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浪花·时光】大理(散文)

精品 【浪花·时光】大理(散文)


作者:吴需荣 举人,4025.7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9发表时间:2025-08-15 14:10:47

云南现在最重要的城市当然是昆明,但在过去,无论是古滇国,南诏还是大理国,最重要的城市都是大理,因为那才是政治中心。古滇国和古蜀国一样,基本没有文字记载,但从发掘的文物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盛极一时。从南诏开始,就可以和中原的史书相印证了,可以说,云南的历史到了信史阶段。
   南诏的“诏”,指部落。在唐朝时的云南一带,有六个强大的部落,称为六诏,南诏属于六诏中偏南边的一个部落。后来,南诏统一了云南地区,便建了国,称为南诏国。南诏国为了抗击西北强盛的吐蕃,称臣于大唐。大唐天子一高兴,看到当时南诏国王连姓都没有,名字中第一个字是爸爸名字最后一个字(当时这叫父子联名制,似乎现在国外还有这样的传统,看来这些国家没有得到李唐王朝的垂青,一笑),便赐国姓“李”字的一半“木”为国王姓氏,从此南诏皇室以木为姓。皇帝有了姓了,便恩泽百姓,于是百姓也纷纷使用了汉姓。这其实不止是多了一个姓氏,更表明南诏接受了汉文化的熏陶,走在了文明进化的路上。一些少数民族取名比较随意,像藏族很多男性都叫“扎西”,就是小伙子的意思,这哪是名字,但藏民就这样叫,一喊名字应声一片。他们孩子上学以后,觉得这样不方便,又逐渐接受了汉文化,便都起了汉名。有趣的是,孩子的汉名居然跟着汉族老师姓,就是老师姓什么,一个班的孩子就都姓什么。这让我想到清朝晚期湘军等汉军兵勇,指挥官叫什么部队番号就是什么。当然,我们更可以从这种取名方式中,感受到少数民族人民对汉族老师的尊重。
   南诏后来被大理所灭,大理最强盛时,国土横跨东南亚地区、国内的川黔地区,是如今云南疆域的三倍多。大理的国名,是因为统一云南的势力本就居住在大理,后来国家的都城自然也是大理。金庸的《天龙八部》,让大家知道了大理段氏,知道了段誉。小说自然是虚构的,但大理皇室真的姓段,头号宠臣家族姓高,段与高几乎分享国家,有点类似于我国南朝的门阀制度时期。段誉也是有原型的,就是大理国王段和誉。还有一点和书中很像,大理皇帝崇尚佛教,确实有很多皇室中人出家当和尚,他们去的就是洱海边上的崇圣寺。由此可见崇圣寺在古代云南的地位,那是正宗的皇家寺院,所以珍藏宝藏之多可想而知。大理人多为白族,白族人崇尚大鹏鸟,就是天龙八部中的迦楼罗,是食龙巨鸟,《国家宝藏》中讲述了崇圣寺塔中珍藏的银鎏金镶珠大鹏鸟是大理人的至宝,就可以理解了。
   大理能成为古代云南的政治中心,是因为茶马古道。古云南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唯有茶马古道能通向周边,而大理就是古道的中心。向北,向东,向南道路都在大理连通,大理成了古代云南物资的集散地。所以,大理很富,又方便得到各地物资,实力强盛理所当然。时至今日,大理仍然是云南最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导游就说,现在的云南人还在大理购物,所以大理古城的人流量要超过其他地方。后来我们知道了,导游这话是其实有私心的,她推荐的几个所谓本地人常去的商店都是高价的购物店,让我们把时间都浪费在了购物上面。当然,个别导游的言行不妨碍我们对大理深厚历史积淀的敬仰,也不妨碍我们对苍山洱海美景的欣赏。
   大理最重要的风景就是苍山和洱海。洱海形状像耳朵,因此得名,苍山顾名思义,可能植被比较多吧。我们的行程集中在洱海的东岸,而崇圣寺在西岸,所以未能游览,甚为遗憾。提及大理,提及洱海,就不能不提杨丽萍。确实,杨丽萍老师的孔雀舞,曾经捧得很高,现在只能说是毁誉参半,很多人认为色情意味太浓。我不是专家,没有资格评价杨老师的舞蹈,但我到了大理之后,却明白了大理人民很为杨丽萍这样一个白族姑娘而自豪,最明显的例证就是大理市政府送给了杨老师两套洱海边的豪宅。杨老师开始开了宾馆,据说当年盛况空前,宾馆装修豪华,价格不菲却一票难求。后来,出于某种考虑,杨老师不开了,如今这两幢豪宅,被称为太阳宫和月亮宫,成为了洱海边的一个景点。大理人为什么喜欢杨丽萍,说到底是喜欢她为艺术奉献、为人生拼搏的精神。杨老师很小时候父母离异,父亲再也不管她,而母亲又很快去世了,所以她跟着外婆长大,从没享受过父爱。白族女儿成年时有成年礼,都是父亲送女儿银饰,估计还有束发之类习俗,以表达父亲对女儿的关爱和祝福,杨老师也没享受到。所以,杨老师的生活从小就是很凄苦的。等成年了,她能够自主决定自己的生活了,他为了舞蹈艺术保持身材,主动做了手术……她为了事业,为了成功太拼了。如今,杨老师已经到了暮年,还是没有父母疼爱,没有爱人陪伴,没有孩子承欢。她这一辈子几乎都没享受到亲情,她的一切都供奉给了舞蹈事业,她的一生都在献祭。她将自己一生求而不得的爱恋付诸舞蹈,她在舞蹈中寻觅自己的被关爱,寻觅自己和爱人的亲密互动,却被人视为低俗。她为云南做出了杰出贡献,将云南地区的民族舞蹈推向了全国甚至全世界,让世界人民知道了大理,知道了白族,知道了云南的民族舞蹈。总之,她是一个有争议的,但绝对是值得敬佩的一个大理白族姑娘。
   我们在洱海,游玩的主要景点是金梭岛。金梭岛本来很穷,正是因为旅游开发,如今已经是非常富裕的一个村。岛上的民居也是青砖绿瓦白墙,颇有皖南古徽居建筑风格。导游介绍了,还真是,据说朱元璋建立大明以后,为了稳定江南,将一些豪族大户发配边疆,以沈万三为首的很多豪族就被迁往云南,朱元璋还派了沐英监视这些人。这些人在政治上无法兴风作浪,但却把江南的生活方式包括建筑样式带到了云南。这些都是富人,自然很快各方面都成了当地的楷模,所以本地人有样学样,导致大理的民居确实带有皖南民居风格。
   不过学习总会变形,汉族的照壁是对着大门的一堵墙,主要是为了遮掩庭院,保护隐私,也有曲径通幽之汉族文化趣味。而当地的照壁却是把自己的围墙刷白,再在上面涂刷梅兰竹菊等寓意良好的图案,显然失去了照壁的功能。照壁上的图案明显已经汉化,都是八仙、松柏、蝙蝠等汉族常见的寓意良好图案。当地民居和徽居还有一点相似,就是对门楼非常重视,都是飞檐雕画,精美异常。而且,当地建筑的飞檐还能反映家族的状态:飞檐是分三层的,第一层一般是龙,第二层是凤,寓意男人当家,但如果这家是招女婿或者女主人非常强势,也有凤在龙上的,这就和慈禧的作风一样了。第三层如果是龙,则表明该家第一个孩子是男孩,是凤则表明是女孩。看来少数民族地区还是比我们开化,明显有男女平等的意味,长女显然也能继承家业,大概是只要招一个女婿上门。看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和传承真的挺有意思,有的惟妙惟肖,有的就是照猫画虎,有的还能开拓创新。当然,文化没有高低对错,不能说学的不像就是错。
   金梭岛的第一个游览项目是鸬鹚捕鱼表演,不过导游只带我们到了当地渔民家里,看到了很多鸬鹚,却没看到表演。水池边倒是有一些鱼,二十元一条,大概游客买了扔到水池里,就可以看到鸬鹚去抓鱼了。我看到鸬鹚嘴很尖,并不大,而鱼显然比嘴大,有点奇怪鸬鹚能捕到吗?导游很不屑的告诉我,这些只是小鱼,鸬鹚还能捕大得多的鱼呢。我不禁想到了蛇吞象,据说蛇吞食猎物时,下巴能自然脱臼,所以可以吞下比自己嘴大的猎物,难道鸬鹚也有这功能?自然界的奇妙真是人无法想象的。第二个项目是打卡拍照,我到觉得打卡点还不如我们随意拍拍苍山洱海,更漂亮。最后一个项目是龙宫,是一个溶洞。我们在桂林游览过著名的芦笛岩,在安吉游览过地下通天河,都是很有特色的溶洞。这儿的溶洞是在岛上,据说原本是外来客商开发,开发好后就发了一场大水,溶洞全部浸泡在水中。外商无奈离开,本地百姓请了风水师傅,师傅说需要在洞里雕一座石龙镇水就可以了。于是,洞里有了一尊石龙,溶洞也被尊称为龙宫,这儿再没被淹过,成了著名旅游景点。故事荒诞不经,我总怀疑是当地人编给外人听的,就是告诫外人别打这个景点主意,只能由当地人经营发财。龙宫开发确实精美,光影投出的效果美轮美奂,石笋组成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不一而足。在最重要的石龙旁边,居然还设计出了一轮满月,晶莹剔透,呈现出龙宫月影,飞龙在天的幻境。当然,龙宫的钟乳石还呈现出狮子回头等等景致,不过连导游都在说,溶洞中的景点,三分靠实物,七分靠想象,类似的太多,不足为奇。所以,溶洞只需要欣赏奇思妙想,像瑶琳仙境的神仙群落,这儿的龙宫月影就已经足够。
   我们有幸,安排的是靠近洱海的民宿。更有幸的是,我们回到民宿的时间不晚,有幸观看到了洱海的落日。看到实景,我才明白为什么有人要在海边观日出,“海上生明月”这样的诗句为什么震撼。落日和太阳初生都是非常美的景致,但要有合适的地方欣赏。傍晚之后,苍山洱海都非常平静,天空先是从一片银白,渐渐变成五彩霞光。这时候,太阳越来越大,变成了一个硕大无比的红色光盘,笼罩住世间的一切,也包括了苍山和洱海。长河落日圆!一轮圆日笼罩住了长河,不正是这时候的景致吗!我看到了这句诗的意境是如此美丽。渐渐的,太阳似乎失去了力气,缓缓掉落到苍山背后,颜色仍是红色,但光彩逐渐减少。苍山山脉起伏的轮廓,给落日绘出了一道优美的曲线,落日成了苍山的背景图和填充色,天上的云霞又给苍山戴上了五彩的冠冕。洱海也因云霞的倒影而发出了五彩霞光,世界成了一片金色。再逐渐,太阳已经看不见了,唯有五彩霞光仍在苍山洱海之间,让人回味刚刚那绚烂多彩的奇幻。
   终于,天色越来越暗,霞光也没有了,苍山恢复了暗黑色,洱海也成了黯淡的水色。白天看到的苍山洱海,已经很美,但有幸看到落日的绚烂,才觉得这才是人生大幸。能够观此一幕,旅程中再多的不愉快也值得了。真的,世间之美景,人生的境遇是如此神奇,当我们刻意去游览、去经历时,往往会觉得不过如此,但不经意间,却观看了人生至美的景致,收获了人生最重要的幸福。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人生的道路上努力吧,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人生就会给我们回报。
   (原创首发)
  

共 39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吴老师这篇游记散文漫谈大理,从历史深处徐徐铺展开来。古滇国的隐没、南诏的崛起、大理国的盛景,串起云南信史的开端,南诏受赐汉姓,百姓随俗,藏着文化交融的温度。大理段氏与崇圣寺的渊源,又让武侠传说有了历史根脉。苍山洱海间,藏着太多故事。杨丽萍的人生献祭与白族的自豪,金梭岛从贫瘠到富庶的变迁,皖南建筑与本地风格的碰撞,都透着民族与文化的碰撞。龙宫溶洞的传说、鸬鹚捕鱼的趣闻,添了几分烟火气。最动人的是洱海落日。银白天空染作五彩,红日沉于苍山之后,云霞映得水面鎏金,这不经意撞见的绚烂,让旅途的琐碎都成了衬景。文字里没有刻意雕琢,只把历史的厚重、文化的鲜活、自然的馈赠,连同那份“蓦然回首”的惊喜,娓娓道来,读着像跟着作者踩过青石板,吹过洱海风,满心都是对这片土地的真切感触。读吴老师的散文也一次心灵旅行,甚好!佳作力荐!浪花有你很精彩!【浪花诗语编辑:一季阑珊】【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815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一季阑珊        2025-08-15 14:13:33
  一次旅行,成就诗意篇章,期待吴老师更多佳作,助力浪花!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