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敏思家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敏思】一座红色基因丰碑,闪耀传承历史光辉

编辑推荐 【敏思】一座红色基因丰碑,闪耀传承历史光辉 ——再感小五台山麓书院(随笔)


作者:朱炳初 白丁,5.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发表时间:2025-08-05 20:54:44
摘要:我的老战友、军转退休干部姚兴河在家乡涿鹿县喜哦五台山下的家乡创办了一个传承红色基因的书院,效应巨大,影响四方,成为了一座传承红色革命史的基地丰碑,特予以赞颂!

一座红色基因丰碑 闪耀传承历史光辉
   ——再感小五台山麓书院(随笔)
   朱炳初
  
   前两天,我楼下的老战友刘锡良给我捎来了小五台山麓书院院主姚兴河赠送的书院简介、院刊《京畿文苑》及两袋(十斤)小米。这一礼物,让老朽感慨万端,经拜读简介“文苑”,再次引发往昔回顾、抒发心声感慨!
   昔日的战友如今的休友姚兴河,与我前后都曾在陆军第28军84师服役战斗过,但并不相识,据我老部下谈起,“姚兴河在部队时就是个有理想、有志向、有胸怀、有作为、有成就的人。”“是连队的才子与骄傲”!的确如此。军旅淬火历炼,加之家传的红色基因,崇高理想的熏陶,提升了他服务社会、献身公益的品格情怀,生发出远见卓识的宏愿——不在侯马市享清福,而在家乡涿鹿县大堡镇下虎盆村艰辛创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光荣传统”的书院,这可谓竖起了一座红色基因丰碑,闪耀传承历史光辉!说干就干,虽有不小的困难,千钧的压力,但决心已下,义无反顾,历经十年打拼,终成正果。
   当我在网络平台获悉这种热爱历史文化的深深情愫,奉献家乡的崇高品德,敢创奇迹的伟大精神时,就十分感动,于是在今年4月写出点赞:《弘扬中华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有感军转干部姚兴河的“小五台山鹿书院》,在网络平台发表。当时,还让我联想起也曾在28军服役后转业到井冈山地区的龙志忠在家乡创办了展陈馆,亦触动了我的心灵,于去年9月在网上发表了《赓续红色基因,踔厉奋斗终身——热烈祝贺“军旗在我心中展陈馆”开馆揭幕》。啊!南“龙”北“姚”,两位战友,这是28军的大手笔杰作,是28军的光荣与骄傲,如此高尚人格的战友,值得以赤忱之心相交,从他俩的不凡作为中汲取奋斗精神,激发创造人生价值的力量!
   小五台山麓书院红色记忆馆,位于张家口市涿鹿县大堡镇下虎盆村,地处河北最高峰小五台山东台两公里处,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革命历史的丰富优势,成了建院的基础。姚兴河的父亲是抗战时期入党的支前民兵,母亲是为八路军做军鞋的“十家排”组织者,哥哥被张家口军分区授予“五好民兵”称号。由于姚兴河自幼受革命家庭的熏陶,少年时期就热衷于红色收藏,几十年来,始终注重寻找收集红色藏品,又得到了夫人胡秉华这位知书达理的心心相印的热心支持,故而滚雪球似的积累发展,拓展成一定规模,2021年7月1日成功举办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光荣传统”暨革命老区红色记忆展等系列活动,受到属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分别授予“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拥军服务站、红色文化传承联络站、爱国主义教育研学基地”等殊荣。至今,已成为涿鹿以致河北地区一张“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同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靓丽的名震四方的很有影响力的名片,并在继续发展着,很值得祝贺与赞颂!
  
   前进中的河北小五台山麓书院,不仅办得颇有气势,而且还创办了院刊《京畿文苑》,刊名由姚兴河的夫人胡秉华题写,那娟秀苍劲流畅的笔触,颇具资深书法家风采,令人钦佩!我认真拜读了2023年第一期,读了范凌将军和崇连山老师撰写的“卷首语”,真有荡气回肠、心灵激荡之感。
  
   一位军转干部,在办院的同时还能出版专刊,且办得那么丰富多彩,意蕴深邃,实为难得。就看这第一期吧!124页,每页近千字,满算就是10万字,除插图外也许有七八万字,这等于数倍于一般期刊。我阅览了每篇文章,文字严谨,阐述清晰,质量上乘,实为难能可贵!刊物容纳了当地的学者专家、山乡骄子、心海涛声、回眸家乡、红色记忆、文苑新锐、魅力校园、知音惠语、学子书画、京畿名片等,几乎就是一部地方志史,一首家乡的颂歌,夺人眼目,动人心魄,很值得一读!这又可见姚兴河、胡秉华夫妇办书院的良苦用心,呕心沥血,尽心竭力,这本身就是最好的赓续红色传统的优秀教材!要说的话还有很多,我再次点赞的心情即是衷心祝愿书院越办越好,为时代竖起一座文化丰碑,利在当下,功在千秋!
   (2025年8月3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9岁休干)

共 16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饱含深情与敬意的随笔,作者朱炳初以细腻的笔触,深情回顾了战友姚兴河创办小五台山麓书院的感人事迹,展现了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弘扬。文章不仅赞颂了姚兴河夫妇的崇高精神与不懈努力,更通过书院的发展历程,彰显了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命力与影响力。 小五台山麓书院不仅是一座承载革命历史的记忆馆,更是一座凝聚时代精神的文化丰碑。姚兴河以军人的坚韧与情怀,将红色基因融入家乡建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光荣传统”的深刻内涵。书院的创办与发展,不仅是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更是对后人的精神启迪,为当地文化教育与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院刊《京畿文苑》的出版,进一步丰富了书院的文化内涵,成为传播红色文化、弘扬地方特色的重要载体。朱炳初的这篇随笔,既是对战友的深情致敬,也是对红色文化传承的深切呼唤,读来令人动容,催人奋进。 愿小五台山麓书院继续闪耀历史光辉,成为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承的典范,为赓续精神血脉、激发奋进力量作出更大贡献! 好文!推荐共享。【敏思编辑:邓和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