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欢喜酒家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酒家】相遇彩云之南(散文)

编辑推荐 【酒家】相遇彩云之南(散文)


作者:碧海芸菲 布衣,283.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4发表时间:2025-08-18 17:29:09
摘要:暑期“云南六日游”,行走在路上,有所观有所感,也有所获,便记录成文《相遇彩云之南》。

【酒家】相遇彩云之南(散文) 每个人心中都藏匿着梦幻、奇雄、晶莹、瑰丽、诗意……只是现实生活的纷纷扰扰,我们早已学会了收敛,可一旦相遇入梦,谁也无法阻挡灵魂的歌唱。
  
   一、梦幻云海
   飞机在云海中穿行,西面的阳光射过舷窗,云像浪花流动、翻卷,一簇簇、一团团,高高低低、深深浅浅,簇拥成团,稀疏散开,云层下面的山依稀可见,山上参差的绿、点点的白也可辨。山道中的溪流阳光映入,明亮入镜,流云飘浮摇曳,缥缈的仙境奇缘,不由得想起“踏浪而来的凌波仙子”。
   河道愈发清晰,夕阳洒在镜面上,亮晶晶的晃眼,忽然一个亮点在镜面上攒动,眼眸已经不敢再追光亮,那光亮似乎是焦点,要穿透镜面,一霎那就要灼烧画面。远处的山平静,白的、灰的、暗黑的、淡红的、橘红的……千里江山水墨远远地离去。机翼上的亮抖动,飞机在颠簸,流离一样的红光又在云中荡漾,连水波粼粼都在山脚充溢。云愈加稠密,像是漫延不绝的绵羊毛,在绵羊毛上还有稀疏的流云飘浮,层层叠叠,有沟壑深谷在白色的羊毛卷中拉开距离,远处有黑色的石柱,形态各异,穿过云峰,有一艘龙头船驶来,又有一艘麒麟船驶来,有一艘小艇在船间荡过,千万只船驶来,高耸的山,山顶有彩色的云在飘荡,霎时一团黑,飞机颠簸得更厉害了!
   棉花糖一样的云海弥漫上来,一个抖擞,又是灰的暗,红的远,白的飘,冰山、龙头、猴子、狮子、娃娃脸、矗立的白菜……冲进眼帘。在白色的山门中有一只灰色的手套云在飘荡,远处有侧卧着的佛,还有迎面坐着的佛,山门中有亮色的光晃悠,一座山门连着一座,有台阶路通向山门。淡蓝色的海,海面上有流动的云,机翼下有蓬松的羊毛卷,沟壑底是流云,远处是一望无际的雪域。大的颠簸,飞机在抖动,窗口在抖动,窗外的云更绵密了,像是极地冰川,一卷一卷的羊毛撕扯着,扭动着,硝烟弥漫,红的光穿透雾霾,是波诡云谲的幻象,是云霓舞袂的翩跹。
   千万艘战船又扬帆驶来,近了近了,海面在翻滚,浪花朵朵。有牧歌荡漾,是一望无际的平原,白色的花片在夕阳下流动,水鸟轻点波面,横空掠过,白色的羽毛飘过……倏忽,一切远了,又远了,云卷云舒,爱恋的地方,永远是心中的云水谣。
   时间凝固在云天外,舒缓是短暂的相依,云辉抚平思绪万千。
   飞机在下降,是流云,在飘浮,是晚霞,在游荡。暗的摇曳,明的生姿,抖动,抖动,还是抖动,离山近了,山路蜿蜒盘旋,离城市近了,高楼鳞次栉比,机翼仿佛落到宽阔的水面上,是滇池。夕阳的霞光洒落,红晕满眼,山上的树翠绿翠绿,楼房清晰了,红的屋顶,道路清晰了,桥梁上的小车都入了眸……通的一声,是机轮撞地的响声,猝然落到实处,飞机滑行在跑道上。
   “各位旅客,欢迎你乘坐东方航空,来到春城昆明,祝你旅途愉快!”不知不觉,就从西安来到了昆明。可已经24年了,上次来是1999年旅行结婚,隔了24年的邂逅,就像是婚姻的反射弧,平淡中疲倦,疲倦中平淡,硬生生地剥离了浪漫。
  
   二、奇雄石林
   号角长嘶,穿越古今。
   石林风景区大门口,有两列迎宾队伍,正对着大门,右侧一列是穿着蓝色彝族传统服装的阿黑哥,最前面一个人握着一人多高的长号,长号的号角斜杵在地面上,左面一列站在最前面的还是一个握着长号的阿黑哥,后面是穿着大红民族服饰的阿诗玛。站在两只队伍最前面的两个阿黑哥吹着长号,后面的阿黑哥弹拨着大三弦,阿诗玛和着弦乐跳着舞。音乐像是山中的百灵鸟清越欢快,舞姿热情洋溢,游客越多弹得越响,舞得越欢。
   进了大门,就是石的世界,壁立万仞,峭拔奇峻,远看大石头,近看石头大,姿态万千,大小成林。大自然鬼斧神工,用特殊的语言揭示着沧海桑田的魅力。走走停停,驻足骋目,人头攒动在石间,惊叹裹挟着步履。
   最先来到大石林景区,弯弯绕绕,逼仄狭窄处只能侧身而过,倘若是肥胖型的侧身也无法通过,人恍若在八卦阵里,迷宫一样穿行,走不出阵型,跳跃摸过龟背石,把延年益寿带回家。
   大鹏展翅高飞处,有拱手礼让的君子,也有骑马前行的远行客,还有面向游客举袂相迎的主人……一石一峰都是故事,一肌一理都是岁月,一坑一洼都是风景。在云南王龙云书写的“石林”集中区,大大小小的刻字也有几十副,“南天砥柱”石柱上长了若干根仙人掌一类的植物,因为长在石上,与长在地面上的颜色就暗了许多,“天下第一奇观”大字的下面石缝间也有绿色的生命冒凸着,不论是哪里都是顽强生命力的诠释。石的底部有绿色,石的缝隙有绿色,石的顶峰有绿色,只要有石的地方,有合适的岬角,有种子能安置的旮旯,绿色就蓬勃滋长。
   大石林景区最壮观的莫过于在石山中迂回穿行,曲折的石台,人如潮水,排队之子型上山,一级二停,队伍蜿蜒在石与石间,虽是单行道,可是想上到峰顶也颇费力,不是登山难,而是需要等待的时间太长,人流想涌向山头,可是山头的人在俯瞰整个景区,被眼前的美景震撼,摆了一个pose,又摆了一个pose,尽管像照了无数张,各种比心,各种造型都用过了,还不舍得离开,人流就堵塞了山梯,嘈杂声也淹没在石柱间,撞击的回声又涌向了耳畔。在石道两侧有溪水潺潺流淌,也有油绿油绿的植物滋生,一瞬间石峰、石柱、石芽有了窃窃私语,溶斗、落水洞、地下河有了生机盎然。
   在朱德题词处有两队年龄稍大一些的阿黑哥和阿诗玛,阿黑哥依旧弹着大三弦,阿诗玛跳着曲风欢悦的舞曲,好多游客自觉跟在阿诗玛后面跳起来。热情奔放,美丽可爱,内心有舞台在哪儿都能演,内心有牧歌,哪儿都是风景。
   云南十八怪,石头长在云天外,此乃真话也!石阶上坐着人,竹栏上坐着人,石柱旁站着人,石缝间攒着人。130元的门票给你照个100元的,旁边还是人挤人。
   在石中穿行,在绿中穿行,在温暖怡人的八月穿行,来到了小石林景区,小石林景区的名片就是背着竹篓,穿着民族服饰,包着头巾的阿诗玛石像。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也深谙地域文化,阿诗玛石像就是最好的明证。小石林景区视野更为开阔,因为此处的石峰不是连绵不绝的,而是一丛石一丛石都彼此分开,在断裂处自有茂密的绿植拔地而起,石与绿错落有致,石与绿朝夕相依,便有了另一种风姿绰约。
   大石林是密集,小石林是稀疏,大石林是石的世界,偶或有绿,小石林是绿的世界,偶或有石。不论是石,还是绿,都有了海枯石烂的誓言,都有了天老地荒的情殇。石是刀剑神域,石是气象万千,石是婆娑幻影,石更是参差生命。石林是海陆变迁的活化石,也是山川岁月生生不息的官宣。绿是小桥流水,绿是浩荡东风,绿是一眼万年,绿更是芳华绝代。绿林是沧海桑田的护身符,也是天涯共此时的偈语。真乃“群峰壁立,千嶂叠翠”也!
  
   三、晶莹雪山
   玉龙雪山是纳西人的神山,也是纳西人的“保护神”。玉龙雪山的行程从早上五时半就开始了,也许是雪的原因,丽江城里的风微凉,把最厚的衣服穿上,也似乎抵挡不住寒意。
   在旅游大巴车上,名叫“阿香”的导游,自诩是“云南最美”,一顿强势输出。同车人都感叹这还是云南旅游整顿后的现象,不准上车睡觉。尤其导游在讲解旅游产品时谁看窗外,谁看手机,谁心不在焉,逮谁批谁,为了推销产品,导游可以一个多小时不带停的介绍产品的好处,如果谁被打动了,付了钱,买了产品,导游笑逐颜开,如果谁执拗的铁公鸡一毛不拔,啥都不买,肯定得到的是导游的白眼和揶揄。不过大千世界,形形色色,大部分人为了防止高原反应,每个人都买了两瓶氧气、两瓶高能营养液,氧气60元一瓶,高能营养液一瓶70元,导游说这些都是正品,当然在古城的街面上氧气明码标价,一瓶15元,导游说古城里的是假货,至于是真是假,懂得都懂。导游和司机除过挣工资,还挣旅游产品的推介费,旅游产品有文化产品,也有地方土特产,这些地方土特产都是市面上的价位稍高一些,当然导游一再强调这都是原装原味的绿色产品,可以享受舌尖上的中国,也可以滋补精神上的中国。现代服务行业的衍生物,正负效应都有,不能以偏概全。旅游虽然给一方经济带来了红利,也同时是导游行业灰色收入的前沿地带。在旅游黑底未爆料之前,有的导游和司机甚至更猖狂,不买产品,非骂即打。旅游者想起这些前车之鉴,都多多少少买些产品,都说就是几百上千元的事,也不是几万几万,还掏得起,这样的心理对不良习气也有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然总有些胆大的身体素质杠杠杠的家庭,什么也没买,就跟着车上山了。
   来到登山索道口,已经7点了,寒气还是逼人,因为来得早,坐索道上山很顺利,索道口海拔说是3000多米,索道到的最高处海拔4506米,1000多米的海拔用了大约10多分钟。坐在缆车上,最初眼睛所到之处是云杉、松树等窜天树种,再高一些有草甸,再高只有灰色的岩石裸露,没有一丝绿色,只能大着胆看四周,不敢站起身看脚下,因为脚下就是沟谷。绿色的幽深,眩晕一阵侵袭上来,缆车顺着索道攀升的“咯噔咯噔”声音传入耳畔,闭目打开氧气瓶,深吸两三秒,呼气,再深吸两三秒,呼气,如此反复15次左右,心才平缓下来,血脉也不再是紧绷的。“哐”的一声,是缆车触石的声音,已经到了索道口,急急忙忙下缆车,跟着人,来到了玉龙雪山海拔4506米的打卡处。放眼远眺,极目云天,身在层云间,神在雪山顶。
   一绺一绺的祥云铺满了天际,在高出云层的雪山顶有玉带缠绕,也有薄薄的积雪在山与山交界处隐没。穿的衣服不足以御寒,有大部分的游客租赁了羽绒服,红色的、蓝色的羽绒衣迎风飘扬在清晨。太阳欲出不出,一丝红晕染了白,红晕越来越宽,越来越亮,一个火球便跃出了云层,照亮了雪山顶部的积雪,积雪也有了初恋脸,红色愈来愈亮。红衣、红太阳、红晕,这清晨的风似乎都有了温暖的红,可寒气依旧,看着各色人等在各处打卡拍照,还有一些体质好的顺着山上的廊道,继续攀登着,向着4605米处进军。
   因为提前备了氧气瓶,喝了高能营养液,人不是很喘,但是冷气袭骨,找了山顶一家咖啡厅坐下来。咖啡厅的空调显示零下5度,唇边发紫,手脚冰凉,眺望窗外,因为适值8月,雪并不厚,看雪不如看云,云比雪厚,云比雪广,在无垠的云域里,山缓慢地延伸,雪稀薄地舒张,阳光懒懒地洒在玻璃窗上,室内的人吸着氧,吃着巧克力,品着咖啡,日子就这样冷冷地溜走。
   “这跟吸毒一样,一人一瓶使劲地嗑。”不知是谁的一句话打破了静默,众人笑了。
   这雪山上的寻觅莫不是前生的缘,今生的相逢。即使冰冷,即使艰辛,跋涉一路,不就是为了心底最深处的那一抹风景,或靓丽,或清越,总有甜蜜来过。
  
   四、瑰丽海子
   蓝月谷顾名思义蓝色的,月亮一般皎洁的山谷。蓝月谷发源于玉龙雪山,是融化的雪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物。蓝月谷最初叫白水河,可能在上游还是河流的性质,水跟一般河水没有多大差异,因为是高山积雪融水,就因雪起名白水河,到了中游地区,因太阳光的散射、反射、吸收作用,又加之湖水富含增强短波光散射的物质,活波盎然的绿,幽深神秘的蓝,交融相汇,就成了世间独一无二、醉眸入心的绿蓝色。
   在白水河的瀑布段,水还不甚蓝,断崖不高,也不甚陡峭,瀑布也不湍急,舒缓地流淌着,瀑布底部的砂石清晰可见,有胆大的在砂石中找了一块巨石,就跃上去,拥抱蓝天,拍照留念。
   顺流且行且远,水渐蓝愈蓝,到了谷中央段,蓝的深沉,蓝的怡情,蓝的晶莹,宝石一般耀眼,翡翠一般透明,孔雀蓝一般幽深。神奇是我能想到的最好词儿,这透亮的蓝,像是蓝天的倒影,也像是绿树的身姿,更像是雪山的灵魂。湖中修有许多月亮型的堤坝,一层一层,坝里储满蓝,像是盛开的蓝莲花,神圣、奇幻是最为真实的念头,这时有向雪山朝拜的欲望,想洗涤凡尘的羁绊,想像山雪一样晶莹,像蓝月湖水一般透亮,像四周的鲜花绿树一样富有生机。
   找个人少一点的湖岸,蹲下、俯身、凝眸,水中有山、有绿、有天、有人影,一切都是洁净透亮的,融入到蓝盈盈中,宁静、深沉、遥远也漫上感官,渗入骨髓。用手虔诚地掬起一捧蓝,轻洗脸庞,清凉沁入心脾,“财运——官运——桃花运”三连洗,把好运背在行囊,把平安焊在魂魄。像纳西族一样,恭敬地请出符木,认真写上姓名,双手大拇指向内,手心合拢,把符木捧在手心,面向玉龙雪山,轻轻闭上双眸,郑重许下心愿,阿普三多神会护佑一生。
   山中的雨说来就来,雨点打在湖面上,一层层涟漪荡漾开来,雨点打在林木上,绿意更浓,雨点打在游人的身上,奏起灵动的乐音。
   远处高大的雪山是背景,近处翠林是屏障,暗黑的天透着亮光,淅淅沥沥的雨声、泠泠淙淙的水声与吵吵嚷嚷的人流声交织在一起。空山正新雨,人迹入此时,山有了灵气,水有了仙气,人有了生气。大写的“玉龙山居图”在眼前铺陈展开,舒缓有致,浓淡相宜,声色相合。凡是有生命的地方就有梦想,凡是有神灵的地方就要朝圣,在蓝月谷采撷心灵的明净,远离车马喧嚣,摇曳心笙,轻漾芳菲,留下诗行阙阙。

共 989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怪石参差,雄奇险秀,世界地质奇观石林因电影《阿诗玛》而声名远播;风花雪月,永不融化,玉龙雪山的美景因文人而更添异彩;蓝天白云,苍山洱海,山水一色,因极美的景致而使人流连忘返;古城丽江,因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休闲小资而世界闻名……彩云之南,被誉为动物植物王国,奇特的地里气候而称之为四季如春,多民族同胞和睦相处而衍生了灿烂的文化。相遇彩云之南,是一种缘分,文章热情洋溢,以畅游云南的几个景点为切入,妙笔生花,直抒胸臆的表达,景点与文化相融,便生出华彩。跟着作者的步伐,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身心得到陶冶。推荐阅读!【编辑:山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泉        2025-08-18 17:35:28
  云南的景点很多,老师的旅游才是其中一部分。窥一斑见全豹,文章激情洋溢,景点与人文相交融,从而使人深深领略了彩云之南的美景。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2 楼        文友:山泉        2025-08-18 17:36:08
  欢迎碧海老师光临酒家!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3 楼        文友:山泉        2025-08-18 17:40:28
  老师的插图可能没有剪接得好,你重新选一幅格式符合标准的,从飞笺上发链接给我,我去替换。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回复3 楼        文友:碧海芸菲        2025-08-18 18:45:50
  老师,您好,图片已发到邮箱,请查收,谢谢!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