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恋】孟姜女 (小说)
秦政暴矣,吞六合而并八荒,威加海内,然赋役繁苛,刑辟惨酷。筑长城万里,西起临洮,东及辽东,役夫百万,骨积于野。时燕地有女名孟姜,姓孟氏,名仲姿,姜其字也。父为耕农,母早逝,女织男耕,家贫而和。
年十六,适范氏子喜良。喜良,齐人也,避徭役亡命燕地,为孟父所匿。见其温良有文,以女妻之。新婚三日夜,红烛未残,吏突至,持符逮喜良。孟姜牵衣泣曰:「君去何时还?」喜良抚其背:「待长城功讫,必归执子之手。」言未毕,吏椎其背,驱之如犬。孟姜踣地哭,泪溅青衿,湿如秋雨。
既别,孟姜日织寒衣,线中缠泪,絮里裹思。每至夜分,对月祝曰:「愿月照长城,令良知我念。」岁暮,衣成,絮厚三寸,纫以彩线,书「平安」二字于领内。遂束装就道,欲寻夫于万里之外。
出燕关,涉易水,水寒刺骨,女跣足渡,血渗冰澌。经太行,山高风烈,荆棘挂衣,肤裂见骨。夜宿古塚侧,闻狐啸鬼哭,抱衣而泣曰:「良啊,汝衣在此,汝身安在?」行月余,粮尽,丐食于途,人见其形容枯槁,皆叹息。
及长城下,见役夫数万,面如死灰,手足胼胝。孟姜遍问:「有齐人范喜良者在此乎?」众皆摇头。一老役泣曰:「范郎已殁三月矣!筑城时坠于壕,骨与泥混,不知所在。」
孟姜闻之,僵立如木,俄而放声大哭。其声裂石,惊飞鸟,云为之凝,风为之咽。哭三日三夜,泪竭而血继之,滴于城砖,殷殷如霞。忽闻轰然巨响,长城崩裂百丈,砖石下,白骨累累。孟姜匍匐其间,指剔白骨,泣曰:「良郎,汝识我乎?我持衣来矣!」终得一骨,视其胫,有旧创,乃喜良少年牧羊所伤也。女抱骨恸哭,气绝复甦。
时始皇巡长城,闻女哭崩城垣,怒,欲斩之。及见孟姜,虽形容憔悴,而贞烈之气凛然,乃曰:「若从我,当为后。」孟姜唾曰:「暴君!汝筑长城,亡我良人,碎我家国,我岂能事汝?」遂抱骨趋东海,投波而死。
海水为之呜咽,浪涌如泣。后人为立祠于海岸,祠前石上,常似有泪痕,天阴则湿,人谓孟姜血所化也。至今燕赵间,秋雨夜闻女子哭,皆曰:「孟姜寻夫来矣!」
呜呼!一女子耳,以其至情,感天地,裂金石,历千祀而悲声不绝。观秦政之暴,虽得天下,终失人心。孟姜之哭,非哭长城,哭暴政也;非哭良人,哭万民也。后之览者,见其祠,闻其哭,当知民心不可违,至情不可灭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