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星】新房子(散文)

编辑推荐 【星星】新房子(散文)


作者:久违 童生,595.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3发表时间:2025-08-03 14:36:57
摘要:原创首发

曾执着于房子要高大明亮才算舒适,直到历经风雨霜雪,才悟透。房子不过是躯壳,真正的家,是给漂泊身心一处安顿的暖巢。纵使困顿潦倒,我也固执地需有一方瓦顶。老宅倾颓日久,建新屋便成了全家心尖的头等大事。合全家之力,经年累月,当屋顶封合,白墙初现,新居终于落成。这一刻,虽迟了邻人两年,如愿以偿的喜悦,仍在我们眉梢眼角漾开。
   一
  
   空调尚未入户的年月,房间独我一人,伴着一台老式电扇。扇叶转动,送出廉价却实在的凉风,足以催人入眠,心满意足。
   母亲总说:“人活一口气,骨头要硬!”
   常为放任自流懊悔,脚下却总不自觉地后退,仿佛前方埋伏着厄运。退一步,便更深陷一筹泥沼——工作蹇滞,生活寡淡,连最爱的笔也生疏了。屡屡挫败时,母亲的话语便在耳边回响。梦中道路延伸,我的脚步却戛然而止。是夏风摇醒了迷梦?抑或是母亲无声的祝祷在耳畔低语?回望身后的新屋,它无言矗立,不正是母亲期许的模样——根扎黄土,脊梁挺直,任尔东西南北风?
   新居四层半,五楼仅余一间谷仓,余下便是开阔的天台,专为晾晒稻谷。八十平米的天地,不大不小,母亲的爱意却充盈每一寸角落。彼时我已二十出头,孱弱身躯难堪重负,频频辞工归家。这屋子,便成了我沉浮间的救命浮木,容我喘息,供我疗伤。栖身其中,却鲜少细究房内格局装潢,只知一应俱全,唯独少了那些昂贵的陈设。
   后来,母亲说家中稍有余裕——因我病体渐稳,医药费省下一块,够装空调了。我的小房间和弟弟的,都装上了清凉的机器。父母的房门却依旧敞着,迎接夏夜的燥热。那一刻,我怔住了。像被无形的钟杵撞醒——原来他们已将最好的倾囊相授,奈何捧不住我病弱的躯壳罢了。空调水般沉重的泪滚落,冲刷掉往日残存的傲慢,只剩满心酸涩。这台机器,竟似救赎者,在我混沌的世界里劈开一道光:健康,才是立身的磐石。未来每一次冷风拂过,都像在愈合一道旧伤;每一滴无声的泪,都浸满过往的滋味。精神的画布上,又添一抹底色——那是家的暖融,裹着空调的清冽。
   二
  
   不善庖厨,谋生亦艰,在家父眼中,我大约真是滩糊不上墙的泥。他用尽法子激励,终是徒劳,只得颓坐厅堂,沉默如石。我心头亦是五味杂陈,悔意翻涌。
   僵持之际,父亲蓦地攥紧拳,像赌上一生的誓言:“你好好奔前程,爸给你做一辈子好菜!”
   我讷讷地“哦”了声,不敢不承情,却也说不出更多。光阴无情,倏忽又是一年。外出奔波,钱袋空空,尽数喂了医院。父亲来电:“儿啊,回吧。家里有粥有床,钱的事明年再说。没你声音,这屋子冷清。”于是,行李卷起,车向归途疾驰。老宅旧了,却稳稳托住了我的青春,陪我捱过病痛的啃噬。纵使身无分文,它待我依旧如忠诚的老友。
   刚近家门,小侄儿雀跃着扑出来搬行李,同村的小伙伴也一拥而上。三个小人儿嘻嘻哈哈,转眼就将我的行囊瓜分干净。“叔叔回来啦!”侄儿脆生生的呼唤一路洒落庭院。屋前屋后,花草扶疏,为朴素的房舍添了几分意趣。我无心赏景,只忧心父母——年过半百,仍在为稻粱奔走。
   并非年节,饭桌未备珍馐,唯有一锅热气腾腾的紫薯羹格外诱人。清甜的香气钻入鼻腔,顷刻涤尽了旅途的风尘与倦怠。父亲少时习艺,曾在羊城深研厨道,本是响当当的师傅,只为避那污浊风浪,才归隐故园。他捧一碗紫薯羹出来,目光与我相接,笑意凝在眉梢眼角,温言劝我多吃。我习惯性地直奔碗橱,却被父亲轻声唤住:“洗手。”这才讪讪回转。洗净手再近锅边,羹汤正沸,热气氤氲,厚薄均匀的薯块在浓稠的汤汁里沉浮,显是父亲精心熬制的。锅铲轻翻,甜香愈发浓郁,勾得人馋虫大动。连尽两大碗犹觉不足,又添半碗,方才心满意足地搁筷。
   父亲忽问:“屋里添点装饰,可好?”我心不在焉:“有钱自然好办。”他指向客厅素壁:“再穷,也得衬点花草字画,像屋外的小园。住着,心里才熨帖,才像过日子的样子。”不久,父亲果然买了墙画,贴在床头墙上。白墙添了墨色枝叶,家的气息,便在无声无息中丰盈起来。
   珍馐常有,父亲做的羹汤,却是喝一碗少一碗。守着灶台等待游子归家的那份心意,最是金贵。
   三
  
   因了父母,这房子才有了光彩。我又独自在外蹉跎两载,也曾因欺诈骗局狼狈不堪,渐渐学着咬紧牙关,于纷扰中守住方寸。便如家中的老屋新宅,无需言语,只需稳稳立在那里,遮风挡雨,便是对家人最深的慰藉。
   霓虹流淌的街巷,人潮汹涌,步履如飞。金钱的砝码在空气中叮当作响。初时只觉其冰冷疏离,格格不入。后来懂得,是心未找到落脚的根须。放下执拗,试着融入其中,或许才有转机。故乡的水泥小楼也好,都市的摩天广厦也罢,无非是万千人托付身心的所在。安身立命,终需一份通透的心境与笃定的姿态。
   深知再简陋的家,亦是不离不弃的归宿。于是暗自起誓:定要拼出一番安稳余生,上不愧天地父母,下可荫庇妻儿,好让家的灯火,永不熄灭。
   直至此刻才彻悟:房子能安放躯体,唯有父母的叮咛絮语盘桓其间,才真正称得上一个“家”字。
  

共 19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新房子》是一篇打动人心的佳作。它摒弃浮华,扎根于真实的生活土壤,用细腻感人的笔触,将一座普通的水泥小楼砌成了精神的高塔。它让我们看到,在物质空间的构建背后,是更为深沉动人的亲情灌注与心灵成长。它不仅记录了个人家庭的奋斗史,更揭示了普世情感中“家”的本质——‌那灯火永不熄灭的地方,是父母的爱在盘桓,是漂泊身心永恒的港湾。‌ 其艺术感染力在于真挚的情感、精准的细节、巧妙的意象和平实而富有张力的语言。作品亮点在于:文章深刻阐述了“家”的真谛——家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由亲人之间的爱、付出、理解、包容共同构筑的精神空间。‌ 它承载着生命的庇护、亲情的慰藉、成长的印记和精神的归宿。父母无言的爱与坚韧是新房子得以成为“家”的灵魂。作者的个人经历(病痛、挫败)与父母的付出形成了强烈的张力,促使他最终领悟到,‌真正的安稳与富足,在于身心有处安放,而这安放之所的核心养分,是亲情的絮语与守望。【编辑:紫云朵朵】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云朵朵        2025-08-03 14:38:02
  这篇《新房子》是一篇情感真挚、意蕴深远的优秀散文,它以朴素的笔触描绘了物质空间的构筑与精神家园的成型过程,展现了亲情在空间中的沉淀与升华。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2 楼        文友:高朋满座        2025-08-05 12:24:17
  ”再简陋的家,也是不离不弃的归宿。”作者一语,道尽万千关于家的情愫。久违老师的文章,饱含人间烟火的温度。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