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与晨光的久别重逢(散文)
前段时间,特意在手机上设了一个闹钟,时间是5点20分。我不上班,也不赶车,纯属闲人一个,干嘛还要定闹?没法子,早上起床太晚了。
其实也不是真需要被叫醒,每天清晨6.00左右,我的生物钟比闹铃还准时。可问题就在“自然醒”之后,不是立马下床,而是靠在床头刷手机,看新闻,刷朋友圈,浏览公众号……一句话,屏幕亮起的那刻,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等回过神来,不知不觉,一个多小时早已悄然溜走。
实在不想再这样下去了。所以,咬咬牙,定个闹铃,决意跟自己较较劲——跑步去!去追回那被我辜负的元气满满的清晨吧!
十多年前,晨跑曾是我雷打不动的习惯。那时,住在乡镇,每天就是上班、下班、回家,三点一线。生活简单而规律。根本不需要闹钟,天亮了,人就醒了,醒了就起床,洗漱,换上跑鞋出门。
无数个清晨,在奔向旷野的瞬间,一股轻盈的兴奋感迅速蔓延全身。那不是简单的运动快感,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纯粹快乐,一种欣然扑进大自然怀抱中铺天盖地的欢喜。
这份晨跑的美好感受,我把它写在了QQ空间日记里——《迎着朝阳奔跑》。那时的我自律又充满活力,即便早上被杂事绊住,傍晚也定要补跑一程。要是碰上下雨天,只要不是狂风暴雨,我便打着伞,在雨中漫步。否则,心里不得劲,总觉得少了啥,仿佛只有完成了这个任务,一整天才算真正圆满落幕。
这般坚持,一晃就是五六年。后来退休了,住在市区带外孙,渐渐松了劲,每周能跑上两三回,已是难得。
这两年,外孙上学了,我的时间相对充裕了许多,可日子却过得愈发散漫了。起初,只是偶尔的拖延、懈怠,后来演变成每个清晨都被那方寸屏幕吞噬……这哪是懒散,分明是深入骨子里的惰性,让本就脆弱的意志更加颓废。
“惰性是一种可怕的精神腐蚀剂”。我不想再这样惰下去了。我真的不喜欢这样的自己。
古人云:“一日之计在于晨”。现在,闹钟一响我便起床,绝不磨蹭。基本都是六点准时出门,在晨光中慢跑一小时。然后顺路拐进菜园瞅瞅,慢慢浇几桶水,再摘点新鲜的菜,从从容容地回到家,不慌不忙吃个早餐,心情惬意得很。
老祖宗劝人早起,果然是有道理的。晨,是一天的开端,也是希望的开始。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穿过树梢,轻柔地洒在我的肩头,我的内心感到前所未有的愉悦与宁静——终于又把自己完整地交还给清风、交还给鸟鸣、交还给带着露水的空气。
这一刻,我知道,那些曾被我辜负的清晨,正被我重新追回。它用绚丽的霞光拥抱我,用辽阔的天空宽恕我,用崭新的、永不再重来的一天,郑重地对我耳语:坚持!为爱而跑,为快乐而跑,为健康而跑!
这份与天地同频共振的情愫,其实一直蛰伏在我灵魂的深处。原来,生命最奢侈的美好,从来不在远方,而在于心灵始终保持着奔跑的姿态。
我终于恍然,对抗惰性,不是与外在习惯较劲,而是拯救那个正在被自己一点点放弃的、更好的自己。
生活的诗意,往往就藏在这般不疾不徐的晨光里。一起迎着朝阳奔跑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