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柳岸】丹江陶罐(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柳岸】丹江陶罐(散文)


作者:老笨熊李春胜 榜眼,27339.9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0发表时间:2025-08-10 19:26:04

我几岁,这个陶罐就几岁,这是母亲告诉我的。我还知道,这个陶罐是在我出生后,魏婆踮着小脚亲自拎来的,罐底放着两块钱,灌口绑着红绳子,母亲说这叫夜路罐。说白了,就是尿罐。
   夜路灌圆口,两边带着耳朵,耳洞处能穿绳子当系带,肚子鼓鼓的,身子长,圆形平底,模样不是多美观。但是生孩子送罐都是这样,这是我们当地的风俗,只是现代社会很多年轻人被珠光宝气的东西代替了,我们小时候兴这个。
   丹江流域有楚文化的印记,很多曲曲歪歪的风俗令人匪夷所思。其中所说的魏婆就是外婆,可这一上二下的人却把外公、外婆喊成魏爷、魏婆,有人推测说与曹操被封为魏王有关,曹操的闺女让孩子们这样称呼曹操,民间就也传开了,是不是这回事儿,都是你传我我传你听来的。魏爷、魏婆给孩子送夜路灌并不是普天下皆而有之,带有丹江流域的地方色彩。
   丹江流域在楚时代是楚人活动频繁的地方,出土的坛坛罐罐足以见证楚时代陶瓷文化的鼎盛。大概就是从那时起,男孩出生以后就由母亲的娘家送来一个陶罐,叫夜路罐。意思大概就是这个罐装满了男孩的一生一世,所以,这里随口骂人的一句话就是:“你是夜路灌装满了。”其实这句话说的就是:“你找死啊!”
   我记事的时候,夜路灌就在母亲的床下面放着,放那里我们小孩子够不到,比较安全,容易保存这个罐。秋风吹来,母亲从生产队的地里掐回一些芝麻叶,交给奶奶。奶奶是处理芝麻叶的高手,把芝麻叶洗净后,放锅里焯一下,捞出后在清水里用力搓揉,清理掉叶子里面的黏液和苦味儿,然后切碎拌盐,凉至半干,奶奶问:“芝麻叶处理好了,放哪里?”母亲不假思索:“放到孩的夜路灌里吧。”
   奶奶把芝麻叶压瓷实,上面放一块光光的石头,口封严。那时候,生活单调,饭稀,里没油没醋,吃起来没滋没味。稀汤拉水的饭糊糊加上一些芝麻叶一搅,锅里顿时黏糊糊的,能吃上十多天。半干的芝麻叶吃完了,再吃晒干的。芝麻叶饭黏稠绵口,吃起来光滑润喉,但就是有点儿上火。
   记得有一次父亲去河里担水,见河边草丛处有动静,就下水去摸,摸上来两条鲫鱼,不算大。父亲开膛破肚,让妈妈烧锅,他煎鱼,煎好后,闻上去腥香腥香的,很馋人,我口水直流,父亲盛好后让我给爷爷端,给奶奶端,当然也少不了我的,留给父亲和母亲的只有鱼头和鱼汤,母亲把盛给她碗里的鱼头倒进父亲碗里,说:“腥不拉几的,不如芝麻叶好吃。”
   真的芝麻叶比鱼肉香吗?我不信,多少年以后,我才意识到,母亲把她对家庭的爱均分给了老人、儿女和我的父亲。
   有一天,父亲回来,神秘地掏出一幅画,对母亲说:“他娘,这副八仙图不知道是谁扔在红薯地的石罅处,我捡回来了。”
   “可是倒骑毛驴的张果老?以前我家里挂过,你把它收拾起来不就行了?”
   “就是张果老这副八仙图,现在正在破四旧,被人抓住就不得了了。”
   母亲神色慌张起来,悄声说:“把它藏到娃的夜路灌里吧,刚好罐里快没菜了,我把罐腾出来,放那里谁也不会发现,还不怕被老鼠咬。”
   “就怕亵渎了八仙。”父亲忧心忡忡。
   “放那里是为了保护他们,是万不得已才这样的。八仙知道后,感谢还来不及呢。听我的,准没错!”
   母亲抱出那个陶罐,腾空了里面的芝麻叶,刷净,用干手巾擦了又擦,父亲小心翼翼把画叠好后放了进去。
   我少不懂事,想问问八仙都是谁,有什么传说,问父亲,父亲摇头,问母亲,母亲摇头,他们都守口如瓶,统一口径就是:“小孩子家,不该知道的就不要多嘴多舌。”
   从父母这里套不出话,就去问爷爷。在我眼里,爷爷是百事通,天上地下没有不知道的。爷爷听我冷不丁地问这个问题,大惊失色,连忙问我是怎么回事儿,我老老实实告诉了爷爷。爷爷把我搂到怀里,神色严峻地说:“告诉你可以,但你不能向外说,祸从口入啊!”
   我点了点头,爷爷说:“八仙分为上八仙、中八仙和下八仙,从你母亲问张果老上分析,这副八仙图应该是中八仙,那就是: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他们都是神仙,专访人间疾苦,他们漂洋过海、腾云驾雾,到哪儿都是一起,刚好坐一桌,所以咱们的方桌又叫八仙桌。”
   我似懂非懂,看着慈眉善目的爷爷,说:“你上一次对我说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说的就是他们,对不对?”
   “对,对,真聪明!”爷爷高兴得用胡子扎我。
   破四旧一阵风过去,父亲把八仙图拿出来,放在床头上,夜晚睡觉前点着煤油灯看,高兴时给我和母亲讲八仙的故事,他说:“八仙中,何仙姑是个女神仙,她的法宝是莲花。她把莲花放到水中能当船,她把莲花撒到荷塘里,人们采下藕叶、莲子、莲蓬能治病……”
   若干年以后,父亲揣摩着那副八仙图,自己绘制了一副八仙图,他老人家下世后,我一直收藏着……
   奶奶是小脚,一有闲空,就坐到屋角纺线,纺出来的线穗放在一个箩筐里。邻居家有个孩子比我小,她奶奶抱着她常来我家串门,她一来,就要拿线穗玩,总是把线头子弄得没头绪。奶奶就想了个办法,纺好一个线穗后,让我拿到夜路灌里攒起来,攒够一罐了,她再统一收拾。我学数数就是从给奶奶拿线穗开始的。
   随着小弟弟们的出生,日子越来越拮据。为了对付家里的油盐酱醋开支,母亲逮了小鸡养,喂秕谷、喂剩饭、喂菜根。小鸡长大,开始下蛋,收的鸡蛋放到夜路灌里,攒够一罐了,罐底只留四个,母亲说是引窝蛋,其余的全卖掉。那时一斤鸡蛋六毛四,一斤大青盐才一毛七,能称四斤盐。
   为啥要留四个鸡蛋出来,母亲也对父亲说了:“爹、妈都上岁数了,还在没日没明地挣工分,营养跟不上,一旦哪个有磕绊,有几个鸡蛋就是定心丸。”
   我纳闷:“爷爷奶奶没下地挣工分啊!”
   母亲说:“你爷爷每天早晨起来就挎个箩筐满路跑着拾粪,每天割两大挑子青草积肥,你奶奶给牛、羊、猪添草,将来大粪、土粪不都变成了工分?”
   后来,我把妈妈的话告诉了爷爷奶奶,奶奶抹起了眼泪,爷爷微微笑了一下,模棱两可说了句:“君买臣心,父买子心。只要你爹妈谅解我和你奶奶的良苦用心,我们就知足了。”
   然而,夜路灌没攒多长时间鸡蛋,母亲就不再那里放鸡蛋了,而是把鸡蛋放缸里了,她腾空罐子另有用途,要装钱。她辛辛苦苦攒的卖鸡蛋的钱大部分泡汤了,老鼠子是罪魁祸首,把两张一元两张五角和一张两角的纸币咬得面目全非。母亲为此哭得红鼻子红眼,一连两顿没吃饭,谁劝她也劝不住她。
   又该吃饭的时候了,父亲盛好饭,示意我给正在搓绳子的母亲端去。我正担心母亲还会像前面那样不接我的碗,正犹豫间,爷爷走过来接过碗筷,双手把饭递到母亲面前,说:“吃点儿吧!”——在我们家,这可是最高礼仪,平时吃饭只有奶奶、父亲、母亲和我给爷爷端饭的份儿,哪有爷爷亲自上前的份儿,从这时起,母亲才动嘴。
   以后,家里的花销,我们弟兄的书钱学费、买衣服买鞋子的钱都是从那里取的。
   有一年春上,生产队按人头分下来四斤花生种,我和弟弟们馋得直流口水,放学后就去找奶奶要,奶奶分给我们的全是瘪瘪的花生,剥出来的花生仁跟葵花仁大不了多少。大粒的花生种子不知道母亲藏在哪个罐子里,连罐子也不知道母亲转移到了哪里。
   我们渐渐懂事的时候,日子好了起来,白米饭、白馒头、白面条的日子终于到来,但爷爷却无福享用。父亲从集市上割了一大块肉回来,放到锅里煮,我和弟弟们吃得满嘴流油,父亲也给爷爷奶奶各盛了一大碗,奶奶吃不了那么多,就给爷爷的碗里又分了些,爷爷吃后,满面红光,说是想躺一躺,谁知道,这一躺便成了永远。
   安排爷爷丧事的花销都是母亲从夜路灌里取出来的。
   奶奶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一遇到奶奶头疼脑热,母亲就让我们去请医生,抓药的钱自然还是要从那里拿。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我和弟弟们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当我们聚在母亲身边的时候,身子佝偻、头发花白的母亲抱出四个样式不一的陶罐,一人交给一个。母亲说:“这些是你们弟兄四个的夜路灌,你们的魏爷下世早,都是你们的魏婆亲自送来的,平时里面有的装过钱,有的装过绿豆,有的里面装过大米,有的里面装过连环画,妈从来没让它们空过。妈老了,糊涂了,就怕哪一天不声不响离开你们时交代不清,趁现在还能动弹,我把这些罐罐交给你们,你们要一心一意地保存,老辈子说夜路灌是命脉啊!”
   母亲已走多年,但她留给我的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陶罐,而是装满了几代人的情义、辛酸、沧桑、幸福、希望的百宝箱,是藏满了岁月、生活、记忆、真爱的传家宝,看见夜路灌,就看见了魏婆、爷爷、奶奶、父亲、母亲的音容笑貌。
  

共 342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以“我”出生后,外婆送夜路灌为引子,引出丹江流域的特色风俗,寓意是夜路灌盛装孩子的一生一世。有了这个基调,就有了“我”的爷爷奶奶辛勤劳作的一面:纺线、拾粪、割草、积肥等;有了父亲担当的一面:藏八仙图、逮鱼、端肉等;也有了母亲勤劳、温柔、孝心、淳朴的一面:留鸡蛋、攒钱、不“喜欢”吃鱼等;随着一个个小细节的出现,罐子里面便有了生活,有了情义,有了“我”经历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散文最后的感叹升华了主题:母亲留给“我”的最大精神财富是陶罐里装满了几代人的心血、情义、辛酸、沧桑、幸福和希望……此文的最大亮点就是言他而非他,写的是“罐”,道的是“情”,这是作者运笔的巧妙;通过对母亲正面、侧面的交叉描写,一位勤劳、朴实而平凡的母亲站到了读者面前。文中生活的一个个小插曲感人至深,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真实,用鲜活的事实展现了丹江人的性格,弘扬了正能量。佳作欣赏,问候作者!【编辑:老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811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百        2025-08-10 19:35:36
  欢迎李春胜先生参加江山征文,作品真是丰富多彩,期待更多的佳品之作!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2 楼        文友:老百        2025-08-11 08:16:23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