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小事】马伯和树(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小事】马伯和树(散文)


作者:陌烨晨 布衣,302.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4发表时间:2025-08-14 13:11:58

我已有段日子没有回来了,大学毕业以后,我回到了老家,发现路口那株杨树竟已亭亭如盖,树叶成荫。
   “马伯,您看,它还真的活了下来。”望着树下那谈笑乘凉的街坊,我突然想起来几年前马伯扛着这还没开叶的小树芽的场景。我还笑着问他,能不能种活……
   树叶沙沙和风声合鸣,恍惚感觉像是马伯那熟悉的、带着点沙哑的笑声。
   马伯其实是我们街道的清洁工,六十多岁的年纪。记忆中他那张脸总是挂着微笑,每道皱纹似乎都藏着温和的光。
   那个时候我在上下学路上,几乎天天都能撞见他。他这个人,是个实打实的热心肠,整个街道的街坊邻居,不论大人小孩,没谁不曾受过他润物无声的照拂。
   清晨巷口,我去上学的时候,有时会冷不丁被他塞上一个热乎的包子。
   “娃,早饭吃饱了吗?男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我自己做的大包子,好吃。”也或是几颗揣得温热的糖果。我最初也有些不好意思,自然是摇头推却,但是后来和马伯熟了以后,我脸皮也厚了些,有时候还蹦蹦跳跳的做着鬼脸,一声声马伯的喊着。
   “哎,哎。”马伯像是自己家人一样,回应着我的呼喊,一边就翻包找有没有吃的带来。马伯带的糖果,可能包装不精美,但是放在嘴里,是最甜的。
   “今天下雨,我家和马伯家离得近,是他送我回家的哩。”
   “马伯懂得也多,老师讲的他都知道。还会给我讲新的故事。”
   那时候,在上下学的路上,我们话题中,少不了马伯。
   不仅是我们,谁家大人临时有事,也少不了马伯的身影。
   今儿个是老李家孩子没人接送了,马伯便会笑呵呵地等在路口:“小事小事,顺带手的事儿!”明儿个又是老孙头家装修房子,他一下班便去帮忙,忙到晚上还不要酬劳,实在推诿不过去,便顺手拿起桌上一盒烟:“好了,好了,都是邻里之间的,我拿这个就了了。”又或者是谁家电车车胎没气了,谁家电视不出人了,洗衣机不转了都会来找马伯看看,马伯也来着不拒,回家拿着工具箱捣鼓一阵,嘿你还别说,还真能够修好。
   “马伯你本事真大,这要是在修理店,又得百八十块钱。”
   “马伯,真是谢谢你,耽误你工夫了,你去去买盒烟抽。”说完,邻里就从兜里掏出二十元人民币,说是给马伯的辛苦费。
   “哎哎哎,耽误啥,我又没什么事。”
   “你这可见外了啊哈,这算个啥,又不是啥大事,我不要。”马伯一个劲的摆手,说啥也不收这钱。
   邻里只好再次道谢先回去。然后自个儿买包烟,偷偷的放在马伯家里的桌子上。
   有的受到帮助的邻里也会买点水果鸡蛋啥的,当然结果大部分都一样,被马伯拒收了,偶尔有几次收下了,真正到马伯嘴里也是少数。因为,第二天马伯会亲自煮好鸡蛋,拿着水果在我们上学道上等着我们,大多都成了我们这帮孩子们的零食……
   记忆里关于马伯的事情还有很多,突然发现日子似乎就在这些细碎微小的暖意里,不紧不慢地流淌着,温润着这条街道。
   记得一次上学,是个冬天的早上,我远远就看见马伯穿着橘黄色的工作服,正匍匐着身子,手上戴着露着半个手心的旧手套,隐约看到手心有几道歪曲的伤疤。
   “马伯,天这么冷,你趴地上干啥呢?”我充满好奇的跑过去,问道。
   走近了才见他正用一把小镊子,小心翼翼地在石缝间拨弄着什么。
   他的呼吸,化作了几道白色的哈气。
   “小鬼,你起的还挺早呢,也没啥事,昨晚有两个醉鬼在这里摔碎了几个酒瓶子,伯伯来看一下。”
   “对了,你来的正好,回头给你们这帮孩子都说说,路上要注意安全,要走大路知道吗?”马伯说完,用镊子夹起一个玻璃碴子扔进了自己准备的铁盒中。
   “好的,我知道啦马伯!谢谢马伯。”
   “嗯,乖孩子。”马伯拿掉手套,还在工作服上擦了擦手,一脸慈祥的摸了摸我的头。
   马伯年纪大了,玻璃渣子在绿化带里本来就很难清理,但是马伯一脸认真的样子。
   “这小碴子,万一真的扎进脚里,可有的受的。”
   他趴在地上趴久了,站起来的时候有些吃力,不过好在终于清理干净。他起来的时候我发现眉目之间都是哈气形成的白霜,橘黄色的工作服上也沾满了泥土,我想帮他拍了拍,他笑着摆手:"不用不用,一会还得蹭上,扫完地我一起收拾。"
   后来在巷口玩耍,听交谈的大婶们说,这才知道马伯竟是一名木匠!在十里八乡还有些名气呢,尤其是马伯的雕工,真是绝了。听大人们说,那桌椅家具马伯做的最是实用结实,还有那家具上的雕刻花纹,更是栩栩如生。
   马伯做的家具,结实但是却很实惠,最好的时候一年到头都在忙乎,对了我们学校的桌椅也是马伯做的,他还根据每个年纪年龄段的学生设计桌椅的高度让我们用最舒服的姿势来学习。马伯也收了几个徒弟,后来开了个厂子,不过这老天似乎就好开玩笑,在马伯生意最好的时候,他却出了意外,双手被机器打到,伤到了神经,虽然保住了双手,但是双手只能做一些日常生活的基础,使不上很大的气力。
   木匠马伯做不得了,那些精妙的花鸟鱼虫刻花,从此他也不能刻了。后来,他便把厂子还有工艺技术都传给了他的徒弟,他自己个儿拿起扫帚,便成了我们街上的清洁工。
   我们这些半大孩子,偶尔也会替他惋惜,嘀咕着“屈才了”。马伯似乎却看的很开,他也不恼,眼睛眯缝着望向远处:“有啥屈不屈的?木匠是不能做了,手啊使不上大力气,但是好歹命还在,我的工艺技术也没有丢失,都传给徒弟们了,也是后继有人哦。”
   “至于我,年纪大了,就算做木匠也做不了几年喽,正好趁现在做点轻松的活。人,手脚只要能动弹,只要不闲着,就不算屈!其实这清洁工,这也是技术活儿!”
   “马伯,清洁工有啥技术,不就打扫好卫生就行了?”我们不信,好奇的问道。
   “小鬼,这你就不知道了吧。”
   “这扫街道,首先你得整理好路线,最好一趟过去把你负责的地区一次性打扫完,不然你来回跑岂不是多费工夫?还有要懂一些地理,要分清风向,你得顺着风扫,不然吃灰的是自己;还有垃圾分类,不同种类要放在不同的垃圾袋里,里面学问讲究着呢!”他说得头头是道,马伯拿着扫帚,但是我觉得他却和之前拿着刻刀的木匠马伯无异。
   退休前一年开春,马伯不知从哪弄来一棵细细的杨树苗,就栽在了他负责街道的这这个路口。说是退休前再做点事情。
   那时我看树苗伶仃,枝干光秃秃的。
   “马伯,这能种的活吗?”我有些怀疑。
   他仔细地培土、浇水,一边忙活一边念叨:“试试看呗,这儿离公交站近,日头毒起来,连个躲阴的地界儿都没有。试试总没错,万一这树真的长起来,撑开叶子,大伙儿等车,好歹有个歇脚的地儿。种不活我也没啥损失不是。”
   后来我上了高中,马伯也正式退休了,马伯来照顾这颗杨树的时候越来越少了,听邻里说马伯身子得了病,不过这颗杨树,却已长出来了枝叶……
   再后来,马伯走了,静悄悄的。出殡那天,巷子里挤满了人,有相识的有不相识的,甚至还有附近邻村的一些村民,都默默跟着。我混在人群里,说不上为何非要来送这一程,只是心底有个角落空落落的,总觉得该来看看,该来送送。
   我来看马伯最后一眼,送他最后一程。
   如今站在这浓荫之下,回忆着一段段的那颗树下乘凉的人换了面孔,孩童的嬉闹声依旧清脆。这人间最值得的暖意,向来是无数“小事”的微光,在尘埃里执着地互相辨认、彼此照亮,最终织就了我们头顶这片无垠的、足以荫蔽灵魂的绿穹。
   树不会说话,可它挡下的每一寸灼烫阳光,都可以证明,马伯一直都留在我们身边。

共 29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一棵杨树的成长为主线,串联起一位平凡清洁工马伯的温暖故事。作者用细腻的文字勾勒出马伯质朴而伟大的一生。马伯虽因意外失去木匠手艺,却以另一种方式继续照亮街坊邻里的生活。从塞给孩子的热包子,到风雨无阻的修理帮扶,再到亲手栽下那棵为后人遮阴的杨树,马伯的善良如涓涓细流,浸润着街道的每一寸时光。文章以“树”为意象,巧妙地将生命与奉献交织:树苗的孱弱与繁茂,恰似马伯平凡身躯下坚韧的灵魂;而树荫的庇护,则成为他精神长存的象征。那些微小却炽热的善意,最终在岁月中生根发芽,化作一片荫蔽人心的绿穹。这是一篇关于平凡之光的颂歌,提醒我们最动人的温暖,往往藏在不曾留意的尘埃里。佳作推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8-14 13:12:16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8-14 13:12:28
  不错的文章,学习欣赏!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