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演绎江湖,曲终人散(古韵)
摘要:在诗词里演绎的江湖,在谢幕时奏最后的曲。
鹧鸪天 演绎江湖
演绎江湖转玉轮,古香古色赋芳尘。
偷些故事添灵感,借段温情补历贫。
多戏闹,少真嗔,屏间唱合似逢春。
曲终群散人归去,莫把虚缘认作真。
鹧鸪天 寄同剧人
演绎剧情落锦花。灵思未尽各天涯。
相行路印双双迹,去处云分片片霞。
弦已歇,梦还赊,江湖长忆此韶华。
明朝若遇春波上,笑指轻帆是旧槎。
鹧鸪天 红尘浪迹
若遇红尘浪迹人,万千情意寄成尘。空将心事裁明月,几被风霜掩旧痕。
真假假,假真真,倩谁能解女儿魂。从今不向春边立,双蝶时时乱扑门。
声声慢 剧终人散
剧终人散,鼓歇弦断,空留锦字千篇。砚底松墨犹湿,漫忆云烟。凭栏几番凝伫,问扶摇、谁记前缘。只漫卷,落残红无数,瘦了秋千。
曾约梅边同醉,奈误了归期,聚散由天。旧物蒙尘犹在,笑我痴顽。灯花自明自灭,照孤窗、月缺难圆。又无梦,对寒蛩凄切,借酒贪欢。
【编者按】这组词作以"江湖演绎"为线索,通过《鹧鸪天》《声声慢》等词牌,构建出一个虚实交织的戏剧空间。首章以"转玉轮"起兴,道出创作本质是"偷故事""借温情"的艺术重构;次章转向同剧人的情谊,用"春波""旧槎"的意象暗喻相逢可期;第三章突转沉郁,以"双蝶乱扑门"的意象道破情缘虚妄;末章《声声慢》以慢词铺排,通过"砚底松墨""灯花自灭"等细节,将剧终人散的怅惘层层递进。四首作品形成完整叙事闭环,从戏中情到戏外思,最终落在"借酒贪欢"的孤寂底色上,展现网络时代虚拟情感的真实重量。感谢支持诗韵中华社团,期待更多精彩!佳作推荐大家共享!【编辑:枫叶飘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