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小事】油渣香(散文)

精品 【晓荷·小事】油渣香(散文)


作者:何叶 探花,23386.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3发表时间:2025-08-13 14:43:46

从小到大,我都爱吃油渣馅饺子。
   还记得我九岁那年的腊月初三,是爷爷的生日。那天风刮得紧,雪下得密,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冒着白烟。我家的炉火烧得正旺,母亲在灶台前忙活着,案板上摆着一团白面,旁边是一小碗油渣。爷爷说他过生日不想吃长寿面,只想吃碗油渣馅的饺子。
   奶奶说,你想吃油渣馅的饺子,那咱们一家人就都吃饺子。其实我知道爷爷之所以张罗吃饺子是因为我在小学生作文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得了一个保温杯,还得了一管钢笔五十块钱。爷爷知道我爱吃油渣馅的饺子,就张罗包饺子说表扬我的孝道。我知道爷爷爱喝茶,把我得的那个杯子给了爷爷。而父亲爱写作,我把那管钢笔给了父亲,剩下的五十块钱给奶奶买了几块油糕给哥哥我俩一人买了一个文具盒。剩下的五块钱给母亲买了一个盘头的花卡子。母亲总干体力活了,又舍不得剪头发,她平时就喜欢把头发盘起来。那年,街上的大姑娘小媳妇都用花卡子夹头发,母亲也喜欢,就是一直都舍不得花钱买,我就花了五块钱,给她买了一个。还记得我把所有的礼物分给家里每一个人的时候,一家人高高举起了我,还记得母亲的眼泪都笑了出来。
   油渣是炼猪油剩下的渣滓,金黄油亮,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已是难得的美味了。母亲将油渣细细剁碎,拌入葱花、盐和少许酱油,便成了饺子馅。这馅料虽简单,却因母亲的巧手而显得格外珍贵。
   “大华,来帮茉莉擀皮儿。”奶奶指挥着父亲。每次我家包饺子只要父亲在家,都是父亲擀饺子皮。父亲擀的饺子皮薄厚均匀,中间还有一个小鼓包。
   刚从单位回来的父亲,嘴里答应着急忙洗完手就走到案板前,抄起擀面杖擀起了饺子皮。我和哥也兴冲冲跑过去,去凑热闹。面皮在父亲的擀面杖下旋转,渐渐变得薄而圆。母亲包饺子的动作很快,手指翻飞间,一个个饱满的饺子便立在案板上,像一队队等待检阅的小士兵。
   “妈,为什么咱家爱包油渣馅的饺子?”我一边鼓捣着面一边问。
   母亲手上的动作不停,笑着说:“油渣香啊,你爷爷最爱吃这个。再说了,现在肉多贵呀,吃一顿饺子得多少钱呀!油渣包饺子可是个好东西。”母亲说着说着还说起了姥姥。母亲说她包油渣馅的饺子也是和我姥姥学的,母亲说我姥姥时会提起大舅的孝顺,因为姥姥在东北开了一个饺子馆,还是大舅跑买卖挣钱后给姥姥开的,姥姥其实开饺子馆也是为了让母亲能留在自己身边,她想把饺子馆传给母亲,可是谁能想象到以后的事情呢?所以每次说着说着母亲都会泪湿眼框,就说不下去了。姥姥的饺子馆就主打酸菜油渣酸菜饺子,她包的油渣酸菜水饺在当地很有名气。
   饺子下锅了,在水中翻滚,渐渐浮起。香气弥漫开来,连窗上的冰花似乎都被熏得融化了。
   “今天有口福了。咱们都是借了我爸的光。”父亲搓着手上的面说。
   爷爷却说话了,他说我家今天能吃到油渣馅的饺子,完全是我的功劳。
   母亲盛出饺子,白胖胖的,皮薄得能看见里面油渣的黄色。随后奶奶示意母亲去给邻居李奶奶家送去一碗。母亲答应着端起一盘饺子就去了李奶奶家。等母亲回来后盘腿上炕,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起一个饺子咬了一口,油香顿时在口中炸开,烫得我直呵气,却舍不得吐出来。
   正当我们一家三口享用晚餐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是隔壁的李奶奶,手里捧着五个鸡蛋。她说刚才母亲去家里送饺子时她没在家,她攒了几个鸡蛋给我们拿过几个,给孩子加个菜。
   母亲连忙推辞说:“李婶,您这是干什么,家里鸡蛋也不多……”
   “拿着吧,”李奶奶硬塞给母亲,“你们好容易包了一次饺子还给我送,再说了上个月我发烧,还是你连夜照顾我呢。”
   母亲只好收下,转身去厨房炒了一盘葱花鸡蛋,拨出一半让我给李奶奶送去。这样的邻里往来,在那个年代再平常不过。
   一个周末,母亲突然说要包饺子。我惊讶地发现,这次的馅料是两种食材,一种是油渣,一种是加了一些肉末的。
   “妈,咱家买肉了?”我好奇地问。
   母亲神秘地笑笑:“王阿姨家儿子结婚,我去帮忙做嫁妆,人家给的谢礼。”
   包饺子时,母亲特意多包了一些。煮熟后,除了给李奶奶家送了一碗,还让我给前院的张叔叔家也送去一碗。张叔叔是退伍军人,腿有残疾,独自生活。
   母亲一边装饺子一边对我和哥说,日子再难,也要记得帮衬比咱更不容易的人。
   那天我端着热气腾腾的饺子走在胡同里,心里暖暖的。张叔叔接过饺子时,眼眶都红了,非要塞给我一把花生。回家路上,我剥开一颗花生放进嘴里,觉得比什么都香。
   夏天到来时,胡同里传开了一个消息:要拆迁了。我们这些住了几十年的老住户,都将各奔东西。母亲连着几天情绪低落,直到有一天,她突然宣布要包饺子,请几户关系好的邻居来吃饭。
   那天,母亲起了个大早,和面、剁馅、擀皮,忙得不亦乐乎。馅料是油渣加白菜,虽然简单,却是大家记忆中的味道。李奶奶带来了自己腌的咸菜,王阿姨拎了一瓶酒,张叔叔拄着拐杖,却坚持要帮忙摆桌子。
   饭桌上,大人们回忆着这些年的点点滴滴:谁家孩子半夜发烧,全胡同的人起来找药;过年时轮流到各家吃饺子;冬天一起扫雪,夏天一块乘凉……说着说着,大人们都抹起了眼泪。拆迁前夜,我们一家最后在老屋里吃了一顿饺子。依然是油渣馅的,母亲包得格外认真。
   我们搬进了楼房以后,我也上了中学,生活比以前也有了好转。每月至少有一次母亲都会给我们包油渣馅的饺子。我知道那油渣香里,包裹的不仅是简单的食材,更是一家人相濡以沫的温情,是邻里互助的真诚,是无论顺境逆境都不失的希望。
   这么多年我一直都喜欢吃油渣馅的饺子,赶上休息的日子,我会一早起立来去市场买肉买一些油光白亮的肥膘,拿回家切片炼油,每当我闻到油渣的香气,都会想起那年我家那个狭小却温暖的厨房,想起父亲、母亲我们一大家人包饺子的情形,想起那些胡同里互送食物的邻居们。那些艰难岁月里的温情,如同油渣的香味一般,历久弥新,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共 237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油渣馅饺子为线索,串起了一段浸着烟火气的旧时光。从爷爷生日时的那碗饺子,到邻里间互送的温暖,再到拆迁前的最后一顿聚餐,油渣的浓香里裹着的是亲情的醇厚与邻里的热忱。物资匮乏的年代,油渣馅饺子是难得的美味,更是家人分享喜悦、邻里传递善意的载体,简单的食材在母亲手中变成了连接情感的纽带。母亲从姥姥那里学来的手艺,不仅是包饺的技巧,更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他人的体恤。还有一些孝道的传递。如今日子好了,油渣馅饺子依然是心头的牵挂,因为那香味里藏着的,是一家人围坐炕头的温馨,是胡同里守望相助的真诚,是艰难岁月里从未褪色的暖意,这些记忆如同油渣的香气,早已刻进生命里,历久弥新。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813002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8-13 14:45:07
  油渣饺子听起来就香香的,像小元宝一样可爱,里面裹着好多温暖呢!问候叶小叶老师,愿这香味永远甜甜的,装满更多开心回忆呀!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8-13 14:46:00
  喜欢文中的饺子故事,油渣香里都是爱呢!邻里互送的样子超暖。问叶子老师好,盼这美味和温情一直陪伴,每天都甜甜的哟!
3 楼        文友:至简至爱        2025-08-13 22:02:18
  恭喜社长获得精品,真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