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水】二哥的心愿(散文)
一
我二哥上小学五年级时,在日记里写道:看到老师在讲台上,像一束光,不断用知识照亮我们心底的瞬间,让我就有了向往。自己长大后一定要成为那个握着粉笔的人,当一名受人尊敬的老师。后来,他的愿望变成现实,从教几十年,直至退休。
二哥,名叫尹文书,中等个头,性情温和,做事细致认真。当时,虽恢复了高考,但要想考上大学、中专,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绝非易事。还好,由于二哥平时学习认真,功底扎实,高中毕业后参加中考,分数达到了息烽师范录取线。之后不久,县招生办就通知他去县人民医院体检。随后,二哥回到家中,耐心等待录取通知书。一想到自己当老师的愿望即将实现,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高兴。
没想到,临近开学了,二哥一直没接到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心感焦急,就赶忙跑到县招生办询问,有关负责人对他说,一般体检时,体检人数都会按一定比例,略多录取人数。如果大家体检后,身体都合格,就按分数从高到低录取。我看你的考分不是很高,没接到通知,就说明你没被录取。二哥一听,顿感心灰意冷,回家躲在屋里哭了半天。
那期间,老家寨里有一个人名叫张进森,在本村民校当民办老师,素有一副热心肠,知道二哥的情况后,就跑来家里对父亲说,村里学校差一名代课教师,他和校长关系不错,如果二哥愿意,他给校长说一下。父亲听后,一边感谢张老师,一边对我二哥说,你去代课,还可利用空余时间复习,明年再考,还有希望。要是在家干活,一年忙到头,又苦又累,说不定学到手的那点知识很快就会还给老师,那就废了。父亲的话言之有理,二哥点头应允。
二哥代课第三天,村支书王辽得到学校找到校长,说他侄女高考落选后,昨天才跑到家里找他,打算到学校代课。当时学校只有两个代课名额,除二哥之外,还有一名代课教师,可这个代课教师是校长的小舅子,已代了两年。显然,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只有二哥让位。就这样,他当了三天代课教师,又回到家中。为这事,家人和二哥实在想不通,可又无可奈何。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事情发生了戏剧性变化。开学后不久的一天,天空晴朗,乡里突然来了两名干部,说上级主管部门给息烽县师范学校新增了三名招生指标,二哥被录取了,叫他赶快去报到。二哥从地里干活回来,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高兴得跳了起来。父母也激动得热泪盈眶,直说,老天开眼,让我儿子最终跳出农门啊。
当时,二哥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师范学校的人,人们听到消息后,奔走相告,纷纷来家里祝贺。晚上,母亲专门做了几个好菜来犒赏二哥。吃夜饭时,母亲一边给二哥拈菜,一边叮嘱二哥要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好好学习,将来当上老师后,多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
二
两年后,二哥师范毕业,被分配到息烽县鹿窝乡金阳小学任教。这里距离县城一百四十多公里远,不通公路,到最近的乡村公路也有十五六公里,是全县最为偏远的乡村小学。学校通知二哥提前几天到学校,以便熟悉环境,作好开学前的准备。
临行头晚,家里人担心二哥去后,会吃苦受累。当时,父亲患有严重感冒,不停地咳嗽,走路气喘吁吁,大哥要上班,没时间送二哥。唯有我在上初中,过几天才开学,母亲就叫我陪二哥去报到。我一想到要走那么远的路,有些不情愿,但母亲脾气火暴,哪敢违抗,只能顺从。
第二天,天气晴朗,二哥背着行李,我用一个口袋装了一个脸盆和几本书,提着跟在二哥后面,从家里出发。下一个陡坡,翻过一座高山,又下一个长长的陡坡,过一条小河,再爬一座山,走过一段弯弯曲曲的小路,历经六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到了鹿窝乡金阳小学。到了后,我对二哥说,你今后每次回家都要走这么远的路,的确很难。二哥看了我一眼说,也可从县城坐车到九庄街上,再走路到学校。可我家到县城那么远,太麻烦了。随后二哥又笑着说,走点路算什么,昨晚母亲不是说过,先苦后甜嘛。
二哥到后,学校给他安排了一间七八平米的宿舍,屋子虽然不大,条件也很简陋,但还比较干净。二哥住下来后,校长对他说,学校安排他教二、三年级的语文。当晚,二哥就像演员一样,开始上课前的预演。他把我当成他的学生,站在我面前,对着我试讲。讲完后,问我感觉怎样?说实话,我从小学到初中,听过不少老师的课,和其他老师相比,感到二哥讲课啰嗦,条理不清,于是,就善意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转眼间,二哥在那里一干就是整整八年,这八年让他吃尽了不少苦头。最难忘的是有一天,二哥去县城办事,顺道从县城坐班车返回学校,没想到途中下车时,旁边一位中年男子提的包与二哥的一模一样。下车时,二哥无意中提错了包,这下闯了大祸。这位中年男子姓马,个头高大,蛮不讲理,是当地有名的地痞无懒,人称“马霸天”。他看二哥老实可欺,就诬陷二哥是小偷,揪住二哥衣领,要二哥拿伍拾元钱给他。二哥据理力争,并说自己是金阳小学的老师,这家伙哪管这些,不问青红皂白,揍了二哥一顿。二哥十分委屈,立马跑到九庄派出所报案。随后,派出所干警查实后,对此人进行了严厉处罚。
还有一次,正值夏天的一个周末,二哥从家返回学校的途中,时值炎热的夏季,他实在走累了,就坐在林间小道的树荫下乘凉。这时,突然从草丛里窜出一条秤杆般粗的蛇,将二哥脚背咬了一口,瞬间又爬进林中。不一会儿,二哥脚背肿了起来。他被吓着了,赶忙扯下衣服上的一块布,死死拴住被咬伤的脚背上部,忍痛坚持走到乡卫生院。医师见状,及时给他治疗。两天后,他脚背还未完全消肿,考虑到学生没人上课,不顾医师劝阻,毅然返回学校。
苦尽甘来,终于在第九个年头,二哥从金阳小学调到了离县城较近,条件较好的黑神庙区中心完小。后来,他又通过刻苦自学,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教师函授大专,随后获得了初中教师资格证。三年后,调任黑神庙中学任化学老师。由于二哥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表现突出,被提拔为学校教导主任。几年后,经公开推荐,上级主管部门考察,二哥被提任为黑神庙中学校长。
三
几十年如一日,二哥始终初心不改,一直挚爱坚守教育工作。1993年7月,他在黑神庙中学任教导主任后,还负责上初三毕业班的化学,连续四年所教班级化学中考成绩名列全县前茅,学校教务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多次被市、县、镇评为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时任小寨坝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见二哥工作认真,协调能力强,就给二哥做工作,准备调他到镇政府办公室任主任,还说这个岗位发展空间大,前途无量。可无论领导好说歹说,他不为所动,表明自己喜欢教书育人。
之后,家人及二哥的一些好友听到这事后,都说他简直是木瓜疙瘩——不开窍,失去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极好机遇。可他不以为然,还打趣说,当教师有啥不好,受人尊重,你看农村人家堂屋正中香火上贴的“天地君亲师位” 几个大字中,那个“师”指的就是教师,说明教师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高着呢。说实话,我这辈子选择教书这个职业,是我打小就有的心愿,今生决不改变。
一直以来,二哥总是把荣誉看着是沉甸甸的责任,是压力,也是动力,时常把取得的成绩当作新起点,始终用心用情上好每一节课。他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式,所讲内容像春日融雪,把最枯燥的公式讲成会跳舞的精灵,他的目光如星子落进学生心田,能准确捕捉每个孩子藏着的困惑与渴望。尤其是在担任黑神庙中学校长期间,除了管理繁重的学校日常事务外,还兼任初三两个班的化学课。尽管事务繁杂,但他依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用实际行动当好全校上百名教师的“领头羊”。
二哥总是把学生当着自己亲生的孩子一样用心关爱,倍加呵护,千方百计解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困难。1994年5月,初二学生唐小明,家住学校所辖边远贫困的南级乡,成绩优秀,可因家庭困难,没钱交学费,辍学在家。二哥知道后,及时上门了解情况,并用自己工资给他垫交了学费。唐哓明重返学校后,更加珍惜时光,发奋努力,最终以优异成绩考上了省城重点高中,之后又考上了省外一家名牌大学。唐晓明领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和父亲一道,提着鸡、腊肉、花生等土特产来感谢二哥,二哥婉言谢绝了他们的礼品,说这是自己应尽的职责。
如今,二哥己年近古稀,鬓角已染霜白,可他多年手握红笔,在众多学生作业本上的批注,藏着的那些鼓励与期许,早已超越了知识本身。每当一个个学生从不同岗位捧着奖状或荣誉来看望他时,他眼里的光,仍和初见那群叽叽喳喳的孩子时一样明亮。二哥这一生,虽未成为聚光灯下的“名师”,但却在无数个平凡日子里,把自己活成了学生们心中永不褪色的坐标……


