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乐亭文学 >> 短篇 >> 诗词古韵 >> 【乐亭】七律•栽花种菊结诗缘(古韵)

编辑推荐 【乐亭】七律•栽花种菊结诗缘(古韵) ——传承行动写真


作者:黄金山 进士,8858.0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4发表时间:2025-08-04 09:08:53

其一•半隐江湖半出山
   老退居山二十年,栽花种菊结诗缘。
   律崖跋涉求真谛,韵海杨帆拜哲贤。
   网页寻来编外乐,骚坛觅得播耘田。
   传承国粹输余热,半隐江湖半出山。
   注:飞燕入群格。
  
   其二•自捐筋骨自求先。
   几箱韵典醉余年,含笑耕耘在咏田。
   一字师前安一字,千家诗里谒千贤。
   坚持读写为标范,实践歌吟作探研。
   克苦攻关寻突破,自捐筋骨自求先。
  
   其三•笔耕赢得晚霞红
   忠贞实意对苍穹,致力传承老返童。
   解惑不辞千日苦,雕梁乐舍万年功。
   用心学点真知识,处事羞当混世虫。
   自重自珍堪自信,笔耕赢得晚霞红。
  
   其四•拉住时光不倒流
   莫道山人已白头,胸怀沃土几经秋。
   心存余热情尤热,身到归休志未休。
   握管虽难成美句,荷锄尚可垦荒丘。
   夕阳有限须抓紧,拉住时光不倒流。
  
   其五•读蹇老《怀乡诗词选》
   一卷怀乡绝妙辞,动人深处是相思。
   行行秋露温心句,字字春阳暖日碑。
   飞跃家村非旧貌,寻常景物吐新奇。
   天堂奥秘无期探,白发难随岁月移。
  
   2025年8月4日卧薪斋原创首发江山
  
  

共 43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组七律,写的主题是纪实乡村诗联文化的传承活动。“栽花种菊结诗缘”,随着新农村的振兴,农村文化也迅速发展,各个乡镇都有诗联文化组织,作者积极参与,目睹诗联文化在乡村的飞跃,作为退休老人,真是心情高兴,给与赞美。乡村诗联的活动就是培训会员,积极采风,多多写诗,互相交流,编写诗词集等,这些作者的家乡市镇都是做的很好的,传承行动丰富,乡村文化丰富。•半隐江湖半出山这首七律生动描绘了诗人退隐山林二十年后寄情诗书、传承文化的境界。•自捐筋骨自求先。整首诗表达了诗词创作中沉浸典籍、虚心学习、勤勉实践、勇于突破的精神。"自捐筋骨自求先"展现了奉献精神和追求卓越的态度。更揭示了文艺创作的核心路径:在传统的土壤中深耕,于克苦的孤旅中新生。•笔耕赢得晚霞红此诗是治学者的人生宣言:以忠贞之心守望理想,以千日之苦求真知,以笔耕之功铸晚晴。知行合一的人格追求“用心学点真知识,处事羞当混世虫”:批判浮泛学风,倡导脚踏实地,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做人”的为政之道相通。“自重自珍堪自信”:强调自我砥砺方能立身, “对党忠诚需融入血脉”的信念坚守。•拉住时光不倒流这首诗以“莫道山人已白头”开篇,气势昂扬地表达了诗人虽至暮年却壮心不已的精神境界。“夕阳有限”直指生命尾声的紧迫感,“拉住时光不倒流”则以超现实手法表达对抗时间流逝的决绝。“握管虽难成美句”承认创作力衰退的客观限制,但“尚可垦荒丘”立即转向行动宣言,揭示诗人以实干弥补遗憾的智慧。在“拉住时光”的主动性超越,凸显人定胜天的生命哲学。奇崛意象收束,将个体生命纳入永恒的奋斗长河。山河可老,此志长青,为当代人点亮了一盏穿越岁月迷雾的明灯。•读蹇老《怀乡诗词选》,蹇老人90岁,坚持写诗编写诗集,真是很好的榜样。此诗以凝练语言浓缩了思乡主题的多重维度:既有对经典意象的继承,亦有对时空哲思的探索;既含蓄温婉,又不乏新奇视角。乡村文化振兴,诗联传承,贵在坚持,贵在为诗会服务,当地退休老人的传承奉献精神可贵!我们但支持学习点赞!【编辑:野山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野山梅        2025-08-04 09:09:42
  一组七律,写的主题是纪实乡村诗联文化的传承活动。“栽花种菊结诗缘”,随着新农村的振兴,农村文化也迅速发展,各个乡镇都有诗联文化组织,作者积极参与,目睹诗联文化在乡村的飞跃,作为退休老人,真是心情高兴,给与赞美。
2 楼        文友:野山梅        2025-08-04 09:10:10
  乡村文化振兴,诗联传承,贵在坚持,贵在为诗会服务,当地退休老人的传承奉献精神可贵!我们但支持学习点赞!
回复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5-08-04 09:15:48
  传承诗联文化要坚持下去,就要有奉献精神!如今写好诗的人都是文化老人,需要支持鼓励!谢谢编辑老师做得很好!
3 楼        文友:野山梅        2025-08-04 09:10:45
  乡村诗联的活动就是培训会员,积极采风,多多写诗,互相交流,编写诗词集等,这些作者的家乡市镇都是做的很好的,传承行动丰富,乡村文化丰富。
4 楼        文友:黄金山        2025-08-04 09:17:18
  乡村文化发展很难,有了队伍,还要有场地和经费,我们这里什么都没有,全部是老人们奉献!想坚持写诗的老人学习致敬!
活到老学到老
5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08-04 12:23:36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
回复5 楼        文友:黄金山        2025-08-04 15:08:38
  谢谢大师鼓励!问好,自娱自乐!夏安!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