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酒家】快递哥小胡(散文)
“老公,你下楼拿下鱼,野生的,快递哥小胡那里送来的!”老婆发号施令时,正是凌晨时分,我正舒适地躺在床上,眯着蒙眬的睡眼,似醒未醒。
我无可奈何地穿上衣服,打开沉重的防盗门,看到小区门口的公路上,正停着一辆送快递的电动车,橙黄的颜色,如同熟透的桔子。电动车旁边的小胡,同样套着黄色马夹,微笑着向我招手。我健步下楼梯,出楼房,这时天空曙光初现,一条银色的线拉成长长的条状,翘角飞檐的徽派建筑若隐若现,隐没在晨雾里,看不清轮廓,万籁俱寂,人们还沉浸在梦乡中,晨练爱好者也未出现。
我们相视一笑,通过言语确认身份后,小胡将电动车上的鱼倒入我桶里,特别交代说:“记得放下水龙头下,通点活水养着,鱼就不会死了,新鲜的更好吃呢。”说罢,他挥挥手,礼貌地说再见。我转身上楼,脱下单薄的外套,又趴回床上,嘴里嘟囔着:“这小胡,也太早了吧!这么早,哪来的鱼?”
老婆看看手机,将钱通过红包发给小胡,对话框里显示对方已接收。她跟我解释,这五点多钟对于小胡来讲,已经不早了。他每天三点左右起床,就要去河里收取头夜放下的鱼笼;取完鱼,开车去山里采摘山货,送往各个酒店;上午九点后再去送快递。快递送完,还得送外卖,从早忙到晚,根本停不下来!
老婆的话像重重的一棍子,敲醒了我,我瞪大双眼,再也没了睡意,爬起来问:“怎么可能?山货,哪来的山货,莫不是去搞点野生动物,这可是违法的。”
老婆笑笑,不是野生动物,山里全是宝,不同季节生长不同野菜或山果。小胡进山,就是采摘这些,吃惯大棚蔬菜的城里人特别喜欢,刚好去卖个好价钱。对了,过两天,他说带我去采点山蕨。
山蕨,可是我童年的最爱。每年三到四月,山里桃花始盛开,这些拳头一样的小可爱破土而出,在微风中轻摇,十足吸引了我们这些农家孩子,采回来洗干净,或蒸或炒或煮,都是难得的佳肴。粉蒸山蕨,上面搁点过年时腌制的腊肉,香气扑鼻,口感软糯,散发着诱人的光泽,能多吃两碗饭。如今,住在城里,居民楼束缚我的行动,工作捆绑我的时间,忙碌剥夺我的食欲,多少年没有亲近自然,没有漫山跑采摘山蕨,无可奈何去菜市场买一斤,加工起来吃,却失去了儿时的味道,总觉得味同嚼蜡。
我以为老婆开玩笑,只是说说而已,没成想她真付诸行动。之后的一天凌晨,不过四点多钟,窗外一片漆黑,高大的树木都难以看清轮廓,老婆的闹钟已经响起,“叮铃铃”的声响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我盯着她,好心提醒:“要不,你打电话跟小胡说下,就说不去了。刚下过雨,山路湿滑,你又不常进山,容易摔跤,磕了碰了不好。”
“到时受伤了,可就没办法上班了。”末了,我又补充一句。
“有小胡带着路呢,他天天都在山里,不是采山蕨,就是挖苦笋,还有采摘各种猕猴桃……只要能赚钱,他肯定准时出发。”老婆边穿衣服,边回答。头夜,她早已准备好结实的尼龙袋。
我不再管她,等下遇到困难自然回头。久居城市的人们总想上山寻找点采野菜的快乐,但安全重于泰山,孰轻孰重,她还是拎得清的。
等我再度醒来,习惯性地伸手摸摸身边,床上没人;打开门看看客厅,空空如也;瞅瞅卫生间,安静得可怕,老婆真上山了。据她说,除了快递小胡,她还约了另一个伙伴——同店的一位女士。此时的三人早在山上,踩着厚厚的雨靴,沿着陡峭的山坡,弯着腰,小心翼翼地走在山茶树林中,采得不亦乐乎。我看看天气预报,只有早晨一点雨,并没有多大影响。
老婆从山上回到家,不过早上八点。当时正值周末,我没有上班,看着老婆扛着一大袋山蕨,“吭哧吭哧”地上楼,连忙迎上去,接过袋子,顺便朝楼下一望,一辆货车已经消失在转角,留下一股子青烟,路面上,依旧湿漉漉的……
我看着全身脏兮兮满是泥巴的老婆,笑着说:“小胡带你去采山蕨,也不请人家上楼坐一坐,喝杯茶。”
“他哪有那个时间,必须将采摘到的山蕨简单处理后,赶紧送去酒店。”老婆坐在凳子上,揉着发酸的腿回答。
“昨晚,你不是准备了两个尼龙袋吗?”我开起玩笑,“我还以为你满载而归,挑着回家呢!”
“哪里吃得消!山里真有山蕨,可人扛不住,既采不了,也带不回来!小胡就厉害,可以采几袋,在山路上来回运几趟,走得急快,仿佛他一点也不累。”
我感慨:“这小胡干惯了农活,哪里像你们!你们两个女同胞捆在一起,都比不上他。”
“真的。”老婆笑着回答,露出洁白的牙齿,“真比不上他,我们是去娱乐,他是去赚钱。”
“他这么缺钱吗?”
“缺啊!他离婚后带着女儿,又重新结婚。对方同样二婚带娃。两人又生养一个男娃。三个小孩,一个喝奶,两个上学。老婆带娃,根本无法上班。全靠他一个人,怎能不缺?要不然,连饭都吃不饱。”老婆道出小胡的艰难。
难怪,小胡这么拼命?一天到晚,不是在赚钱就是在赚钱的路上。我们彼此熟悉之后,知道了他辛苦劳作的过程。三月乍暖还寒,空气中凝结着寒霜,各种野草萌芽,从土里探出脑袋,欣喜地打量这神奇的世界,小胡早早地起去河里。他自制竹排,撑篙技术高超,如同熟练的船工。他站在船上,竹篙轻轻一点,竹排离岸而去。
竹排在水里穿行,小胡抵达地点,收起鱼笼,倒进桶内。鱼儿活蹦乱跳,鲜活异常。这野生鱼肉质紧实,富含营养,深得食客们喜爱。寒风吹来,小胡瘦小的身躯微微颤抖,竹排溅起的水花打湿了他的衣裤,让他打着寒战。小胡却没作任何停歇,划着竹排如同穿梭的鱼。
收完鱼回到家,小胡热水都没来得及喝,直接灌一大杯凉白开,又开着货车,“轰隆隆”地出发。他住在县城,但城里寸土寸金,根本没有山货可采摘。他需要开车几十公里上山,将车停在路旁,走上一段山路。今天在一处采摘完毕,明天再去另一处。我们很是好奇,小胡怎么知道什么地方有山货?
再遇见小胡,他给出答案。找呗,进了山之后到处找,只要有路,且没有杂草丛生,说明肯定有当地的农民来往,应该有山货。实在不行,就碰运气,沿着山间小道,这座山没有,那座山肯定有,多摸索几趟,自然“轻车熟路”。
小胡是挖苦笋的行家。苦笋因其味苦、肉嫩,具有降火功能,深得城里人的喜爱。农历五月,正是苦笋上市的时节。春江水暖鸭先知,苦笋出土——小胡先知。他带着特制的锄头上山,总要趁早,抢在其他人前头。要是被他人捷足先登,一天的忙碌就得打水漂,几十里的车就白开了,不仅耽误工夫,还白白损耗油费。三次下网,两天打不到“鱼”,小胡就得愁眉苦脸,从而影响到家庭生活,特别是儿女的生活质量得严重下降。“三个娃的学费,艺术班费用,吃穿用度……样样都离不开钱,难啊!”小胡说。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作为教师——体制内人员,每月工资准时到账,可一转眼就花完了,还得省吃俭用,我可不想喝西北风,那“嗖嗖”的感觉吹入嘴里,苦不堪言。
采竹笋的季节,小胡天刚亮到了山里,寻找到一片苦竹林,然后猫着腰钻进去,找到苦竹几锄头下去,苦笋就被挖出来。我曾经挖过几次,锄头没挥几下,手臂就酸疼得不行,要么挖得太深,要么挖得太浅;要么浪费力气,要么浪费苦笋……小胡的锄头像长了眼睛,总是刚刚好。
一袋竹笋沉甸甸地装满,小胡匆匆回家。他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根本停不下来,负责一大片区域的快递配送,同样不能耽搁。他送快递多年,业内有名的高手。家乡县城的角角落落都熟,像有张地图在他心中,哪条路最近,哪条路不堵车,都门儿倍儿清。如果遇到似曾相识的地点,却不清楚位置,发个微信给小胡,并告诉旁边的标志性建筑,他立马就能知道。
去年冬天,天寒地冻,路面结了冰,小胡骑着车送快递,不小心狠狠地摔了一跤,裤腿处起了毛边,腿上擦破一大片,鲜血染红,疼痛感像绳子般拉扯着他的嘴角。小胡一瘸一拐地走入诊所,医生处理后用纱布绑起来,特别叮嘱他卧床休息。小胡答应得好好的,可除了没上山下河,快递照样送,外卖单子照样接,忍着疼痛,抱着沉重的快递,拎着易洒的外卖爬台阶。虽然难免有延误,但大家看他受伤了还坚持送快递,都竖起大拇指,给出好评,不忍责怪。
《左传·宣公十二年》有言:“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快递哥小胡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中华最传统的优秀文化。如此努力之下,愿他的家庭终能开出幸福之花,收获人生的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