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柳岸】紫云英(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柳岸】紫云英(散文)


作者:宁星 秀才,1589.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1发表时间:2025-08-08 07:00:18

四五月,草长莺飞,万物萌发,田野上宛如铺过一层厚厚的绿地毯。当和煦的微风拂过紫云英,仿佛微澜的海水,轻轻地拍打着我的目光和心之岸。
   大集体生产队期间,老家任何农田,包括偏僻的旮旯农田均种上紫云英。紫云英又名草籽、红花草。它素有“绿肥之王”的美誉,能将空气中游离的氮固定下来,可有效提升土壤的有机质、微量元素含量。俗话说:“绿肥种三年,瘦田变肥田。”
   秋冬时节,在稻茬尚留着的荒田里,村民一手端着畚斗,一手从里面抓出一把紫云英种子,撒在荒田里,一次又一次撒,就这样简单地播下种子。它总不矫情,生长期间无须刻意管理,到了春节前夕,便一片又一片绿过一丘丘农田。为了茁壮生长,春节前后要施几次草木灰。它是助力于紫云英蓬勃生长的唯一且非常棒的肥料,来之于田间小草庐。草木灰养分齐全,肥效明显,其中钾肥含量最高,对农作物生长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那时,每个田畈,包括山谷里的田地间,都合理分布着灰堂——就是二十来个平方米面积的泥墙小草庐,用以焚烧草木灰。焚烧前,队里会搞突击,全队男女老少,皆上山砍伐各种柴禾,如茅草,或小蕨草——老家人叫“笼衣”。把这些砍伐回来的放在灰堂门口空地上晾晒几天。接着,在灰堂的墙边,叠一层柴禾,铺盖一层泥土,一层层叠,一直叠至泥墙顶部。然后点燃,慢慢燃烧——焐灰。它没有吓人的浓烟滚滚和凶猛的火势,像农家做饭时的炊烟袅袅,显得非常温和平静。若在露天农田大面积焚烧秸秆,则浓烟滚滚,烈火熊熊,火势凶猛吓人,距离山林近,大风一吹,就容易引发山林火险。
   灰堂的柴禾燃烬后,才可以取用泥灰。使用前,先用竹筛,将没有燃烬的柴梗和泥块杂质舍掉,留下绵细的草木泥灰。施用时,有时在草木泥灰中拌入粪水等加大肥力。
   这种通过建灰堂焚烧柴禾来获取草木灰的方式,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得出的有效经验,是代代相传的传统农耕文明之一!
   每年,到了春耕,老家所有良田与山川大地几乎同一肤色——翠绿,从脚下这片绿过远处的山麓,甚至天际。春节前夕,紫云英为淡绿色的,而此时,颜色却浓得化不开,浓成墨与蓝,仿佛蓝天倒扣在田野上,蔚为壮观。它匍匐着生长,蓬勃葳蕤,但仍然把柔软的茎挺至膝盖高,浓密得如不透风的天然苫盖。恍惚间,摇曳的紫云英,宛如一位位身穿绿旗袍、阿娜多姿的女子,扭动着曼妙的腰肢,撑着紫色小花伞,从田野款款而来,也掠过一阵阵芬芳。
   接着田野上,洋溢着春耕生产的繁忙景象。村民们各司其职,耕田和平整水田,为插秧做好准备:有的耕牛(戴着篾口罩)、犁铧、村民三点一线,像一艘艘航船行驶在紫云英的田畴里,翻动着泥土的浪花;有的村民站在长方形的粑架上并拉住上面的一根绳子平衡身体,赶着耕牛缓缓移动,碾压粉碎泥块;有的村民在耕牛的后面握着耖把来回走动,平整水田;有的村民在平整好的水田边沿补田埂,用多齿钉耙挖起一坨坨泥巴送到田埂上,把凹凸不平的修补平整。干燥后,就可以插秧。
   此时,“半边天”们趁一些田畴的紫云英还未被翻耕,抓紧前去割掉那鲜嫩的部分,用以喂猪。躬身在田野里割翻一丛丛紫云英,像割浓密的草禾一样,须臾间就叠满了一担簸萁,就这样,一次次地割。又摇摇晃晃地把一担担簸萁紫云英挑回家。切碎,煮熟,给猪当饲料。要煮熟喂猪,否则会中毒,也不能多吃。那时,家家户户都养着几头猪,饲料比较缺乏。所以,紫云英收获的时候就多割一些回去煮熟,储存在大木桶里。在猪食盆里,舀入其它熟饲料时,添几勺煮熟的紫云英进去喂猪。
   大人们在割紫云英,我和小伙伴们却扑向绿茵茵的怀抱里。田野像铺上弹性的绿地毯,或像草原,我们在上面奔跑、嬉戏、跳跃、翻跟斗……仿佛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感觉。同时,折来连茎的花朵,做眼镜,手表,女孩们做耳环、发夹,别在头发上等。男孩们有时把割翻的紫云英叠成堆儿作枕头,躺在柔软、散发着清翠味的紫云英上面,舒服而惬意;翘着二郎腿,口里衔着紫云英花朵,仰视着蔚蓝的天空和朵朵白云,憧憬着未来……
   玩耍中,紫云英的绿汁,在我的身体上写满了童年的快乐!
   然而,在春耕生产中会偶尔发生耕牛多吃紫云英中毒的事件。尽管村民对这一现象有所防备,但紫云英很鲜嫩,田野又到处都是,村民也会疏忽的时候,所以难免会发生中毒事件。有一次,一头耕牛中毒了,症状是腹部鼓胀,村民们见状就跑到公社,叫兽医前来救治。它呆呆地站在路旁,接受兽医的打针和灌药水治疗。肚子比平时大了几倍,像两个大鼓,硬绑绑的。大家站在一旁为耕牛的生死而揪心!有的妇女在祈祷:“牛儿,你要活过来啊,不要死啊!队里的犁田犁地全靠你们的!牛儿……”
   但队长说了要查原因,如果放牛和耕犁的人对防范工作没有做到位的,要追究他们的责任!
   牛儿的眼眶里滚落一行行泪水,仿佛内心在忏悔:“唉,紫云英太鲜美了!我本想尝几口鲜,结果控制不住,就吃个爽快了;农民伯伯为了防止我嘴馋给我戴上篾口罩;我跑去偷吃时他们用竹枝抽打驱赶我,唉,都是我的错,我的贪吃!”
   由于这头牛中毒严重,经过奋力抢救,最终还是没有抢救回来!
   我现在想紫云英这一点真不好!默默耕耘的牛儿多吃了会被毒死,如果牛儿可以放心吃,那多好啊!可转念一想,世上哪有完美无缺的东西,何况农民们种紫云英并不是给畜牧当饲料,而是为了保护土壤,提供庄稼养分。从绿肥方面来说,紫云英已经比较完美。因此不必强求紫云英样样都完美,允许它的不完美!
   不管身在何方和星转斗移,家乡那一片片海洋似的紫云英,始终在我的胸中摇曳,摇曳!
  

共 22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充满生活温度与情感厚度的散文,作者以故乡的紫云英为线索,串联起农耕记忆、童年时光与乡土情怀,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土地与岁月的深情回望。 文章的妙处在于“以小见大”。紫云英本是寻常草木,作者却从它的多重价值切入:作为“绿肥之王”,它承载着传统农耕的智慧——从秋冬播种的粗放,到灰堂制肥的精细,再到春耕翻田的繁忙,一步步展现了劳动人民与土地共生的生存哲学;作为猪饲料,它关联着农家生计的琐碎;而作为童年乐园,它又盛满了孩童的嬉戏与憧憬。这些日常场景的叠加,让紫云英成为乡土生活的“见证者”,也让文章有了扎实的生活肌理。情感真挚是文章的另一亮色。作者写紫云英的美,用“绿地毯”“微澜的海水”“绿旗袍女子”等比喻,赋予草木灵动的诗意;写童年在紫云英里奔跑、做玩具、躺卧憧憬,细节鲜活如在眼前,满是纯真的快乐;写耕牛中毒的揪心与无奈,既有对生命的同情,也暗含着对“万物有缺”的辩证思考——这种对草木、对生灵、对生活的细腻体察,让情感既有温度,又有深度。总之,《紫云英》不仅是对一种植物的追忆,更是对一段岁月、一种生活方式的眷恋。它让我们看到,那些看似平凡的草木与日常,其实藏着最深厚的乡土基因与生命底色。推荐共赏!【编辑:纪昀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80800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8-08 07:00:42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2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8-08 07:00:59
  欢迎赐稿柳岸,柳岸因你而更精彩!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3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8-08 07:01:26
  本文不仅是对一种植物的追忆,更是对一段岁月、一种生活方式的眷恋。它让我们看到,那些看似平凡的草木与日常,其实藏着最深厚的乡土基因与生命底色。推荐共赏!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4 楼        文友:老百        2025-08-08 07:46:35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