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父亲迷上了抖音(散文)

编辑推荐 【宁静】父亲迷上了抖音(散文)


作者:单培文 探花,12848.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9发表时间:2025-08-11 19:47:25

一直在想,谁都可以迷上抖音,唯独父亲不会。
   父亲从小失怙,家庭贫困,几乎没上过学堂门,大字不识几个,普通话不标准,脚步很少涉足方圆十几里之外。1998年,父亲跟着从事木匠的大哥去过浙江东阳务工。异地他乡,操着不同的口音,父亲像是聋哑人,陷入语言的泥潭中无法脱身。大哥为他找好工作,他却因说不来普通话,与东家无法交流,根本不能单独出工。大哥只好带着他,做一天算一天。最后,没有办法,父亲坐上回家的客车,继续耕地种田,侍弄他的一亩三分地。如此没有文化的人,怎能迷上抖音?
   无人抚养,缺少父爱,父亲的苦难童年,造就了他勤劳的品性。夏天,太阳暴晒,炙烤着大地,没有一点风,连树叶都一动不动。父亲忙活在田里,割稻、插秧、耘田……如同永不停歇的机器,不知疲倦地运转,才维持了家庭的生计,抚养我们五兄妹长大。雨天,大雨倾盆,外出不合适,父亲从山上砍来粗壮的竹子,无师自通。他自己说,有空时就观察篾匠的操作,回家后实践,真打出各种各样的竹器,竹篮、竹篓、竹凳……冬天,白雪皑皑,大地穿着白色的纱裙,父亲养了头牛,天天出去放牛、割草。如此勤劳的人,怎么有空刷抖音?
   父亲生活在穷山沟。山重重,水绕绕,路弯弯,车辆驶过一程又一程,才抵达那个地方。从小,我就嫌弃家乡穷,1982年出生的我,还是白米饭不管饱,常年玉米糊、红薯粥……每每坐在门槛上,看着夕阳西下,“咕噜咕噜”喝完碗里的粥,闻着邻居飘来的饭香,我总想着,要是白米饭管饱,该是多么幸福!
   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各项科技高度发展,可是在穷乡僻壤,任何新事物要传过来,总要晚上数年。90年代,才有黑白电视;2010年后,安装电话;2017年后,手机才有信号,无需爬到山顶,举着手机晃啊晃……
   2015年,家里安装了一台电话。时隔多年,电话早已弃之不用,那号码还像刀一样刻在我脑海中。虽然每月话费不高,不到20元,但父亲还是心痛。一月20元,一年200多元,对于一个农民来讲,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后来,电话废弃,我们买了一台老人机,送回老家。父亲充好电,时常扔在家里,从不带在身边,我们想打电话与他,却根本打不通。铃声响了一遍又一遍,依旧无人接听。回家后,我提醒父亲,记得带手机,或者晚上回家看下信息。父亲摇摇头,说那大块头塞在袋子里,太不好干农活;信息是什么?他更是一头雾水。这样一位对手机从不“感冒”的老人,怎么可能想起玩手机?
   父亲生于1949年,与新中国同庚。如今,他已过古稀,越发苍老,头发落光成了秃顶;胡须天天剃,还是挡不住冒出的白茬;皱纹深如山沟,看不清沟底的位置;皮肤呈现古铜色,都是太阳惹的祸……身体各项机能退了一城又一城,耳聋成了无法逃避的事实。我们与他说话,他根本无法听清,需要高声喊起,他才能捕捉到一丝声音,回头看向我们。
   2020年,父亲下县,到了人民医院路口,打电话让我去接。我问:“爸,您在什么地方?我现在开车去。”“来接我,我到了县城。”“什么地方啊?”“来接我,听得到吗?”“听得到,您在哪啊?”我几乎用尽洪荒之力,拼命喊出,他才终于明白没说地点。办公室里,同事们被我的“高声喇叭”吸引,诧异地看着我,不知何因?
   幸好,父亲不常进城。此后,我们再沟通时,都是父亲拨通号话,母亲接听电话。我们才能无碍地交流。要不然,我的喉咙恐怕要遭罪了。这么耳背的父亲,哪能听清手机的声音,刷起短视频?
   2023年,年轻人过年回家,腰包鼓了,到了乡村玩不了手机,总觉得日子无趣。他们想着安装宽带,连通WiFi。安装工人进入村庄,宽带拉了一条又一条。那个山村手机信号本来就弱,这下更是几乎为零,家里没信号,门口没信号,村口没信号。我们居住县城,与父母断了联系,可不行。我想着,帮父母也安一条宽带吧!就算电话打不通,买台智能机进去,注册个微信,还可以视频通话。父亲说不会操作,我们想着只要教一教他,还是会用的。
   我赶到移动营业厅,交了钱,预约安装时间。工人到位,无线信号满格。二哥买了台智能手机,专门送到父母手中。母亲不会,教父亲,他勉强懂了。此后,再联系就方便迅捷多了!
   2024年,父亲没有任何变化,如常种地。手机放在家里,响起时接听,没电时充电,有事时拨打给我们……
   转眼2025年,暑假来到,空闲的我回家小住几天。到家时,正是上午九点,青山如黛,绿水潺潺,小草生机勃勃,农村的翘角飞檐彰显着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群山遮挡,太阳升起没多久,山里的温度没那么高,按照惯例,父亲应该在地里,手持锄头,忙得热火朝天。
   我一路注意了自家的田地,没有父亲的身影。父亲坐在门口的小凳上,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倚着木门,背挺得笔直,右手举着手机,抬至眼齐,正看得起劲。抖音的声音震耳欲聋,吵得母鸡都不敢靠近,躲进了旁边的小巷。
   一瞬间,我有些恍神,这还是我熟悉的父亲吗?我喊起来:“爸,没下地?”
   父亲没有听见,眼睛依然死死地盯着屏幕,聚精会神,不受世事干扰,嘴唇微微张开,还跟着轻声哼唱起来。原来父亲在看国粹——京剧!
   父亲终于看到我,问道:“你回来了?”
   “回来了。”
   我进门看望母亲,母亲卧病在床。她看到我,一声长叹:“你爸啊,现在迷上手机。一有空,就刷那玩意。”
   看来,父亲真是融入了新时代,迷上了抖音。

共 21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通过父亲从对手机“从不感冒”到晚年迷上抖音的转变,展现了时代发展对个体生活的渗透与影响,也表达对父亲适应新事物的理解与温情,以及对传统与现代碰撞中个体命运的细腻观察。散文以时间为线索推进叙事,从1998年务工经历、2015年安装电话、2017年手机有信号,到2023年安装宽带、2025年迷上抖音,脉络清晰,体现时代发展的轨迹。特别是对比手法贯穿全文,通过父亲过去的“无文化”与晚年使用智能手机的对比;通过父亲对手机的“排斥”,如老人机扔家里、嫌话费贵等,与后来“沉迷抖音”,举着手机哼唱京剧的对比;通过乡村环境的闭塞,诸如信号差、新事物传播慢,与科技普及的宽带、智能手机的对比,突出时代变迁对个体的影响。文章主题深刻,立意新颖,凸显了科技改变生活这一主题,语言质朴,情感含蓄,结尾“父亲真是融入了新时代”看似平淡,实则表达了对父亲适应变化的欣慰,情感克制而深沉。 佳作欣赏,推荐阅读。【编辑:小猪她爸】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8-11 19:49:13
  细节刻画生动真实,较好地勾勒出父亲勤劳质朴的农民形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父亲晚年生活的新变化,充满生活气息。拜读,学习。祝好。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8-11 19:50:01
  感谢单培文老师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