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遇见诗和远方(组章)(散文)
题记:岁月里最珍贵的不是抵达终点的荣光,而是在人生之旅遇见诗和远方。岁月从不辜负努力打拼的人,它会悄悄让你把“不可能”变成“原来如此”;把“我不行”变成“我可以”。让更多人慢慢懂得,真正的成长,不单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学会了与这个世界温柔相处,与自己坦诚相待。感恩岁月教会了我们:慢慢来,比较快。
(一)你试着放慢脚步
你试着把匆匆的脚步放慢一点,你的视界就会变得格外精彩。
红尘凡夫,谁都不可以把岁月拉长,也无法让时间缩短。然而,却可放慢自己的脚步,把一程又一程的景色窖藏在心底,让平淡的三餐四季多了一抹诗情画意。
也许太过炎热,人们总感到盛夏那样的漫长。“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如果你真的喜欢上了夏日的热烈和蓬勃,你就一定会感到盛夏的美好与短暂。当你沐浴着白花花的阳光,在户外目及到许多感动,许多喜欢时,就一定会从心灵深处爱上这个季节,爱上这个季节里曾被人漠视的美。
烈日当头,高温预警连连发布,那些身着橘黄色工装的师傅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从拾捡一片垃圾做起,无愧一座小城美容大师的称号;那些身着草绿色工装的绿化师傅们,沿着绿化带,以刺绣般的神态,除草松土,把一片片腐叶捡起,当他们听到绿植拔节生长的声音时,一种心满意足的职业感瞬间写在了脸上;一个个身手不凡的“骑手”,简直就是盛暑下的一道风景,全副武装,驰骋南北,把所需的物品,送到千家万户。每一个场景,镌刻的都是一种感动。每一种坚守与执着,都可与盛夏的火热相媲美。
凌晨五点的钟声尚未敲响,东方的天际稍稍发白。我依旧沿着那一段老旧的线路健走,丝丝凉意扑面而来,脚步也渐渐加快,当行至4000步稍稍驻足时,已是挥汗如雨,轻松淋漓。远近的灯火渐次熄灭,健步的人也悄然多了起来,街头巷尾的早餐店,炊烟袅袅升起,开启了新一天的序幕。
盛夏,即便是初升的太阳,也是那样的明亮,火热。当注目到那一片片不羁生长的绿荫,我猛然想到当下已进入中伏,再过数日,就要与盛夏作别,迎来一个崭新的秋天。我望着灿烂的夏花,尤其是由花蜕变而来的累累幼果,那样的圆润与光亮。此刻,一种对盛夏的敬畏和深沉的爱便油然而生。
我喜欢夏,尤其喜欢夏天的云。那一朵安卧在天边的浓积云,虽然懒洋洋的摸样,却可随风快速而至,瞬间成就了一场大雨,湿润了干旱已久的大地。四季的更迭,风霜雪雨的来临,再一次诠释了一条哲理: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变的,也许就是天气一直在变。其实,我们自己也在变,可由于脚步匆匆,变了也不曾经意而已。
黎明,隔窗远眺,有一些轻微的雾,楼宇间“天一和院”四个红彤彤的大字,虽不如往日那样的明亮,却多了一抹朦胧之美。行至开元湖畔,目及到每一株小草头顶着晶莹的露珠,在初升太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分外晶莹。这些只有盛夏才有的景色,预示着时节的又一次蝶变:秋天要来了。
亲历过盛夏的人,都有一副蓬勃向上的图景,镶嵌在心壁的中央。纵然身处大雪纷纷的寒冬,盛夏的图景也仍在悄然丰富,渐渐丰满。而我们自己呢?活得也要比原来的自己更加灿烂。(隽语总第209期●2025年8月1日)
(二)步入秋天的门槛
这个夏天,仿佛那样的短暂,明天就要与我们再见了。岁月匆匆,往复依旧。
不曾挽留的盛夏,悄然而去。满怀期待的秋天,悄然而至。如此时节的更替,总是这样悄无声息,不留下半点印痕。
立秋,24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每穿越一个时节,万物就要一次履新。立春了,万物勃发,春意盎然,百花争艳;立夏了,白花花的阳光普照大地,万物接受盛暑的淬炼,经风雨见世面,山河更加的丰满和硬朗;立秋了,一度喧嚣的岁月,会渐渐地安静下来,那些拔节生长的绿植和谷物,渐渐的成熟,大地平添了一抹厚重;立冬也如此,一副经年绘就的画卷也在此刻悄然铺展开来。
明日立秋。一个季节的更迭一如一场宏大的万物重生,是多么的值得欢欣!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前天一场短时强降雨,像是秋天传递的一条讯息。一直处于疯长中的紫叶李,突然有些萎靡,便道上的垂柳,竟然有叶子零星的飘落,我捡起一片落叶,叶子的梗脉依然舒展如初。旁边一位老者自语到:立秋了。
秋天是一个删繁就简的季节。那些曾成就过绿荫的叶子们,随着秋风的摇曳,无声无息地飘落,回归于生命的原点。一片片落叶无论何以不舍的失去鲜活,离开这个世界,却都会以宽广的胸怀,把秋天当做生命之旅的圆点和归宿,或变成泥土,滋养一奶同胞的枝叶,或在来年重生,唤醒那些长眠的生命。
凌晨,依旧那样的闷热。气象预报大雨暴雨在即,预警也一次次的发布,却不见雨点的降落。借着橘黄色的灯光远眺,错落无致的楼群里,飘着一层浅蓝色的薄雾,让小城的经纬多了一些朦胧之美。打开南向的一扇窗,一丝久违的凉意扑面而来,似乎有了一点秋的味道。我附身细看那些不喜欢暴晒的芦荟,燕子掌和几盆绿植,它们在书房的一隅,竟然长出了一层嫩黄色的叶芽,勃勃生机。我想:当一个曾经喜欢喧嚣的生命,一旦喜欢上了不动声色,喜欢上了清宁自在的世界,也许它就靠近了成熟的季节。
建设大街绿化带的一旁,一位身着绿色工装的园林技术人员,指着远近盛开的紫薇花、凌霄花说,这些夏花不但好养,花期也长,把秋天装扮的大气而庄重。一旁五颜六色的雏菊,在一片绿荫的庇护下默默的绽放,风儿吹过,留下阵阵菊香。这一枝一叶,一花一草让人们对秋天更加的喜欢了。
明日立秋,盛夏也就成了过往。此刻,忽然想到了余世存的一段话:你做三四月的事,到了八九月自有答案。想必,勤于耕耘的人们,在三四月曾播下的种子,栽培的幼苗,一定会是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了。(隽语总第210期●2025年8月6日)
(三)喜欢是一束光
做一个让人喜欢的人,实属不易。然而,却又是一生的值得。一个让人喜欢的人,是一束光,光彩了自己,照亮了他人。
让人喜欢,很多时候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耳濡目染,竟成了自己心灵的导师,人生的楷模。
所谓颜值,就是初见时的眼前一亮,仿佛遇见了久久想见之人的摸样。端正的五官,暖心的表情,不凡的谈吐,得体的举止,都让人平添了一种莫名的好感而难以割舍。彼此间的交流宛如一条小溪,缓缓流淌,源于内心,流向远方。
所谓敬于才华,谁不喜欢满腹经纶,能给于自己更多精神食粮的人呢。才华,还是一种做人的风格和能力,彼此交流时,总会多一些聆听,少一些表达,专注于他人的语言和情绪。当他人倾诉烦恼时,又总是先回应再分享建议,而非急于否定。既做知音,又做友人。
真诚是让人喜欢的一把钥匙,彼此交往间,不刻意掩饰自己的想法和不足,让人感到安全,迅速产生了一种心灵的共鸣。比如一位朋友请你帮忙修改一篇文章,你却坦诚地说:我的文字水平不行,润色这篇洋洋洒洒的论文真的帮不上你了。这样的表述,反而比高高在上,装模作样更让人多了一份信任感。
所谓合于性格,其实是一种缘分。很多时候,纵然浪迹天涯,也很难遇到一位性格投缘的朋友。性格,是一张独一无二的标签。一位性格和善的人,他的言行与情绪总宛若和煦的阳光,让人感到温暖而安心。遇到不同意见时,总是多一点再多一点思考,多一些再多一些包容,从不脱口而出,言语伤人。以包容成就共识,以鼓励表明己见。
我曾有幸结识到一家报社的总编辑,他待人真诚,文字严谨,多年的交往,已成了一位亦师亦友的兄长。一次,我邀请他到桥东区(襄都区)新闻讲习班作辅导。他竟坦诚而诙谐地说:说和写相比,我说的不如写的好。他以独特而朴实的语言,像一位灵魂的工程师,传道授业,鼓励通讯员多写稿,写好稿。他在很年轻时,洋洋洒洒的文学作品已在国内知名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多件新闻作品屡屡获得新闻大奖。成为许多通讯员喜欢的老师和总编辑。
所谓善良。是指一种脱离了低级趣味,心地纯良,心性温厚,于己从严,于人和善,具有慈悲情怀的高尚行为。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行善9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作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春秋•曾子》中的这一段话,两千多年过去了,让源远流长的伦理道德已升华为一束光,照亮了山河,点亮了心灵。与善者同行,已成为了人们的一种向往和共识。
所谓好的人品,如同一颗温润的珍珠,历经岁月的打磨而愈发璀璨;又似一缕春风,于无声处温暖人心。它从不依赖于能说会道的虚伪,也不借助于权势与地位的显摆,而是通过一言一行的坚守、一点一滴的积累,在生命的长河里沉淀为一抹最动人的景色。
善良是美好人品最柔软的底色,它不刻意的施舍,而是发自内心的共情与关怀。在平凡的生活中,善良或许只是公交车上的一次让座、对陌生人的一句鼓励、为流浪动物添一碗清水……。这些微小的举动,如同星光汇聚成的银河,让世界充满温情。与善者同行,你会在黯然中得到一束光,穿云破雾不迷失方向。你会在遥远的旅途,行稳致远看到更多更美的风光。
一位让人喜欢的人,未必天生就是一株亮眼的玫瑰,散发着芳香;也并非天生才华横溢的栋梁之材,但一定是一位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的人。他用真诚包容缺憾,用细节传递温暖,用慈悲驱散严寒,成为更多人不离不弃的磁场。一个人不必完美无瑕,但一定要真诚善良;不必名利辉煌,但一定要脚踏实地。久之,那些用心经营而来的人品,终将成为你最动人的名片。
人生之旅,总会遇见喜欢的人,相伴于旅途,共情于灵魂。当你植根泥土,向阳而生,严于修行,就一定会成为喜欢的自己,然后,也会成为被越来越多人喜欢的人。(隽语总第211期●2025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