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晓荷】专家之名(散文)

编辑推荐 【江山·见证】【晓荷】专家之名(散文)


作者:水中天 童生,889.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发表时间:2025-08-05 11:39:16
摘要:专家之名,承载着智慧和责任的分量,真正的专家会始终以精湛的专业技能与良知为基石,而那些沽名钓誉者,必然不会长久立足。我认为,何必执着于“专家”的头衔呢?而应不断反省自己是否扛得起每一份责任。毕竟,历史铭记的从来不是那些浪得虚名之徒,而是脚踏实地为时代发展做出贡献的实践者。

头痛难忍,一早便来到市中心医院,按导医指示花了几十元挂了神经科范某的专家号。等候一个多小时后,那位五十多岁的范姓男专家略一询问,便给我开了两张检查单,经过脑部核磁共振、颈部CT检查,告知下午三点后取结果。自动取片机前排着两道长队,拿到结果已是四点多了,我慌忙把结果送到专家面前。却不是上午那位专家,说,这是精神科,进错门了。真是忙中出错,病急乱投医呀!两科室在同一楼层,名称相近,也难怪我糊涂。我又奔到神经科,范专家还在。递给他检查单时,无意间看了他的电脑屏幕,是微信聊天界面,又看了他的胸牌,是副主任医师。心想,职称还低于我。不到两分钟,他面无表情地给我开了药,没有多余的话。出门时,我看到他噼里啪啦地敲着键盘,对着电脑屏幕露出灿烂的笑容。想到人们“排队一小时,看病两分钟”的抱怨,果不其然。
   我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因胃胀,在本市中医院花了五元钱挂了专家号。一位五十多岁的女专家问诊很仔细,并未要求用仪器检查,只开了一瓶药。我记得很清楚,那瓶药叫五加皮,也是五元钱。喝了两天,症状消失,感觉专家就是专家。哪知时代变化这么快呢?
   排队取完药,已是暮色四合,回到家,深感疲惫。喝了药,躺下后,便打开手机,翻看朋友圈。折叠的群聊显示有许多聊天记录,我打开本市政府采购评标专家微信群,发现范某在里面与其他人聊得甚是热闹,得意地说本周自己很幸运,已参加两场评标了,报酬几何等等。看到这,我感觉自己的头更疼了。我不仅是这里面的专家,也是省重点建设项目评审评标专家。但我被抽中参加本市的几次评标后,便在网上请了假,已多年未参加过评标。个中原因很复杂。我不知道范专家的业务水平如何,但我却知道他们的收入不菲,倘若认真履行了评标专家的职责也就罢了,否则单单为那些评审费而趋之若鹜,就让我不忿,更让我看不起。果然,没多久,我就看到因评审不公正而被处分的多名专家中,他的大名赫然在列。我想,或许他已意识到,有些专家是不好当的,职业道德也很重要。所幸现今的评标更规范了,对专家的要求也更高了,闲暇时,当个称职的评标专家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对社会也是另一种贡献。
   上小学时,老师曾问我们的理想是什么,很多同学说当科学家、医生、教授、工程师、飞行员等等,大都想成为专家。那时候,山村贫穷落后,人们文化程度低,但却对有文化的人很尊敬,谈论专家时更是一脸的崇拜,似乎无所不能,故而,我认为专家是智慧的象征,高不可攀。上大学时,知道自己以后会成为工程师,成为专家,便觉得很荣幸,也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充满希望。参加工作后,一路走来,从初级职称到正高,进了几个不同级别的专家库,有几本专家证书和专家称号,觉得专家也不过如此,只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罢了。然而,细想之后,又觉得认知不妥,专家也有真假之分,水平更有云泥之别。
   作为三十多年的基层水利工作者,我知道,岗位的技术含量差别很大,责任有轻重。作为乙级水利勘测设计院,技术水平跟甲级院有很大差距,遑论那些部属规划设计院了。即便如此,我们也涌现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水利专家,为当地的水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成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大部分人都能刻苦钻研,潜心学习,熟练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融入新理念,成为地地道道的专家,也有极少数偷奸耍滑者,沽名钓誉,混个高级职称,缺乏真才实学却夸夸其谈,让人误以为也是专家,但遇到复杂和疑难问题,便不知所措,甚至拿出了错误的处理意见,贻笑大方。平心而论,虽有正高职称,我也不愿自称专家,因为我的确有很多专业知识没掌握或未及时更新。当然,个人能力会受工作范围所限,在小范围内你是专家,否则就难说,看跟谁比。我们的规划设计文件被评审时,很多审查专家来自甲级院或部属知名单位,他们有些年龄与我相仿,有的还是我同学或校友,有的还很年轻,但他们业务水平却比我高多了,就是因为他们见多识广,经验丰富。我觉得,不同的平台造就不同层次的人。
   人类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与水斗争的历史。千百万年来,洪水其实一直在默默地改写中国史,尤其是自大禹治水的四千年来,洪水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冲击,更是多重叠加、日甚一日,但纵观我国历史,在中华民族的强力因势利导下,那些肆意奔流的江河湖泊,逐渐变害为利,极大地造福了中华民族和天下苍生,涌现出了大量的水利经典工程和著名人物。作为现代水利工作者,不仅要了解这一历史,更要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在经典范例中取得真经,也能成为专家,哪怕是个小专家,也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在位期间,蜀郡郡守李冰率领蜀地各族人民创建了都江堰这项千古不朽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因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都江堰工程至今犹存,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以其“历史跨度大、工程规模大、科技含量大、灌区范围大、社会经济效益大”的特点享誉中外,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也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我曾在2006和2021年两次到过都江堰。站在离碓上的伏龙观向岷江上游眺望,都江堰水利工程布局尽收眼底。我不禁叹服古人的智慧!两千多年前,都江堰就取得如此伟大的科技成就,世界绝无仅有,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古人在没有长系列水文气象资料和现代化施工机械的条件下,能够科学分析,做到因势利导,历经数年,规划并完成了伟大的都江堰工程,而且一举使贫瘠之地成为天府之国,着实令人万分钦佩和敬仰。我不知道那时是否有专家的称号,若有,那李冰父子和他的那些部属绝对是世界顶级专家!作为多年的水利工作者,只有借助地图和别人的讲解才明白古老的都江堰的运行机理,不免惭愧,在这个伟大的水利工程面前,更不敢以专家自居了,充其量算是来参观实习的学生。
   2021年,我也到访过正在建设中的白鹤滩水电站。当年,作为世界在建规模最大、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巨型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大坝建设过程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300米级高拱坝抗震参数,世界第一;首次全坝使用低热水泥混凝土;大坝承受总水推力达1650万吨,世界第二;拱坝坝高289米,世界第三。它是我国水电建设道路上的又一座丰碑,是我国现代人砥砺奋进的产物,数万人多年奋战,其中不乏众多不同类型的专家。这些专家,富有真才实学,堪称当代世界水利水电科技水平的代表。站在高高的拱形大坝上,我不禁想起“两弹一星”团队,他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也能做出如此伟大的成绩,着实不易。他们让我们也拥有了大国重器,确保了国家安宁,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专家,更是让世人无比敬仰的科学家,是民族的脊梁。
   多年来,我接触过不同层级的专家,大多数专家还是让人敬仰的,但也有些专家却徒有虚名,不仅滥竽充数,甚至还跨领域堂而皇之地发表不专业言论,误导公众,甚至引起错误决策,被人称为“伪专家”。时下,有很多嘲笑专家的段子,本来专指这些人,却把“专家”整体污名化了,让人气愤。但真正的专家并不理会这些,也无需理会,他们会一如既往地专心钻研,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做出突出贡献。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各行各业都有无数的专家在默默奋斗,伪专家毕竟是极少数,否则,就不会在短短几十年就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近年,得闲也看些鉴宝类的电视节目,瓷器、陶器、木器、玉器、青铜器、书画等等,种类繁多,那些专家引经据典,说得头头是道,迅速辨明真假,还能指出具体年代,觉得那些鉴定专家的确不简单。看了几期,涨了不少知识,初步知道什么是钧瓷汝瓷、官窑民窑、包浆开片、藏传佛像、掐丝珐琅等等,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宣布鉴定结果,成了节目的高潮,真品,掌声雷动,皆大欢喜;赝品,一片唏嘘,宝主垂头丧气,主持人只好好言安慰。当然,也有些宝主不服气。有一期,又到了宣布鉴定结论的时候,专家高声道:“经我鉴定,”故意停顿几秒,全场静寂,引颈等待,“真品!无疑!”有时候,“赝品!无疑!”至于赝品,专家会指出原因。记得有次节目里,有一个瓷瓶,鉴定结论是赝品,专家说器型不符合那个时代的特征。我虽然不懂,却顿生疑虑。真的无疑吗?做瓷器的人很多,器型会千篇一律吗?我知道,现在有很多设备就能鉴定瓷器的年代,单靠肉眼就得出“无疑”的结论,本身就让人怀疑,难怪有些宝主会当场提出异议。我不能断言结论有误,只是觉得当专家必须谨言慎行,不能信口开河。
   根据《辞海》定义,专家是指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研究或特长的人。真正的专家需具备专业素养、低调态度和逻辑清晰的表达能力,并能深刻理解自身领域。专家之名,承载着智慧和责任的分量,真正的专家会始终以精湛的专业技能与良知为基石,而那些沽名钓誉者,必然不会长久立足。我认为,何必执着于“专家”的头衔呢?而应不断反省自己是否扛得起每一份责任。毕竟,历史铭记的从来不是那些浪得虚名之徒,而是脚踏实地为时代发展做出贡献的实践者。
  
  
   2025年8月5日

共 373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围绕 “专家” 展开深度思考,从医院就诊的经历切入,揭示部分专家职业态度的缺失,再追溯对专家的认知变迁,对比不同领域专家的真实面貌。文中既肯定了都江堰李冰、白鹤滩建设者等真正专家的智慧与贡献,也批判了沽名钓誉的伪专家,强调专家应具备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作者以自身水利工作经历为镜,反思专家的真谛 —— 不在于头衔,而在于脚踏实地的贡献。最终点明,历史铭记的是切实付出者,而非虚名,引发人们对 “专家” 本质的深刻审视,也为如何成为真正的专业人才提供了思考方向。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8-05 11:40:09
  对 “专家” 的剖析入木三分!真专家的担当与伪专家的浮躁对比鲜明。问候作者,愿这份清醒常伴,日子如真才实学者般扎实,喜乐长安!
回复1 楼        文友:水中天        2025-08-05 11:42:21
  感谢汪老师辛勤编发小文!敬茶!问好!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8-05 11:40:25
  被文中对专家的思考打动,责任与坚守最动人。问作者好,盼更多人懂这份深意,生活如真正专家般有分量,安康顺遂!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