特别好吃,老罗劈柴,烧火,媳妇切切炒炒,亲密合作,路人在墙外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快乐。老罗媳妇有事没事爱唱几声豫剧,自比白娘子,当唱到我的官人你你你真真狠的心啊,哭啼啼把官人急忙搀起时,老唐感觉身上的鸡皮疙瘩嗖嗖嗖就窜出来了。老罗是什么官儿,厕管都不是,谁还不知道你有个相公,看老罗长得多俊吶。原始的,古老的做饭方式重现江湖,引得不少路人驻足停留,在袅袅绕绕的烟火中回想起小时候的味道,家的味道。烟火是自然赋予人的生存本能,有深厚的文化根基,温暖里裹满故事,炊烟里飘着乡愁。
   老唐心里却疙疙瘩瘩的十分不爽,前些年儿子的饭店才起步,他用炭火卤鸭子,却三番五次遭人捣乱,举报,浇灭,说乌烟瘴气的,污染环境,被勒令整改,剩的三四袋煤炭白白送给了别人。现在烧柴火倒没人管了,分明就是嫉妒,仇富心理。某天夜里,老唐从饭店回来得有点晚了,看见老罗媳妇趁着巷子里没人,用超市提供的购物塑料袋往家里兜水。说难听些,这就是盗取公用资源。这下,老罗两口子的穷酸抠门算是坐实了。怪不得烧柴火,那是老罗拉垃圾时捡的,不花钱。他还捡矿泉水瓶,废纸,易拉罐等等攒着去卖。还别说,老罗媳妇这脑子还挺好用的,厕所里的洗手池是长四十,宽三十,深度不足十五公分的椭圆半球形,放不下桶,容不下盆,用塑料袋却可以最大限度地盛水。别人就不一定有这脑回路。
   时间很快来到了夏天。这天上午,老唐刚从店里走出来,远远看见老罗推辆破自行车这个店瞅瞅,那个店看看,慌慌张张的,像是打听啥,反正不像要就餐的样子。管他哩,正要扭头走,老罗喊住了他,“唐哥,我就看这三轮车怪眼熟,正要进去问。”
   “有啥事?”
   “唐哥,你一定要冷静。你妈从厕所出来后摔倒了,你看叫哪个医院的救护车,赶紧打电话。让他们从南边儿进,我去那里等着,领住车从铁路沿儿绕过去。别找不到路,走岔了,又要耽误事儿。”
   老唐愣了两秒,旋即明白过来。给儿子说了一声,打过电话,风风火火往家赶。老唐的妈九十一了,身体还算硬朗,平时还帮忙择菜,并没有请保姆。兄弟两轮流照顾老太太,轮到这里还不到一个月。
   老唐的三轮车开进北门,正碰上老何提着裤子从厕所出来。哎,老唐,正找你呢。老唐哦了一声,懒得理他,也没空理他,后面还说了啥也不屑于去听,找我干啥?给我打个电话就恁难?有我的号码,就在你的手机上,你说你记不住?去俺家吃面时就记得住。半截入土的人了还如此虚情假意,这点儿忙都不帮,亏我还常给你上烟。什么玩意,跑到这儿上厕所,那还不是因为B66厕所那里倒着我的老娘。
   拐了一个弯,就看见厕所那里撑着一把红色的大伞,伞底下歪坐着自己的老娘,半边身子斜靠在一把矮凳上,正痛苦地呻吟。老罗媳妇蹲在旁边宽慰她,一边儿用纸巾给她搽汗,一边儿给她摇蒲扇。见老唐回来了,缓了一口气,拿起身边的一瓶水商量道,“天这么热,水是备下了,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叫她喝,等医生来了问问再说吧?”不是亲人,胜是亲人,一个八杆子打不着的女人如此善待自己的老母,还这么贴心,老唐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医生马上过来。”
   老罗领着两个绿衣裳的大夫推着手术车过来了,一个腿长,一个腿短,胯骨骨折的症状显而易见,没动她是对的。唐老板也回来了,拿着烟让了一圈,只有一根夹在了老罗耳朵上,大夫不抽烟,四邻五舍没有人看这种热闹。往救护车上抬时,老唐看见老李那档子人若无其事地打着麻将,槐树下,弄堂风吹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过,他们的精明圆滑,自私懦弱,狭隘麻木在飘忽不定的目光中暴露无遗。时近中午,太阳光白花花的,照得人睁不开眼,却感觉不到它的温度。
   经过多项检查,确定老太太符合手术条件,计划用几枚钢钉固定住。手术时间定了,儿子也把费用交上了,留老唐在医院陪护。忙了一天了,得找个地方抽根烟。
   现在回想起来,老罗的家在铁东街无疑是最美的,鲜绿脆嫩,生机勃勃。藤藤蔓蔓爬满墙,随便一个盆盆罐罐,不定那天就爆出一朵鲜艳的花来。虽然只是普通寻常的花草,在这穷街陋巷忽然乍现,也是十分令人赏心悦目。老罗媳妇那不着调的唱腔,不正是惬意舒心的节奏嘛。不只是女人,就是男人大摇大摆在厕所洗涮接点儿水提回家的也大有人在,老罗媳妇起码还知道害羞,趁没人的时候去。之前咋老看她不顺眼呢,这也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自己老伴走得早,遇到啥事这心里呀没着没落,孤零零的。还是老罗的日子舒服啊,虽说是贫贱夫妻百事哀,两口子却是活得有滋有味,坦然自若,不攀比,不抱怨,不指责,还不设防,他俩就不怕被麻烦,被人讹。更难得的是自然而然地展现出了亲切,得体,令人舒服的行为,老罗媳妇给妈搽脸用的是纸巾,并不是她家那些洗得看不出颜色的破毛巾。老罗来这里不足半年,平素跟他并无来往。今天,首次感觉到自己是被移栽的树苗,看上去青枝绿叶,在城市的人情土壤里却始终没有扎住根。人间百态,谁愿把自己的不堪,自己的疾苦摆出来给别人看。像这种突发事故,儿子再孝顺也不能及时知道。还是家里有个老伴好啊,知冷知热,贴心贴肝,他想老家了,他想那些土里刨食的日子。现在这个模样,老伴儿看见了会说啥?藏起,躲起,咋恁贱,一会儿不抽〔烟〕能憋死你。
   老妈长时间不见他会着急的,狠吸一口,掐灭烟,回病房去。回头请老罗两口子吃个饭,不为别的,就为他家那股子烟火味儿。

共 35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聚焦许昌铁路边被遗忘的居民区,以老唐、老罗等居民的生活片段,勾勒出城市角落里的人间百态。红砖瓦房间的烟火气、柴火灶飘出的饭菜香、邻里间的微妙互动,让这片看似破败的区域充满生机。老唐从最初对老罗的偏见,到因母亲摔倒被其夫妇援手而心生触动,展现了人心的转变;老罗夫妇虽生活朴素,却以热情与真诚温暖着周遭,他们的柴火灶不仅烹饪着美食,更熬煮着生活的本真。这里有对过往的执念,有对现实的接纳,更有陌生人之间不经意的善意。这些琐碎日常,恰似居民区里的藤蔓,缠绕着生活的艰辛与温情,提醒着我们:城市的温度,往往藏在被遗忘的角落,藏在那些不事张扬却认真生活的人身上。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8-03 12:21:46
  铁路边的居民区藏着真生活!老唐的转变、老罗的热乎,都是人间暖。问候作者,愿这份烟火气常绕,日子如藤蔓般扎实,喜乐长安!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8-03 12:22:28
  被文中角落的百态打动,偏见消弭处是善意。问作者好,盼这温暖常驻,生活如柴火灶的香,绵长动人,安康顺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