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晓荷】玻璃丝(散文)

编辑推荐 【江山.见证】【晓荷】玻璃丝(散文)


作者:淡文竹雅 秀才,2322.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发表时间:2025-08-05 19:24:34

玻璃丝,不是玻璃做的,是一种细细的塑料绳,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是女孩子扎小辫子用的。它有红色、粉色、蓝色、绿色、黄色等,这种玻璃丝绳,有点儿弹性,扎头发很好用。商店里不是经常有卖,记得那时候,商店里挂着一绺一绺的,大约一米长左右,几分钱一条。我曾经在十几岁的时候,留一阵头发,扎小辫子,只到肩头那么长。后来我剪了短发,一直没有留辫子。但是那一年大串联,我们去北京,我只带了五元钱,买了一本毛选,一本散文集,十几根玻璃丝,还剩下一元五角钱,可见当年对玻璃丝真是情有独钟。
   到了七十年代,知青返城安排了工作,我先后在第三百货商店和第二百货商店工作。不知道是哪位巧手姐姐发明了用玻璃丝编织小工艺品,放在钥匙链上。有蝴蝶、金鱼、青蛙和大虾。我对编织特别感兴趣,而且上瘾呢。我看有的同事有一个玻璃丝编织的大虾,是橘黄色的,活灵活现的,就特别喜欢。我拿到手里仔细翻看,看看是怎么编织出来的。我真有点无师自通的天赋,对于钩织等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再借鉴一下参考书,基本不需要谁来手把手地教。回到家里,我也找出来一堆玻璃丝,都是各种颜色的线头,琢磨着编。起头没问题,就是大虾的尾巴是怎样变小变弯的,还没把握好。第二天,我又把同事的大虾拿过来仔细看,重点看是怎么转弯的,原来很简单,把顺着编的线到头以后,再把线头横过来编,就自然出现了弯度。回到家里,我弄了几遍,终于一只大虾编出来了。
   其实,编织这个活计都是有规律的,只要掌握了基本技法,很快就能编出实物来。我又学会了编青蛙,用绿色的玻璃丝编出绿色的小青蛙也是很萌的。又编蝴蝶、金鱼,这些东西都会编了,就有人找我,给她们编这几样小物件。我几乎每天下班回家后,弄完家务活儿,就鼓捣这些东西,有时候很晚才休息。
   可能每个喜欢做手工的女士都有这样的习惯,做起活计来特上瘾,那个编织的过程十分美好,似乎有一种创作的激情,让人心情愉悦。等到编出一个物件后,自己反复把玩,还有一种成就感,当把它们送给朋友们的时候,心底会涌出一点点骄傲的感觉。
   我编织小物件的事情,传了出去,有人见到我就说,你手咋那么巧呢,编出来的小玩意儿真好看。听到有人夸奖,心里美滋滋地。当时我也就二十六七岁,可喜欢听表扬话呢。
   当年,人们上下班大都是步行,因为县城不大,只有住在城边的人才骑自行车。那时候,各科局也没有小汽车,领导们上下班也都是步行。有一天下班,刚刚走出商店的大门,遇到了当时的商业局长,我不敢和领导说话,就想靠边溜走。局长却微笑地向我走来,对我说:“小宫,听说你会编钥匙链的工艺品?”我不好意思地支吾道:“我编不好,就是没事儿编着玩儿的。”局长说:“别谦虚了,你能给我编一个大虾吗?”我一听,脸即刻就红了,赶紧说:“我怕编不好啊!”局长说:“没事儿,我信着你了!”我有些惶恐地应了下来。自己思忖,这局长咋还知道了呢?没想到那么大的官也喜欢这些小玩意儿。
   我精心挑选了几种鲜艳颜色的玻璃丝,一丝不苟地先编了一只橘黄色的大虾,然后又编了一只绿色的小青蛙和一只漂亮的蝴蝶。几天以后,我下班时又遇到了局长,便赶紧把几个小物件送给了局长。只见局长仔细地观看着,一边夸赞我,一边感谢我,给我弄得特别不好意思。当年我还年轻,特别怕官,更不会在领导面前显摆自己。把这个任务完成了,我像卸下一个包袱一样轻松。
   随着玻璃丝编织物件的盛行,人们也开始有新的创造了,用玻璃丝编小手包、水杯套等,既实用又好看。我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后来还有人编手提包,也特别好看。
   没几年,我调到县直机关工作,经常下乡,还报名参加了中央电视大学业余班的学习,没有时间摆弄这些小物件了,可是我还是保留着好多的彩色的玻璃丝,就像保存好多毛线一样。虽然不用了,也舍不得扔掉,留个念想。遗憾地是,如今我竟然没有留下一个小物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如何编青蛙、金鱼和蝴蝶的技法也早已淡忘了。
   时间冲淡了那些美好的过往,记忆也变得模糊起来。每每回忆起来,还是很感慨的。年轻的时候,能跟随时代的流行色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也是值得骄傲的。那些小物件就是我们青春的印记,记载着年轻时的单纯与真实。那些五颜六色的玻璃丝,总会不经意间在我的眼前掠过,在心底留下了些许斑斓。
   有些事情说来也真巧。在我准备写这篇小文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我前几年在抖音里学过钩披肩,那么,抖音里会不会有教编织大虾、青蛙、蝴蝶的呢?我到抖音里搜了一下,竟然真有!我又到淘宝里搜了一下,竟然有卖各种鲜艳的玻璃丝的!虽然,这些物件早已不再流行了,商家竟然做起了这具有过去时代特色的小生意来,是为了勾起人们的回忆,是对那段历史的见证,是对少年时期的眷恋吧。我又想起前几年,我跑遍市里的商店买毛线,钩披肩,一口气钩了十多条彩色毛线的披肩,送给朋友们。可是,我却从来没有看到有人披着披肩到公共场合的。只是一种工艺,一种收藏吧。
   原来小小玻璃丝,并没有远离我们,它与时代同行。只不过,它不再是流行的时髦物件,而是历史的沉淀或者以历史物证般存在着。它静静地坚守在一个远离人们视线的层面里,依然闪烁着独有的光芒,给这个大千世界增加一抹淡淡的色彩,给人们的怀旧心理增添丝丝缕缕的温暖。
   2025年8月5日
  

共 21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玻璃丝为线索,串联起一段充满时代印记的青春记忆。从六十年代扎辫子的玻璃丝,到七十年代编织成的大虾、青蛙等小工艺品,每一根彩色塑料绳都承载着作者的专注与热爱,也映照着那个年代的单纯与美好。为同事编织、应局长所托的经历,让平凡的手工活儿有了别样的温度;从百货商店到机关工作的变迁中,玻璃丝虽被暂时搁置,却始终是心底难以割舍的念想。如今抖音上的教程、淘宝里的售卖,印证着这些小物件从未真正消失,它们作为时代的见证,承载着怀旧的温暖,提醒着我们:那些曾倾注热情的细碎过往,终会在时光里沉淀为独特的光芒,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让岁月因这些斑斓记忆而愈发丰盈。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8-05 19:27:04
  玻璃丝里藏着满满青春回忆!编织的巧思、时代的印记,都动人。问候作者,愿这份斑斓常暖心头,日子如彩丝般绚烂,喜乐长安!
回复1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25-08-06 09:05:35
  谢谢震宇老师的深刻解析!谢谢老师辛苦编辑!敬茶!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8-05 19:27:35
  被文中玻璃丝的故事打动,平凡里的热爱最珍贵。问作者好,盼这段记忆滋养岁月,生活如手工般精致,安康顺遂!
回复2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25-08-06 09:06:48
  再次感谢震宇老师对拙文的理解与鼓励!祝好!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