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洪流(情感小说)
一.
这是刘义新最感憋屈的一天。
下午,他开着铲车在工地干活,铲车出了一点小毛病,他检查了一下,一个小零件出了问题。这种易损部件都有备用,平时放在家里,他只好停下铲车,骑上电摩托回家取零件。
工地离家里只有几公里,十几分钟他就到了家门口。院门紧锁着,不用问,妻子又去打麻将了,这是她每天乐此不疲的娱乐活动。
刘义新只想着尽快修好铲车,他没有进居住的北房,直接进了放着各种铲车备用零件的东厢房,找出要用的零件,准备马上赶回工地。刚来到院子里,忽然听见北房里传出动静,一定是妻子回来了,想到美貌的妻子,他心里一热,有再急的事,也要看上妻子一眼。他满怀热切心情走进堂屋,推开了东屋卧室的房门。
眼前一幕犹如在他头顶打了一个炸雷,屋里的双人床上,两个白花花的肉体纠缠在一起,不用细看,下面的肉体正是自己的妻子张翠华!
他目瞪口呆站在房门口,胸膛犹如压上了一块巨石,连呼吸都感到困难。
房门响声惊动了床上的两个人,女人惊慌失措地推下压在身上的男人,赶紧拉过被子盖上自己光溜溜的身体。男人只是回头看了他一眼,眼神里一点愧疚和慌乱都没有,他不慌不忙地穿衣服,用平静的语调问他:“怎么这么早就下班回来了,安排你的任务完成吗?”
男人正是他干活的工地老板郑兴贵!
刘义新站呆呆地站在门口,脑袋里犹如停摆一样。郑兴贵穿好衣服又点燃一颗烟,走到他眼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不把今天任务完成是要扣工钱的。”然后把一口烟喷在他脸上,推开他走了。
妻子张翠华没和他说话,只是捂着脸哭泣,他看着已经和自己结婚两年的妻子,默默站了一会,转身回了工地。
二、
傍晚下班,刘义新骑着电摩托回到家里,进门后看见屋里堆满了大包小包,衣柜门敞开着,里面妻子的衣物都已经没有了。
还没等刘义新说话,妻子张翠华先开口了:“既然你都看到了,我们离婚吧。”
刘义新愣住了,他原本以为妻子会痛哭流涕地忏悔、道歉,正在考虑是否原谅她,没想到张翠华却先提出了离婚。
愣了一会,刘义新才略微平静下一点:“想和我离婚,是我哪里做得不够好吗?”
“你哪里够作一个丈夫的资格?什么本事也没有,只会开个破铲车,一个月挣的钱还买不了一个包包,跟着你还不是受一辈子罪。”
“我们两家是同村,你又不是不了解我们家的情况,和我结婚也是你自己愿意,怎么现在后悔了?”
“当时是看你相貌还不错,又踏实肯干,所以才选择嫁给你,没想到你屁本事也没有,只会开个破铲车,到处去给老板打工,你看人家郑老板,一天收入能抵上你一年,跟你过一辈子还能有什么指望。”
“和我离婚,要嫁给郑兴贵?”
“对,和你离婚就是要嫁给郑兴贵。”张翠华语气坚定地说。
“郑兴贵有老婆,还有一对儿女,他会娶你吗?”
“郑兴贵已经答应我,马上和他老婆离婚,然后和我结婚,这些和你没有关系,明天去民政局赶紧把离婚手续办了,别耽误我过幸福生活!”
张翠华拿着大包小包走了,留下刘义新坐在黑暗的屋子里。干了一天活,肚子开始“咕噜咕噜”响,他没心思做饭,打开冰箱想找点吃的东西,里面空空如也,吃的东西全被张翠华拿走了。
刘义新只好来到父母家,妈妈看他进来忙问:“儿子来了,吃饭了吗?”
看到刘义新摇头,妈妈说:“这个张翠华真不像话,整天只知道打麻将,连饭都不做,儿子你等一下,妈给你下面条。”
一会功夫,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放在刘义新眼前,里面还放着两个鸡蛋。
刘义新拿筷子挑起面条,还没放到嘴里,眼泪先流了下来。
“儿子你哭什么,受了什么委屈?是谁欺负你了还是和张翠华吵架了?”
在父母面前刘义新再也忍不下去,他放下筷子放声大哭,看电视的父亲见儿子哭泣,马上关了电视凑到儿子跟前。
刘义新边哭边把张翠华要离婚的事说了出来,他没提下午看到的一幕。
父亲是个急脾气,听说张翠华要和儿子离婚,“张翠华为什么要离婚,整天打麻将什么活儿也不干,是日子过得太舒服了吗?不行,我要去问问她爸、他妈!”
刘义新想拦住老爸,老爸怒气冲天,非要去张翠华家里,妈妈说:“到了亲家哪里好好说,千万别吵架。”
过了两个小时,老爸垂头丧气回来了,妈妈忙问是怎么回事,老爸叹了口气说:“张翠华嫌咱们家义新没本事,离婚是离定了。”
三、
刘义新决定不再工地干下去,他想把那辆铲车开回家,刚发动铲车,就见老板郑兴贵走了过来:“你已经几天没上班了?这个月的铲车租赁费要全部扣除!”
刘义新没理他,郑兴贵继续表演,他小声说:“你老婆可真嫩乎哇,给你挣了这样一顶绿帽子,冬天你不会挨冻了,哈哈哈……”
刘义新把车臂扬起来,郑兴贵说:“怎么,想给我来一下,你敢吗?窝囊废!”
见刘义新瞪圆眼睛不说话,郑兴贵继续挑衅:“告诉你吧,我不但白玩儿你老婆,她还倒贴,我给你发的铲车租赁费,一转手她又交回到我手里,我只要说资金紧张,她马上会去银行给我取钱,你是赔了老婆又赔了车费,哈哈哈……”
刘义新的心几乎要被气炸了,但是他一再告诫自己,冷静、冷静,这时候一定要冷静,郑兴贵这是在耍阴谋诡计,一旦他要上钩,稍有一点动作就会被郑兴贵拿到把柄。他把铲车臂放下来,关好驾驶室的门,点燃一棵烟慢慢抽起来。
郑兴贵原来准备把刘义新激怒,只要他敢和自己动手,工地都是他的人,不但可以把刘义新暴打一顿,还可以扣留下这台铲车作为赔偿。如果刘义新报警,工地上的人都会为自己作证,说是刘义新先动手打人,这台铲车肯定会落到自己手里。
郑兴贵想尽一切办法挑衅刘义新,刘义新只是不动声色地坐在驾驶室里抽烟,正在郑兴贵想着是不是自己先动手的时候,远处有人喊他,他只好先过去,想等一会再来找刘义新的麻烦。
郑兴贵处理完事情再找刘义新,他已经把铲车开走了。
刘义新把铲车开回自家的院子,刚下车就见进来两个人,从穿衣打扮看,应该是政府工作人员。
“你叫刘义新吧,张翠华提出和你离婚,申请了诉讼保全,这台铲车你不能再随意开动,暂时放在这里,等官司打完了,这台铲车属于谁由谁开走。”
工作人员上车拔下车钥匙又说:“这台铲车暂存在这里,不许开动更不能破坏,离婚期间损坏、藏匿夫妻共同财产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工作人员拿着车钥匙走了,刘义新一阵沮丧,早知道是这样,还不如把铲车扔在工地不开回来。
四、
离婚手续办理得很慢,他们的离婚理由是感情不和,工作人员先是调解,调解不成还要等一个月的冷静期。
夫妻共同财产他们已经进行了分割,房屋是结婚前刘义新父母建的,全村人都知道,张翠华也没想要房子。结婚后刘义新把辛苦挣来的钱全交给张翠华保存,估计两个人存款最少也有十几万,再买一辆新铲车都没问题,谁知张翠华说存款只剩下几百块钱。刘义新早从郑兴嘴里就清楚了,是张翠华把钱都贴给了郑兴贵,但是张翠华给郑兴贵都是现金,没有转账一类的证据,张翠华说都是两口子过日子花了,刘义新明知道张翠华在说假话,手里没有确凿证据,也想不出办法去揭穿她。
本来是张翠华出轨有错在先,如果证据确凿,张翠华可能会被判净身出户。刘义新手里没有张翠华出轨证据,如果说出她和郑兴贵的胡搞,还可能会被她反咬一口,给他按上诽谤的罪名,刘义新也不想闹得纷纷扬扬,必定老婆出轨,对戴绿帽子的丈夫也不是什么光彩事。
他们之间的夫妻共同财产只剩下一台铲车,铲车是他们婚后贷款购买的,现在贷款已还清,不过铲车已经用了几年,现在出售最多能买一两万块钱。刘义新知道,人掉到井里,靠耳朵是挂不住的,他只好认命,想赶快打完离婚官司,把铲车卖掉两个人分钱,自己再去找生存之路。
五、
夏天的天气说变就变,本来是万里晴空,天气预报却说有特大暴雨,让住在低洼处的村民赶紧转移。村里很多都是留守的老年人,他们不相信万里晴空会有什么大暴雨,镇里的工作人员和村干部挨家动员,让大家暂时搬到建在高处的学校和村委会居住。尽管老人们不愿意搬家,这些年政府和村委会一直为大家办实事、办好事,大家听了干部们的动员,大部分都听话地搬到学校和村委会暂时居住,有几家不听话的,干部们就去反复动员。
张翠华一家就是不听话的人家之一,他们倒不是不相信干部们的话,而是张翠华给郑兴贵打了电话:“郑哥,听说要下大暴雨,我们家怎么办,需要搬到学校里住吗?”
“没必要搬到学校住,真要是下大暴雨,我把你接到城里,城里我有楼房,随便住。”
“我爸爸妈妈呢?”
“当然是一块接走,哪能把老人扔在村里。”
“太谢谢你啦郑哥,等我和刘义新离完婚,咱们马上结婚。”
郑兴贵一家本来住在城里,这里青山绿水,空气清新,气候凉爽,正好这边有工地,刚进夏天郑兴贵就在村里租了房子,把全家人接来过来避暑。
全村人都听从干部们指挥,搬到了建在高处的学校和村委会,放暑假期间学校原本很安静,住进很多人一下热闹起来。干部们在学校按好大锅,熬了绿豆汤为大家解暑,吃饭也是集体做,馒头米饭面条应有尽有,每顿饭还有四五个菜,免费供给大伙儿。老人们高兴地开玩笑说:“就是不下大暴雨我们也不走了,住在这里比家里还舒服。”
全村有几户坚守不动,其中就有张翠华家,她爸爸妈妈也想搬到学校,张翠华却坚决不让,她说如果真下大暴雨,会有人把她们接到城里居住。爸爸妈妈拗不过她,只好和她一起守在在家里,村干部们踏破了门槛一再动员,张翠华依然无动于衷,她心里有个郑哥哥,到时候一定会接她们全家去城里。
六、
现在天气预报准确率非常高,白天是万里晴空,吃完晚饭之后,西北方向忽然电闪雷鸣,乌云低得像压在头顶一样滚滚而来。随着一阵狂风过后,豆粒大的雨点夹杂着冰雹砸在地上,一会功夫,雨幕就像银河开了口子一般往大地上倾泻。
大雨整整下了一夜,天亮时还没有停下来的迹象,住在学校和村委会的村民们早早起来了,看着外面倾盆大雨,一个个皱起了眉头,人住在这里没什么危险,家里却还有房子和其他家产。
街道上传来“隆隆”的响声,山洪下来了。原本住在学校和村委会有免费吃喝,大家还很高兴,现在看到这样大的山洪,一个个都皱起了眉头,连孩子们都停止嬉闹。住在这里,人暂时是安全的,但是家里的房屋、家产,这些半辈子打拼而来的东西恐怕都要毁于洪水之中。好在通讯没有断,人们拿出手机纷纷给亲戚朋友打电话,一些住在其他山村的亲朋电话里说,山洪引发山体滑坡,家里房子已经被泥石流冲毁了。
愁云和恐惧笼罩了人群。
村长的电话一直没有停止,从电话里得知,这是百年难遇的特大暴雨,很多地方引发山体滑坡,已经冲毁了几个村庄,上级已经派出多支救援队伍,很快就会到达现场,并询问他们村的受灾情况。村长说村民们住在村委会和学校暂时安全,不过村里还有几户守在家里,只能等待救援。
临近中午,救援队伍已经离村子不远,但是山洪太大,没办法顶着洪水进村,村长听完电话,急得团团转。
“村长,我去接他们!”刘义新站了出来。
“你、你怎么去?”
“我开铲车去!”
刘义新父母听儿子这样说急忙上前阻拦:“外面洪水这样大,你怎么回去开铲车?太危险了!”
“爸、妈,你们放心吧,我有办法!村长,你把救援队的电话给我。”
“这样大的洪水,你能行吗?”
“肯定能行,赶快把他们的电话给我!”
村长犹豫着,把救援队的电话号码告诉了刘义新,刘义新不顾父母的阻拦,连雨衣都没穿,一下冲入暴雨之中。
七、
刘义新在暴雨中往家里方向冲去,密集的雨点打在脸上身上,连呼吸都感到困难,街道上是齐腰深的洪流,斗大的石头在水中翻滚。好在他对村庄非常熟悉,他避开洪水的主流,顺着墙根慢慢摸索着前行,在街道转角处,由于水流转弯流速减小,他从这种地方跨过街道,好不容易摸索到家里。
院子里,铲车停在齐腰深的水中,院子没处在洪水主流中间,再加上铲车底盘高,铲车并没有受损。
刘义新爬上铲车,打火钥匙被拿走了,这难不倒他,他掐断两根电线互相一碰,铲车立刻“轰隆隆”发动起来。他开上铲车冲到街道上,边开边打电话询问救援队的位置,确定地点后,他很快找到了救援队,救援队伍除了救援队员,还有几名警察也来了。
救援队员们看到铲车开过来一阵欢呼,刘义新让他们坐到铲斗里,一个负责人问道:“师傅,驾驶室里还能坐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