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星月】过坎儿(散文)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不可拒绝的自然规律。少年不知愁滋味,成年后一个个沟沟坎坎接踵而来。记得刚结婚的时候,婆婆感慨地说:“人这一辈子经历的事儿比那树叶都稠。”当时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竟然不屑一顾地想,有那么夸张吗。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走过了而立,走过了不惑,婆家的事儿,娘家的事儿,兄弟姊妹的事,一桩桩,一件件,件件都牵扯着自己的心。亲情既是温暖的港湾,也是沉甸甸的责任,生而为人就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到。无论遭遇怎样的风浪,“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我们要学会坚强的面对,努力跨过一道道坎。
周六傍晚一个小小的意外,爱人右脚三个脚趾被木板砸骨折了,我陪他来到一家骨科医院,他被安顿在病房16床。
脚伤的疼痛在院长给他处理外伤的一刹那爆发了。“哎呀,哎呀……”老公撕心裂肺地喊叫着,继而又痛苦地呻吟着。他痛苦的喊叫声犹如尖刀扎在我的心口上,我不敢看他那血肉模糊的伤口。
治疗方案是等脚面外伤愈合后为脚趾做穿钢针的手术。他那被打上石膏的右脚被包扎的严严实实,整只脚缠上了一层又一层的纱布。医生叮嘱他,要老老实实地躺在床上,不可以活动,尽量不要右脚着地。一向好动的老公失去了行动的自由。
那天起,他被牢牢地“拴”在了床上,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接受医生的治疗。每天滴注三瓶液体是雷打不动的治疗,还有大把的口服消炎药需要喝下去。我能做的事情就是缴费,取药,端水,做护理工作。
转眼到了周一,老公坚强地说:“我一个人在医院完全可以,你回单位上班吧。”于是他一个人被丢在了医院。午饭由小姨夫在医院附近买一份饭送到病房去,下午饭要等到我下班回来。
每天傍晚下班从101路公交车下来,再向东走一段路程,骑个小黄车匆匆忙忙地往骨科医院奔去。此时,正赶上下班的高峰期,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上穿行,心里有种莫名其妙的悲凉。
每骑行到淇河路口中段,把小黄车扎在一家粥店门口,进去买上一份粥一份菜带到医院,伺候老公吃晚饭,然后到水房给他接一杯热水让他把药喝下。这时候,老公开始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述病房里的所见所闻,我一边聆倾听着,我一边做着“学习强国”中的题目。有时候“学习强国”还没学完,已经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老公不想让在外地上学的儿子知道他受伤的事,他担心会影响儿子的学习。想想也是如此,儿子一旦知道他老爸受伤的事儿,怎么会不担心呢?儿子如果知道了,一定会第一时间从学校返回来的。每次儿子给家里打电话时,我们俩都编出合适的谎言掩盖了老公脚受伤的实情。
一天晚上侍候完老公,骑车从医院回到家后还不到八点,心里有点不舒服,一个人沿着泰山路步道散散心,我下意识地拨通了孩子的电话,儿子关心地问:“老妈,吃饭了吗?”听到儿子熟悉的声音,我的眼泪喷薄而出,一时间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我猛然一惊,我不能暴露自己的情绪,怎么能让儿子为家里担心呢?我平复了一下心绪,停了几秒钟用平缓的语气和儿子聊起了学校生活。儿子叮嘱我:“老妈,你要注意身体,照顾好自己,别太劳累。”顿时,一股暖流涌入心田,心中的忧伤随风而去。
伤筋动骨一百天,老公需要安心休养三个月了。穿钢针手术完成了,从网上买来了一副拐杖,回家慢慢休养。“祸之福所依,福之祸所伏。”这段时间老公一边养伤,一边开始安心地读书了。一向不爱读书的他竟然读完了三本《平凡的世界》,后来还学会了用乐器埙吹奏简单的歌曲。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坎儿”是一种生活的常态,“坎儿”之于人生的意义,它虽然带来痛苦与不便,却也淬炼了亲情,彰显了坚韧,教会了珍惜。周国平曾说:“我相信,一个历尽坎坷而仍然热爱人生的人,他胸中一定藏着许多从痛苦中提炼的珍宝。”遇到坎儿,难过归难过,生活还得继续往前走,关关难过关关过,事事难熬事事熬。当你勇敢的跨过去,所有坎儿的都会成为人生路上的垫脚石。
这道坎,我和老公合力跨了过去。一家人过着平淡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不求荣华富贵,只求平安康泰。亲人安好,才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