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星】给母亲安了监控(散文)
母亲出院那天上午,弟开车送她回南河屯,途中,弟将车停在路旁一棵梧桐树下,车窗敞着。弟说,我去去就来。母亲等了很久,弟才办完事打开车门,驱车往家走。到家后,母亲扎一条围裙,进菜园子,摘一些生菜,白菜喂圈里的四只蛋鸭。弟不声不响按照说明书的指示,把摄像头安在三个地方。一个在客厅,一个在厨房,一个在前院子的屋檐。这三个位置是母亲最主要的活动范围。母亲不认识监控,不知道是什么?弟说,监控。之所以,安监控,方便我们姐弟在城市,可以时时刻刻了解母亲的状况。脑梗虽然不重,但对母亲而言,也不轻松。她每天黄昏四点,吃一粒阿司匹林,还有一粒溶栓药。离不开药物的维持,现在,母亲生活能自理,父亲走后,做她思想工作,带她到城里居住,母亲没答应。她不习惯用马桶,烧饭烧菜用了一辈子大铁锅,柴禾火。楼里高压锅,电炒锅,空气炸锅、电烤箱、微波炉、电饭煲,一律电气化,母亲不适应,根本不适应。她对南河屯有着深厚的感情,儿女没坚持,遵从母亲的内心。母亲的病,也不容含糊。既然无法时时刻刻陪在母亲身边,弟说,按个监控。手机下载app,随时能看到母亲的行踪。除非母亲出去了,不在监控范围内。
母亲是不吐口的,监控在母亲这里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不过,母亲经常收看央视频道的法制天地,法律讲堂。她多少明白点,监控是何物?有了监控,很快捷,你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家里的事情。几年前在一则新闻中看到,一位老人,孩子们在省城上班,平时也极少回来探望老人,老头一个人独居乡下,那年夏天,邻居们好几天没见到老人,以为老人被儿子接走了。大伙就没在意,大约好几天了,一个邻居经过他家门口,闻到一股恶臭,在老头的院子蔓延,扩散。邻居有不祥的预感,这老头快一周没抛头露面,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老头很冷静,他没有立即上前敲门,而是到派出所报案。派出所来了调查,撬开他的房门钥匙,推门进去一看,老头仰躺在炕上,脸脱相,变形了。露在外边的皮肤,招来一群一群苍蝇,苍蝇生了蛆。在老头身体,脸上爬来爬去,空气中一股子恶臭,熏得人蹲地上卡卡一顿吐。通知老头的儿女,开着大车小车豪车,回来祭奠,奔丧。好一顿发送。众人议论纷纷,如果老家安了监控,肯定会发现老头的异常,及时打叫救护车,或者喊人送医院,一点问题没有。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国内大中小城市的人,老人居多。关于老人留在村庄抑或城市?多少人在讨论这个事件?住养老院固然是不错的选择,就母亲来说,城市呆不下,村子愈来愈荒凉,也说过让母亲住养老院,母亲不干。说什么也不干,不能逼母亲。顺着她来,弟先斩后奏,反正监控安上了,万事俱备,东风也来造访。安妥了,弟语音,叫我下载app,登录注册。弟把三个监控的二维码分享给我,我一一添加,填写。没想到,居然如此奇妙。对着话筒,就可以和母亲交流。老宅子大大小小的角落,物什,一只七岁的橘猫,老铁锅,木头门槛,纱窗,粉色的窗幔子,锅灶,锅台,屋门口的一个长条写字桌,四只木头板凳,一只马扎,桌子底下晒着一摊土豆,几颗南瓜,十几枚鸭蛋,母亲咳嗽一声,猫叫一下,我们看得,听得,一清二楚。这三个监控,大体上搜得到母亲的活动,也有死角,比如,东屋和西屋,搜不到。监控是科技狠活,是好东西。有利也有弊,母亲觉得一下子被监视起来,毫无隐私,监控一开,总觉得身前身后有一双眼睛盯着她,好不自在。我告诉母亲,监控不是万能的,你可以在它的死角处,解决隐私问题。
我和弟轮流回去陪母亲,我上两天休一天,弟上一天休二天。谁休息谁回去,这么一来,一搭配,不那么累。上班期间,我一有空就打开手机监控,看看母亲在忙什么?做什么饭菜。母亲一个人在家,也糊弄着打发一顿饭菜。我与弟劝她,看开,看淡,活得通透些。一辈子的人了,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父亲在时,节俭,攒了不少东西,我不要,弟也不要。什么毛巾,手套,一箱子小人书和长篇小说,怎么处理?问母亲,母亲说,拿到坟地烧了吧。准备在父亲百日那天,烧了,嘱咐父亲,在那个世界别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有监控后,我不用打电话,通了监控,开了话筒在监控这边喊话,母亲听得真切,监控告诉母亲,几点吃药,需要注意的事项,大热天减少外出,脑梗病人,不宜生气上火,焦虑。有事,我们挡着。
那天,雷阵雨天气,母亲把监控开关拔了。我一时间像丢了魂儿,在酒坊门里一趟,门外一趟,坐也不是,走也不是。浑身不舒服,电话也拔了,和母亲断了联系,心急如焚。雨过天晴后,我马上同母亲取得联系,第一句话,妈,你以后别拔监控开关,母亲说,怕打雷,打坏监控。
监控安了十来天,我也有了一种依赖感,哪天哪晚不看监控,睡不着,睡不着。据我所知,村子的一部分留守老人,儿女们基本给安了监控,不为别的,只为时时掌握老人的近况,一旦有不好的事情,及时喊人,有些病,心脏病脑梗,脑中风等,最佳的救治时间,不能错过,一错过,人的命保住了,但人的生存质量,身体状态就可想而知了。
前不久,看到一个视频,一对年轻妻,南下打工,将五岁的女儿交给奶奶看管,有一天,女人通过监控发现孩子被出去买菜的奶奶,锁在屋里,孩子找不到人,哭得嗓子也哑了。女人赶紧隔空喊话,女儿哭哭啼啼的央求,妈妈能不能不出去,在家陪陪我,我害怕。女人思前想后,考虑到孩子奶奶岁数也大了,女儿的成长,她做母亲的不能缺席,毅然订了火车票,返回老家。一家人只要勤劳肯干,日子就不会差。如果没有监控,女人还像个没事人似的,毕竟,外出务工的人不计其数。
我有一个中学同学,张某某,我本家的。她结了两次婚,两次婚姻都败在男人出轨,在外养小三。她是通过在男人的手机上,安了探头,抓到男人和小三在一起鬼混的证据,让男的净身出户,婚内出轨,有一次,同学聚会,我俩坐在一起,酒杯一碰,话就多了。她说,监控,探头,帮了她大忙。现在,她带着小女儿生活,小女儿是第二个的男人和她生的,男人乖乖每月掏抚养费。大姑娘在第一个男人那里,这些年,她是怎么熬过来的,冷暖自知。
就我个人来说,我不喜欢按监控,楼房也就百八十平米,安个监控,哪有隐私可言?像眼下的城市居民,家家是防盗门,指纹锁,安个监控倒是,也能看到偷,贼什么的。小物什丢了,监控即使看到人脸,去找物业,物业能管吗?报警,不是大数额的钱财,死伤严重的人,警察够上门。当然,有余钱,在家,在家庭共有的大棚,猪圈,农作物产地,按上监控,远程操控,也不失为一种自我保护。情侣也好,夫妻也罢。假设互相提防,偷摸给另一方按个监控,窃听器,这段关系,无论多少年最后也得散,除非君子坦荡荡,心底无私天地宽。否则,没好结果。一段感情,一旦掺杂了不信任的因素,距离土崩瓦解不远了。
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监控等,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万里之外,通过一线牵,就能及时了解到彼此的情况,与其对着冰冷的屏幕哭,不如陪在亲人身边笑。特别是人老了,更需要儿女的陪伴。监控只能起到监控的作用,它再先进,再科技,再权威,也替代不了儿孙绕膝,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景象。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