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 阳朔峰头月半轮(散文)

编辑推荐 【东篱】 阳朔峰头月半轮(散文)


作者:吴孟友 秀才,2091.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3发表时间:2025-08-05 06:24:23


   旅游大巴车行驶在桂林如画的山水之间。
   漓江的水清澈见底,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天上的云彩,两岸的青山倒影在水里成了一幅超长的水墨长卷。遇龙河,淡雅清新,像流动的翠玉,在漓江面前,像首自然纯朴的田园诗。十里画廊,秀水、奇峰、田园、光影于一体,美轮美奂,让人陶醉,让人心旷神怡。
   车子出了阳朔县城,向南高田乡凤楼村驶去。阳朔的山,全被墨绿蓊郁的树木覆盖。比起矮小的叠彩山、伏波山、独秀山,阳朔凤楼的山巍峨了许多,且高矮不一的山像大人牵着孩子的手,小孩拽着大人手起伏连绵起来。
   “去凤楼村看什么?”车前排的美女对着导游问。
   “看月亮。”导游回答道。
   “大白天看月亮你不是在说胡话吧?”美女笑着说。
   “不是胡话是真话,等会儿我还要介绍呢。”导游也笑着相对。
   车里恢复了平静,沿着山边柏油路向南疾驶。不少游客靠在椅上昏昏入睡。
   “喂。不要睡了,打起精神,前面快到月亮山了!”导游拿着话筒高吭一声,听到“月亮山”游客像打了鸡血一般突然亢奋起来,嚷嚷着,眼光齐刷刷地投到窗外,寻找月亮山。接着,导游介绍道:“阳朔属于喀斯特地貌,山峰出现一个偌大的圆洞,圆洞通天,亮光如乳,就像天上的月亮。以‘一洞千象’的地质魔术和“山水田园”的诗意融合,构成独特的山水奇观,成为阳朔一大盛景,是十里画廊里最亮的景点。吸引无数游客膜拜,就连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时也踏此山径,并连呼‘上帝给与阳朔的太多了’”。游客听了,好生期待,挤到右边车窗,想一睹为快。
  
   二
   对我来说,今年可是个旅游年,年后几个月里就游了不少的大美山水。浪漫五月,到湖南张家界,看到了天门山,山峰出现一个长洞,洞口通天,酷似一扇门,固称“天门洞”,欣赏到天门山的锦绣奇观,算是饱了眼福。没想到桂林阳朔还能看到“月亮山”,能在大白天见到“月圆月缺”的旷世奇景,能不让我万分激动?
   车子到达阳朔凤楼村地界,右边一座如屏的高峰上果然出现一个偌大的洞。洞顶密布钟乳石,洞下部两块形似“吴刚伐桂”与“玉兔捣药”,阳光透过石洞可见蓝天白云,由于“吴刚伐桂”与“玉兔捣药”遮住了洞下部分,远远望去,像个半月。
   坐在车上,月亮走,我也走,奇景发生了,“半月变相”,沿山南的“赏月路线”移动视角,石洞呈现上玄月、半月、圆月、下玄月等。初如银钩,渐成半壁,再幻化为一轮满月,最后又如一叶小舟。圆月一瞬间,最终回到如钩月,堪称鬼斧神工,惊得人张不拢嘴。“月挂高峰,广寒入梦”,日月同框,交辉相映,人如入虚境,奇景不是梦境,是实实在在的,就在阳朔凤楼,让人唏嘘,让人感叹不已。山水万象,还有这等奇观。应了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是啊!出门走走,真的长见识了。
   月亮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秦始皇修灵渠时,阳朔县尉强征老百姓挑沙,连孕妇都不放过。一日,一孕妇挺着肚子,挑着担子被驱赶,不小心跌到产一子,婴儿见风狂长,瞬间长成巨人。“巨娃”力大无穷,能挑千斤重担。于是,巨娃让孕妇们呆在家里,替孕妇们挑沙。巨娃用铁扁担从东海挑沙赴兴安,经过凤楼时。县尉暗中使坏,将箩筐割破漏沙加害于他,巨娃发觉后,将可恶的县尉、兵丁压成肉饼,扁担甩出将山体捣出一个洞,就是现在的“月亮洞”,框子里泼出的沙堆在“月亮洞”附近就成了现在的“月亮山”。
  
   三
   看到神奇的月亮,听到精彩的传说,大家强烈要求攀登“月亮山”。导游不扫大家的兴致便满口答应了。拐个一道弯,月亮不见了。车厢里又恢复平静。可半月的影子一直在我的脑海里转悠、晃动。靠在椅上闭目遐想:为什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而今我已到花甲之年,让我明白了一些生活的真谛:月圆,美!月缺,也同样美!只是有些人阅历浅显还没有发现的眼光。“月满则亏”。所以人生不要追求完美,执意地追求,会跌得鼻青脸肿。要学会“接纳残缺”。圆满之处固然成全,而缺处何尝不是恩典?就像断臂维纳斯,以她独有的残缺姿态凝固了时光,却是生命本质的深邃印记,残缺的本身创造了新的审美维度,被智慧之眼赋予迥异却皆深刻的解读。
   “月亮山到啦!”我被一句高亢的声音拉回了思绪。下车,头上飘落小雨点,抬头望天,乌云密布。刚才还是阳光灼灼,怎么转眼就变脸了呢?美女们骂骂嘞嘞,咒诅老天爷不念风情,不讲人情。我忽然想到——
   “月有圆缺,日有阴晴”。这大概就是大自然的情绪吧。
   “快,天下雨,我们先在月亮山前拍照吧!一号家庭上。”导游拿着话筒指挥、游客背对半月摆弄姿势、摄影师举着相机咔嚓。
   咔嚓咔嚓,三十多号人,咔嚓完毕至少要半个多小时,老天爷不买账,豆大的雨点打在身上,接着,大雨倾盆,雨水淋得人眼都睁不开。巍巍山边,半月之下,游客也任性起来,任凭风吹雨打,就像商量过的一般,无人退却。大雨中,导游挥手嚷嚷,摄影师举机咔咔、游客叉腰摆摆,无视倾盆大雨,依着家庭号,有序上场。此景真的让人感动,可是,天没感动。
   拍照结束,雨依然大一阵紧一阵,登山无望了,仰望半月,只能望月兴叹。
   天地之间本无圆缺,人心之中自生盈亏。月亮山纳虚空之月,昭示着人世间的至臻之理:真正的永恒,恰在无常的变幻之中,不在乎“圆圆”或“缺缺”。
  

共 212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融奇景、哲思与人生况味于一体的精彩游记,带领读者在桂林山水间完成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奇妙旅程。文章以诗意的笔触开篇,勾勒出漓江如镜、遇龙河似玉的秀美画卷,为“月亮山”这一核心奇观的出场铺垫了宏大的自然舞台。随着大巴驶向凤楼村,“白日观月”的悬念巧妙引出读者的好奇。导游的解说与作者自身的“天门洞”记忆交织,层层烘托,将“月亮山”的奇特意象推向高潮。作者以“月亮走,我也走”的独特视角,细腻捕捉了石洞随视角移动呈现的“银钩”“半壁”“满月”“小舟”等奇幻景象,其“鬼斧神工”的惊叹,不仅是对自然造化的礼赞,更是全文情感升华的起点。这种“一洞千象”的奇观,超越了静态风景的欣赏,成为触发深度哲思的契机。面对“月圆月缺”的奇景,已届花甲之年的作者并未止步于赞叹,而是自然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他深刻领悟到“月满则亏”的哲理,提出“接纳残缺”的生命智慧,并以“断臂维纳斯”作喻,赋予“缺憾”以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生命深意。这种由景及情、由情入理的升华,使游记超越了单纯的观光记录,具备了叩击人心的力量。 语言凝练深刻,余韵悠长。此文,既能饱览奇景,更能获得一份关于圆满与缺憾、永恒与无常的生命启迪。力荐各位文友赏读。【东篱编辑:欣然花开】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8-05 06:28:37
  文章情景交融,蕴含哲理,对“缺憾”的解读独特且韵味悠长,拜读学习。问好吴老师,生活愉快,创作大丰!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1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8-05 10:14:58
  欣然老师的按文写得真好!粗读一遍又细读两遍,言简意赅,文辞卓卓,文采飞扬,凸显文学功底深厚,为拙文增色,拔高了主题。感谢欣然老师用心编辑,谢谢!辛苦了!祝夏祺。
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8-05 08:09:24
  去过桂林多次,可惜没去月亮山,但在老师的文中畅快一游。月圆月缺皆是美。老师文笔灵动,想象纵横,给我们搬来一座大美的月亮山。开篇有新意,大赞!拜读学习老师美文,夏安,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2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8-05 10:19:31
  韩兄好!好长时间未见面了!甚念!感谢一直以来关注和鼓励!你的精彩点评总给人带来愉悦!带来信心!问好韩兄!祝夏祺!
3 楼        文友:枫桦        2025-08-05 08:23:27
  有关月亮山的传说,还有一种说法,是伏波将军马援的神箭谢穿的!真的太神奇!老师的游记别开生面,情景交融!好文!
回复3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8-05 10:21:12
  枫桦老师好!感谢你一直以来的关心与鼓励!感谢你的精彩点评,问好老师,祝你夏日安康!
4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08-05 08:40:38
  奇特的景物,在老师超强文字表达中升华成一种人生感悟。月的阴晴圆缺其实是人所为。凝练的文字在跳舞,舞出生命的对诉。点赞学习,祝夏安笔丰。
回复4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8-05 10:24:26
  感谢金老师的精彩点评,感谢鼓励!问好金老师!祝金老师夏日安康!
5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8-05 09:40:09
  我这次也经过月亮山,可惜只远观,未到近前细看。即便如此,月亮山的大美景象依然烙印在心中,今读吴老师的美文,非常亲切,宛如再游。该文笔力娴熟,文采灼灼,并将月圆月缺与人生联系起来,贴切而曼妙,充满哲思。盛赞才思,问候吴老师,夏祺!
回复5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8-05 10:36:06
  香香老师好!未能登上月亮山,也是一件遗憾的事,我这次桂林六天游,也还有许多好景点未到,比如:银子岩、日月双塔、古东瀑布、世外桃源、龙脊梯田等。离开时,千万个不愿,但跟团无奈!若有机会再来桂林,我这个山里人痴情山水,令许多人不解,哈哈!祝香香老师夏日安康!
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8-05 10:37:56
  文笔精粹,风景唯美,感悟颇深很贴切。世上的风景,搬到文字里,就是神奇。这篇散文,写得颇有情趣,互动感觉很好,包括读者和那座月亮山的互动,始终在眼前出现一个月亮,圆缺都是最美的情调。圆满和缺憾,可能是人生交织的旋律,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旋律的美就不能要求月亮山总是圆的,太饱满就是塞满了的感觉。怀才抱器拜读。
怀才抱器
回复6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8-05 14:33:56
  社长好!当见到半月禅转的时候,就想到“满”与“残”的人生哲学。这篇文章的落脚点就在这里吧!人的一生有多少缺憾,但“缺”也未必都是坏事。感谢社长精彩点评,问好社长!祝夏祺!
7 楼        文友:郑德友        2025-08-05 10:38:45
  吴老师笔下的风景美不胜收,诗意盎然。让人获得独特的审美享受。从月亮山的圆缺,引入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意境深邃,创意奇巧。好文,拜读学习了!
回复7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8-05 14:35:21
  感谢郑老师的精彩点评,感谢鼓励!问好郑老师!祝夏日安康!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