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避暑海南(散文)
一
“风吹到哪里?陵水大溪岭。”
“沙汀鱼游珊瑚间,疍家粥香醉谪仙。”
“来陵水,享度假人生。”
……
前脚刚到,后脚,手机上的短视频就跟着大数据连篇累牍喋喋不休得开始旅游“推介”。
是的,我到了海南岛的陵水。
飞机落地,驱车陵水,落脚清水湾蓝湾小镇一个叫“云帆济海”的客栈。便想起李白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所居临海。
候鸟似的,多年了,我常来海南,住在万宁,那里有自家的房。在冬天,躲冬。知道海南的热,很少在夏天到此,今年,这是第二次。上一次是十五年前,为收房。今天来,却是为了避暑。
今年西安的夏天特别邪乎,酷热,持续的时间也特别长,连续一个月了,高温40度左右。这两天西安气象台还在频发高温红色的预警……43度啊,怕了,“哪儿去呢?”看到了海南岛陵水的连续的“33”“34”“33”度的温和。就陵水了。便赶过来了。朋友调侃我“你是反着来?”问我怎样?我说,热,潮热。一出海口机场,热浪“轰”得扑面。
海南的天气,早晚还是凉爽的。晚上,我给朋友发了“坐在露台上,面对漆黑的大海,听着涛声,吹着海风,一种松弛感和身心的惬意油然而生……”的话。他们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说立秋后吧。
其实,我也怀疑我避暑的选择,这里游人很少,大中午,走在街上,太阳火辣辣烤着皮肤。
女婿要钓鱼,外孙麦稻要赶海。我,也想了海南。想海南的碧海蓝天,想大海的日出日落,想吃椰子鸡、酸粉,想鱼和蟹的鲜……
二
海南岛多少数民族,比如黎族和苗族。疍家,属汉族。疍家,中国南方沿海以船为家的水上族群,捕鱼为生。前些年,我在海南游走一些湾港和岛屿,见过成群的海船和舢板在海湾聚扎在一起,就是疍民的家,荡漾在海上的家。他们世世代代,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都在船上,都在海上。
第二天上午,我们参观了海南疍家博物馆。博物馆就在新村镇上,远望,白色建筑翘似舟船,讲述着疍家的过往。
疍家人又称“鲛人”,他们出没在碧波中,攫蚌采珠。广西合浦出珍珠,又称“南珠”,“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南珠,陵水和广西合浦齐名。
不论男女,疍家人都喜爱戴着一色竹制的斗笠,“疍家帽”。他们喜戴金银饰品。他们的服装以黑蓝色为主,谓之“天海为色”。“跼蹐舟中,终身不获安居之乐”,疍家人苦,自古,被视为离群的低等贱民,因其世代居住在船上,身材矮小、两脚弯曲,被蔑称为“曲蹄”,倍受陆上居民的歧视,政府不许他们上岸,不许他们科考。
直到清雍正年间,朝廷下令“削贱列户”,革除不许疍民登岸居住的旧俗,削除疍民低贱的户籍,将其列入普通户。由此,疍民可以自由上岸活动、居住……至今。
涨海推舟,百舸争流,南海,是疍家人的祖宗之海,陵水是疍家人出海的码头。
在博物馆,我第一次知道,写《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家冼星海是疍家人。孤陋寡闻了。
这里抄一首疍家的《摇篮曲》,我在博物馆看到的:
呃啊,呃啊呃,呃,小乖乖,呃仔大,呃大我小绣花鞋。绣花鞋,花腰带,一条丝线打银牌。呃啊,呃啊呃……
好喜欢。
海有多广,心就有多广。疍家爱唱歌,联舟成排,男女对歌,讲究“唱”婚,古时称疍家“婚时以蛮歌相迎”,就是要唱“咸水歌”的。疍家女出嫁要“哭嫁”,由母女、姐妹、伴娘等女性对唱,称为“叹家姐”。以歌代哭,哭父母之恩,哭姐妹之情,难分难舍,常常是更深人静,叹声缠绵,催人泪下。
走出疍家博物馆,在旁边的“疍家女海鲜店”吃海鲜:梭子蟹,鸡腿螺,东星斑鱼……推杯换盏,叠盘架碗,一片狼藉。
日落时分,在龙头岭看海。晚霞似火,燃烧着半边天,橙黄的余晖泼洒在海面,层层的涌浪扯出一道道金光。
三
一大早,赶去分界洲岛。说是周一,避开周末,游人或少些。
在海南这么多年,走过不少的湾,登过不少的岛:蜈支洲岛、海花岛、神州半岛、呆呆岛、猴岛、分界洲岛。西岛还未去过,分界洲岛倒是来过一次了。
出了陵水,穿过牛岭隧道,就看到大海的远处浮着一座岛,相连着一大一小两个山头,那就是分界洲岛。轮渡渡海,风高浪急。岛不大,却很幽邃。岛上椰树成林,古榕树盘根错节,藤蔓缠绕,石屋石凳天然而成。
今天,依旧是游人如织,多是年轻人和孩子们。少女飘逸的裙鼓着南海的风,孩子们嬉戏在沙滩。沿着岛的山脚是一条长长的五彩的饮食街,看看这些店名:Häagen-Dazs(哈根达斯),围炉锅盔,钵问——就是乐山钵钵鸡,绝味鸭脖,沪上阿姨鲜果茶,茶小趣,树屋烤鱼,肥仔冰室,热卤“食”光,印度飞饼,土耳其冰淇淋……时尚得让人顾盼。
同如今海岛旅游开发的噱头一样,分界洲岛也是一样,海边的灯塔、木屋、天门、栈道……水浅沙白,这些都是年轻人时尚的拍照打卡地。一面墙上写着“我带你去一座小岛,离着多远,我不知道;那里日出很早,日落却长……”,蓝底的牌子上是“我在分界洲岛,椰树下,等你”,这样“爱情”的语言随处可见,句句述说着青春的浪漫。
拾级而上,登顶临风,眺望大海,阳光下,波涛潋滟,远山清妍,白云浮在空中,蓝色浸染着这一切。
分界洲岛,说是全国首家海岛型5A级旅游地,飞伞、潜水、冲浪、海钓、喂魔鬼鱼……玩海项目众多。魔鬼鱼,学名叫“蝠鲼”,黑色的扁平如蒲扇,拖着长长的尖尾巴,巨大的黑影游弋在白沙的浅水里,影影绰绰,像魔鬼,所以叫它“魔鬼鱼”。分界洲岛也是潜泳看珊瑚的好地方。
朋友说:“不会吧,你还不知道海南陵水有个双帆石岛。这里的沙丁鱼风暴就像银河倾泻,还能看到鲸鲨哦。”那年,我在三亚湾游泳,曾偶遇虾群包围了我,如漫天银雨,啪啪作响……
分界,一脉牛岭为界,一界两片天。既是行政分界,也是地理分界。旧时北边的琼州府与南边的崖州府管辖地的分界地,也是现今陵水县与万宁市两地的行政分界点。岭北是万宁,岭南是陵水。夏季岭北大雨滂沱,岭南却是阳光灿烂;冬季岭北阴郁一片,而岭南却是阳光明媚。站在分界洲岛上,经常就可以看到对岸的牛岭“牛头下雨,牛尾睛”的奇观。
沿海南岛东海岸,北去是海口,南下是三亚,中间分界也就是陵水了。分界洲岛就在陵水。
分界洲岛流传着古老的传说:“天斧劈山”,“神牛拖山”,“大小洞天”……分界洲岛上有一条铺饰着各类古钱币的道路,被称为“前途无量之路”。据说走在这条路上能够给人带来财运。每年中秋前后,大量的海龟来到岛上产卵,便有了“福海寿山”的美誉,岛上也就有了巨龟的雕像,背上驼有大大的红漆的“福”字。
晚饭,在我们下榻的蓝湾小镇吃了椰子鸡,心心念念的美食。一家叫“嗲嗲的椰子鸡”的网红店,店里写着:“嗲嗲的味道,海南的味道”。食客多,需耐心等桌。鸡,是海南的“文昌鸡”(海南四大特产:东山羊,文昌鸡,和乐蟹,嘉积鸭)据说这鸡是食椰蓉长大的。鸡切块,椰肉铺底,三个青椰开口,椰汁注入锅中漫过鸡肉,加大枣、木瓜、枸杞、竹荪、椰茸,盐、姜片……火锅汤滚起,清炖四分钟,既成。佐以特制的蘸汁,鸡肉软糯入口,嫩滑细腻,有着椰汁的清香和木瓜的微甜。鲜,清淡的水果味的鲜,却是鸡肉的香嫩,如夏日饮冰,这一口,洗净了往日大鱼大肉的咸辣和油腻,忘却了窗外的炎阳炙烤。
这里接待过大陆及港台众多的明星,有姜文,有窦骁,有田亮,徐璐,有蒋梦婕,有谭咏麟、郭冬临……
借用一句话;真正见过大世面的人,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差的。我对夫人玩笑说,我,既能享受椰子鸡,也能咽下皱皮菜(配椰子鸡同食的一种海南绿叶苦菜)。
店里为我们配餐的小姑娘很漂亮很干净很利落,也很殷勤周到,微笑着,手把一道道菜肴,细细落锅。我感谢她们。
四
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称为“赶海”。来海南岛旅游的人们总会带孩子们赶海,享受大海拾遗的乐趣。但是,寻常的海滩,游人太多,早已比脸都干净,往往让人失望。
傍晚,落日余晖,大潮褪去,我们带外孙麦稻去红树林滩涂赶海。夕阳西下,橘红色的晚霞洇红海面,与退潮后显露的大片滩涂相映成韵。错落的黑色礁石里,有鱼有蟹有蛤蜊,蛤蜊,当地称之为“花甲螺”或“芒果螺”。没脚的海水清澈见底,红斑的海星很多。海星是带不回来的,它们出水即死。
新村码头,渔民带我们走进一片沼泽,这里是山围着的内海,生长着成片成片的红树林,一种低矮的树,似灌木,树干为红色,它们在海水里生长。树下的淤泥里随处可见飞快横行的招潮蟹,招潮蟹扬起一肢独大的螯,摆在前胸像是武士的盾牌。
“快看!这里有一只。”“哇!鱼在跑耶……好多好多!”“有洞,在冒泡泡!”传来赶海的孩子们的兴奋惊叫。
赶海的人们,提着小水桶,握着长柄夹子(防螃蟹夹伤),小耙子、铲子。讲究的穿着水靴防水裤。更有人,戴着头灯,这是要赶夜海。带队的渔民不时提醒我们“不要把手机掉进水里”,“踩稳,小心礁石割脚”,“别往里走了,会陷到泥里”。他说着蹩脚的普通话。海南人说话,我是听不懂的,尖着嗓,总像吵架。
街市上渔民在招揽赶海生意,他们黢黑,戴着斗笠,一身海的咸腥,招呼每一个走过的游客:每人80元,渡船,带你去只有他们知道的有蟹和海星的浅滩。有时能捞到海胆的。
我不愿涉水,便登上“瞭望塔”眺望四周,脚下是绿毯般的红树林、余晖下闪着光的纵横河叉,远处是墨色的山,暗沉沉的大海和归渔的船。
晚风习习。
“我们今天要下海去摸海胆,找海星,看一下我们今天能摸多少。”去时期望满满,回来,桶里,就几只小蟹和几颗螺。还好,有几枚海胆。
远处,渔排上已经亮起了灯。
五
“海南,下一个香港?”自前些日子国家发布海南自贸岛12月18日封关之后,网上爆燃了社会对海南岛未来的展望。
海南似乎是一个唤不醒的孩子,原因何在?以往,人们归罪于岛民的懒散,归罪于政府的腐败,归罪于市场的无序,归最于开发商的贪婪。东北的“候鸟”,冬天一到,满公园的大妈广场舞,满岛的东北腔“你瞅啥?”菜价飞涨,三亚“宰客”履见报端。春节一过,人去楼空,小区寂寥,街道空荡,房价一落再落。
多年来,美丽的海岛就这样被“放了鸽子”。
海南被称为“中国的夏威夷”,这个唯一的中国热带省份,盛产海鲜和热带水果的地方,几起几落,“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自贸区”,它的定位也屡屡改动,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楼塌了。海南的经济总落后于大陆沿海其它省份。改革开发以来,东北人在这个岛上撑起了旅游餐饮的半边天。
这下好了,多年期盼的“封关”今天落地,整个岛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全岛封关模式,覆盖3.5万平方公里,是香港面积的32倍,形成全球最大自由贸易港空间载体。国家单对海南的开放搞活政策,进口贸易零关税的商品,覆盖率提升至74%、加工增值超30%货物内销免税,以期打造产业链整合新优势,新的经济特区。
听听经济专家怎样解读这次海南岛“封关”:
“2025年7月23号,国家发改委正式宣布,海南将于12月18号全岛封关。消息一出,资本圈彻底炸了,为什么呢?因为在封关消息公布之前,国内外资本,就已经开始疯狂布局。根据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数据,2024年海南新增外资企业2072户,是2018年的6.95倍。瑞士的历峰,法国的路威酩轩,英国的比尔斯,美国的雅诗兰黛,全球顶级巨头纷纷抢滩海南,投资海南的国家和地区,从2018年的43个,暴增到如今的174个。为什么资本会如此疯狂?因为他们看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中国在海南,正在再造一个超级的自(由)贸(易)港,而且这次的规模是香港的32倍。
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是:开什么玩笑?海南人均GDP才7万块,香港38万,差了整整五倍还多,一个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一个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还是卖椰子的旅游岛。
但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正是这种巨大的落差,才蕴含着最疯狂的财富机会。还记得40年前的深圳吗?1979年,深圳GDP才1.96亿,现在呢?3.55万亿,翻了近18800倍。海南现在的起点,比当年的深圳高多了。而且这次中央政策,简直就是王炸级别的。全岛保税,6600种商品零关税。企业所得税15%,个人所得税最高15%。还有一个核弹级的政策,加工增值30%免关税内销。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海南将成为全球商品,进入中国14亿人口市场的超级通道。”
天时地利人和,国门打开,政策导向,全球资本正大量涌入海南……
未来另一个深圳或香港,是必然的。给海南一个十年吧,她的凤凰起舞,必将“当惊世界殊”!
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海南,正是腾飞的好时节。
2025.08.05 晚.海南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