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星】文学这把土(散文)

精品 【星星】文学这把土(散文)


作者:满山红叶 探花,21189.2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3发表时间:2025-08-05 00:30:48

我写文章简单,快。论质量肯定不是上乘之作,有一点我敢肯定,我是认真打好腹稿的。就是在动笔之前,我经过深思熟虑,淘汰优劣,提出几个可行性方案。怎样写能够吸睛,不仅仅是博人眼球,还得考虑是不是有深度,写此文的意义何在?写作不是看风景,装饰的花里胡哨,却没有实际东西,那就让读者下头了。前段时间,我在鸭绿江杂志发了一个短篇小说,里面有一撮撮,性描写。其实,也是一笔带过。不露骨,也引不起荷尔蒙的躁动。有熟悉的人向我打招呼,指出我不该有这个插曲,影响整部小说的效果。我当时,没反驳,也没接受。我记得贾平凹的《废都》有大面积情爱描写,被禁止发行,后来,删除很多,才得以平稳过渡。我一个区区草民,底层写手,不曾公然大写特写敏感素材和语句,只是反应平凡人的烟火,不过分吧?当然,劝我的人也是出于一番好心。我在村庄四十年,一路风风雨雨,发表过的文章,我和老刘的故事,虽不是主旋律,也占据大量篇幅。前年,在我作品研讨会上,有作协的老师,以及一些杂志的编辑,与我交流过,如何提高和扩宽我的写作思路,首先,大家一致意见强调,叫我多读外国作家的小说,国内作家的作品,不是没有层次,总体来说,还是国外的许多名家名著,值得我们深度学习,阅读。我虚心接受这个不错的建议,读书,读纸质书。做笔记,写日记。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你多学,多练,多写,多看,多思考,多观察,你的作品就有提升,就会走出“小我”的框架,往高处攀登。格局,一个格局,不是三言两语打发的。之所以海纳百川,其原因无非是心胸开阔。一颗心比一座海,一条江大多了,深多了。里边藏着数以万计的情节,就看你怎样取材与挖掘了。
   写作,不是和人比,想写就写,不拖延,不糊弄,不敷衍。灵感是一道闪电,划过你的身体和思维,你不及时抓牢,一转身,便随风而逝。我年轻那阵儿,屯子没有网,没手机,上山砍柴,下田拔草,兜里揣一个小本子,一只铅笔,有时是油笔。砍柴禾累了,坐在大石头上,掏出小本本写一行字儿。就着清风,内心有着千军万马,外表则波澜不惊。也喜欢写,谁家娶媳妇打发姑娘,我随母亲去帮衬,别的孩子玩弹弓,滚铁环,藏猫猫。我安安静静坐一棵杏树下,拿起铅笔,在本子上画画,写字儿。我不知道自己写得是什么?满脑子盛着的是山那边,那个称为小县城的地方。
   我一步一步走过来,摔了一跤又一跤,遭得头破血流,伤痕累累,也没停下来。我不懂投稿,不清楚发表是什么?直到有一天,我的处女作发县文联办得《冰峪》杂志,得了三十五元稿费,对我来说,三十五元是一笔巨款,那时的市场物价,一块水果糖一分钱,十块水果糖一毛钱。我忘不了,三十五元到手后,天降喜事,我第一时间就将这张取款单,扬在手上,逢人就说,我张某某也是作者了,也可以发表文章了。父亲就是在那一刻,从外面回来的,我直奔父亲,将三十五元稿费统统交给父亲。父亲没见过取款单,我说明来处,父亲笑了,笑着笑着哭了,他手里紧紧攥着三十五元钱,逢人就炫耀,俺家闺女出息了,俺有猪肉馅饺子吃了,大家伙来凑热闹,喝酒!我们家包肉馅饺子!俺闺女,我说嘛,文曲星下凡,文曲星来世走一遭。父亲颠儿颠儿,到屯中的商店买了一盒大生产,见一个兄弟或者长辈,递上一支烟,抽吧抽吧,俺闺女的文章和名字,上杂志了。父亲那个兴奋的样子,我一辈子铭刻在心。
   前半生,我写作不喜欢修改,写完了,杀青了,就投稿。投出去的自然是凶多吉少,命中率不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笔写时代悄然过去了,纸质书也逐渐被搁浅。我的前两个电脑,全军覆没。不能用了,有人支招,手机写。手机用起来方便快捷,携带也不麻烦。这个时候,我发表的文章也多了,一篇文章,就有一千个哈莫雷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怎么都有理。有的作品引发不少争议,这个说文章没有留白,太满。那个说,恰到好处,多一句嫌多,少一句,没灵魂。更有甚者上升到人身攻击,我一般不参与评论,不是不懂礼节,实在是招架不住,水军的攻势。多年前,文学网站雨后春笋似的,一方唱罢,一方登场。我像射雕英雄传里的丐帮人物,游走在各大中小型网站,做到副站长的位子,小说散文主编,网站总编。那时候虚荣心也强,人家一喊张总编,张站长,主编老师,我小腚飘轻,改稿改到深夜也不瞌睡,兴致盎然。你问,这些头衔给我带来实用价值?没有,有几个网站,福利不大,一个月千八百块倒是有。大多数没福利回馈,完全是取决于你对文学的一片情怀。
   我不参与勾心斗角的是非之争,但有一点值得强调,说到国骂,我也不逊色。不带一个脏字,还将你骂个狗血喷头。这也是一门艺术,文章发出去就是让人读的人想怼你,羞辱你,你堵不住他的嘴,唯一的反击,文字。去年六月份建了公众号,发我散乱在外的小说,散文。正儿八经的留言,评语,我感恩。也有一小族人,专门说一些攻击性的话,我看到,不免回敬了几次。上个月末,我发了一篇《我没有进入中国作协》,阅读量目前是九千多,不到一万。我也不是哗众取宠,只是记录一下,当时落选的感受,我有错吗?我也没埋怨,自己几斤几两重,很清楚的。进不去,还是自己的能力不够,文学造诣差强人意。也释怀了,今年即便中协的门槛不高,我也不打算申请了,就想着平平静静,波澜不惊的过好余生。与世无争,一生一世一双人,一桌两椅三餐四季,一猫一狗,一爿菜园,偎依着一起看夕阳西下,枯藤老树昏鸦。看栀子花落,枕着你的臂弯,入梦,无它。
   有懂易经的人,按照我的生辰八字,给我算了一下,我,摩羯座,文学上没大成就,也有出人头地的一天。我不奢望出人头地,扬眉吐气。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就可以了。
   文学这把土,你好好侍弄,就会长出一片绿油油的青菜,水果。郁郁葱葱的树林,山脉,河流。牛马成群,白云苍狗。总而言之,文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你怎么对它,它就怎么对你。我坚信一句话:坚持下去,不坚持,半途而废,结果自然是前功尽弃。所谓的收获,先得付出,不然,哪来的收获?我不是傻子,没有稳定工作,搞文学不赚米,我是不可能耗费这个精力,时间去写。我有几家约稿,中长篇小说,小散文等。我计划过,这段日子我养足精神,准备冲刺网文,在番茄网写书。一旦有了目标,我就义无反顾,咬着牙,匍匐着也得走下去。不成功,便成仁。
  

共 25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学这把土》写得非常真挚动人,充满了泥土的芬芳和生命的韧劲。它不仅仅是一篇关于写作的散文,更是一位在文学田野上耕耘了大半生的普通人的生命笔记。‌通篇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没有故弄玄虚的深沉,只有一股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和农家子弟的朴实坦诚。开篇直言“写文章简单,快”,坦承质量“不上乘”,这份毫不矫饰的真,瞬间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写作对作者而言,如同侍弄土地一样实在、直接,带着生存的渴望和劳作的汗水,这种植根于生活本身的写作姿态,难能可贵。作者强调“认真打好腹稿”,深思熟虑,考虑深度与意义,这恰恰证明了“简单”不等于“草率”。这是一种在生活磨砺中形成的、属于自己的写作哲学。文章清晰地勾勒出一条从乡村少年到业余写作者、网站编辑、再到公众号主的心路历程。这条路上有“头破血流,伤痕累累”,有投稿的渺茫希望,有网络时代的变迁与困惑,也有对功名(作协)的释然与转向(网文冲刺)。字里行间透着一股“摔跤了爬起来”、“咬着牙匍匐着也得走下去”的韧劲和不屈。这份源于底层的生命韧性和对文字的执着,赋予了文章强大的内在力量。那句“坚持下去”,是宣言,更是人生经验的凝结。总之,《文学这把土》是一篇扎根生活、带着泥土腥香和体温的真诚之作。它记录了一个底层写作者在时代变迁中的跋涉、困惑、坚守与通达。你的文字不追求精致完美,却因其‌真实、质朴、坚韧的生命力‌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那份对文学的虔诚(“侍弄”)、对生活的热爱(“平凡人的烟火”)、对命运的韧性(“匍匐着也得走下去”),以及对名利的淡泊,共同构筑了你独特的文学世界。这片你用半生心血耕耘的“泥土”,已然生长出属于你自己的、郁郁葱葱的风景。它提醒我们,文学的本质,或许正是这种在生活的土壤里扎根、生长,并最终指向心灵归宿的生命过程。好文推荐欣赏!【编辑:燕双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805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双鹰        2025-08-05 00:31:42
  感谢作者赐稿星星,问好作者,期待更多作品!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诗情画意,悦读人生!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