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忘不了雪峰山九道弯里那道墓碑(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忘不了雪峰山九道弯里那道墓碑(散文))


作者:友友弟子 布衣,156.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6发表时间:2025-08-11 10:41:58
摘要:这是友友曾经的同事梁晓云同志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为在雪峰山抗日牺牲的同志而写的,英烈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我生在雪峰山中段东边的一个小山村,是听着雪峰山故事长大的,至今还有两件事留在脑海里。一件是车辆过雪峰山公路异常危险,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传来车辆出险,甚至是人员伤亡的消息。另一件就是日本鬼子被雪峰山挡回去了。日本鬼子只在绥宁关峡梅口、武阳、水口茶山,武冈,洞口高沙,溆浦江口等地打了几仗,翻不过雪峰山。到底是雪峰山把日本鬼子挡回去的,还是另有其因?这个问题一直伴随我的成长……
   从小学到中学时代,我对雪峰山的了解逐渐增多。雪峰山是从洞庭湖边至南岭,呈东北西南走向,横亘在湖南省中部的一座大山脉。G320国道穿过雪峰山中段,是连接邵阳地区与怀化地区主要陆路交通。一般载重货的车辆上、下山盘旋公路需要三小时。很多外地载重货的师傅到山脚时,通常需要请本地师傅代驾翻越雪峰山。那时,日本鬼子投降已过去四十多年。道路改善及车辆制造技术应该较往日有极大提高了吧?但是车祸传闻不断,雪峰山公路的险峻算是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对雪峰山了解日益丰富。大学毕业以后,我在绥宁县关峡苗族乡中学工作好几年。工作之余与当地百姓多次聊起过梅口阻击战,日本鬼子侵占关峡及珠玉的一些事儿。我对日本鬼子的痛恨,由小时候的连环画、电影等朴素情感,上升到到现实层面了。
   沪昆高速邵怀段通车半年,我研究生毕业后携母亲、妻子与儿子一家,来到洪江市黔城安家。在市政府部门工作多年,部门沟通与协商之余,与乡村干部及村民交谈中,我对雪峰山的了解,脉络更为清晰了。这些了解,却日益聚焦于雪峰山抗战故事与史实。特别是近几年,调入党校工作后,我好想上一堂雪峰山抗战课,同时提笔写一写文章,可一直未能如愿。
   从童年到年过半百,对于雪峰山抗战,我似乎情有独钟,早已在脑海里形成一种情愫。
   近期的一些工作,解开了我关于雪峰山四十多年的心结。抗战胜利80周年来临之际,市里要求对雪峰山抗战文化做一些探索与研究。我与一位师兄有幸参与这项工作。根据前期计划,我们必须走访安江与塘湾两镇的湘西雪峰山会战遗址。
   今年7月7日,我们现场走访洪江市安江镇、塘湾镇等地抗战遗址。安江镇是湘西雪峰山会战期间国民革命军前敌指挥中心。前敌总指挥王耀武的司令部就设在安江。73军、74军等军部也设在安江。安江镇大畲坪曾修建临时飞机场。当年,安江曾是前线的后方,又是后方的前线。
   一天上午,在安江的一个小型座谈会中,我们发现这两镇的民间人士对于雪峰山抗战文化研究的热情很高。安江镇有一批老同志成立了“抗日战争研究会”,经常开展一些活动。其中一位叫李平均的老同志,十几年如一日,不惜代价地将微薄的退休工资用于收集和整理雪峰山抗战(特别是安江区域)相关资料。有关此次会战的一些照片,他就整理出好几大本。这绝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如此执着。我曾问他:“李老师,是什么原因让您如此执着十几年,将安江抗战文化研究与史料整理当做一种事业来精心经营?”他呵呵一笑:“先是当做一种爱好,渐渐觉得这是一种责任。民族抗战,牺牲太大,太沉重,我们要让后人知道发生在家乡的民族历史。”我震惊了,一个身体不太好,退休近二十年的普通人有如此之觉悟与精神。我们从李平均等老同志处获益颇丰,也深深地被他们的热情与付出所感动。
   中午,我们在安江镇政府机关食堂匆匆扒拉几口饭,就驱车前往80年前湘西雪峰山会战的前线塘湾镇桎木槽。
   我早就听说,塘湾镇桎木槽,还存留抗战战壕与碉堡遗迹。当地人利用废弃的村小,办了一个湘西雪峰山会战的民间陈列馆。陈列馆现已成为邵阳洞口、绥宁及怀化洪江市、溆浦等地一些单位抗战文化的教育基地。我此前驱车过往好几次,都未曾到此学习与瞻仰。如此看来,人生许多事儿,只有把他提到日程上,做好安排与计划才行啊,否则梦想只会停留在梦里。那天,在车上我精神出奇的好,没有往日中午的困倦。思绪翻转之际,我们已过了沪昆高速雪峰山隧道。先前走G320国道两个小时(载重货车三个小时)的车程,现在过7023米隧道,只要6至7分钟就完成穿越。
   两点左右,我们赶到了枳木槽。桎木槽原是G320旁雪峰山腰处一个小村,现已并入山脚的响溪村。G320旁右手边百余米,先到的唐老师早已带人候在陈列馆门口。接待处(原桎木槽小学主席台),大家坐在长靠椅上。不到十分钟,天空下起瓢泼大雨,持续了近半个小时。我们参观了“陈列馆”的四个展室,室内虽简陋,但陈列的物品种类繁多,只是没有很好的分门别类而已。当我们来到楼上,一个展室因大雨而湿了展柜,严重影响了陈列的物品。一行人与管理人员一起移动展柜,同时提醒管理人员要切实做好防范陈列物品损毁与丢失。
   瞻仰了展室的陈列物品,交流了大约一小时,雨也停了。三伏天的大雨,来得急,去得也快,就像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我的思绪却停留在展柜内几块墓碑上。为什么他们要把墓碑放在展柜中?听说,沿着公路往上走,九道弯G320旁还葬有一名普通士兵,且墓碑比较奇特,刻在左下角一块天然的岩石上。
   我们决定现场去瞻仰烈士墓地。从桎木槽陈列馆处乘车约七八分钟,我们已绕过了好几道弯。后车的唐老师打来电话:“你们已经走过头了。”我们调头约摸两三分钟,唐老师他们已候在路边。唐老师指着路边一座坟墓说:“看——就是这座坟……”我们顺着他的手指处,只见旁边水泥砌筑一个倒“U”型围墙,围着一座“龟壳”坟。坟墓左下角,有一块天然大石头,上面刻着竖排的几行描红,从右至左下角,依次为“57师川,史長佰廿,王二礼”。据说,最初人们根本没注意到这几行字,在修整坟墓时,一位细心人偶然发现的。墓主人是国民革命军第74军57师四川籍二十岁的史長佰,立碑人叫王二礼。传说,史長佰牺牲在湘西雪峰山会战前线。姐夫王二礼,匆匆将他安葬在这,用刺刀在旁边石头上刻下这几行字,以示纪念。不久,王二礼也牺牲在溆浦龙潭的战斗中。
   听完唐老师的讲述,一股热流涌上脑际,瞬间模糊了双眼。我转向一旁,悄悄地擦拭双眼。“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一位二十岁的年轻人,从四川千里辗转,牺牲在湘西雪峰山会战前线。他为了谁?他在追求什么?这些具体情况已无人知晓,也许成为永远的迷!
   我立足于这道奇特的墓碑边,上下眺望雪峰山的九道弯。80年前,这里曾经是火热的前线,一道道弯的两侧碉堡火力交织,战壕密集,组成一道道坚固的防线。同仇敌忾的将士们,修建战壕与碉堡,借助于雪峰山天险,成为日本鬼子无法逾越的天堑。
   这时,我对从小听闻的“雪峰山把日本鬼子挡回去了”这个说法,了然于胸。雪峰山固然雄伟险峻,她给当年日本鬼子造成了一定困难。然而,我们能真正击败与挡回日本鬼子,靠的是千千万万人民群众和无数的“史長佰”“王二礼”等民族英雄及无名英雄。他们用血与生命凝聚成一道道“民族长城”。我想,当今人们应该珍惜幸福生活,应该铭记先辈们的付出与牺牲,应该为社会发展与未来美好生活,主动积极地贡献智慧与热血,甚至是生命!
   车缓缓地原路下坡往回赶,我回望着脑后的雪峰山九道弯。弯里那道奇特的墓碑,已消失在雪峰山深处,脑海里却浮现出千万道墓碑。这些墓碑刻有熟悉的、更多陌生的名字……它们已深深地铭刻在了我的心头!
   永远也忘不了,雪峰山九道弯里那道墓碑。
  

共 294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缅怀抗日英烈的散文,看后让人心情沉重。时间流逝,能沉淀出苦与乐,也能留下最珍贵的东西。雪峰山依旧美丽,可发生在八十年的抗日战役却让雪峰山更富有传奇色彩。雪峰山公路的奇险能阻挡日本鬼子的脚步,可真正能击败和挡住日本鬼子的是千千万万的抗日英烈,是“史長佰”“王二礼”等民族英雄及无名英雄用自已的热血和生命护祖国安全。如今却默默地躺在雪峰山脚下,托体山阿,虽不能魂归故里,却死得其所,这是何等伟大的精神,他们正值青春,却为了抗战远走他乡,置生死不顾。他们的精神将值得后世人敬仰。作者以朴实的语言,亲自驱车去雪峰山脚下奠拜烈士,记录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是对先烈的告慰,也属难能可贵。后辈当珍惜当下幸福生活。佳作推荐欣赏!【编辑:明月千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明月千里        2025-08-11 10:57:55
  生命的伟大不在于活了多久,而在于为国为民奉献了什么。百年之后,我们的躯体将归于尘土,能让人记住的只有历史上留下丰功伟绩。更多的无名英雄不被人知道,几代人的奋斗,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子孙后代要不忘历史,好好生活。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