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 归隐辋川长安客(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 归隐辋川长安客(散文)


作者:明月如霜 秀才,1395.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1发表时间:2025-08-17 15:53:13

十五岁的王维,带着满腹才情和一腔抱负,踏入长安这座用青砖黛瓦砌成的权利迷宫时,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被后世传颂的大唐“诗佛"。
   这位早慧的天才,十五岁便通晓诗词画乐,十七岁以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名动京城。他的志向从来不是只做一个诗人,他要入驻长安,成为这座城里的政客,他要用自己的才能为大唐添一份华彩,要在这座煌煌帝都的政治舞台上大展宏图。
   长安作为大唐的帝都,是无数文人墨客魂牵梦萦的圣地,王维亦不例外。能在朝堂有一席之地,能在长安有安家之所,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唐诗人们一生的追求。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动荡不安的时政是诗人才情蓬勃的沃土。大唐的繁华从安史之乱开始走向落幕,唐诗亦是从安史之乱开始走向巅峰。
   长安既是唐朝的权力中心,也是诗人们梦想与幻灭的舞台。当现实无可倚仗,诗歌便成了唯一的武器。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这些以笔为剑的诗人对长安的向往、抵达与离去,从一行行诗句中,折射出他们的抱负与时代洪流的碰撞。
   时代的裂痕,成了诗心的出口。安史之乱后,大唐由盛转衰,诗人们从“盛世歌颂者”被迫成为“乱世记录者”。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长恨歌》,皆因亲身卷入动荡,才将个体的渺小与时代的荒诞写得力透纸背。从此,诗不再是风雅点缀,而是生命的喘息。
   乱世中的诗,是诗人伤口里开出的花,长安是他们的梦想抵达的地方。而长安的魔力在于,它让诗人们明知终将梦碎,仍前赴后继地奔赴。
   少年便一举成名,常常身着华服成为岐王府常客的王维,绝对是长安的幸运儿,是大唐王朝的天之骄子。
   同为大唐最耀眼的星辰,相对于出身商贾的李白,王维是幸运的。在长安,他用才华交换权利,在岐王和玉真公主的举荐下,他获得了登第的机会。有了进入官场的入场券后,虽然太乐丞的职位对他来说不合心意,但有王爷和公主的双重青睐,他在长安依然风头无两。
   美好总是短暂的,身处政治风暴眼的薛王、岐王在惹怒了他的哥哥李隆基后,被迫离开京城,去做华州、同州刺史。王维身为岐王的人,当然也要被贬,离开承载他梦想的长安。
   王维的运气并不太坏。朝堂上的政治新星,是文采气质俱佳的张九龄。这个留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宰相诗人,特别欣赏王维的才情。于是,王维在张九龄的起用下,重新回到长安,官至右拾遗;于是,他的才情,再一次在长安闪耀。
   安史之乱的爆发,让王维的荣光戛然而止。被安禄山劫持后,不得不做他的乐官的王维,被带上了生命的枷锁,如果不是自己那盼帝王收复失地的诗句,不是平叛有功的弟弟以官职相求的诚意,他早已被新皇帝李亨砍杀。
   王维对于长安而言,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虽然在这里他曾因年少成名,凭借才华跻身权贵之门,却在安史之乱中被迫接受伪职,余生以诗赎罪。
   经历了官场的起起伏伏,与佛教渊源颇深的王维,便萌生出退居朝堂,归隐辋川的心意。《山居秋暝》《鹿柴》《竹里馆》这些赫立于中小学课本的山水诗,全都出自他的《辋川集》。一句“晚年惟好静,万事不挂心。”道不尽天之骄子陨落的太多叹息。
   长安是理想主义的坟场与涅槃地。李白曾幻想“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最终却败走长安;王维在安史之乱中被迫接受伪职,余生以诗赎罪。
   这座城,曾经给予王维荣耀,也碾碎了他的梦想,正是这种幻灭,逼出了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的绝唱;逼出了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彻悟;逼出了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悯。
   长安如梦,诗亦如梦。李白的狂傲,王维的超脱,杜甫的沉郁,皆因长安的荣耀与幻灭而成就。他们的诗,是伤口里开出的花,是烈火中淬炼出的金。
   长安成就了王维,也摧毁了王维,最终又通过诗歌重塑了王维。这座千年古都,就像一面折射王维命运跌宕起伏的棱镜,让我们看到他命运任意蹂躏的人生。
   今天,当我们在小学课堂上诵读《山居秋暝》时,依然能看到王维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能看到王维在政治漩涡中挣扎的中年;能看到王维在辋川别墅里与明月清泉为伴的晚年。
   诗与长安,终究是王维生命中无法割舍的梦想。长安给了他现实的荣光与创伤,诗句给了他精神的寄托与超越,辋川的山水给了他流芳千古的回响。
   跨越悠悠的千年时光,那个一心想做政客的王维,早已湮没在岁月的长河里,而诗佛王维的辋川山水,却永远定格在了大唐的诗篇。

共 178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本是一篇文采斐然、思想深刻的文化散文。它成功地将王维的个人命运置于大唐盛衰的历史洪流和长安这座梦想之城的宏大背景下,深刻揭示了政治理想与艺术成就、时代苦难与精神超越之间复杂而动人的关系。文本的核心观点——长安的荣光与创伤共同塑造了“诗佛”王维,使其政客梦碎而艺术生命永恒,辋川山水成为其精神涅槃的象征和艺术不朽的源泉——极具说服力且富有感染力。上乘之作,倾情推荐! 【编辑:丽日萱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丽日萱花        2025-08-17 15:58:30
  这篇关于王维与长安的文本情感深沉,视角独特,深刻揭示了诗人个人命运与帝国兴衰、个人理想与现货四幻灭之间的张力。关键事件选取精准,清晰勾勒王维个人人生轨迹与心态转折。文本信息量很大,非常值得阅读。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