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柳岸】妈妈成了植物人(微小说)

精品 【柳岸】妈妈成了植物人(微小说)


作者:或左或右 秀才,1118.5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2发表时间:2025-08-08 06:52:59

满家发生了一件天塌下来的大事。满妈妈突发脑溢血摔倒在院子里,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满爸爸发现后慌里慌张找来邻居。邻居着急忙慌地给满打电话,满一听头皮嗡嗡响,直呼:“坏了,坏了,可怜的妈妈不是瘫就是哑了。”满赶紧打了急救电话把妈妈送到医院,自己也赶到到医院。
   果然,满妈妈和大多数脑血管意外的病人一样,经过一番求救治疗,命是保住了,但成了植物人!一个严峻沉重的问题摆在一家人面前,谁来照顾成了植物人妈妈?难题,天大的难题!谁都没有空长期在家照顾,人人都要打工挣钱,满妈妈因为有眼疾,视力仅有光感,属于低保人员,照顾她可以获得每天200元的护理费,即便是这样的也没人心甘情愿在家照顾植物人妈妈。哥哥姐姐看着昏迷不醒的妈妈说:“满,你留下来照顾!你是最小的孩子,妈妈平时也最疼你!你在外打工也挣不了多少!”哥哥姐姐的口气毋庸置疑,他们像似商量过后的决定。满只能答应。
   满立即行动,给妈妈的房间装了空调,在妈妈的床边搭了一个小床。满爸爸是指望不上的,他是个稀里糊涂的的老头,给自己做口吃的都糊弄不到嘴,更别指望他照顾病人,不来捣乱就感恩戴德。满没有文化,仅仅认识几个字,打工只能干干粗活,确实一天也挣不了多少钱。他不懂看护病人方面的知识,从他的认知里这是11月份的天气,不能让妈妈冻着,他把空调开为暖气,特地拿床厚被子给妈妈盖上。满的思维里病人没有火力,需要更厚的衣被来保暖。
   从医院出来,医生交代病人是需要翻身,隔2个小时一次。满想着妈妈躺着也没动,怎么就要翻身?动来动去的还打扰了妈妈,妈妈总有一天会醒过来的。满按照交代给妈妈从鼻饲管里打牛奶,他去镇上买价格最贵的牛奶,心想给妈妈吃好点,妈妈就会好的快点。妈妈带着导尿管。满每天给妈妈用温水擦擦脸,他认为妈妈躺在床上只是睡着了,睡深了。洗脚、擦身子都可以不用做。哪有给睡着的人擦身子洗脚呢?
   妈妈是低保人员,满在家照顾村委给满200元一天的护理费。满说照顾妈妈不能要护理费,但国家要是给,也不能不要,自己也是靠打工过日子的人,不像国家工作人员不上班也是到时候就发工资的。满可不一样,自己一天不干活一天就没有收入,口袋空空。
   村里的人陆续去看满妈妈。来者脸色悲悯,脸色凝重叹息病人这一生的辛劳操持,一辈子没过上好日子,现在突然得了这种瘫痪在床的毛病,像个死人一般。人人都清楚这个病人不会拖延时间很久。以满家的情况没人会细心地照顾病人。
   有人一进去就被里面的气味熏得想吐,碍于情面站在病人床头,摇头叹息:“可怜啊!劳累了一辈子,到老了还要受这样的罪。”赶紧退出房间对满说:“满,你要经常打开窗户透透气,你妈妈的衣服也要常换换,你看村尾老万躺在床上半年,全身干干净净的,家里一点气味都没有,全靠他女儿照顾得好。病人需要用心,不能这么不管不问的。”满喏喏地答应着说:“好好,二表叔,我也是这样照顾妈妈的,我也开窗户,也给妈妈洗脸,我怎么没有闻到味道呢?”满真诚地说。“你看,你看,你爸爸裤子穿得一个裤管高一个裤管低,这老家伙也着实是傻了,裤管高低也不知道拉一拉,要是老伴在他前面死了,将来够他遭罪的。”二表叔看着满爸爸又是一通说。满这次没有吭声,他不知道怎么回答。人家说他老爹将来也是可怜的,满觉得也是。想想自己有哥哥姐姐,妈妈在医院时,哥哥姐姐有照顾。植物人妈妈回来了就硬生生地躺在床上,哥哥姐姐安排满照顾,像似让满捡了个便宜,足不出户,就能一天挣200元。哥哥姐姐说要出去打工了,在医院已经耽误了很长时间了,不能一大家子人都在家照顾妈妈,村委给护理费权当满在外打工的一天费用,满打工也挣不来大钱,这个钱给满,照顾妈妈还有工资可拿,大家都不和满抢。满只得答应这样的安排,他们能撇下妈妈不管,可他不能,他是妈妈最小的儿子。哥哥姐姐拍拍屁股走人,哪里还想到植物人妈妈爸爸也是糊涂不清……
   一个月后,村里开始传开了,植物人妈妈的儿女们开始争吵扯皮,妈妈是个累赘,没人愿意照顾了,包括满,即使有200元一天的工资也不行!
   满妈妈身上开始长褥疮,屁股、大腿、甚至嘴巴开始一点一点破损流黄水。无知的满还和村里人说妈妈身上好好的,一点也没有烂。大家不信说:“你们这样潦草地对待你妈妈,她身上不烂,打死我们也不信,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的老人,一天不翻身就会烂,你妈妈是个神仙啊,不烂才怪!”导尿管早就脱落了,满给妈妈带尿不湿,任由尿湿浸泡,想起来就换换,整个房间难闻的味道弥漫。
   没有人现在希望妈妈好起来,家里人都在盼着妈妈早点离开!虽然没有人直接说出,大家的心思明晃晃地都挂在脸上。忍来忍去,抉择权最后落在植物人妈妈大儿子身上。大哥郑重地提议不给妈妈从鼻子里打牛奶,邻居说与其让妈妈受这个罪,不如让我们的妈妈早点解脱。明理人都明白是这个道理,家里总有个人做主说出这个决定的,满爸爸是做不出决定的,他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的事情,满也不敢,大家都眼巴巴的等着大哥说出这一权威的话。大嫂在大哥身边嘀咕个不停:“你看你妈妈醒也醒不来,这样一天天的,要拖到哪一天,我们出去打工心都不安,珍害怕她哪天突然不行了,我们要匆匆忙忙赶回来,现在打工活也难找,好不容易找个活干,干了一半往家跑,老板要不高兴了,我们就没有活可干!”大嫂的话貌似句句在理。大哥不说话,揉揉皱巴巴的裤管,一双黑黢黢的手摸摸已经斑白的头发,“唉,我也老了,要是妈妈去世了,我磕头行李估计都不利落了……”
   满妈妈停止了一切外源的补给。孩子们都回来了,寿衣准备好了,甚至出殡下葬的流程大家都做了演示。客厅有餐桌的地方算是正上方的位置,逝者应该躺在这个位置最为庄重,一定要请唢呐吹手,让妈妈体体面面在锣鼓响天的氛围中升天,这是儿女们算是尽孝的一种极好方式,需要村头的张二来给妈妈穿上寿衣,给他搭手的就请东村的老王,老王是个胆子大得出奇的人,不怕野猪和蛇鼠,他从不相信人间有鬼魂的,这两个人是要给费用的,一人两百。妈妈生前家里亲朋好友乡里乡亲的谁家有事,妈妈也会随礼的。妈妈走了,会有礼金的,这样七算八算的,能把妈妈热热闹闹地出殡。
   第一天儿女们轮流坐到妈妈的房间,看着还在平静呼吸的妈妈,谁也没有多说话,大家都在等,等着那一刻,可谁也没有把这话说出来,心里是怎么想的,大家都心照不宣。一人一天值班看护妈妈,没有给妈妈任何外源性的营养,眼巴巴地等着妈妈离开。
   妈妈熬了5天,终于离开了。锣鼓响天地被安葬。
   活着的满爸爸成了子女争吵不休的对象!
  
   2025年8月5日
  

共 26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说《妈妈成了植物人》以冷静克制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底层家庭在突发重病面前的亲情裂变与生存困境,字里行间浸透着现实的粗粝与无奈,具有强烈的社会镜像意义。小说的核心张力在于“孝道”传统与生存现实的剧烈碰撞。当满妈妈成为失去自主意识的植物人,“谁来照顾”的问题撕开了家庭温情的表象:哥哥姐姐以“满挣钱少”“妈妈最疼他”为由推卸责任,将照顾义务与低保护理费捆绑,实则是对现实利益的精打细算;满被迫承担责任,却因认知局限与耐心缺失,让“照顾”沦为形式——他不懂翻身防褥疮的常识,忽视身体清洁,任由房间弥漫异味,甚至在潜意识里与家人一同盼着母亲“解脱”。这些细节没有刻意的道德批判,却通过生活化的场景,暴露了贫困压力下亲情的脆弱:当生存成为首要难题,“孝”便容易异化为权衡利弊后的选择,而非本能的情感驱动。该小说人物塑造极具典型性。满的 “无知”与“被动”,既是个人认知的局限,也是底层群体医疗知识匮乏、资源获取能力薄弱的缩影;哥哥姐姐的“精明”与“逃避”,折射出打工经济下,漂泊者在生存压力面前对家庭责任的异化;满爸爸的“糊涂”则象征着传统家庭中父权角色的崩塌——他无力主持大局,甚至无法自理,成为家庭矛盾中又一个潜在的“包袱”。这些人物没有绝对的善恶,却共同构成了一幅底层家庭在疾病与贫困面前的众生相:他们不是天生的冷漠者,却在现实碾压下,让亲情逐渐被麻木与自私侵蚀。总之,整篇小说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以近乎白描的叙事,让一个家庭的悲剧成为一面镜子,照见了底层群体在医疗、养老资源匮乏下的无助,照见了传统孝道在现代生存压力下的式微,更照见了人性在现实困境中的复杂与挣扎。它不提供答案,却以刺痛人心的真实,迫使读者直面那些被忽视的底层生存图景。推荐共赏!【编辑:纪昀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808002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8-08 06:53:28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2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8-08 06:53:45
  欢迎赐稿柳岸,柳岸因你而更精彩!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3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8-08 06:54:02
  小说《妈妈成了植物人》以冷静克制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底层家庭在突发重病面前的亲情裂变与生存困境,字里行间浸透着现实的粗粝与无奈,具有强烈的社会镜像意义。
   小说的核心张力在于“孝道”传统与生存现实的剧烈碰撞。当满妈妈成为失去自主意识的植物人,“谁来照顾”的问题撕开了家庭温情的表象:哥哥姐姐以“满挣钱少”“妈妈最疼他”为由推卸责任,将照顾义务与低保护理费捆绑,实则是对现实利益的精打细算;满被迫承担责任,却因认知局限与耐心缺失,让“照顾”沦为形式——他不懂翻身防褥疮的常识,忽视身体清洁,任由房间弥漫异味,甚至在潜意识里与家人一同盼着母亲“解脱”。这些细节没有刻意的道德批判,却通过生活化的场景,暴露了贫困压力下亲情的脆弱:当生存成为首要难题,“孝”便容易异化为权衡利弊后的选择,而非本能的情感驱动。该小说人物塑造极具典型性。满的 “无知”与“被动”,既是个人认知的局限,也是底层群体医疗知识匮乏、资源获取能力薄弱的缩影;哥哥姐姐的“精明”与“逃避”,折射出打工经济下,漂泊者在生存压力面前对家庭责任的异化;满爸爸的“糊涂”则象征着传统家庭中父权角色的崩塌——他无力主持大局,甚至无法自理,成为家庭矛盾中又一个潜在的“包袱”。这些人物没有绝对的善恶,却共同构成了一幅底层家庭在疾病与贫困面前的众生相:他们不是天生的冷漠者,却在现实碾压下,让亲情逐渐被麻木与自私侵蚀。总之,整篇小说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以近乎白描的叙事,让一个家庭的悲剧成为一面镜子,照见了底层群体在医疗、养老资源匮乏下的无助,照见了传统孝道在现代生存压力下的式微,更照见了人性在现实困境中的复杂与挣扎。它不提供答案,却以刺痛人心的真实,迫使读者直面那些被忽视的底层生存图景。推荐共赏!【编辑:纪昀清】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4 楼        文友:老百        2025-08-08 07:46:49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5 楼        文友:江山编辑部        2025-08-09 18:19:25
  该作品不符合此次【江山•见证】主题征文要求,改为非征文体裁。
江山编辑部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