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晓荷】第一次出远门(散文)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人们习惯了长年在自己居住的地方生活,对外边的世界根本就不了解,也不想去了解。除非知近的亲属家有事儿,才能出远门串亲戚。久而久之,人们形成了一种狭隘、固执、甚至愚昧的性情,而且没见识。
1988年,已经是改革开放十周年了,南方发达城市突飞猛进地发展,而地处大东北的黑龙江省,尤其是地处黑龙江省西南角,与三省区交界的地方——泰来县,显得更加封闭。这一年,县里领导以及各乡镇的主要领导,纷纷外出学习考察,开阔眼界,学习发达地区的新鲜经验,像一股春风,让这个偏僻的小城,引起了春潮涌动。出去的人们回来议论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气象,新信息让人们非常向往。我也期盼着有机会出去走一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发达地区的新气象。
机会来了,全国妇联在北戴河举办全国妇联干部培训班,各县都有名额。泰来县妇联分得5个名额。这个消息让人又高兴、又激动。当时经过妇联班子研究决定,由我带队,平洋、汤池、和平、街基四个乡镇的妇联主任参加。我们召开了一个小会,讲一下参加培训的要求,同时,我想借这个机会,在培训结束后,去北京等地考察学习。并让几位妇联主任请示乡镇领导多批一些经费。
我们满怀着好奇和期盼的心情出发了,从泰来到秦皇岛有直达的火车,票价很便宜。到秦皇岛火车站有接站车。我除了1966年到北京一次,再没有出过远门,几位妇联主任也是第一次出远门。我们看到什么都感到新奇,真有刘姥姥进大观园之感。
当我们乘坐全国妇联的接站大巴去海边的培训中心的时候,我们的眼睛就不够用了,看路边茂盛的树木、花草,还有红色土壤,平坦的道路,我们都是第一次看到。不一会儿,我们看到了大海!我们惊呼:海、大海!只见水天一色,扬着风帆的船在海里来来往往。我禁不住脱口而出:“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此刻,我们惊喜不已,只觉得心里犹如大海一般开阔起来,外面的世界如此精彩,祖国的大好河山如此壮丽!
我们将在这里学习两周时间,有更多的时间去亲近大海。想一想都特别的兴奋。我们的心里像打开了一扇窗,那些新鲜的空气、海滨,新鲜的知识如滔滔大海涌入我们的心田。自己都觉得突然间就变了一个人一样。清晨,我们到海边散步,抓小螃蟹,欣赏大海的风光;晚上,我们光着脚在海边沙滩上嬉戏,看落日沉入大海。白天,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听课,学习时事政治,学习妇联工作理论和经验,充实我们的头脑。记笔记,写作业,写体会,每一天都是那么充实,那么舒畅。大家都说,出来学习太有必要了,真长见识,学知识啊。
培训结束了,我们准备去北京、济南、天津、大连等地考察。我建议去上海,她们几个说太远了,没同意,我们就按照这个路线走。
秦皇岛到北京很近,下午上车,晚上就到了。我们第一次出门,也没有经验,车上的人很多,十分拥挤。我就想,到北京住哪里呢?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可以提前做个攻略,网上预订,只有走一步看一步,我正在为到北京住处为难的时候,有个人从人群里挤过来,大声喊着:“到北京住宿登记了,有接站车!”我灵机一动,赶紧说:“给我们登记上,五个人。”
到了北京站,出了站台,确实有接站车,我们几人上了车,来到了一个旅店,房间挺多的,中间是一个大厅,十分宽敞。我们看看,感觉挺好的,而且费用也不高。大家分别到各自的房间休息,洗漱,然后吃晚饭,早早就休息了。半夜,我们睡得正香的时候,忽然被一阵吵闹声惊醒,打开房门一看,偌大的大厅里摆满了床位,而且来了好多人,都是南方口音,女士居多,叽哩哇啦地高声说话,闹哄哄好半天才静下来。
第二天,我们去故宫、天安门、颐和园、北海公园游览,晚上回到这个吵闹的旅店休息,一转眼一周时间过去了,祖国的首都让我们大开眼界,每一天都在新奇的感动中度过。北京那么多名胜古迹,我们根本走不过来。于是,我们决定去济南。人称济南是火炉城市,我们真真地领教了。下了火车,我们打听哪里有宾馆,有人告诉我们乘公交车几站地就有宾馆。我们坐上了公交车,这里人说话都是山东口音,有些听不懂。我们也不敢说话,担心说东北话让人家笑话。到了站,在右手边就有一个宾馆。房间宽敞明亮,卫生条件也好,只是太热了。床上铺的凉席,我们一坐,温度比体温还高。那时候也没有空调,一个电风扇,扇出来的都是热风。
第二天,我们去千佛山,游大明湖,趵突泉、李清照故居等。晚上回来,议论明天去那
里,大家说去泰山,来济南不去泰山多遗憾啊。我们就决定去泰山。宾馆服务台就有去泰山的宣传单。我们到了指定地点,有车来接,然后去泰安。第一次出来登山,也没有什么准备,我穿着裙装和在北京买的白色羊皮凉鞋,这也不是登山的行头啊!那时候,真是啥也不懂啊。有趣的是我们五个人,有一位就在中天门坐着不走了,有两位爬十八盘,走了不到一半儿,就往回走了,我和街基乡妇联主任爬上了玉皇顶,虽然很累,当我站在山顶,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意境时,心里充满自豪感。只可惜了我那双崭新的皮凉鞋全飞边了。
晚上回到驻地,我发现有人情绪不对头,有点儿想家了。也是,我们出来二十多天了。
那年我三十多岁,最小的不到三十岁,而且孩子都小,离家这么多天真不容易啊。这女人就与男人不同,走到哪里都牵挂着家和孩子。我们决定去天津然后坐船去大连,从大连坐火车回家。
来到天津正好是清晨,我们坐公交车到了市中心。先找旅店住下,我们人生地不熟的,站在那里发呆。我说咱们坐人力车找旅店,于是和一个人力车师傅说:“把我们拉到有旅店的地方。”那个师傅拉着我们转来一个圈,停下了,说“这里有好几家旅店呢。”我们走了一段路,来到一个街角,发现了有个小旅馆,我就去安排住宿,价格不贵,当我们进入旅馆时,才发现是地下室。里面有烟味、汗味、霉味交织在一起,令人作呕。这怎么行啊?我看她们几个沉着脸,一声不吭。我说:“你们先在这里待着,我再去找旅店。”我出了门,往前一走,就看见了一个高大的门脸,上面写着是“国民饭店”。我进去一问,这里竟然有五人房间,而且价格合理。我赶紧交钱,订下一个五人房间。然后回到那个地下室,把房间退掉,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大宾馆。
不巧的是正赶上下雨天,我们到水上公园转一转,我带着一个“傻瓜”相机,用胶卷拍出来的照片,不怎么清晰,和现在的手机拍照相差好远。又到附近的商场转一转。
去大连坐船,必须提前买船票。在她们午休的时候,我到前台大厅打听卖船票的位置,就只身一人去买票。天津的道路很特别,十字路口很少,大都是米字型的路口。我步行,认真记住每一个路口的特点,来到售票处,有十几个人在那里等候,不一会儿,窗口打开了,等排到我,当天的船票都已经卖出去了,明天的船票得明天过来排队买。我便原路返回了。第二天,我早早地来到了售票处,排队买票。等排到我了,只有散舱票了,散舱就是船的最底层,没有座位。想一想大家着急回家的样子,我买了五张散舱票。
我们乘车来到塘沽码头,检票上船。忽然听说,有加床,真幸运,我们也买到了临时加床的船票。所谓加床,就是在游乐厅里,晚上九点以后临时放的床位,不管咋说,比散舱好多了啊。因为时间还早,我们就到散舱看看,里面像一个大仓库,既有货物还有人,席地而坐,空气也不好。开船了,只觉得船摇摇晃晃地,直晕。我们又来到甲板上,听着大厅里的音乐,看着大海的浪涛拍打着船舷,心里也安稳了许多。九点以后,来到宽敞的大厅里休息,空气也好,也不那么摇晃了,美美地睡了一觉。
清晨,船靠岸了,大连港到了。我们乘车来到了大连火车站,先把返程车票买好,几个人脸上都有了笑容。我们到老虎滩、水上世界看一看,就乘车回家了。
这次出行,时间比较长,我们也经历了好多第一次,也积累了好多经验。参加培训,学习了业务知识,提高了业务能力;考察,开阔了视野,眼光更远了,见识增加了,境界提升了。后来,我们几位除了一位调到外地以外,其他几位在工作中成绩突出,都得到了相应的提拔。有的当了副镇长,有的当了纪检书记,还有的提拔为副县长。过后回想起来,姐妹们说:“那时候第一次出门,时间长了就想家,如果现在出去一定会去更远的地方看一看。”
2025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