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向往的车(散文)

编辑推荐 【东篱】向往的车(散文)


作者:吴孟友 秀才,2107.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8发表时间:2025-08-17 00:28:15

七十年代初,古镇葛公,路上看不到车,能看到的唯有板车。所以,乡下人出门干活或从田地里归来,除了肩挑背扛就是用板车拉。农村人凭的就是蛮力。所以养儿防老,这话在农村是有温度的,有力度的,也是最现实的,像驮椤戽、牵牛犁耙耖、肩上的担子这些重体力活没有男人是不行的。
   所谓的乡村公路,就是后来的机耕路。路是土路、砂子路,曲曲折折,沟沟坎坎,阡陌交通,羊场乌道,就像一张纵横交错的网。百姓出门就凭两条腿。庄稼地里,两条腿从早到晚停不下来。若农闲做小生意出远门的,带些干粮和水,走累了,到路亭里歇歇,喝喝吃吃,补充一点能量后再走,走上几十或上百里路,几天或半月,累了,走到哪里哪里歇,日落西山,夜幕降临,找个农户人家住下来,天下百姓是一家,付过饭钱床铺钱就够了。那时候,两条腿就是车,没有见过车,所以心里就没有车的概念。
   屋后堂哥在镇上邮局上班,一天,骑一辆崭新的墨绿色自行车回家,车上还搭着一个墨绿色的帆布邮包。小河沿的男女老少围过来,像看“十样景”一般(本村土话:“十样景”表示奇奇怪怪的东西),盯着自行车东啾啾,西瞧瞧,啧啧感叹。你说奇怪不奇怪:两个圆圈轱辘在路上飞转,能载着人跑,不偏不倚,两脚直蹬,人却倒不下来,来去一阵风,一刻鈡能跑六七里路,太神了,这是我人生中看到的第一辆真正的车子,好生羡慕,向往至极。到镇上读高中时,与我同班同级的侄儿,偶尔骑上他爸的自行车捎带上我,跑在路上,风驰电掣,闭上眼睛,仿佛自己插上了翅膀,飞翔在蓝天白云之间,与大雁比翼,甚至看到太阳,看到星星和月亮,好美啊!好激动!那时我心里暗想:走出校门后,我一定要买辆自行车。
   后来,回母校工作,在县城处对象,从学校到县城有两条路:一条大路六十多里,开始出现大龙套车载客,一天一班车,下午没车;一条小路三十多里,全是崎岖不平山涧小路。雨雪天,翻山越岭连走带爬,十分艰难。平常行走,蓊郁的山林里,野兽出没,特别是春夏季,蛇虫尾随,令人恐惧。放学后启程,到达县城已是万家灯火,常常走了一半路天就漆黑一片,你想想,山峦之间,一个人摸黑走山路有多恐怖,常常是一手拿着电筒,一手拿着棍棒,哼着小曲,自己给自己壮胆。现在想想,那是爱情的力量战胜了一切,那种精神也感动了美女朋友。
   一个人走在山路上,买自行车的欲望越发地强烈。每月几十块钱工资,还要带妹妹读书,攒够钱到猴年马月?一天,女朋友从县齿轮厂托人弄了一张永久牌自行车车票,我喜出望外,一咬牙,向堂哥借了130元将车买回来。
   夜里,下了晚自习后,路上无人,一个人推着自行车,到离学校三里远的有个叫“凹岭”的地方,沿着坡岭练踏车,踏着踏着,屁股坐上了车,双脚紧蹬,车子竟跑了起来,心跳加速,但心里甭提有多高兴。车在跑,心在跳,感觉离婚姻又近了一步。
   从此,一到周末,驾着自行车在砂石马路上向县城奔驰,漆黑的车身泛着光亮,车把上系着一条红绸带,迎风飘扬。我骑着自行车,在马路上像驾着飞机在飞,心里别提多美了。路边的人见了,纷纷投来羡慕的眼光,我也成了当年堂哥那样的“风景”。
   九十年代初,我调到东流大镇七里湖中学,那里是粮棉畈区,经济发达,街道上出现了摩托车。第一次见到摩托车,我看傻了眼,戴着安全帽,骑在车上,油门一加,屁股冒青烟,“嗖”地一声,追风逐电,一溜烟不见影了。快得让人咂舌。坐在上面的人潇洒帅呆了。
   学校老师,大多数住在东流街上,属于走读老师,学校里忽然间刮起一阵摩托风,买摩托车的一个跟着一个。每天放学后,一条摩托长龙,直奔镇上,威风凛凛,潇洒酷极了,看了,心里痒痒的。妻子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买,家在县城,回家方便”,我一听一怔,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啥表情?真买,我去借钱”妻子坚定地说。我一听喜出望外,连连说:“太好了!太好了!”声音里带着哭腔,那是激动高兴的声音,我抱紧妻子“啪啪”来个猛吻。
   一辆海蓝色“金城摩托”提回来了,我望着“海蓝蓝”,情不自禁俯下身来拥抱她,亲昵地叫一声“蓝蓝”,也给妻子来了个轻吻。学校场地大,周末放学,妻子陪着我在操场练。很快,我学会了驾驶。六月的一天,学校布置防溺水安全宣传任务,利用周末,要求班主任上门家访做宣传。七里湖,属于湖区,面积大,大部分属于外来户客家人,学生分散在四面八方,我和另一位班主任被分到西南方向的稠林村。雨后的稠林村,从一号沟到七号沟,沟水与路面持平,构成“双带”蜿蜒延伸。远望,分不清是沟还是路,刚学会车的我,心里默念着:千万千万不能走进沟里。心里紧张,无暇欣赏沿途的风景,两眼紧盯前面。你说怪不怪,越是告诫自己小心越出问题。方向一歪,“扑通”一声,我和“蓝蓝”一头钻进浑浊的沟里,我一把抓住沟沿的芦苇,敏捷地跳上了路,“蓝蓝”淹没在沟里,像一条受惊的鲸在水里直往前窜,搅动着沟水泛起洪波,吓得人惊慌失措。很快,“蓝蓝”歇火了,我顾不得湿淋淋的身子,和另一位班主任将“蓝蓝”打捞起来。我以为“蓝蓝”废了,歇了一会,待车身的水淋干后,踩动油门,居然“突突”又响起来。我不敢相信“蓝蓝”的坚强,谢天谢地,虚惊一场,人和车安然无恙。心里坦然了许多。
   经历生死劫后,我与“蓝蓝”风雨相依八年整,八年后的一天,骑到县城,晚上被人偷走了,找遍了尧渡街,不见车影,心里难过了好一阵子。
   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县城街道上出现了轿车,轿车在电视见过,一个小县城居然出现这样的高档车,不可思议。在我的认知里,坐在轿车里面是人物,非富即贵,不是一般人能坐得起的,留意车辆出没,大都从县委大院进出,心想:要么是省领导来了?要么是市领导来了?豪华的风景,只能欣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批批打工的开着一辆辆汽车回家过年。尤其过了两千年之后,到了腊月,车流像溪流,源源不断地流向县城,一个偌大的县城成了汽车的汪洋大海。有国产的、有进口的;有轿车、有越野车;有高档的、有中低档的;就连小姑家里三老表,也买来一辆进口越野车,90多万,高档豪华配置,看了让人心动不已。
   社会发展速度惊人,买车买房是结婚的必配,外面打工的,能开回一辆汽车回来是面子,所以学驾照成了一种时尚。我心里又不由得滋生梦想:要是我拥有一辆汽车那该有多美!不管许多,先学驾照领个证再说。
   2015年暑期,我终于坐上了教练车开始学车。暑期,大学生回来,学车的人更多,我跟在大学生后面,有些不自信,年轻人被教练骂骂咧咧一番后很快上道,我呢,握笔杆子的手,搭在方向盘上就是笨拙不听使唤。手控挡车,上坡时手忙脚乱,上了一半就歇火,惹得教练生气,教练骂的口角白沫飞溅,骂学生是“指柱子骂墒墩”,不好直骂我,我心里有数,心里也很憋屈。不过,我不断地告诫自己,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练车过半月,不管你行不行都要到市里考试中心见见公婆。8月1日,起了过大早,准备到教练家跟车走,刚出大门两步骑电瓶车走,左边一个垃圾桶,右边一条大黄毛狗葡在地上。车从狗嘴边经过,大黄狗纹丝不动,走了几步远后我好奇的回过头来看黄狗,这时,收垃圾的站在桶边注视着狗,然后用铁锹敲打地面,狗依然不动,又用脚踢踢狗,还是不动,原来是只死狗,一个“死”字,让我心里突然忌讳起来。“打死、打死”,练车的时候,教练总是嚷着把方向盘打死,看来,明天考试要黄了。车子在柏油路上疾驶,行到一半路程的时候,看到路面上一只鸽子在觅食,见车来没有躲让的意思。“咚”,鸽子起飞正撞到车前玻璃上,滚下来当场死亡,惨不忍睹。晚上躺在宾馆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死狗死鸟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心里想着:明天的考试十有八九要挂科。忽然又想到8月1日是父亲的忌日,父亲一惯反对我学车,看来挂科,是冥冥之中的天意。
   第二天考试,倒库是我的强项,可是上了考场,脑海里一片空白,什么“点”和“线”,“倒”和“进”抛到九霄云外。场外,教练站在高塝上尽情地挥舞着太阳帽,我撇了一眼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突然,喇叭里嚷道:“xx号”倒库未通过。“啊!”,我猛然清醒,心却凉了半截。
   又过了半月,重返考场,考试总算考通过了,高兴的心不亚于听到高考分数上了一本线,当天晚上彻夜未眠。
   领到了驾驶证,送到嘴边亲吻,按在胸口默念:何时能买汽车?计划着攒钱买车吧。正当准备买车时,我调到县教体局做了专职督学,有公务车。妻子说:退休再买吧!家里没车库,我只好遵命。
   2025年元月正式退下来!买车提上日程,妻子说:暑期买吧!学生放假了,县城车辆少,练车方便。“好!”我同意了,那么多年都熬过来了,还怕熬不过一二个月?
   7月20日,直奔“名将车行”选中了“广汽传祺”国内品牌车,车型不错,高配置,我和妻子都很满意。第二天付款。
   卖车师傅很热情,后天带你练车吧,师傅陪你练车,直到你将新车开出车行回到家中。我听后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第一天到城南一个小停车场练,整整十年没有摸过车了,心里十分忐忑不安,按照师傅的指点很快上手,左右转8字弯,加油门都很不错,师傅竖起了大拇指。其实我内心十分地拘谨紧张。不到两小时后,师傅说:“你很棒,走,练路跑”。我也不知道能不能行?只好跟着师傅到了河西车行外围跑。
   看到路况,有些紧张,路不宽,两边还停放许多车辆,有上坡下岭,路口还有来往的车辆和行人。紧张地转了一圈,转第二圈时,一个坡,陡且窄,车上坡,车前面对着路边一辆车,担心撞上,正准备打方向盘,师傅一把抓住方向盘,就在师傅抓盘的一刹那,我身子向前一倾,脚忽地踏上了油门,“轰”,车子撞上了路右边的坎子。水箱破裂,车头撞破,大扛撞坏,车轮撞破。胸口抵到方向盘,疼的直不起腰。师傅立即将我送到医院拍片,还好,骨头未伤!
   在家休息几天,那惊魂一幕在脑海里转来转去。破碎的车头像魔鬼一样印在脑海里赶都赶不走。
   一个人躺在床上想:放弃吧,年龄大了,珍惜生命,不冒这个险。不行,钱都付过了,怎能轻易放弃,人生经历过多少坎,不都过来了吗?这时,又回想起父亲讲过的一个故事。他的一个战友,在朝鲜战场上,只与随军修车的战友在一起帮忙修过车,从未驾驶过车。一天,部队打散了,他被一群美国大兵追杀,途中,路边有一辆装货物的弃车,敌人越来越近,他看到车,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他跳上车,没有钥匙,他立即拉线碰火,还真碰着了,关键是他不会开车呀!怎么办?子弹在耳边呼啸,他想不了许多,一脚跺油门,车子像脱了缰的野马飚起来,一路狂颠,险象环生,几次差点栽下悬崖,回头看,见不到敌人的影子,知道冲出了包围圈,下车后,躲进森林。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我问自己:那个志愿军战士若是自己,坐而待毙吗?不会的,肯定驾车逃离。现在,学车出了点车祸,就偃旗息鼓这也不是我的性格。继续学,我坚定了信心。
   过了八月,退休赋闲在家的亲家,担起了我的教练,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我的驾驶技术不断地提高,终于,能在公路上熟练驾驶了。
   学车,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汽车,是人生的三次飞跃,它不仅改变了我的生活,也让我感悟到:人生要有梦想,在追求的路上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实现人生的辉煌。
   车轮滚动过的第一寸土地,往往不是公路,而是人心深处的那片未开垦的荒原。坐在车上目视远方,似乎看到了繁花似锦的未来。
  

共 45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世界这么大,如果想去看看,没有车是很麻烦的事。吴老师的文章,让我想起来同心圆。步行的时代,是最里面的圆,人的活动范围局限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去一趟县城,即使有爱情的力量支撑着,也是一件非常麻烦非常困难的事情。自行车和摩托车的时代,是稍微大一圈的圆,人的活动范围大了很多,进城下乡变的稀松平常。汽车时代,是最外圈的圆,活动范围自然最大,最起码可以随心所欲的到过去很难到达的地方。由两只脚到两个轮,再到四个轮,同样也见证了一个人生活的变迁史。在这篇文章里,吴老师重点写了自己的考证和买车两个过程,每一个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波折固然不是什么好事,但读起来颇有喜感,同时也对应了老师文章的主题,正是心有向往,才会在追求的路上坚持不懈。在这里,老师引用了父亲的战友朝鲜战场上驾车突围的例子,阐明了一个观点,即面对困难和挫折绝不能偃旗息鼓,只有继续坚持,才能抵达心之所向。读老师的文章,编者突然想起叔叔学车的事情。过去70岁是考驾证的年龄上限,他老人家69岁的时候勇敢的报名考证,并且顺利的通过了考试,成为当年最老的新手。正如老师所说,车轮滚动过的第一寸土地,往往不是公路,而是人心深处的那片未开垦的荒原,心有向往,未来自在远方!【东篱编辑:佳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佳华        2025-08-17 00:28:57
  向往车,其实就是向往未来向往远方。我小的时候也非常向往车,常常幻想拥有一辆摩托车,可以像武侠小说上的轻功水上漂、草上飞一样,驰骋江湖,走遍祖国大好河山。
回复1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8-17 11:08:05
  佳华老师好!,很荣幸,通过东篱平台,我们称为文友,感谢你辛苦编辑。通过“向往的车”来反映人生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也让我感悟到,人要有梦想,还要享受梦想带来的快乐。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骑车,梦想的实现,不仅改变了人生,也让人生其乐无穷!问好佳华老师!祝夏祺!
2 楼        文友:千里寻梅        2025-08-17 06:08:04
  我发现吴老师的文章很有特点,字词简洁,生动形象,很有氛围感。联想起我自己的学车经历,我也是手脚笨拙,虽然一直没有出过事故,但是车速很慢,经常被男人们笑话,谢谢老师让我的回忆翩翩起舞。
回复2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8-17 11:11:53
  寻梅老师好!干感谢你关注拙文并精彩点评!感谢老师的鼓励!8月16日,行车提回家了,晚上,家人朋友在宾馆里聚了一下,感到无比高兴!问好老师!祝夏祺!
3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8-17 11:22:25
  向往的车,实指确立人生下一个目标,作者不满足于现状,有努力有追求,因技术不熟而出现有惊无险的一幕,确实令人紧张,直冒冷汗。但作者痛下决心,终于熟练驾车了。向往的车,此题很别致,内容一线贯穿,反映了时代的进步。文采斐然的大作,拜读受益,问候吴老师,创作愉快!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