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小事】过生日(散文)

精品 【晓荷·小事】过生日(散文)


作者:江南小溪 举人,5883.0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2发表时间:2025-08-18 09:57:07

过生日,是现在人的说法,用我妈妈曾经的说法,过生日,就是长“尾巴”,小孩长“小尾巴”,大人长“大尾巴”。五六十年代,妈妈生了我们兄弟和妹妹5个,可家里就爸爸一个人工作,经济负担很重,所以,我们从生下来到上学前,妈妈无能为力给我们过生日。即使后来,经济条件不那么困难了,能过生日了,但过生日那天,家里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过生日的人,另一个是妈妈,桌上没有排骨面,更没有蛋糕蜡烛,只有很简单的一个食物。哪像现在,婴儿满月,要办“满月酒”,周岁生日,更是要大办特办。与此同时,家庭成员过生日,都要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隆重点,还会请上亲朋好友。
   我记得我8岁那年,妈妈提前跟我说:“阿四,过几天你就要长小尾巴了,你想吃啥好吃的?”我那时候对“好吃的”没啥概念,想都没想,就说:“我想吃苹果”,因为那时候,我看邻居家小孩吃苹果,口水不知道流了多少?果然,在我生日的前一天,妈妈买回来一只苹果,把我拉到厨房,悄悄地说:“阿四,明天你就要长小尾巴了,我买了只苹果,你吃的时候,不要让哥哥妹妹们看见。”我还是第一次过生日,见那苹果又红又大,舍不得吃,只是使劲闻了闻,然后拿了张旧的牛皮纸包了起来,悄悄放在了一只空纸盒里,打算明天再吃。第二天下午放学回家,我见家里没人,就取出了苹果,可没想到那只苹果,早已被老鼠啃去了一半,我顿时伤心不已。过了没几年,生活渐渐好转,在我12岁生日那天,妈妈特地给我煮了一碗阳春面,外加一个荷包蛋,让我特别兴奋。
   这种窘迫的生活,直到小哥和我有了工作后,才得到彻底改善,再也不用妈妈为我们过生日发愁。那时候,国家也逐步进入了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带动了物资的丰富。1983年11月那天,我们兄弟妹妹5人出钱,在南京东路上的扬州饭店,为爸爸55岁生日,办了一桌丰盛的酒席,不仅有生日蛋糕和蜡烛,而且还有红酒相伴。
   1990年6月,我们全家从李家宅,搬到了石库门“月华里”弄堂。搬来才3天,一天中午,隔壁王家姆妈端来一碗大排面,妈妈不明白,就问王家姆妈,王家姆妈解释,今天是她女儿25岁生日,一个门牌号里的人家都要送面,说是同喜同乐。妈妈只好收下。但没过多久,又有邻居送来生日面,让妈妈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因为我们在李家宅时,都是各家过各家的日子,从来没有送生日面的事情。但随着后来送生日面多了,妈妈才知道这是石库门弄堂里的一种风气,也适应了,于是每逢家里有人过生日,妈妈也会张罗着,给楼里的每户人家,端去一碗排骨面,或者其他花色面。可千万别小看这碗生日面,它无意中拉近了邻里关系,在石库门的日子里,我们楼上楼下的邻居,关系非常融洽,互相关心,互相谦让,从来没有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除了我们兄弟妹妹5人,妈妈对爸爸的生日,也是一直记在心上的。由于爸爸工作很忙,还经常出差,常常顾不了回来。只要回家,妈妈就会在他包里,放上一盒桃酥饼,说是提前给他过生日,让他慢慢吃。爸爸喜欢吃桃酥饼,更喜欢吃扬州“狮子头”。但由于做扬州“狮子头”,需要不少肉票,所以在我们家的餐桌上,平时根本看不见“狮子头”。只有到过年,国家增发几张肉票,我们才能吃上“狮子头”。1968年3月1日,爸爸因政治上“站错队”,被公司革委会,下放到郊区的“五四”农场劳动。去的那天,妈妈特地做了一碗扬州“狮子头”,她对爸爸说:“你要走了,今年的生日,就提前给你过了。”爸爸很诧异,问她:“才过完年,你哪来的肉票?”妈妈说:“是我平时一点点攒下的。”爸爸被下放劳动没流泪,这天,他面对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狮子头”,却哭得像个小孩。
   在过去的岁月里,妈妈能一天不差地记住全家人的生日,唯独记不住她自己的生日。有一次,妈妈给我过20岁生日,我一边吃着她给我烧的排骨面,一边漫不经心地问她,妈,你20岁生日是怎么过的?妈妈当时跟我说了很多话,她说的大概意思是:我从来不记自己的生日,都是你爸给记的。那年,因打仗,我和你爸逃难逃到上海,住在闸北的一个“滚地龙”地方,那地方都是逃难来的穷人,几张油毛毡和一些砖瓦,便搭成了一个窝。有一天,你爸从外面捡回来几只烂箩卜,又买了一块肥肉,他将箩卜烂的地方削掉,再切成小块,和肥肉一起红烧,很香很香。我当时不明白,就问你爸,说,今天又不是啥节日,干吗要花钱?他说,你忘了,今天是你20岁生日,我这才想起。我好久没吃过荤了,那天晚上的萝卜烧肉,我吃得非常开心。那天,妈妈是随意跟我说这话的,就像拉家常一样,可我当时很难过,也很自责,因为才知道妈妈20岁的生日,竟然是这样过的。
   当然,不管怎样,爸爸也算是给妈妈做过生日,可我们和妈妈同在一个屋檐下几十年,却从没给她做过生日,即使后来我们成家了,有经济收入了,也没有。倒不是我们没有孝心,而是每次跟妈妈提起,她都不愿意过生日。直到她老人家80岁的那年,我们瞒着她,在曾经给爸爸办的扬州饭店定了一桌,以逛外滩的借口,将她诓到了那里。事后,妈妈责怪我们不懂得节约,搞得太浪费,关照我们以后不能再这样。在跟妈妈生活的日子里,她总是对我们说:“我不喜欢过生日,就这样糊里糊涂地过下去不是蛮好?”她还玩笑地说:“糊里糊涂过日子能长寿。”其实我们明白,这不是妈妈的真心话,她是不想给我们添麻烦,让我们将全部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教育自己子女上。不过,妈妈说糊里糊涂过日子能长寿,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她老人家在世94年,才驾鹤西去。
   妈妈临终前头脑很清醒,交代给我们很多事情,其中,再三嘱咐我们要照顾好二哥,别忘了每年给他过生日。我们知道二哥,一直是妈妈心里的痛,由于失恋和工作问题,二哥过早得了心理疾病,和严重的腿病,过去一直由妈妈照顾着。遵照妈妈的嘱咐,我们其他的兄弟妹妹,就经常去看望二哥,给他做些家务,买些生活用品,他每次生病住院,我们都轮流陪护他照顾他。同时,我们每年给二哥做小生日,逢十做大生日。2022年6月,疫情结束后,我们在家给他补办了70寿宴,买了生日大蛋糕和蜡烛,并且由妹妹掌勺,烧了一桌丰盛的菜肴,也算是没辜负妈妈的嘱托。
   曾经听人说,儿女的生日,就是妈妈的受难日,这话是有点道理,因为妈妈十月怀胎,是多么的不容易,生儿女的时候,又要遭受那么多的罪。然而,从儿女生日的意义上来说,却又是妈妈最开心的日子。那年代,妈妈生了我们兄弟妹妹5个(其实是6个,夭折1个),吃了很多苦,但即便这样,她从未在我们面前抱怨过生我们养我们,是如何如何的不容易,她总是全身心地呵护着我们。我记得,在妹妹50岁生日的那天,妈妈看着儿孙满堂的一大家子,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她对我们说,人丁兴旺,家庭才会好,国家才会好,这句话,让我一直记到现在。
  

共 270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过生日”为纽带,串联起一个家庭在时代变迁中的温情与坚韧。从五六十年代的窘迫,到石库门弄堂里邻里互送生日面的融洽,生日的形式在变,不变的是母亲对家人的深情。母亲记挂着全家人的生日,攒肉票为下放的父亲做“狮子头”,却唯独忘了自己。即便子女后来想为她庆生,她也总以“不想添麻烦”推脱,这份质朴的爱藏在每一碗面、每一份牵挂里。母亲临终前嘱咐照顾二哥、为他过生日,更显其一生的担当。儿女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也是她最幸福的时刻,正如她所说“人丁兴旺,家庭才会好,国家才会好”,简单的话语里,藏着一个母亲对家庭最深沉的祝福,也映照着一个时代的烟火与温情。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818002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8-18 09:59:24
  生日故事暖暖的,妈妈攒肉票做狮子头超感人~ 弄堂送面好有爱!问候作者,愿这些温暖回忆像糖一样,甜到心里呀!
回复1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5-08-18 11:40:13
  感谢汪老师的精心编辑,辛苦了。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8-18 09:59:45
  喜欢文中的小细节,苹果被啃、阳春面的香好真实~ 妈妈的爱藏在每口饭里!问作者好,盼这份温情永远亮亮的,常伴左右哟!
回复2 楼        文友:江南小溪        2025-08-18 11:40:32
  再次感谢!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