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老王和他老婆(小说)
老王走了,人们都说老王总算脱离苦海了。
老王病了有很长时间了,但他从不对老婆说。他们老夫妻貌合神离了一辈子,他觉得说与不说一个样,为了孩子硬撑着,终于撑不动了,老王只求早死早解脱。
老王是一位五十年代从农村考出来的大学生,那时侯没有几个人能考上大学。考上大学的在那时候人们的眼里,就是人中龙凤的人物。老王年轻的时候也是十里八乡争相谈论的焦点。长得帅,又是大学生。给老王(那时侯应该叫小王)介绍对象的,把老王家的门槛都踏破了。谁家不希望把自家闺女嫁给这样有前途的好青年呢。
老王的老婆年轻时侯长得也算一个俊,别看来自农村,可不是村姑样。从不像那些村里姑娘,急急地打狗骂鸡,粗声大气地吆喝。老王一眼就相中了这个媳妇,不多言不多语,低眉顺眼地,走路生怕踩死蚂蚁,干活轻手轻脚,长得虽不似天仙,但老王相中了她的温柔贤淑。老王娘纯粹的农村老娘们样,嘴碎、爱传老婆舌,老王烦透了他娘这种叽叽呱呱型的女人,老王要娶个跟他娘不一样的女人,娶个林黛玉式的女人。
老王毕业分配没分到本地,被分到离家一百多里外的外地。老王一歇班,就急急地往家赶,骑车要大半天才到家。有新婚的媳妇勾着,老王不觉得累。一年后,老王媳妇给老王生了个闺女。那时候农村重男轻女特别严重,自从老王媳妇生了闺女,老王他娘开始对媳妇各种挑剔,觉得儿媳妇配不上自己的儿子。新婚的媳妇对婆婆的挑剔只能忍,老王不在身边,老王媳妇心里郁闷,有苦没处诉,一来二去,精神有些恍惚。老王媳妇身体不好,奶水不够,闺女长得又小又瘦,病病歪歪,老王娘更不待见儿媳妇了。老王回到家,老王娘就向老王数落儿媳妇的不是,老王媳妇也向他诉苦,老王不知该听谁的,不胜其烦。刚上班时的老王常需要外出施工,野地里连个人毛也见不着,更别说女人了。一帮大男人在工地无聊地打扑克,吹牛,总盼着工程完工回家。老王回到家本来想找老婆温存,可老婆见了老王总是哭哭涕涕,时间长了,渐渐地老王也开始嫌弃他媳妇了。老王烦了,后悔了。觉得找这样的林黛玉太让人闹心,老王渐渐地不爱回家了。
老王媳妇在老家带着体弱多病的女儿,有苦无处诉,精神竟出现了问题,孩子带得更坏了。小姑娘三岁的时侯,抽羊角疯死了。老王对媳妇彻底失去耐心,老王不外出施工了,回到单位上班也几乎不回老家。歇班就跟单位的年轻人一起看电影,打扑克。小李跟老王还有几个年轻人都是学校毕业的,有共同的话题,经常一起看电影、聊天。小李很活泼,有文化,还会打扮,老王觉得小李就像电影明星。老王跟大家在一起聊天,别人一提到自己媳妇,老王就摇头,直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小李经常帮助老王钉个钮扣,洗洗衣服,老王觉得小李才是自己的意中人。在单位,老王和小李都是外地人,周末单位的人大都回家了,老王和小李不回家,一起看电影,逛公园。单位同事碰到过几次,都背地说老王要移情别恋。小李比老王小几岁,那份青春气息,也确实彻底把老王俘虏了。老王向小李坦白自己的内心,小李也许是出于同情,也许是出于寂寞,也许出于欣赏,与老王保持着比同事亲密的关系。老王回老家向老婆提出了离婚。
老王老婆自从没了女儿,伤心难过,病了很长一段时间,吃了很长一段时间中药,身体才渐渐恢复。病好了的老王老婆还是那么少言少语,但却少了过去的柔弱,对老王娘也不再畏惧。她说自己的女儿就是因为老王娘不待见才死的,再仔细看老王媳妇,眼里露着凶光。老百姓话说的:咬人的狗不叫,瞎叫的狗不咬人。老王娘说老王媳妇就是那只不叫的狗。
老王媳妇也许早预感到老王变心了,对老王不再奢望什么温存理解,但她决定不会放过老王,她把失去女儿的痛,及对婆婆的恨,全记在老王身上。老王媳妇到老王单位哭哭涕涕找领导告状,把老王要离婚的事闹得人尽皆知。那时侯,单位对职工离婚的事管得特别严,严重的要开除。领导找老王谈话,老王只好妥协。单位还给了老王一个单间,让老王把老婆从老家搬过来。
老王和小李的事单位也人尽皆知,不知谁多嘴,把他们的事,传给了老王老婆,老王老婆更气了。但气归气,老王老婆自从来单位住,不吵不闹,出门见人说话总是和风细雨。单位人都说老王就是陈世美,吃着碗里的还看着锅里的,这么好的媳妇,还不安分。并且背后对小李指指点点,说小李破坏别人家庭。小李受不了别人异样的目光和指指点点,申请调走了。老王也彻底收了心,决定跟老婆一心一意过日子。
单位照顾老王,不再让他参加单位安排的外出施工,在办公室搞管理工作。老王有文化基础,管理工作做的也不错,单位领导有意提拔老王。跟老王一起参加工作的几个人中老王学历最高,工作干得最出色。可领导们集体讨论时,就有领导提出异议,拿当年老王闹离婚的事说事。比老王学历低的老刘最终得到了提拔,老王的进取心大受打击,不再努力进取,工作做得马马虎虎。老王老婆又怀孕了,这次生了个男孩,老王很高兴。老王媳妇自从生了儿子,觉得母凭子贵,更有仗势了。
孩子过一百天时,当着老王的面、当着来探望她的老王的同事、老王家的亲戚,老王媳妇对老王一顿数落,臊的老王脸红一阵、白一阵。自此老王彻底被媳妇拿捏住了。老王工资全交,做饭、洗衣家务活全包,老王媳妇只看孩子。老王媳妇从不跟老王回老家探望公公婆婆,老王只好一个人回家看望爹娘。老王媳妇逢人便捂着胸囗抱怨,我在他家可是从死里走了一遭,我那可怜的闺女,我做梦总是梦见她哭。大家都对老王媳妇报以同情,觉得老王媳妇不回家做得对。老王媳妇以受害者的身份博得了别人的同情和好感。老王更死死地被媳妇拿捏住了。
老王退休了,单位照顾职工子女,老王儿子也到老王原来所在的单位上班了。老王儿子小王长得随他爹,像他爹年轻时候一样帅。同单位女职工小张喜欢上了小王,俩人搞起了对象。小张性子直,好说好道。对同事说,刚跟小王谈对象时,小王妈做了好吃的给送,小王妈慈眉善目的,说把自己当亲闺女待,把自己哄得铁了心要跟着小王。
小张小王俩人处了多半年对象,结婚了。一结婚,小王妈再不装了,也不再对小张嘘寒问暖,端起了婆婆架子。指使小张干这干那,还各种挑剔。可当着儿子小王的面,小王妈又恢复一副慈母的面容。小张对小王说婆婆的不是,小王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他对小张说,你别瞎说,俺妈可不是你说的那样,对你多好。小张有苦没处诉,就在班上对同事诉苦。渐渐地,单位里都知道小王妈还有这么一面。人们都摇着头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呀!人们再见到小王妈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走过来,就小声嘀咕,老王媳妇可真能装。她再低眉顺眼,慢声慢语地讲儿媳妇怎么不尊重老人,怎么懒,也没人相信她。她离开后,人们还小声议论她,这个娘们得有多少心眼子呀!你看她说话虽然声音不大,但你看她的眼神,一看就不是个善类。
老王和老王老婆,一直维持着表面的家庭关系,很少沟通。老王是个干净勤快人,自己的穿衣戴帽都是自己打理。家里做饭、洗衣,样样干得麻利。老王老婆没事就往床上一躺,躺床就是她的活。还时不时把当年的老账翻出来,恨恨地数落老王一通。老王朋友不多,有也不好把这些家事往外说,老王郁闷,心里有苦说不出,日积月累,积出了病,老王眼看着一天一天地瘦了。别人见了老王就说,看着瘦了好多啊,年龄大了,可别学小年轻减肥呀,要顺其自然。老王支支吾吾,打马虎眼。
老王从去医院查出癌症到去世也就一个月时间。一检查完,大夫看着检查结果对小王俩囗子说,肝癌晚期了,没有化疗的必要了,别受那个罪了。老王很坦然,他说他活够了,这一辈子窝窝囊囊没过过一天好日子,死了就解脱了。老王毫无牵挂地走了,走完了他悲哀的一生。
老王老婆被儿子小王送去养老院了,儿媳妇小张说,我可不能跟她在一起过,她那些心眼子,她那张嘴,在一起,还不得把我郁闷死。
老王从去医院查出是癌症到去世也就一个月的时间,在医院一检查完,大夫看着检查结果对小王俩囗子说:是肝癌晚期了,没有化疗的必要了,别受那个罪了。老王很坦然,他说他活够了,这一辈子窝窝囊囊没过过一天好日子,死了,就解脱了。老王把自己偷攒的私房钱分给弟妹们,拜托他们替自己尽孝。老王毫无牵挂地走了,走完了他悲哀的一生。
老王老婆走路还是那样慢吞吞的,人们发现她的眼神不再充满仇恨,却多了迷茫。人们都说老王老婆一辈子活在仇恨里,苦了老王,也苦了自己。跟老王娘俩较劲了一辈子,自己又落什么好呢?
老王老婆这些年当甩手掌柜的惯了,一个人懒得做饭,跟儿媳妇也不对付,她的吃饭成了问题。儿媳妇小张既要上班还要照顾上小学的儿子。老王老婆被儿子小王送去养老院了。儿媳妇小张说:我可不能跟她在一起过日子,她那些心眼子,我可斗不过她。她那张嘴,反过来她有理,复过去她有理。宁可花钱送养老院,也不能在一起住。在一起住,还不得把俺郁闷死。俺还有孩子呢,可不能让她把俺孩子教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