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6.16.洪灾纪实(散文)
6月16日,是个被所有人记住的日子。一连几天,时雨时晴,河水总是浑黄浑黄的,与往年一样,看不出家乡河有什么异样之处。
清晨5点,接着昨夜的雨势,天空中开始倾盆大雨,一波接着一波,我还是被急骤雨声惊醒了,一般情况下,因有夜睡的习惯,是最酣睡的时候,7点半后才准备起床。
雨,实在是太大,伴着风呼啦呼啦的下,没有雷声,在房间内也能感到外面的雨势,似乎有一丝不祥之兆涌上心头,最先想到的是母亲住的老屋会不会塌后坎,毕竟连续下了很长时间的雨,泥土早已饱和了,以前连续下雨时,经常会塌下来,只是不会大面积滑坡,而这一次不一样,雨下的太久了,着实让人担心。弟弟在龙岩工作,母亲一个人住在老屋,是我最牵挂的,好在一个月前,给母亲装修了另一个房间,离高坎老屋远一点,晚上睡觉就在新装修的房间,因而也多少少了一些担忧。
吃过早饭,我冒着大雨打着伞去村里值班,因是星期天,其他村干部都不在,按照值班安排表星期天不是我值班,但总觉得不放心,这么大的雨,村里一定要有人在,万一有什么事好向上面汇报。
从早上到中午雨一直不停地下,而且很大,河里的水涨了一米多,但还没有到堤坝第一层级,暂时看不出危险。中午在谢书记老爸家吃午饭,窗外的雨越下越大,心里忐忑着,菜很多,但无食欲,舀了半碗汤,随便打了一碗饭囫囵吞下,又回到村部,几十间房子空荡荡的,除了一个临时聘请的双龙高铁征迁协理员在饭后休息,整个村部就我一个人,除了雨声,没有别的声音,放眼一河两岸,雨一阵比一阵大,几乎看不到有人出入,远远望去前年刚修好的南岸河堤堤台就要接近水面了,堤台上绿化带那绿葱葱的马尼拉草在浑黄的洪水衬映下显得更加青翠,自绿化以来经公益性岗位人员的辛勤养护,如一条绿色的飘带披在河堤之上,再上面是长长的河堤护栏,从上赤大桥至新张屋入村口委蛇致远,洁白的大理石板格格相扣,河堤上是村庄大道,设有步道和停车带,集景观与防洪一体的千米长廊,什么时候看上去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每一根石墩都象一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千年水乡和这里的黎民百姓,殊不知这一切即将面临一场空前浩劫......
下午三点钟,水位不断上涨,已淹至河堤绿化带,庞大的上赤微信小微监督群不断有人在群里发送洪水实况图片和视频,因公事外出的支部书记和村副主任频频在微信群向村民发送警惕洪水漫坝的安全提醒,呼吁低洼地村民做好转移准备。
在此期间,因水势涨得很快,我随即在村民代表微信群发布防汛应急响应通知,通知全村锣长立即到村部会合,分两组沿一河两岸敲锣告知低洼地村民向安全地带转移,虽不断巡回走告,挨家挨户提示警惕洪水进屋,由于水位还没淹没堤坝,大部分村民无动于衷。
防汛办接连发布强降雨及泥石流预报,中赤镇在多去1小时降雨量达165毫米,未来8小时降雨量将达到每小时210毫米,风险高至一级,加强监督预警和点对点指挥调度,立即组织危险区域建档立卡人员和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的人员提前转移避险。而此时上游岩前镇、十方镇每小时降雨量远远超过预报数据,县里已经启动三级响应。
另一头,镇政府大院里,镇挂村组一行6人闻汛情放弃双休假日,在镇政府紧急集合后急忙向上赤村进发,面包车行至半路屋潭路段遭遇泥石流塌方,通村公路完全被切断,挂村组长林德明果断决定步行进村,经过1个多小时艰难步行,终于于下午3点钟左右到达村部,到达村部后,立即召集锣长和村民代表分南北两路再次动员群众安全转移。
凶猛的洪水遽急上涨,南北低洼地紧靠河边,此时两岸主干道即将上水,而村民们仍抱着侥幸心理,以为洪水最多也就是大到八三年洪峰界限。41年前的今天,也就是6月16日,一场史无前例的洪灾,致使整个村庄南北两岸低洼地村民房屋倒塌,鸡鸭牛羊埋压在毁墟底下或被洪水冲走,1000余村民流离失所,扶老携幼,无奈地望着倒塌的房屋哭声一片......,那个让人揪心难忘的日子,只要经历过的人回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那是一个平常的初夏,一连几天雨下个不停,雨水严重饱和,河水慢慢上涨后一直不退,长时间保持在警戒线上,凌晨2点雨量加剧,雨点大得让人心寒,一直到到天亮稍才小一点,但未停歇,早饭后,雨突然又复狂泻起来,一阵接一阵倾泻,整个村庄笼罩在黑云覆雨之中,一个小时内水在警戒线上又继续猛涨2米多高,漫过河堤,直入村庄两岸居民区,整个村子瞬间成为汪洋大海,由于40年前的房屋基本上都是土坯房,不经浸泡,半小时后就陆续出现倒塌,好在灾难发生在大白天,村民还能识别逃生线路,幸于大部分村民长期倚居河边,不学自会游泳,对突如其来的洪水能勉强应对,逃过一劫,总算没有发生人员死亡情况,但住房大面积倒塌远远超出这次洪灾倒塌统计数量,更鉴于当时社会经济薄弱,政府财政困难,赈灾力度有限,加之工程机械紧缺,致使灾后恢复难度甚大,一度成为老百姓灾后难以迈过的坎,当年县委书记来上赤村看望灾民时有个村民“扑通”一声跪在县委书记的面前,那种以泪倾诉劫后余生的场景依然记忆如新......
四点钟左右,洪水上涨之快着实让人意想不到,当我们从山下大桥往中心桥方向行走不到400米,水位居然猛蹭蹭上涨了1米多,中心桥头至老张屋主干道上一分钟还能过人,下一分钟便水至齐腰,同组的疏散队员一下子被洪水隔为两段,一部分留在谢绍基家以西,一部分在张招福家以东。
与此同时,南北两岸沿河堤人家瞬间进入紧急状态,特别是陈屋墩上片区村民房屋地势更低,第一层已被浸水近1米深,汹涌的洪水肆无忌惮毫无阻挡一路挺进,因事发突然加之部分村民的侥幸心理,大部分村民在洪水淹没居家道路时未及时撤离。
时间下午5点,洪水继续上涨。万户千家已经入水,桥梁道路中断,我们已无法进入每家每户动员,入户宣传撤离工作几乎迫停,我们只好不断地用微信发出洪水漫过堤坝进家园的视频和照片,目的是想通过网络宣传让外出人员看到实时情况从外面打电话回家敦促家人尽快转移,舍弃财物,保证生命安全。
此时此刻,各微信群清一色在发布来自四面八方的实时情况和求救信息,有许多留守老人家庭的子女在微信中几近哀求发出求救信号,标明地点门牌号,说他们家中有老人孩子没来得及转移,无奈洪水将救援道路彻底淹没,根本无法靠近,我们只有望着滔滔洪水有心无力。有的外出人员在千里之外监控中亲眼目睹自家的门窗、家具彩电冰箱遭洪水冲走损毁,最揪心的是年老的父母还在困在洪水之中的房屋里孤独无援,相隔千里却万般无奈.....
张招福房以东沿河向新张屋方向主干道因地势稍微比山下段高一点,水刚到门槛边,沿路所有村民及小卖部正忙乱着将家什往二楼搬运,我们所到之处,能帮的尽量邦,更重要的是要告诉村民不要恋舍财物,危险就在身边,尽快转移到安全地带,保住生命才是我们目前最重要的选项,尽管我们一再催促,很多村民们仍然坚信洪水不可能上二楼,他们的房屋全部都是在83年那次洪灾后建的,就地基而言也比之前高出不少,况且房屋都是砖混结构,足以抵挡一般的洪水袭击,即使洪峰到83年时的最高水位也无大碍,然而这一次他们严重低估了洪水肆虐的程度。
就在现场扫查中发现一位林姓老人因腿疾无法行走,滞留家中,眼看洪水就要漫入房内,在我经过她家门时,她在屋里大声呼喊,我急忙走进屋里,看到她仍然在晃动在一楼厨房间吃力地搬动厨房小件往高处放,一个消毒柜较重无力搬运,我快速冲进屋内,将消毒柜抱上放至一张较高的木桌上,并把老人扶至二楼安顿,转身继续往前一户一户排查转移人员。事后幸存的老人回顾那天洪水进屋的情况,那个消毒柜未能幸免被洪水冲走,那天夜晚隔壁一位与河边较近邻居也因未及时转移慌乱中躲在她家中,就这样,两人躲在三楼熬过一个恐怖之夜。
当我们镇村干部一部分到达新张屋大桥头张福贤家时,洪水已经漫过平板大桥,巨浪一波又一波冲击着水泥桥板,掀起浑浊而带泥腥味的浪涛,咆哮着翻滚着仿佛吞噬整个世界......
约5点35分,移动、电信信号突然全部中断,电网也停电,所有网络呈静止状态,整个村庄瞬间与外界失联......,张福贤的家门前,一个小小的外坪,最多也就20多平方米,挤满了随我们转移的村民,他们中有老有少,擎着雨伞,面带惊慌,望着几米外的汹涌洪水不知所措,其中有二位小孩是来自新村片区八九岁的兄妹,因洪水到来后与家人失联,跟随我们集体转移,这两兄妹的父亲在二年前因驾驶铲车操作不慎不幸事故身亡,母亲改嫁,与爷爷奶奶一同生活,洪水到来前爷爷奶奶为了把一楼的东西搬上二楼未随人群撤离,嘱咐他们跟随人群先行转移,通讯信号中断后,无法与其爷爷奶奶取得联系,在众多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当即我们安排人员一对一特别保护。
洪水象猛兽般呼啸翻滚,从东面的群山里奔袭而来,水位直线上升,不到10分钟,新张屋大桥全面淹没,南北两岸河堤护栏隐约在水中只露出人头样的冒顶,象一排伫立的勇士坚守岗位,尽最后一份力量守护主人的家园。
洪水一浪高过一浪冲击拍打着大桥,不时传来猛烈的响声,象魔鬼从地狱发出死亡的呼唤,巨浪翻过桥面后又肆无忌惮地向远处奔涌而去。突然,“嘣”的一声,大桥中间一驳桥板应声而塌,随波浪翻覆沉入水中,这座村民群众盼望了几代人历尽千辛万苦耗时一年之久倾注了一代村干部心血投工投劳建设起来的新张屋大桥,承载着村民群众生产出行方便和一方振兴发展的重要桥梁,安全运行了33年,在狂风恶浪中结束了它的使命。
张福贤的外坪已经上水,我们带着20多人随即撤至我家里,我家较张福贤家要高出2两米多,根据历史洪峰水位记录从未上过大水,应该安全,我的那部小车就放在门前的坪里,因洪水封锁了唯一可以挪移车辆河堤大道而无法转移,只得听天由命。
对面北岸贫困户安置区与南岸地势基本持平,里面住着三个五保户和几户贫困户,此时洪水已至地面之上一米多高,安置区一排砖混平房象一条漂浮的小船,在黄昏下不定游荡。想着这些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洪水来临时根本无力自救,挂村领导林副镇长让我们大声呼喊对岸高处群众能否下去营救孤寡老人,但风声、雨声、洪水咆哮声夹杂在一起,无法辨认对面是否有人听见我们的喊声,再过半小时天就要黑了,一种不祥的预兆笼罩在我们的心头。
南岸河堤大路旁,妻子租了同村一位村民的闲置房,开了一个小卖部,苦心经营了七八年。前天,刚从县城一家米行购回2000斤大米,准备分卖给固定客户,无奈一连两天大雨滂沱,无法出门分送,滞留店中,恰逢今天洪水来袭,经左右邻居奋力帮忙抢救,把大米和全部货物已搬至二楼,心里稍安,就锁上店门急着回家了,想着自家房屋地势较高,应该上不了水,但也作了最坏准备,万一洪水浸入人在现场也能应急抢搬一些较贵重的东西,在我们沿岸疏散群众时间里,妻子回到家里,须臾间简单做了几道菜,准备让挂村组的同志们随便吃一顿晚饭,如果洪水不再上涨,就在我家休息一下,静观其变。
然而,我们都实未料到,洪水会涨得如此之快,就在大家吃饭间,不一会功夫,竟听到外坪隔墙边传来水浪的拍击声,大家本来就无心吃饭,此时被洪水急涨顿生恐慌,我慌忙撂下碗筷,走出门外去看一下情况,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短短几分钟水居然又上涨1米多高,几乎到隔壁邻居的内评,由于邻居的围墙坪内向外延伸的道路呈下坡趋势,围墙大门安装比内坪略低一点地方,较先接触到水浪,刚才听到的声音就是从这扇门上传来的。我们饭都没有吃饱,决定立即继续转移。
邻居围墙内,一辆白色的小轿车不知什么时候停在那里,看车牌号并不熟悉,仔细看隐约有个人在车里,难道是邻居回家了?不可能,要是回来了,房门应该是开着的,分明房门紧闭着。我隔墙呼喊,无应答,我再次大声呼喊,车门开了,原来是一个小伙子,他说他是下坝乡人,从岩前回家路经此地遇到洪水堵住了道路不能回家了,又试作返回岩前,原路也被洪水堵死了,无奈又折返回来,到这里已无法再走,见这里地势稍高一点,就把车开上了围墙坪里,想着这里会安全些,于是就关起车窗准备在里面休息,等待洪水退去再走。这是一个不谙地理的外乡人,不知道这时有多危险,由于我们房屋位置针对上游河道行洪正面,只要坪里上水,就会立刻成为水线,如果不通水性,几乎没有逃生的机会,幸好被我及时发现,我叫他赶快翻墙到我家里来,跟着我们一起走,小伙子很听话,锁好车门翻过矮墙,紧紧的跟上我们。
林副镇长敦促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身安全尽快转移。我们带领20多位村民从后门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