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曾经】刘健纪念会(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曾经】刘健纪念会(散文)


作者:纪昀清 举人,3501.3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9发表时间:2025-08-17 14:56:07

2025年5月15日,是刘健队长逝世一周年纪念日。当日下午,忙完公差后,我径直奔赴周至县电子商务大楼10层,参加了“扶贫工作队队长刘健纪念会”。本次纪念会由周至县现代文学研究院主办,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和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周至东岳庙会协办。
   按群里消息,纪念会下午3点开始,我赶到时已3点半,迟到了半个小时。会场几张桌子围成方形,四面都有与会人员就座,大多是熟面孔。彼时刘新宇老师正在介绍纪念会情况,好在尚未正式开始。我向他招手,他面带微笑回应,旁边的任广雄老师示意我坐他旁边,我便拉了张椅子轻轻坐下。
   周至县现代文学研究院院长、原周至县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办公室主任刘新宇老师首先介绍与会嘉宾,他们分别是:陕西大雅礼乐文化促进会原会长刘知民、周至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李瑞祺、周至县人大教科文委原主任任广雄、周至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任齐斌、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周至东岳庙会会长与孔子文化研究会会长侯景祥、周至县妇幼保健院原院长金笃信、国家税务总局周至县税务局工会原主席与周至县摄影协会理事山万周、《盩山厔水》杂志原编辑于巧莉。
   介绍到我时,刘新宇老师夸赞我是省上有名的作家,发表文章阅读量最低以万为单位,这让我受宠若惊,暗下决心要写出更多好文章。
   刘新宇老师介绍完毕,主持人山万周老师宣布纪念会正式开始,会议有三项议程。
   第一项,全体起立,为刘健队长默哀三分钟。我和大家一样,笔直站立,神色庄重,低头垂臂,静静默哀。那肃穆氛围,让我深切感受到刘健的不凡与人格魅力。山老师宣布默哀结束后,大家才恢复轻松状态。
   第二项,由年近七旬的刘新宇老师简要介绍刘健同志生平与扶贫事迹,着重讲述了十则感人故事。
   一是增印书籍:刘健悼念仪式上,《在丹阳村的日子里》一书仅印300本且发完,西安市企业家李莉香加急增印1000册免费下发,可见刘健备受推崇。
   二是结识刘健:刘新宇老师从村民谈论和丹阳小学校长评价中知晓刘健,后在楼观台活动中经其学生隆基集团董事长——李瑞斌介绍相识。
   三是开展文化大讲堂:刘健在丹阳村两年组织开展了38期文化大讲堂活动,邀请多位专家主讲多方面知识,场场座无虚席。
   四是“搭桥”引进:刘健搭桥引进西安爱心人士一对一扶贫,组织教师给竹峪学校学生义务讲课,其影响持续发酵。
   五是解救辍学学生:刘健反复去辍学学生家做工作,还成立解救小组,骑摩托奔波山道。
   六是精心扶贫:帮贫困户刘小牛学木雕、盖房、养羊、办图书室,使其家庭重归和睦。
   七是人缘俱佳:学生见刘健纷纷围拢问候,令刘新宇老师备受感动。
   八是冒雨看贫困户:雨天返程时,刘健坚持去看望半山腰住房破旧的老汉。
   九是生活艰苦:刘健住处简陋,饮食简单,友人深感其不易。
   十是情系周至:刘健扎根扶贫村,调至蓝田后仍积极参加周至活动。
   刘新宇老师的介绍感染了在座的所有人,大家都聚精会神地聆听。
   第三项,与会人员按座次逐一发言,畅谈与刘健的故事。
   年过八旬的刘知民老师说,民间组织自发纪念刘健很有意义,刘健朴实无华,大年三十仍在下乡,像毛泽东时代的好干部,建议三周年纪念会邀政界人士参加。
   年近八旬的李瑞祺会长将刘健比作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讲述了与刘健的一面之缘,称赞刘健既重视党的事业,又热爱周至历史文化。
   年过八旬的金笃信院长惋惜刘健是劳死的,讲述刘健说服老中医重操旧业、动员学生学中医,还想在丹阳村办中医院,称赞刘健是党的好干部。
   年过六旬的任齐斌副主席说刘健扶贫有思想、有行动,采取多种帮扶举措,其离世是重大损失,应发扬其精神。
   年届七旬的于巧莉老师说初识刘健见其骑摩托很吃惊,感动于他的亲力亲为,曾想送画给他,愿为挖掘其事迹的人做饭。
   轮我发言时,我也情不自禁地实话实说:
   “这次刘健纪念会活动,是我在群里看到纪念刘健队长的消息以后,我有意参加的。说实话,这次活动,没有任何人专门通知我参加,是我觉得刘健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原本是要开车来的,刚准备开车时,又猛然想到今天是周四,我的车恰好限号,无法出行,就只得搭车赶往县城。恰好今天我要到县教育局送资料,待我马不停蹄地送完资料,为了节约时间,就只好坐出租车往这里赶。不料,还是迟到了半个小时,好在会议尚未正式开始,还来得及。
   “记得几年前,刘新宇主任给我打过电话,说要出一本书,要录用我关于赴丹阳参观的一篇文章。我说,由于我手机出了故障,当时用手机拍的一些资料,丢失了。为此,我让刘健老师重发一份,他似乎太忙,一直未发。由于仅凭印象写出的东西不太准确,因此我也就没有动笔,以致拖到现在。也就是说,我还欠刘健队长一篇文章。
   “结果时间不长,有人给群里发了个消息,说刘健队长去世了,把我吓一跳,在我印象中,刘健老师始终是精神抖擞、精气神饱满、热心为人服务的干部。刘健老师也参加过周至县孔子文化研究会的一些活动。实际上,我只见过他两回。除了在周至县孔子文化研究会活动中见到他之外,最深刻的一面就是在丹阳参观的那次,当时刘新宇、侯景祥、金笃信等老师都一同去了。那次,他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骑着摩托,给我们带路,我发现他对张龙、丹阳一带非常熟悉,那里的百姓、孩子对他如见家人一般,都很亲切!这让我倍感吃惊。他全心全意搞扶贫工作,且搞得有声有色,我觉得应该把他的事迹和精神用文字记录传承下去,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在座的干的事情。我们不唱空调,把他的事迹记录下来,让子孙后代向刘健老师学习,让刘健的精神鼓舞更多的党的干部,为老百姓去认真地服务。这也就达到了习总书记所倡导的‘为人民服务’的要求了,也对得起毛主席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直到现在,一直如此。
   “现在很少有刘健这样的干部,人家一驻村几年,而且每一村每一户,都走访得非常到位。人家采取的措施,就像任齐斌老师讲的,人家有思想,人家真的是动了脑子的,人家不是靠捐献他的工资,以小恩小惠的方式扶贫,人家主要是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实实在在地在做这些事情,从而使丹阳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前段时间,我还到丹阳去了一次,我还给我媳妇说,这就是刘健队长当年扶贫的地方。刘健的精神真的感人,值得我们去写,我想就算写一部30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都是写不完的。他的故事,会在我们笔下,一直流传后世。”
   我的发言,出乎本心,也是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号召大家向刘健队长表达致敬和缅怀之情。
   年过七旬的任广雄老师说刘健颠覆了他对扶贫干部的认识,其把普通工作当事业,关注社会底层,让人感动,希望其事迹传播发酵。
   年近八旬的侯景祥会长说结识刘健很荣幸,讲述刘健积极参加活动、关心群众等事迹,还读了自己写的关于刘健的追忆文章《一位扶贫干部的感人事迹》。
   刘新宇老师总结了六句话概括大家对刘健的评价,他从容不迫、言简意赅地说:“第一句:有思想,有行动,有创意。第二句:寻事干,找事做,特别是找群众最需要的事做。第三句:唯群众,唯基层。第四句:将自己置身于百姓之中。第五句:他是大家公认的党的好干部。第6句:朴实、诚实,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干。”并感慨系之地称赞说:“咱们今天能来参加刘健队长纪念会,这个精神实在令人感动。尤其是纪昀清老师,这么远的,搭车前来,也没有人通知。纪老师刚才往那一坐,我就感动得很。这个精神是咋来的?我觉得,可能是受了刘健队长的影响。”
   刘新宇老师总结得精辟,尤其是能得到他老人家的当场谬赞,令我倍感意外和自豪!我唯有孜孜矻矻地不断努力,才能不辜负他老人家的殷切希望和鼓励!
   最后,由年届六旬的主持人山万周老师作总结发言。
   他郑重其事地说:“英雄永在,英灵长存。刘健的故事不会随着脱贫而消失,他的名字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铭记。刘健同志2018年至2021年期间曾驻周至县丹阳村担任扶贫队长。2022年起,在蓝田县玉山镇山王村担任乡村振兴顾问。他的工作特点是,以先当学生、后当先生的态度,投入乡村工作,擅长整合政府资源。他先进的典型案例,包括促成农耕研学基地建设和推进文旅康养产业发展。这对咱们的乡村振兴是很有帮助的,而且起到了他应有的作用。刘健精神,可概括为六个字:诚实、敬业、爱民。”
   山万周老师的总结发言,一语中的,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刘新宇老师写的一段话:“刘健离开我们一周年了,但想起来如同昨天一样,尤其是在今天的一周年纪念会上,他活着,他憨厚、诚实;他干脆、练达;他可亲、可敬。是他,在全国扶贫的号角声中,选择了远离西安市的竹峪丹阳村,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在那里,六平方的房间,一张单人床,他住了下来,而且一呆就是三年。这期间,有人问他:‘守得住寂寞和孤独?’他回答:‘我喜欢在幽静的夜晚,独自一人爬上山冈,看那明亮的月亮,欣赏那悠悠的山谷。’是的,他在追求内心的平静,更重要的是他在构思乡村振兴的蓝图。每当同事们打来电话时,他的第一句话总是:‘我在丹阳’。同伴们问他:‘你图了个啥?’他回答:‘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实际工作中,他说到做到,他践行了他的诺言,他做出了十件惊人的事情:一是帮助一贫困户建起了六间平房,解决了这位贫困户基本生活问题。二是帮扶一对失去双亲的姐弟俩上了学,念了书,并落实了监户人。三是做缀学中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尽早返校进课堂。四是提出了‘文化丹阳、生态丹阳、康养丹阳’的工作理念,让丹阳村在人们的印象里熠熠生辉。五是打造了两个社区文化团体,即丹阳书院、竹林书屋,使丹阳文化气息浓浓,情意浓浓。六是调动了三名老中医的积极性,让竹峪草药文化发扬光大,使得竹峪人民受益匪浅。七是引进师资力量,进校园,进课堂,丰富竹峪的教育事业,让年轻一代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八是给老年人送温暖、送爱心,点燃了老年人对生的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九是送老中医的孙女在城市进修,学习医术,并带领失去听力的儿童到西安就医,使其恢复健康,继续上学。十是制定了19800字的《丹阳村乡村振兴规划纲要》,从五个方面筹划出了丹阳村发展的蓝图。可赞可敬呀!真想不到,一个在城市里长大又在市委工作的人,能在偏辟的山沟沟呆下来,并做岀这样惊人的事。刘健,好样的,够一位‘好人’,够一位丹阳村‘荣誉村民’。”
   能拨冗参加这次刘健队长逝世一周年纪念会活动,让我倍感荣幸之至,因为刘健用他的纯粹品质、踏实作风和富有思想的实际行动捍卫了“党的好干部”的尊严和伟岸形象,征服了与其接触的所有人,也自然而然包括与其接触甚少的我!愿刘健精神永放光芒,激励更多有识之士,为普罗大众谋福祉!
  
   2025年8月16日

共 43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通过对刘健队长逝世一周年纪念会的详细记述,展现了刘健的扶贫事迹和崇高精神,情感真挚,内容充实。主要体现在:其一,主题鲜明突出。全文围绕“扶贫工作队队长刘健纪念会”展开,始终紧扣缅怀刘健、弘扬其扶贫精神这一主题。从纪念会的流程,到众人对刘健事迹的讲述和评价,都在强调刘健作为一名优秀扶贫干部的奉献与担当,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刘健精神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其二,内容丰富具体。文章详细记录了纪念会的过程,包括会议议程、与会嘉宾、众人发言等内容。特别是对刘健扶贫事迹的介绍十分详尽,通过增印书籍、开展文化大讲堂、解救辍学学生等十则感人故事,全方位展现了刘健的工作成果和为民情怀,使刘健的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能全面了解其扶贫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三,情感真挚动人。文章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刘健的崇敬与缅怀之情。无论是默哀时的肃穆氛围,还是众人讲述刘健事迹时的深情,抑或是作者自己因被刘健精神打动而赶来参加纪念会的经历,都能让读者感受到刘健的人格魅力以及他给大家带来的深刻影响,这种真挚的情感容易引起读者共鸣。其四,人物形象丰满。通过不同人物的讲述和评价,从多个角度塑造了刘健的形象。他是有思想、有行动、有创意的扶贫干部,是将群众之事当作自己之事的好党员,是深受百姓爱戴的贴心人。众多细节描写,如骑摩托奔波山道、解救辍学学生、雨天看望贫困户等,让刘健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五,语言平实质朴。文章以平实的语言进行叙述,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却能凭借真实的故事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这种质朴的文风与刘健朴实、敬业的形象相契合,更能让读者感受到纪念会的庄重以及刘健精神的可贵。【编辑:老百】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百        2025-08-17 14:59:05
  文章以平实的语言进行叙述,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却能凭借真实的故事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2 楼        文友:老百        2025-08-17 15:17:36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