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诗韵中华 >> 短篇 >> 诗词古韵 >> 【诗韵】墨韵书魂十贤颂(古韵十首)

编辑推荐 【诗韵】墨韵书魂十贤颂(古韵十首)


作者:北斗永春 布衣,192.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2发表时间:2025-08-17 10:13:36
摘要:以十调咏书坛十贤,从晋之逸韵、唐之法度到宋之意趣、元之清妍,皆以词承墨魂,既书笔底风华,更颂先贤风骨。原创首发

墨韵书魂十贤颂(古韵十首)
  
   一、临江仙·咏王羲之
  
   曲水兰亭留雅迹,墨痕轻漾春风。
   笔牵云气走蛇龙。楷端藏秀骨,行逸见真容。
   不逐时流标清韵,千年纸上传踪。
   书坛谁可继高踪?圣名垂宇宙,逸韵满寰中。
  
   二、贺新郎·怀颜真卿
  
   鲁公书如铁。墨痕凝、悲愤成篇,血痕犹热。
   祭侄文里英雄气,直透千年纸页。
   字挟火、心藏明月。
   刚正不阿撑天地,更端庄、体势惊尘屑。
   颜筋劲,励来者。
   碑前仰止情难竭。叹风骨、融于笔底,墨香不灭。
   千载书坛谁堪比?唯有丹心昭彻。
   凭妙笔、精神永烨。
   今向残碑寻旧迹,见先生、气韵仍轩豁。
   怀此志,续新页。
  
   三、破阵子·赞柳公权
  
   柳体棱棱含剑魄,横平竖直如钢。
   玄秘碑中法度彰。笔劲通筋骨,字正显刚方。
   颜柳并称传后世,临摹争相效仿。
   书坛风骨永流芳。硬毫书正气,青史载华章。
  
   四、八声甘州·忆欧阳询
  
   叹欧体孤高冠初唐,险绝若峰峦。
   看九成宫醴,毫端见骨,墨韵凝寒。
   笔似霜锋裁玉,结构巧连环。
   一字惊千古,风范难攀。
   谁解书家深意,把隋唐风骨,尽注毫端。
   引群贤争效,技法莫能攀。
   历沧桑、碑帖仍在,照艺海、丰碑永不残。
   今追念,这宗师风采,依旧斑斓。
  
   五、水调歌头·思赵孟頫
  
   元季书坛暗,赵氏起光华。
   篆隶楷行皆妙,墨里绽奇葩。
   胆巴碑书庄重,洛神赋挥潇洒,笔底走烟霞。
   不囿陈规缚,古法焕新嘉。
   经风雨,心未改,艺无涯。
   一支竹管在手,万象入笔下。
   纵使时光隔远,犹见先生风致,墨韵落谁家?
   展卷思前哲,雅意满庭花。
  
   六、念奴娇·怀苏轼
  
   东坡墨戏,任疏狂、笔底涛生云起。
   黄州寒食悲中写,尽吐平生滋味。
   字带情愁,墨含孤愤,千古无同例。
   书文双绝,几人能及此艺?
   遥想宦海浮沉,初心未改,豪气凝笺纸。
   大江东去情怀在,化作笔端星驰。
   不泥旧法,独抒怀抱,墨里藏深意。
   仰公高节,书坛长记斯志。
  
   七、满江红·咏黄庭坚
  
   山谷书风,别开径、自成一派。
   看草体、纵横捭阖,气冲霄汉。
   诸上座帖龙蛇走,松风阁诗星月灿。
   笔力劲、瘦硬见精神,人惊叹。
   楷尚稳,行求缓。草追急,情无限。
   启尚意新风,影响深远。
   不慕时流崇古雅,独凭才思开生面。
   仰先贤、墨韵永流传,心常恋。
  
   八、永遇乐·赞米芾
  
   米颠疏放,人称刷字,墨底藏巧。
   苕溪诗帖,云烟缭绕,意趣随情跳。
   蜀素虽艰,笔锋偏健,写尽疏狂傲。
   看书林、自成一格,风采何曾轻渺?
   尚意书风,由公引领,千古声名耀。
   笔走如飞,兴来挥毫,不管旁人笑。
   宋韵悠悠,米家风味,墨里乾坤浩。
   今凭吊,前贤遗墨,韵传九宵。
  
   九、沁园春·忆智永
  
   永禅师者,王氏裔孙,墨韵悠长。
   看真书千字,珠圆玉润;楷行草体,各展辉煌。
   墨浸池黑,笔堆冢阜,一片禅心对素张。
   唐初岁,为书坛导路,功不可忘。
   千年传承未央,引无数书人效典章。
   叹温润秀劲,独成格调;安详平和,韵透毫芒。
   不慕浮名,潜心艺事,禅意书魂两不忘。
   今追忆,这宗师风范,万古流芳。
  
   十、清平乐·颂怀素
  
   素僧狂草,墨里惊雷闹。
   自叙一帖风云罩,笔走龙蛇难料。
   醉后泼墨如癫,豪情直上云巅。
   与旭齐名千古,墨香漫越千年。
  
   2025年8月16日星期六

共 13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墨韵书魂十贤颂》以古韵十首之制,倾墨淋漓,钩沉千年书道风流。作者以词为舟,溯游于王羲之的兰亭春风、颜真卿的碑骨丹心、怀素的醉墨惊雷之间,将十位书坛巨擘的艺术精魂凝于笔端。 此组作品深得“词以载道”之旨,既考究格律声韵,复以意象造境:或喻羲之笔势为“云气走蛇龙”,或化东坡寒食帖为“孤愤凝星驰”,更以“墨浸池黑”“笔堆冢阜”写智永之笃志,以“刷字藏巧”“疏狂傲骨”状米芾之奇崛。词风兼得豪放与婉约之妙,史笔共融诗情与书理之真。 尤为可贵者,词中贯穿着对书家人格与艺格的双重礼赞——颜鲁公的刚正、柳公权的骨鲠、赵孟頫的守正出新,皆跃然纸上。作者以今人视角回望传统,非止于怀古,更暗含“续新页”的当代叩问,使古典艺术精神在词章中重获鲜活生命力。 此作堪称“以词立传,以韵传神”,既为书坛十贤铸就文学丰碑,亦为读者开启了一扇窥见中国书法美学与文人风骨的精神之窗。感谢支持诗韵中华社团,期待更多精彩!佳作推荐大家共享!【编辑:枫叶飘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枫叶飘零        2025-08-17 10:17:18
  欣赏一组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四季尽葱茏,浑身节气浓。人生当效竹,不做扁平庸!
回复1 楼        文友:北斗永春        2025-08-17 19:44:19
  感谢社长诗友精彩纷呈的点评与鼓励,问好老师,敬茶,遥祝秋安!
2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08-17 11:00:50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
回复2 楼        文友:北斗永春        2025-08-17 19:44:45
  感谢贵州王先生诗友的鼓励,问好老师,敬茶,遥祝秋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